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我的老婆是女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晚上一家人早早吃完晚饭,又吃了汤圆。汤圆是宁雨织亲手做的,那种口感腻滑,唇齿留香,人人都多吃了点。
按照元宵习俗,晚上到河里放花灯,猜灯谜之类的活动必不可少。所以今天的晚上比之大年初一还在热闹几分,大街上华灯蜿蜒,人头攒动,夜色蒙胧,一家几口成队,人群中不乏世族门第,贩夫走卒。当然也有一些专门在新年这一头半个月不休息做点小生意赚了满盆钵的人们,在这个阶层的人每日为生计而忙碌奔波,过年过节没有一个概念,总得先填饱肚子再说吧,吃都吃不饱过什么节日,充分证明逢年过节只能在生活无忧下享受下,从深一层来说,也是老百姓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精神寄托。
与苏解约好了会面地点,带着几名贴身丫鬟一起逛花灯去,兴起时就猜猜灯谜,抒发一下才情。
一些名门公子哥,平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小姐们盛装妍丽,车如流水马如龙。杨易一行七八个人老是被到处挤,人实在太多了,生怕被挤失散了,更得提防有第三只手偷偷伸来。
杨易望灯光晃得眼晕晕,拉着母亲的手都分开来遮住眉额,心说这古时代的灯笼不惹眼,但这般晃来晃去,眼都花了,很容易让人迷失方向。
突然又被前面几个陌生路人一挤,又跟父母一行人离远了点,想要出声喊,可周围声音实在太嘈杂,他的声音被淹没了。且他又是个半大孩子,很快被人流挡住视线,转眼失去了父母一行人的踪影。
失散了,杨易那一刻恍惚想到,但此时他很淡定,大不了拐路回去,本来就不喜欢热闹场合,回家乐得个耳根清静,于是走了。但他忽略了一件事,在父母眼中,杨易还是个孩子,走失了会担心啊,父母丢失了孩子,可是件极为痛苦的事,所幸包括父母在内都知道杨易不是第一次外出,人又懂事,应不出什么意外才是。
晚上不好认路,人又特别多,杨易对金陵不太熟识,拐了几条巷子不知窜到哪去了,眼前很陌生,声音越来越杂。
抬头望去,那一门牌匾上的三个烫金大字在灯光下熠熠生辉——群芳楼,居然不知不觉来到了十里秦淮河畔。不由想起那天玄武湖上那老翁人所说的话,今天金陵城有一场盛会,只限金陵与苏杭三地的才子佳人参加。
群芳楼,乃秦淮河上最有名的青楼。这时代青楼可是个雅地方,有身份地位的、自诩风流的、有几个钱的都喜欢往里面蹭。特别在晚上,才是青楼营业的黄金时段,进进出出的嫖客络绎不绝,夜夜笙歌,欢语靡靡;有卖艺不卖身青倌人头牌,有卖肉卖笑的庸姿俗粉,各取所需,太平盛世尤为盛。或是人性深处的基本需求,才使得这一产业历数千年而长盛不衰。
可群芳楼却是打响了名堂的清倌馆,里面的头牌姑娘都是才色双绝,鹤立鸡群,从来不做肉生意,也算是这一行当里的一股清流,据说背后很有背景,一直没什么人敢在此闹事,若有某方面的需求,抱歉,请绕道。
不过今天晚上群芳楼闭口谢客了,不是什么人都能进,附近已经停满各辆马车,来的都是有身份的人。
心想着何不进去看看这场所谓才盛会,嗯,路过而已。移步走了去,虽观身上装束,明眼人一瞧便知是有家世的人,年龄毕竟小了点,树在门口的两名看门汉子伸出拦住。
其中一人嗓子瓮声瓮气道:“小子,这里是大人们的地方,不可乱闯。”
“进去有规定年龄吗?”
看门汉子无法辨驳,随口道:“今晚进来的士子圈的,你是士子吗?”
