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女皇的男闺蜜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征战多年,打下了大半江山,立下了不世功勋,为了避免李世民产生不平衡心理,防止李世民觊觎太子之位,李渊把该给不该给的都封赏给了李世民。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五月,李渊公布太原元谋勋效功臣名单,李世民在十七名功臣中名列第一。六月甲戌日,李世民被任命为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庚辰日,李世民被封为秦王;壬辰日,李世民被加封为雍州牧。六月癸未日七月壬子日,李世民被任命为西讨元帅征薛举。八月己丑日十一月己酉日,李世民被任命为元帅讨薛仁果。十二月壬申日,李世民被加封太尉、陕东道行台,关东所有军队受其节度。
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五月壬午日,李世民被任命为左武侯大将军、凉甘九州诸军事、凉州总管。
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四月甲寅日,李世民兼任益州道行台尚书令。六月丙午日,李世民三个年幼的儿子都因为李世民功高盖世被封王,不足两岁的李承乾和李恪,一个被封为恒山王,另一个被封为长沙王,五个多月大的李泰被封为宜都王。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七月癸酉日,李渊特许李世民“置钱监于洛、并、幽、益等诸州,赐三炉,听铸钱”。十月己丑日,李渊加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位在王公上,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食邑增至三万户,还特许天策府自置官属。李世民因此开设文学馆,收揽四方彦士入馆备询顾问,文学馆与秦王府相结合,俨然形成一个小政府机构。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七月甲申日,李渊为李世民建造弘义宫。十月甲子(16日),李渊下诏宣布李世民统领左右十二卫大将军。
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九月壬辰日,李渊任命李世民为江州道行军元帅。
唐武德八年(公元625年)正月甲寅日,李渊亲临天策府,宴请赏赐五品以下官员。十一月癸卯日,李渊加授李世民为中书令。
李渊对李世民的封赏是不是让你眼花缭乱?
在李渊封给李世民的众多官职中,有一个职务是李世民特别看重的,那就是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十月加封的“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
要想理解这个职务的极端重要性,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行台”?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天下分裂和叛乱频发,需要建立管辖范围和权力都很大的地方行政机构来应对各种问题。于是朝廷便仿照“尚书台”在地方设置“行尚书台(简称行台)”,当时主要指的是尚书台长官在地方上的衙署。
甘露二年(公元257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在平定诸葛诞时建立了第一个行台。武泰元年(528年),北魏孝文帝让权臣尔朱荣建立北道大行台,是为“大行台”的起始,后来北齐的实际创建者高欢和北周的实际创建者宇文泰都出身于大行台。
“大行台”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大行台”的机构设置与中央的尚书台(后改为尚书省)几乎一样,最高长官为尚书令,下面也设左右仆射、左右丞、六部尚书等官职,统揽民政与军事,所辖范围极大,无异于“另立中央”。
征战多年,打下了大半江山,立下了不世功勋,为了避免李世民产生不平衡心理,防止李世民觊觎太子之位,李渊把该给不该给的都封赏给了李世民。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五月,李渊公布太原元谋勋效功臣名单,李世民在十七名功臣中名列第一。六月甲戌日,李世民被任命为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庚辰日,李世民被封为秦王;壬辰日,李世民被加封为雍州牧。六月癸未日七月壬子日,李世民被任命为西讨元帅征薛举。八月己丑日十一月己酉日,李世民被任命为元帅讨薛仁果。十二月壬申日,李世民被加封太尉、陕东道行台,关东所有军队受其节度。
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五月壬午日,李世民被任命为左武侯大将军、凉甘九州诸军事、凉州总管。
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四月甲寅日,李世民兼任益州道行台尚书令。六月丙午日,李世民三个年幼的儿子都因为李世民功高盖世被封王,不足两岁的李承乾和李恪,一个被封为恒山王,另一个被封为长沙王,五个多月大的李泰被封为宜都王。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七月癸酉日,李渊特许李世民“置钱监于洛、并、幽、益等诸州,赐三炉,听铸钱”。十月己丑日,李渊加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位在王公上,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食邑增至三万户,还特许天策府自置官属。李世民因此开设文学馆,收揽四方彦士入馆备询顾问,文学馆与秦王府相结合,俨然形成一个小政府机构。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七月甲申日,李渊为李世民建造弘义宫。十月甲子(16日),李渊下诏宣布李世民统领左右十二卫大将军。
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九月壬辰日,李渊任命李世民为江州道行军元帅。
唐武德八年(公元625年)正月甲寅日,李渊亲临天策府,宴请赏赐五品以下官员。十一月癸卯日,李渊加授李世民为中书令。
李渊对李世民的封赏是不是让你眼花缭乱?
在李渊封给李世民的众多官职中,有一个职务是李世民特别看重的,那就是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十月加封的“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
要想理解这个职务的极端重要性,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行台”?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天下分裂和叛乱频发,需要建立管辖范围和权力都很大的地方行政机构来应对各种问题。于是朝廷便仿照“尚书台”在地方设置“行尚书台(简称行台)”,当时主要指的是尚书台长官在地方上的衙署。
甘露二年(公元257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在平定诸葛诞时建立了第一个行台。武泰元年(528年),北魏孝文帝让权臣尔朱荣建立北道大行台,是为“大行台”的起始,后来北齐的实际创建者高欢和北周的实际创建者宇文泰都出身于大行台。
“大行台”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大行台”的机构设置与中央的尚书台(后改为尚书省)几乎一样,最高长官为尚书令,下面也设左右仆射、左右丞、六部尚书等官职,统揽民政与军事,所辖范围极大,无异于“另立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