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这才是宋史1·太祖太宗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1、找茬儿
赵匡胤虽然改封李煜为江南国主,但并没有改变灭南唐的决心,只是觉得以武力征伐耗资巨大,想用一种更省钱省力的办法来统一江南。经过深思熟虑,终于想出了一个“引君入瓮”的计谋。于是,他下了一道圣旨,传诏李煜进京。按他的计划,只要李煜一进京,那他就出不了汴梁城。
李煜其实也不傻,明知这是一个陷阱,怎么会送肉上砧板呢?于是,他便上了一份奏章,推脱说自己身体不好,不宜远行,婉转地推掉了赵匡胤的传召。
赵匡胤不甘心,又下了一道圣旨,说自己是真心诚意地请江南国主到京城来做客,共商国是。李煜继续以身体不好为由回奏,婉言推掉了赵匡胤的盛情邀请。一场没有硝烟的较量,在赵匡胤与李煜之间展开,形成了一个不胜不败之局。由于朝廷连续出现了几件事情,才使这个僵局得以打破。
开宝七年(974年)七月,朝中的事情办完了,征伐江南的准备也就绪了,缺少的是开战的一个借口。赵匡胤开始找茬儿了。他先派知制诰李穆到江南去请李煜,说朝廷有柴燎之礼,请他到京师助祭。李煜害怕去了就回不来,仍然推说自己有病,不能远行,没有接受邀请。赵匡胤见请不解决问题,便派合门使梁迥出使江南,这一次不是请,而是命令,即命令李煜来朝。
李煜被逼急了,带着哭腔说,寡人一直恭恭敬敬地侍奉天朝,只想守住宗祀而已,上差为何要苦苦相逼呢?如果真的要寡人死,寡人就死在上差面前。说罢,竟然真的想撞墙,幸亏被群臣劝止了。
纸竟然被捅破了,梁迥也就不转弯抹角了,冷冷地对李煜说,朝与不朝,叫他自己决定,凭江南这点兵力,想抗拒朝廷,那是螳臂当车,鸡蛋碰石头,给脸不要脸,到时别后悔。
李煜是个十足的书呆子,腐儒到了极点,也傻到了极点,刀已架上脖子,还看不清形势,也没有觉察到危险,仍然死守那种出是不出来、怕是不怕你的痞子战术,口气仍然不改。梁迥知道这个人不开窍,只好扫兴而归,将出使江南的情况原原本本地向赵匡胤作了汇报。
赵匡胤听了梁迥的汇报,恼羞成怒地说,江南主屡请不至,显然是抗违朕命,朕出兵征伐,也就师出有名了。
请客不到,就是抗命不遵,这也能作为出兵的借口,古往今来,赵匡胤恐怕是第一人。
2、小人物解决大问题
九月,赵匡胤命曹彬为统兵元帅,潘美为都监,曹翰为先锋,率领十万大军,出征江南。
赵匡胤为众将送行时,郑重地叮嘱曹彬,说王全斌平定西蜀,残杀降卒,引发了川军兵变,教训深刻。这次出兵江南,一定要记住,不得暴掠生民,破城之后,要做好安民工作,不得滥杀无辜。李煜一门,不得加害,要给他们留条活路。接着,当众取下腰中佩剑授予曹彬,厉声说道:“自副将以下,如有不遵军令者,准你先斩后奏。”
潘美等众将领闻听此言,一个个心惊胆战,相顾失色。
赵匡胤刚送走出征的将士,有个江南人来献长江沿岸图和平南策,赵匡胤立即召见了这个人。
这人名叫樊若水,江南池州人,是个落第秀才。由于科场屡次失意,便对江南那个皇帝,那个小朝廷,那个朝廷的科举制度失去了信心,有了改换门庭,投奔宋朝的想法。他看出大宋和南唐必有一战,南唐依仗的是长江天险。于是,他在最适宜于渡江的采石矶,佯装钓鱼,实地勘测,绘制了一份详细的长江地形图,当做换取富贵的敲门砖,跑到汴梁,当面向赵匡胤献上平南策,在长江上造浮桥渡江的计策。
正是有了这个浮桥,才打了南唐一个出其不意,看来小人物照样能影响历史。
赵匡胤看罢长江图,大喜道:“朕得到这份长江详图,似乎就看到敌俘站在面前了。”
他当即任命樊若水为右参赞大夫,赶赴江陵的曹彬大营参战。再派人到荆、湖,根据樊若水的设计,赶造黄、黑龙船数千艘,以备征南之用。