杨易沉默,既然不给进也不会懒着不走,正要转身,里面跑出来一个青衣小厮,朝那汉子耳边说了几句什么,交待完就回去了。
“这位公子哥且留步。”汉子听完见到杨易就要走了,出言挽留。
看到杨易转过身来,看门汉子施了个请礼:“你已经收到了邀请,请进。”
尽管杨易疑惑,既受到邀请就进去了,估计就那老头子从哪儿看到了自己吧,边想边走了进去,心里想着,应该不会撞到熟人吧,杨家有条件应邀的杨博与杨妤儿兄妹不知是否在列,也不管了,反正看一会就走。听传来的声音这场所谓盛会应如火如茶进行着,甚至进入高潮了。
关于这场盛会,杨易略有耳闻,每年元宵十五之际金陵苏杭三地的才子们都会挑个地方开一个类型后世坐谈会之类诗会,以促进交流,还会请出一些久负盛名的大儒们,这些大儒往往是两耳不闻世事,但也不会跑深山野岭去隐居,而是隐于市郊,有点才学,有点名声,有几个在朝堂身居要职的学生,一般人见不到他们,更别说请动他们,俗称“养望”,反正很有点像婊子吊高来卖的意思。
这场元宵诗会能请得动这些高人来当评审,可见其声望之高,不过这些高人一般不说话,谁胜谁负往往一目了然,他们只需要用手捻着花白胡须就行了,起到震场的作用,跟震宅神牌差不多吧。
大堂内,分成两排各坐一边,中间留出好大一片空阁,三名号称当世大儒道貌岸然地坐在旁边最显眼处,奇怪的是这三个老头都不是那天在湖上遇到的老翁人,不知他又是什么身份?此刻全场阒然无声,只看到两名气宇轩昂的男子各立一边,以睥睨的目光朝向对面;而对面则是同样年龄大小的世族子弟,一个个满脸冲动,又憋着不敢说话,恰巧在其中看到了杨博两兄妹,观其脸面也不怎么好看,这应该就是金陵府一边的,只是没有瞧见那个黄真;对面两男子应是苏杭今年的代表人物。众所周知,苏杭两地历来是同一个鼻孔出气的,联袂夹攻金陵是经常的事。
这两名年未及冠的男子一人叫陈士杰,是杭州人士,另一个叫孙丹,是苏州人士,都是苏杭两地赫赫有名的文坛新秀,如往年一般,金陵总是被苏杭压了那么一筹,以至于两地文人都彼此不怎么瞧得顺眼。
今年的主题是咏雪,想必苏州才子带来的绝诗力压金陵才子一筹。金陵府以杨博杨妤儿为代表的世族才子都没了辙,场面极为压抑。杨易则到处瞧却没有找到那个老翁人的影子,估摸着应该在某个厢房里面,属于于嘉宾一流。
此时,孙士杰负手哈哈大笑:“莫非金陵无一人耳?”
此话一出,极具挑衅味道,在场的大多是金陵人,听到这话儿,个个都绿了色,毕竟都是文化人,不会爆粗口还击,都感觉很窘屈,那边出席应战的世族子弟们有的攥紧拳头,有的摇头叹然,有的自愧才学不到家,反正那模样儿都像是如丧考妣。
无怪乎他们深受打击,这苏州才子所带来的绝诗实在太绝了。猜灯谜已经过了,除了诗词外,楹联也是头等大戏,杭州才子们今天带来的一首上联也无人能对上,堪称千古一绝,名副其实的踩上门来了。
这两一诗一联已经裱了起来,供众人一览。咏雪的诗词没有个规则限制,只求个意境,借景咏雪,以物喻雪都可以。
只见左边挂着一首诗:
才见岭头云似盖,
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
万树松罗万朵云。
是一首难得的借景咏雪的佳句。才看山头的乌云飘过,下一刻就惊讶雪已经落在山脚下;远观山峰似石笋,又象美玉一般洁白;松叶都落满白雪,看上去像是一朵朵的白云。景物描写由远及近,从远观到细察,将白雪覆盖的山锋比喻成洁白的美玉,坠满雪花的松叶比喻成一朵朵白云,极具层次感,意境画面俨然浮现于脑海中。
右边挂着一副上联则甚为刁钻,令人叹为观止。
