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女皇的男闺蜜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杨恭仁知道,要替杨贞物色一个如意郎君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倒不是因为杨贞的年龄太大,虽然杨贞的年龄确实也大了些,但杨贞还是冰清玉洁的处子之身,而且无论是容貌还是身段,看上去仍然跟妙龄女郎相差无几。
杨恭仁为杨贞的夫婿设定了几个条件。
首先,男方的年龄得跟杨贞差不多,男方太年轻了会惹人笑话,太老了又会委屈杨贞,还影响生育;杨恭仁可不愿意自己的堂妹晚年无儿无女,无人依靠。
其次,杨贞嫁过去得做正妻,弘农杨氏门第高贵,打死也不能给别人做妾。
第三,男方在经济上必须具备相当好的经济基础,虽然不一定要堆金积玉,富可敌国,但至少得腰缠万贯,富甲一方;在政治上必须身居高位或者有发展后劲;换句话说,男方一定既要富有,又要尊贵。
第四,男方必须全心全意地敬爱杨贞,最好是当宝贝一样供奉着,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
但是,同时符合这四条标准的优质男人凤毛鳞角,实在是太难找了。
杨恭仁找了一年又一年,也发动亲朋好友,同僚乡党一起上阵帮忙。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杨恭仁任中书令,成为李渊手底下最有实权的宰相。也是在这一年,他终于发现了一个最适合做杨贞夫婿的人选。
这个人就是时任工部尚书的应国公武士。
杨恭仁暗暗地将自己为杨贞挑选夫婿的标准跟武士进行了对照。
第一条完全符合。武士生于北周建德六年(公元577年),比杨贞大两岁。
第二条完全符合。武士的原配相里氏刚刚去世,杨贞嫁过去自然是做正妻。
第三条完全符合。经济上,武士经商出身,头脑灵活,能赚大钱,天下皆知。他投靠李渊不正是因为钱多得没地方花才资助李渊晋阳起兵的吗?政治上,那就更不用说了,武士刚刚被授予从一品的国公爵位,还是大唐十七名“太原元谋勋效功臣”之一。李渊还多次指示自己这个做中书令的宰相,说什么武士年富力强,品德高尚,能力出众,忠勇可嘉,要多给他压担子,多给他机会历练。傻子都能听出李渊的言外之意,武士都已经是工部尚书,还要压担子,给机会,这不是明摆着要当宰相的节奏吗?
第四条嘛,杨恭仁也是自信满满。
武士人品、能力、相貌、经济条件、政治地位都无可挑剔,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出身太低微了。
魏晋推行九品中正制以来,整个社会的政治大权和经济大权都掌握在高门大户手中,遂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典型门阀制度。在长期门第观念的影响下,隋唐时期男婚女嫁特别讲究门当户对,不同门第之间一般是不互相通婚的。
武士靠贩卖木材起家,这样的出身在当时人们的观念中甚至不如种田出身的薛仁贵和打铁出身的尉迟恭。
可是,在杨恭仁看来,武士出身低微这个缺陷正是杨贞所需要的。
杨恭仁归顺大唐之前并没有跟武士直接接触过,他是在担任中书令之后才开始跟武士打交道。
作为武士的上司,杨恭仁对武士的性情和心思是非常了解的。
武士管理能力不差,做事特别勤勉,上下左右朝里朝外的人际关系也处理得很周到,就是过于嫌弃自己的低微出身,总是担心官场同僚私下会因此看不起自己,总想通过爬上更高的职位,做出更大的事业来弥补出身低微的缺陷。
身份高贵的杨贞如果愿意下嫁给武士,武士的身份就会跟着水涨船高,杨恭仁料定武士必定会对杨贞感激涕零,视若珍宝。
不出杨恭仁所料,当他找到武士,透露出想为他和堂妹杨贞之间保媒拉纤的意思时,武士先是受宠若惊,继而欣喜若狂,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宰相大人,您说的是真的吗?”向来稳重的武士难掩兴奋之情,一再追问杨恭仁。杨贞对武士来说,是天仙一样的... -->>