十月下旬,宋军沿江东下,水陆并进。曹彬率领水兵,乘数千艘大舰船和黄龙船、黑龙船,载运着大批楠竹、绳索,由江陵出发,沿长江北岸顺流而下。潘美率领陆军,沿江岸倍道而行。
黄龙船、黑龙船是按照樊若水的设计打造的,楠竹、绳索是用来架扎浮桥的应用之物。
长江南岸的南唐驻军见到宋军船队,以为是江上的巡逻兵,毫不在意,更没有询问,任其行驶,为了表示友好,还派小船送来酒肉劳师。宋军在没有遇到任何阻力的情况下,顺流而下,破峡口寨,直抵池州。
池州守将见势不妙,弃城而逃。曹彬不费一兵一卒,顺利地占领了池州。曹彬占领池州之后,挥得胜之师连克当涂、芜湖,驻军采石矶。决定在这里架设一座浮桥,让陆路军过江作战。
在浩瀚的长江上架设浮桥,这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先例。消息传到金陵,南唐那个小朝廷的君臣们认为这是异想天开,如同儿戏,根本就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樊若水带领兵士,将预先排定的黄、黑龙船,依次在江面上排列,搭上扎好的竹排,再用绳索捆扎好,仅用三天时间,一座跨江浮桥,像变戏法一样架设好了。
曹彬命令潘美率领步兵渡江,众将士在浮桥上过江,恰如在平地上行走一般。
3、进军金陵
宋军经浮桥跨越长江天险的消息传到金陵,李煜觉得问题有点严重了,勉强升朝,命镇海节度使、同平章事郑彦华,率军万人,从水路迎击宋军,都虞侯杜真率步兵万人,从陆路迎击宋军。送走御敌的将士后,他觉得万事大吉了,便将军国大事交给大臣们处理,安心地回后宫与小周后吟风咏月去了。
郑彦华率领水军从金陵出发,溯江而上,打算以强大的战舰群,冲断宋军架在江面上的浮桥。船队还没有到达采石矶,便同迎面而来的宋军水师相遇,一场恶战便在江面展开。
宋军水师是顺风顺水而下,南唐水师是逆风逆流而上,对于南唐军来说,是一场遭遇战,而宋军则是有备而来。宋军从气势上就占了上风,一阵混战,南唐军先乱了阵脚,调转船头逃跑,跑得慢的,便做了宋军的俘虏。
杜真率领的步军赶到之时,南唐水军已溃败而逃,只好孤军与宋军作战。潘美也不待敌兵列阵,率领宋军冲杀过去,又将杜真的步军杀得个七零八落,向南溃退。
李煜得知水、陆两路大军全都败北,下令全线戒严,招募百姓从军御敌。
江南百姓过惯了平安的日子,突然听到官府要招兵打仗,吓得胆战心惊,想那战场上,轻则缺膀子少腿,重则命丧黄泉,一个个都做了缩头乌龟,哪有那种保家卫国的气概。
宋军攻克白鹭洲,进泊新村港,分军攻打溧水。曹彬率大军进驻秦淮河。秦淮河在金陵城南,从水道可直达城中。江南水军十万之众,扼守秦淮河,列阵金陵城下。
潘美率领陆军抵达秦淮河,因船只还没有准备好,部队都在河边等候船只过河。潘美大声说道:“我统兵数万,自汴梁到此,战必胜,攻必克,这区区秦淮河,一衣带水,难道阻得住大军的脚步吗?”说罢,扬鞭策马,跃入水中,向河对岸泅渡过去。
众将士见主将渡河,谁敢站在河边不动?骑马的,纷纷跟着跳进河中,没骑马的,也跳进水中,凫水过河。待到江南兵清醒过来前来抵挡时,宋军已纷纷凫渡过了河。江南兵被气势正旺的宋兵杀得大败而归。
宋都虞侯李汉琼,驱使数百艘装满芦苇、干柴等引火之物的巨舰进入秦淮河,命兵士顺风纵火,火借风势,风助火威,一举烧毁了城南水寨,寨子内的守兵不是被活活烧死,就是落水淹死,有那保得命的,弃船登岸,逃命去了。
这时江南的军国大事,完全由枢密副使陈乔和清辉殿学士张洎等人主持。