“画上荷花和尚画。”这七字对子,无论正反读起来发音都是一样的,且第一个“... -->>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晚上一家人早早吃完晚饭,又吃了汤圆。汤圆是宁雨织亲手做的,那种口感腻滑,唇齿留香,人人都多吃了点。
按照元宵习俗,晚上到河里放花灯,猜灯谜之类的活动必不可少。所以今天的晚上比之大年初一还在热闹几分,大街上华灯蜿蜒,人头攒动,夜色蒙胧,一家几口成队,人群中不乏世族门第,贩夫走卒。当然也有一些专门在新年这一头半个月不休息做点小生意赚了满盆钵的人们,在这个阶层的人每日为生计而忙碌奔波,过年过节没有一个概念,总得先填饱肚子再说吧,吃都吃不饱过什么节日,充分证明逢年过节只能在生活无忧下享受下,从深一层来说,也是老百姓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精神寄托。
与苏解约好了会面地点,带着几名贴身丫鬟一起逛花灯去,兴起时就猜猜灯谜,抒发一下才情。
一些名门公子哥,平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小姐们盛装妍丽,车如流水马如龙。杨易一行七八个人老是被到处挤,人实在太多了,生怕被挤失散了,更得提防有第三只手偷偷伸来。
杨易望灯光晃得眼晕晕,拉着母亲的手都分开来遮住眉额,心说这古时代的灯笼不惹眼,但这般晃来晃去,眼都花了,很容易让人迷失方向。
突然又被前面几个陌生路人一挤,又跟父母一行人离远了点,想要出声喊,可周围声音实在太嘈杂,他的声音被淹没了。且他又是个半大孩子,很快被人流挡住视线,转眼失去了父母一行人的踪影。
失散了,杨易那一刻恍惚想到,但此时他很淡定,大不了拐路回去,本来就不喜欢热闹场合,回家乐得个耳根清静,于是走了。但他忽略了一件事,在父母眼中,杨易还是个孩子,走失了会担心啊,父母丢失了孩子,可是件极为痛苦的事,所幸包括父母在内都知道杨易不是第一次外出,人又懂事,应不出什么意外才是。
晚上不好认路,人又特别多,杨易对金陵不太熟识,拐了几条巷子不知窜到哪去了,眼前很陌生,声音越来越杂。
抬头望去,那一门牌匾上的三个烫金大字在灯光下熠熠生辉——群芳楼,居然不知不觉来到了十里秦淮河畔。不由想起那天玄武湖上那老翁人所说的话,今天金陵城有一场盛会,只限金陵与苏杭三地的才子佳人参加。
群芳楼,乃秦淮河上最有名的青楼。这时代青楼可是个雅地方,有身份地位的、自诩风流的、有几个钱的都喜欢往里面蹭。特别在晚上,才是青楼营业的黄金时段,进进出出的嫖客络绎不绝,夜夜笙歌,欢语靡靡;有卖艺不卖身青倌人头牌,有卖肉卖笑的庸姿俗粉,各取所需,太平盛世尤为盛。或是人性深处的基本需求,才使得这一产业历数千年而长盛不衰。
可群芳楼却是打响了名堂的清倌馆,里面的头牌姑娘都是才色双绝,鹤立鸡群,从来不做肉生意,也算是这一行当里的一股清流,据说背后很有背景,一直没什么人敢在此闹事,若有某方面的需求,抱歉,请绕道。
不过今天晚上群芳楼闭口谢客了,不是什么人都能进,附近已经停满各辆马车,来的都是有身份的人。
心想着何不进去看看这场所谓才盛会,嗯,路过而已。移步走了去,虽观身上装束,明眼人一瞧便知是有家世的人,年龄毕竟小了点,树在门口的两名看门汉子伸出拦住。
其中一人嗓子瓮声瓮气道:“小子,这里是大人们的地方,不可乱闯。”
“进去有规定年龄吗?”
看门汉子无法辨驳,随口道:“今晚进来的士子圈的,你是士子吗?”