杨恭仁知道,要替杨贞物色一个如意郎君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倒不是因为杨贞的年龄太大,虽然杨贞的年龄确实也大了些,但杨贞还是冰清玉洁的处子之身,而且无论是容貌还是身段,看上去仍然跟妙龄女郎相差无几。
杨恭仁为杨贞的夫婿设定了几个条件。
首先,男方的年龄得跟杨贞差不多,男方太年轻了会惹人笑话,太老了又会委屈杨贞,还影响生育;杨恭仁可不愿意自己的堂妹晚年无儿无女,无人依靠。
其次,杨贞嫁过去得做正妻,弘农杨氏门第高贵,打死也不能给别人做妾。
第三,男方在经济上必须具备相当好的经济基础,虽然不一定要堆金积玉,富可敌国,但至少得腰缠万贯,富甲一方;在政治上必须身居高位或者有发展后劲;换句话说,男方一定既要富有,又要尊贵。
第四,男方必须全心全意地敬爱杨贞,最好是当宝贝一样供奉着,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
但是,同时符合这四条标准的优质男人凤毛鳞角,实在是太难找了。
杨恭仁找了一年又一年,也发动亲朋好友,同僚乡党一起上阵帮忙。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杨恭仁任中书令,成为李渊手底下最有实权的宰相。也是在这一年,他终于发现了一个最适合做杨贞夫婿的人选。
这个人就是时任工部尚书的应国公武士。
杨恭仁暗暗地将自己为杨贞挑选夫婿的标准跟武士进行了对照。
第一条完全符合。武士生于北周建德六年(公元577年),比杨贞大两岁。
第二条完全符合。武士的原配相里氏刚刚去世,杨贞嫁过去自然是做正妻。
第三条完全符合。经济上,武士经商出身,头脑灵活,能赚大钱,天下皆知。他投靠李渊不正是因为钱多得没地方花才资助李渊晋阳起兵的吗?政治上,那就更不用说了,武士刚刚被授予从一品的国公爵位,还是大唐十七名“太原元谋勋效功臣”之一。李渊还多次指示自己这个做中书令的宰相,说什么武士年富力强,品德高尚,能力出众,忠勇可嘉,要多给他压担子,多给他机会历练。傻子都能听出李渊的言外之意,武士都已经是工部尚书,还要压担子,给机会,这不是明摆着要当宰相的节奏吗?
第四条嘛,杨恭仁也是自信满满。
武士人品、能力、相貌、经济条件、政治地位都无可挑剔,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出身太低微了。
魏晋推行九品中正制以来,整个社会的政治大权和经济大权都掌握在高门大户手中,遂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典型门阀制度。在长期门第观念的影响下,隋唐时期男婚女嫁特别讲究门当户对,不同门第之间一般是不互相通婚的。
武士靠贩卖木材起家,这样的出身在当时人们的观念中甚至不如种田出身的薛仁贵和打铁出身的尉迟恭。
可是,在杨恭仁看来,武士出身低微这个缺陷正是杨贞所需要的。
杨恭仁归顺大唐之前并没有跟武士直接接触过,他是在担任中书令之后才开始跟武士打交道。
作为武士的上司,杨恭仁对武士的性情和心思是非常了解的。
武士管理能力不差,做事特别勤勉,上下左右朝里朝外的人际关系也处理得很周到,就是过于嫌弃自己的低微出身,总是担心官场同僚私下会因此看不起自己,总想通过爬上更高的职位,做出更大的事业来弥补出身低微的缺陷。
身份高贵的杨贞如果愿意下嫁给武士,武士的身份就会跟着水涨船高,杨恭仁料定武士必定会对杨贞感激涕零,视若珍宝。
不出杨恭仁所料,当他找到武士,透露出想为他和堂妹杨贞之间保媒拉纤的意思时,武士先是受宠若惊,继而欣喜若狂,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宰相大人,您说的是真的吗?”向来稳重的武士难掩兴奋之情,一再追问杨恭仁。杨贞对武士来说,是天仙一样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