李煜则成天在后苑召集僧、道诵经念咒,祈祷上天保佑,对于外面的战事,一概不问,皇宫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也一概不知道。江南国主对于李煜来说,好像是一个摆设,任何事情他都拿不了主意,既然交出了军权,皇甫继勋也懒得去向他请示,按既定的作战计划固守城池,同宋军耗下去。宋军虽然兵临城下,面对坚固的城墙,一时也奈何不得。
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件最怪的怪事出现了:金陵城被围数月,身为南唐后主的李煜竟然一点儿都不知道。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李煜突然听到金鼓齐鸣、炮声震天,才登城瞭望,意外地看到城外驻扎的尽是宋军,奇怪地问守城军卒:“宋军已攻到城下,为何没有人向朕报告?”
一位守卒胆怯地回答,是皇甫统帅,不准报告。看来,南唐对外的保密做得差劲,对内的保密绝对是一流的。
李煜听罢大怒,即刻召见皇甫继勋,问他为何隐瞒实情。皇甫继勋回答:“宋军来势汹汹,过于强大,无人能敌,臣就是将军情报进宫,不过是徒增陛下的恐慌,陛下也没有什么办法退敌。为了不让陛下操心,故此没有进宫汇报。”
李煜认为这是对他的极大侮辱,一怒之下,命令将皇甫继勋就地正法,再飞诏都虞侯朱令赟,火速率水军支援金陵城。
4、妙计败水师
朱令赟驻师湖口,大军十万,号称十五万。接到李煜的诏令,率军顺流而下,直逼宋军的采石矶浮桥。
曹彬得到探子的报告,立即找来将佐王明,授他密计,命他赶往采石矶抵挡南唐援军。
朱令赟率领十五万大军,数千艘战舰,顺流而下,连夜直奔金陵。当舰队快到采石矶的时候,远远看见江面上帆樯林立,不计其数,不由心中起疑,当即命令舰队停航,停泊于皖口,派人到前方打探敌情。半夜时分,忽然听战鼓雷鸣,水陆呼应。岸上无数的宋兵,拥着一员宋将,帅旗上写的是一个“刘”字;江中来了许多战舰。火炬通明处,宋军主舰的帅旗上,是一个斗大的“王”字。
夜黑风高,摸不清敌人的路数,朱令赟不敢分兵应战,只好命令军士纵火,先将水路的来船堵住。谁知当天晚上刮的是北风,南唐军的战舰正好停泊在南面,那火势借着大风,不但没有烧向宋军的船只,反将自家的船烧着了。朱令赟大惊,连忙下令拔锚起航,向上游原路返回,由于船身庞大,数千艘战船全都挤在一起,根本就动不了。正在惊慌之际,宋军的船只冲了过来,已有宋兵跃上大船。吓得朱令赟魂飞天外,正欲跳水逃生,一员宋将抢上一步,大喝一声,将朱令赟掀翻在船板上,上来许多宋军,将他捆得个结结实实,似扛猪一般扛走了。
这场水战,以江南水师全军覆没而告终。
天亮以后,再看那宋军无数的帆樯,原来是浮桥上下竖立的无数长木,长木上悬着旗、挂着灯,不近看,谁能说这不是帆樯。再加上步军在岸上摇旗呐喊,犹如千军万马一般。如此疑兵,鬼神莫测,朱令赟岂能不中计?宋军的真正人数,水军五千,步军五千,总共不过一万兵马而已。
金陵城中,李煜还在眼巴巴地等着朱令赟的水师来救命,突然听说水军全军覆没,朱令赟被擒做了俘虏,吓得魂飞魄散,万般无奈,只好一面招呼宋军,请他们休兵,一... -->>
1、找茬儿
赵匡胤虽然改封李煜为江南国主,但并没有改变灭南唐的决心,只是觉得以武力征伐耗资巨大,想用一种更省钱省力的办法来统一江南。经过深思熟虑,终于想出了一个“引君入瓮”的计谋。于是,他下了一道圣旨,传诏李煜进京。按他的计划,只要李煜一进京,那他就出不了汴梁城。
李煜其实也不傻,明知这是一个陷阱,怎么会送肉上砧板呢?于是,他便上了一份奏章,推脱说自己身体不好,不宜远行,婉转地推掉了赵匡胤的传召。
