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川东往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话说替妇人讨回了公道后,众人就三三两两的各自寻找满意之地。志远也催促二弟书林好生转转,书林先转了太平县城附近的山林河沟,又沿河转到了关坝一带,发现此地虽然山高林密,但是水源充足,不乏溪流河谷,同时山上各类山珍野兽颇多,土地肥沃,只要适当开垦种植,也足够丰衣足食养活一家人。

    书林兴冲冲的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大哥志远。志远问书林为何不在县城附近找荒地垦荒,书林说:“这几天观察山形地势,发现太平县城虽然地势开阔平缓,群山环抱,但有一大一小两条河流流入此地,下游出口却是一线天极为狭窄,恰似葫芦口,这种地方一旦遇上几十年不遇的暴雨,水流不出去,极有可能引发滔天大洪灾”。志远深知书林对地理气候有极深的研究,心疼弟弟最近爬山涉水寻找安居之地,吩咐晚上改善伙食,顺便邀请江浙老乡相聚。后来太平县城真的发生过几次大洪水,每次都可以用江海湖泊来形容,也足以证明书林的先见之明。

    晚上江浙老乡陆续前来,大家齐聚之时,志远告诉大家自己要去关坝的芭粽山垦荒,还告诉了众人原因。于是众人也决定放弃县城附近山地,向其它更为偏僻之地出发。分离之际,志远向众人说到:“我等虽安身在这偏僻之地,但不能忘家门志向啊,再苦也要让子孙读书,不为光宗耀祖,要为国为民”,众人深感认同,齐齐承诺不忘江南文士之志、不忘初衷。

    要问江南文士之志为何物?士可杀不可辱只可形容其不畏生死,达则兼济天下只可形容其大公无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才是其本心。大家说到做到,再苦也要让子孙读书,在垦荒劳作之余,各家尽自己最大努力,要么每个族姓都从族人中选拔私塾先生,要么几个族姓联合起来办有自己的学堂。

    后来的江浙垦荒之人,一路上也听说了志远打抱不平获耕牛的事迹,慕其人品,纷纷辗转到达此地加入垦荒的队伍,于是此地多江浙文士,民风向善,喜好从文。再后来,邻近的陕西等省人口也陆续移民,逐渐到达今天巴中南充广安等地,又与江浙之地移民混居,文化相融,这也为后来“川东出才子”奠定了基础,在这偏僻但物产富饶之地,却人才济济、人杰地灵。

    一日,正在林间烧荒的志远一家人,远远听见山坡下一书生模样的人呼喊:“请问王志远家怎么走?”志远诧异,这天荒地远的地方,怎么会有人来找自己?“我就是,阁下有何事?”,书生高兴的爬坡上来,笑呵呵说到:“我是浙江余杭人,姓张名翰林,久闻阁下大名,愿与君为邻”。志远无奈一笑,说:“垦荒苦啊!你这书生可要在此吃些苦头啊!”。书生却说:“有王大哥为邻,再苦再累也值得!”。看见书生意气风发的样子,翰林不禁也想起了年轻时的自己。

    话不多说,王家人多,第二日就帮书生在一块荒地上搭起了茅草屋,书生也暂时可以遮风避雨了。接着就一起来到林地开荒,众人所选的林地旁有一条小溪,这样可以保障庄稼所需要的水源。只见众人在坡上用锄头刨开几条一两米宽的分界线,然后在山坡下点火,火沿着坡地向上烧去,烧到分界线的地方就自然停下了,偶尔有零星火花溅到外面,也会很快被众人扑灭。接着众人架起耕牛,把烧过的荒地犁一遍,再用锄头把坡地整理成一阶阶的梯田,几日下来,终于有了几亩梯田。“为何要这么麻烦弄成梯田?”书生不解的问到,志远就把那日如何遇到山民,山民如何传授蜀地耕种经验告诉了书生,原来蜀地多坡地,梯田能更好的蓄水,减少浇水劳作。书生丧气的低下了头,这的确不是他擅长的。

    忙完这几亩梯田,众人接着开荒,他们计划在这座山上,种上百亩稻田,这样就生活有了保障,可以吃穿不愁了。又忙活了二十来日,开垦了约有三四十亩梯田,看着快要入秋了,又赶忙播种了小麦,浇了水。

    一日,书生去溪边取水浇地,突然看见一大团黑乎乎的东西,凑近一看才发现是一头黑熊正饮水,吓得“啊”的一声惊叫掉头就跑,这头熊瞬间追了过去。书生拼命迈开腿,用尽蛮荒之力一鼓作气跑了百十来米远,以为甩开了距离,一回头却发现熊还紧跟着,于是边跑边喊“熊来了”,喊声惊动了众人,众人赶忙用荒草树枝点起火把朝熊扔了过去,瞬间火势烧了起来,野兽畏火便也逃了。书生惊吓过度,大病一场,这日志远前来给书生送药,看见书生落魄模样便安慰道“近日忙耕种,忘了学业,我们来对一局如何?我出上联,你对下联”。书生高兴接招,“天作棋盘星作子,朗朗乾坤谁个敢下?”书生不假思索对出了下联:“地为琵琶路为弦,煌煌世界孰家能弹!”,两人相视一笑。志远认为书生才思敏捷,才华出众,要是作为私塾先生,确实万分合适。于是和兄弟二人商量开办私塾一事,大点的孩子们只需要农忙时节参与耕种劳作,其余时间就跟翰林读书研学,每个孩子每年给翰林大米两百斤作为学费,这样翰林也就有了另外的出路。

    就这样,两个姓氏相互扶持,终于在山间安定了下来。几年后,他们登上了山顶,俯瞰着山坡上开辟出的百亩良田,不禁感概万千,这其中的辛酸只有他们知道。志远找来了几株柏树苗,和书生一起种在了山顶,但愿后世子孙如柏树一样苍翠挺拔,堂堂正正做人,也希望他们能克服万难屹立于此,这也就有了后来的大柏古树,有了王张村,有了芭粽山。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