杨易沉默,既然不给进也不会懒着不走,正要转身,里面跑出来一个青衣小厮,朝那汉子耳边说了几句什么,交待完就回去了。
“这位公子哥且留步。”汉子听完见到杨易就要走了,出言挽留。
看到杨易转过身来,看门汉子施了个请礼:“你已经收到了邀请,请进。”
尽管杨易疑惑,既受到邀请就进去了,估计就那老头子从哪儿看到了自己吧,边想边走了进去,心里想着,应该不会撞到熟人吧,杨家有条件应邀的杨博与杨妤儿兄妹不知是否在列,也不管了,反正看一会就走。听传来的声音这场所谓盛会应如火如茶进行着,甚至进入高潮了。
关于这场盛会,杨易略有耳闻,每年元宵十五之际金陵苏杭三地的才子们都会挑个地方开一个类型后世坐谈会之类诗会,以促进交流,还会请出一些久负盛名的大儒们,这些大儒往往是两耳不闻世事,但也不会跑深山野岭去隐居,而是隐于市郊,有点才学,有点名声,有几个在朝堂身居要职的学生,一般人见不到他们,更别说请动他们,俗称“养望”,反正很有点像婊子吊高来卖的意思。
这场元宵诗会能请得动这些高人来当评审,可见其声望之高,不过这些高人一般不说话,谁胜谁负往往一目了然,他们只需要用手捻着花白胡须就行了,起到震场的作用,跟震宅神牌差不多吧。
大堂内,分成两排各坐一边,中间留出好大一片空阁,三名号称当世大儒道貌岸然地坐在旁边最显眼处,奇怪的是这三个老头都不是那天在湖上遇到的老翁人,不知他又是什么身份?此刻全场阒然无声,只看到两名气宇轩昂的男子各立一边,以睥睨的目光朝向对面;而对面则是同样年龄大小的世族子弟,一个个满脸冲动,又憋着不敢说话,恰巧在其中看到了杨博两兄妹,观其脸面也不怎么好看,这应该就是金陵府一边的,只是没有瞧见那个黄真;对面两男子应是苏杭今年的代表人物。众所周知,苏杭两地历来是同一个鼻孔出气的,联袂夹攻金陵是经常的事。
这两名年未及冠的男子一人叫陈士杰,是杭州人士,另一个叫孙丹,是苏州人士,都是苏杭两地赫赫有名的文坛新秀,如往年一般,金陵总是被苏杭压了那么一筹,以至于两地文人都彼此不怎么瞧得顺眼。
今年的主题是咏雪,想必苏州才子带来的绝诗力压金陵才子一筹。金陵府以杨博杨妤儿为代表的世族才子都没了辙,场面极为压抑。杨易则到处瞧却没有找到那个老翁人的影子,估摸着应该在某个厢房里面,属于于嘉宾一流。
此时,孙士杰负手哈哈大笑:“莫非金陵无一人耳?”
此话一出,极具挑衅味道,在场的大多是金陵人,听到这话儿,个个都绿了色,毕竟都是文化人,不会爆粗口还击,都感觉很窘屈,那边出席应战的世族子弟们有的攥紧拳头,有的摇头叹然,有的自愧才学不到家,反正那模样儿都像是如丧考妣。
无怪乎他们深受打击,这苏州才子所带来的绝诗实在太绝了。猜灯谜已经过了,除了诗词外,楹联也是头等大戏,杭州才子们今天带来的一首上联也无人能对上,堪称千古一绝,名副其实的踩上门来了。
这两一诗一联已经裱了起来,供众人一览。咏雪的诗词没有个规则限制,只求个意境,借景咏雪,以物喻雪都可以。
只见左边挂着一首诗:
才见岭头云似盖,
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
万树松罗万朵云。
是一首难得的借景咏雪的佳句。才看山头的乌云飘过,下一刻就惊讶雪已经落在山脚下;远观山峰似石笋,又象美玉一般洁白;松叶都落满白雪,看上去像是一朵朵的白云。景物描写由远及近,从远观到细察,将白雪覆盖的山锋比喻成洁白的美玉,坠满雪花的松叶比喻成一朵朵白云,极具层次感,意境画面俨然浮现于脑海中。
右边挂着一副上联则甚为刁钻,令人叹为观止。
“画上荷花和尚画。”这七字对子,无论正反读起来发音都是一样的,且第一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