赵匡胤不甘心,又下了一道圣旨,说自己是真心诚意地请江南国主到京城来做客,共商国是。李煜继续以身体不好为由回奏,婉言推掉了赵匡胤的盛情邀请。一场没有硝烟的较量,在赵匡胤与李煜之间展开,形成了一个不胜不败之局。由于朝廷连续出现了几件事情,才使这个僵局得以打破。
开宝七年(974年)七月,朝中的事情办完了,征伐江南的准备也就绪了,缺少的是开战的一个借口。赵匡胤开始找茬儿了。他先派知制诰李穆到江南去请李煜,说朝廷有柴燎之礼,请他到京师助祭。李煜害怕去了就回不来,仍然推说自己有病,不能远行,没有接受邀请。赵匡胤见请不解决问题,便派合门使梁迥出使江南,这一次不是请,而是命令,即命令李煜来朝。
李煜被逼急了,带着哭腔说,寡人一直恭恭敬敬地侍奉天朝,只想守住宗祀而已,上差为何要苦苦相逼呢?如果真的要寡人死,寡人就死在上差面前。说罢,竟然真的想撞墙,幸亏被群臣劝止了。
纸竟然被捅破了,梁迥也就不转弯抹角了,冷冷地对李煜说,朝与不朝,叫他自己决定,凭江南这点兵力,想抗拒朝廷,那是螳臂当车,鸡蛋碰石头,给脸不要脸,到时别后悔。
李煜是个十足的书呆子,腐儒到了极点,也傻到了极点,刀已架上脖子,还看不清形势,也没有觉察到危险,仍然死守那种出是不出来、怕是不怕你的痞子战术,口气仍然不改。梁迥知道这个人不开窍,只好扫兴而归,将出使江南的情况原原本本地向赵匡胤作了汇报。
赵匡胤听了梁迥的汇报,恼羞成怒地说,江南主屡请不至,显然是抗违朕命,朕出兵征伐,也就师出有名了。
请客不到,就是抗命不遵,这也能作为出兵的借口,古往今来,赵匡胤恐怕是第一人。
2、小人物解决大问题
九月,赵匡胤命曹彬为统兵元帅,潘美为都监,曹翰为先锋,率领十万大军,出征江南。
赵匡胤为众将送行时,郑重地叮嘱曹彬,说王全斌平定西蜀,残杀降卒,引发了川军兵变,教训深刻。这次出兵江南,一定要记住,不得暴掠生民,破城之后,要做好安民工作,不得滥杀无辜。李煜一门,不得加害,要给他们留条活路。接着,当众取下腰中佩剑授予曹彬,厉声说道:“自副将以下,如有不遵军令者,准你先斩后奏。”
潘美等众将领闻听此言,一个个心惊胆战,相顾失色。
赵匡胤刚送走出征的将士,有个江南人来献长江沿岸图和平南策,赵匡胤立即召见了这个人。
这人名叫樊若水,江南池州人,是个落第秀才。由于科场屡次失意,便对江南那个皇帝,那个小朝廷,那个朝廷的科举制度失去了信心,有了改换门庭,投奔宋朝的想法。他看出大宋和南唐必有一战,南唐依仗的是长江天险。于是,他在最适宜于渡江的采石矶,佯装钓鱼,实地勘测,绘制了一份详细的长江地形图,当做换取富贵的敲门砖,跑到汴梁,当面向赵匡胤献上平南策,在长江上造浮桥渡江的计策。
正是有了这个浮桥,才打了南唐一个出其不意,看来小人物照样能影响历史。
赵匡胤看罢长江图,大喜道:“朕得到这份长江详图,似乎就看到敌俘站在面前了。”
他当即任命樊若水为右参赞大夫,赶赴江陵的曹彬大营参战。再派人到荆、湖,根据樊若水的设计,赶造黄、黑龙船数千艘,以备征南之用。
十月下旬,宋军沿江东下,水陆并进。曹彬率领水兵,乘数千艘大舰船和黄龙船、黑龙船,载运着大批楠竹、绳索,由江陵出发,沿长江北岸顺流而下。潘美率领陆军,沿江岸倍道而行。
黄龙船、黑龙船是按照樊若水的设计打造的,楠竹、绳索是用来架扎浮桥的应用之物。
长江南岸的南唐驻军见到宋军船队,以为是江上的巡逻兵,毫不在意,更没有询问,任其行驶,为了表示友好,还派小船送来酒肉劳师。宋军在没有遇到任何阻力的情况下,顺流而下,破峡口寨,直抵池州。
池州守将见势不妙,弃城而逃。曹彬不费一兵一卒,顺利地占领了池州。曹彬占领池州之后,挥得胜之师连克当涂、芜湖,驻军采石矶。决定在这里架设一座浮桥,让陆路军过江作战。
在浩瀚的长江上架设浮桥,这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先例。消息传到金陵,南唐那个小朝廷的君臣们认为这是异想天开,如同儿戏,根本就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樊若水带领兵士,将预先排定的黄、黑龙船,依次在江面上排列,搭上扎好的竹排,再用绳索捆扎好,仅用三天时间,一座跨江浮桥,像变戏法一样架设好了。
曹彬命令潘美率领步兵渡江,众将士在浮桥上过江,恰如在平地上行走一般。
3、进军金陵
宋军经浮桥跨越长江天险的消息传到金陵,李煜觉得问题有点严重了,勉强升朝,命镇海节度使、同平章事郑彦华,率军万人,从水路迎击宋军,都虞侯杜真率步兵万人,从陆路迎击宋军。送走御敌的将士后,他觉得万事大吉了,便将军国大事交给大臣们处理,安心地回后宫与小周后吟风咏月去了。
郑彦华率领水军从金陵出发,溯江而上,打算以强大的战舰群,冲断宋军架在江面上的浮桥。船队还没有到达采石矶,便同迎面而来的宋军水师相遇,一场恶战便在江面展开。
宋军水师是顺风顺水而下,南唐水师是逆风逆流而上,对于南唐军来说,是一场遭遇战,而宋军则是有备而来。宋军从气势上就占了上风,一阵混战,南唐军先乱了阵脚,调转船头逃跑,跑得慢的,便做了宋军的俘虏。
杜真率领的步军赶到之时,南唐水军已溃败而逃,只好孤军与宋军作战。潘美也不待敌兵列阵,率领宋军冲杀过去,又将杜真的步军杀得个七零八落,向南溃退。
李煜得知水、陆两路大军全都败北,下令全线戒严,招募百姓从军御敌。
江南百姓过惯了平安的日子,突然听到官府要招兵打仗,吓得胆战心惊,想那战场上,轻则缺膀子少腿,重则命丧黄泉,一个个都做了缩头乌龟,哪有那种保家卫国的气概。
宋军攻克白鹭洲,进泊新村港,分军攻打溧水。曹彬率大军进驻秦淮河。秦淮河在金陵城南,从水道可直达城中。江南水军十万之众,扼守秦淮河,列阵金陵城下。
潘美率领陆军抵达秦淮河,因船只还没有准备好,部队都在河边等候船只过河。潘美大声说道:“我统兵数万,自汴梁到此,战必胜,攻必克,这区区秦淮河,一衣带水,难道阻得住大军的脚步吗?”说罢,扬鞭策马,跃入水中,向河对岸泅渡过去。
众将士见主将渡河,谁敢站在河边不动?骑马的,纷纷跟着跳进河中,没骑马的,也跳进水中,凫水过河。待到江南兵清醒过来前来抵挡时,宋军已纷纷凫渡过了河。江南兵被气势正旺的宋兵杀得大败而归。
宋都虞侯李汉琼,驱使数百艘装满芦苇、干柴等引火之物的巨舰进入秦淮河,命兵士顺风纵火,火借风势,风助火威,一举烧毁了城南水寨,寨子内的守兵不是被活活烧死,就是落水淹死,有那保得命的,弃船登岸,逃命去了。
这时江南的军国大事,完全由枢密副使陈乔和清辉殿学士张洎等人主持。
李煜则成天在后苑召集僧、道诵经念咒,祈祷上天保佑,对于外面的战事,一概不问,皇宫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也一概不知道。江南国主对于李煜来说,好像是一个摆设,任何事情他都拿不了主意,既然交出了军权,皇甫继勋也懒得去向他请示,按既定的作战计划固守城池,同宋军耗下去。宋军虽然兵临城下,面对坚固的城墙,一时也奈何不得。
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件最怪的怪事出现了:金陵城被围数月,身为南唐后主的李煜竟然一点儿都不知道。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李煜突然听到金鼓齐鸣、炮声震天,才登城瞭望,意外地看到城外驻扎的尽是宋军,奇怪地问守城军卒:“宋军已攻到城下,为何没有人向朕报告?”
一位守卒胆怯地回答,是皇甫统帅,不准报告。看来,南唐对外的保密做得差劲,对内的保密绝对是一流的。
李煜听罢大怒,即刻召见皇甫继勋,问他为何隐瞒实情。皇甫继勋回答:“宋军来势汹汹,过于强大,无人能敌,臣就是将军情报进宫,不过是徒增陛下的恐慌,陛下也没有什么办法退敌。为了不让陛下操心,故此没有进宫汇报。”
李煜认为这是对他的极大侮辱,一怒之下,命令将皇甫继勋就地正法,再飞诏都虞侯朱令赟,火速率水军支援金陵城。
4、妙计败水师
朱令赟驻师湖口,大军十万,号称十五万。接到李煜的诏令,率军顺流而下,直逼宋军的采石矶浮桥。
曹彬得到探子的报告,立即找来将佐王明,授他密计,命他赶往采石矶抵挡南唐援军。
朱令赟率领十五万大军,数千艘战舰,顺流而下,连夜直奔金陵。当舰队快到采石矶的时候,远远看见江面上帆樯林立,不计其数,不由心中起疑,当即命令舰队停航,停泊于皖口,派人到前方打探敌情。半夜时分,忽然听战鼓雷鸣,水陆呼应。岸上无数的宋兵,拥着一员宋将,帅旗上写的是一个“刘”字;江中来了许多战舰。火炬通明处,宋军主舰的帅旗上,是一个斗大的“王”字。
夜黑风高,摸不清敌人的路数,朱令赟不敢分兵应战,只好命令军士纵火,先将水路的来船堵住。谁知当天晚上刮的是北风,南唐军的战舰正好停泊在南面,那火势借着大风,不但没有烧向宋军的船只,反将自家的船烧着了。朱令赟大惊,连忙下令拔锚起航,向上游原路返回,由于船身庞大,数千艘战船全都挤在一起,根本就动不了。正在惊慌之际,宋军的船只冲了过来,已有宋兵跃上大船。吓得朱令赟魂飞天外,正欲跳水逃生,一员宋将抢上一步,大喝一声,将朱令赟掀翻在船板上,上来许多宋军,将他捆得个结结实实,似扛猪一般扛走了。
这场水战,以江南水师全军覆没而告终。
天亮以后,再看那宋军无数的帆樯,原来是浮桥上下竖立的无数长木,长木上悬着旗、挂着灯,不近看,谁能说这不是帆樯。再加上步军在岸上摇旗呐喊,犹如千军万马一般。如此疑兵,鬼神莫测,朱令赟岂能不中计?宋军的真正人数,水军五千,步军五千,总共不过一万兵马而已。
金陵城中,李煜还在眼巴巴地等着朱令赟的水师来救命,突然听说水军全军覆没,朱令赟被擒做了俘虏,吓得魂飞魄散,万般无奈,只好一面招呼宋军,请他们休兵,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