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千古一帝李世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第二天,刑部尚书张亮打开沉重的铁门,来到李绩的面前。
“李大人!”张亮对他深深地一揖,不无挽惜地说:“李大人,你何以如此莽撞,不请自到要去私闯内宫?”
好一个不请自到!李绩眯细了眼望着张亮。望着他肃然的面孔,在心想问自己,这个刑部尚书,是奉差办事呢,还是与皇上作谋来加害自己?
经过一个晚上的思考,李绩似乎已经明白,这是有人在害自己,至于要将他怎么处置,却还不是很清楚,这会儿听张亮的问话,又见刑部尚书能来看他,心里明白不会置他于死地,不由得在心里替他的妻子儿女松了口气。李绩此刻知道:此刻他无论说什么,也不会有人听;无论解释的多么有理,也没有人信。既然如此,不如听之任之,什么都不说。于是,他微笑地望着张亮,那目光分别在问:“要带我到哪里去?”
张亮见李绩一声不吭,微笑地看着自己,便苦着脸说:“李大人,皇上听了非常震怒。大臣私闯禁宫,按律当斩,此事大人比我更加清楚。可是,皇上念你昔日有大功于朝廷,法外开恩。”说到这里,张亮故意停下,想听听李绩会说出什么感激的话来。不料,李绩此时却闭上了眼睛。张亮微微地摇了摇头,突然提高声音:
“李绩听旨!”
待李绩跪下,张亮宣读李世民的圣旨:
“李绩擅闯禁宫,本该死罪,念其昔日有功朝廷,免去原来所有官职,出任叠州都督,即刻到任。”
毕了,张亮上前扶起李绩,说:“请宰相大人见谅。”
李绩还是不说半句话,接了圣旨,一步一步地走出牢房。
19
因为昨日朝中有些议论,太子今日带了长孙无忌一同来看李世民。因有长孙无忌在后面看着,到了翠微宫前,太子不能如往日一般与媚娘交流一番,远远见媚娘欣喜地要过来,他机警地往后面看了看。聪明透顶的媚娘,见了太子不远处的长孙无忌,只好停了脚步,留迹地远望着太子。
在翠微宫门前,太子稍微停了停,等长孙无忌来了,俩人一前一后走进宫里。李世民这段时间精神好了许多,酸痛一直没有再出现。此刻,他正在书房里欣赏一卷古人的墨宝,见太子与长孙无忌进来,待他们行过君臣大礼,李世民指了指墨宝,兴趣溢然地问道:
“不知,这是不是真出自王羲之的手笔?”
长孙无忌与太子赶忙上前,都认真地看了,却是说不出话来。对于书法,他们实在都还不入门。看着他俩一幅茫然的样子,李世民笑了:
“这种事,怎么能问你们两位?太子,明日让褚遂良来,朕要与他谈谈这幅墨宝。”
“儿臣遵命!”
“听说,昨日朝廷上有些争论?”李世民突然转过话头,问太子。
太子听了,扭过头来望望长孙无忌。
“你说说看,是怎么回事?”李世民目光严肃起来,逼视着太子催问道。
“有大臣议论说,宰相李绩私闯禁宫之事,一定事出有因。”太子吱吱唔唔地说。
“你是怎么看的?”
“儿臣以为,不管是什么原因,既然是父皇的旨意,就一定是有道理的。”
这是不是长孙无忌教的?李世民听了,脑子里闪出这个想法,扭头去看长孙无忌,却只见长孙无忌微闭双眼,恭恭敬敬地站在那里。
“你认为会是什么原因?”李世民又问太子。
“儿臣不知?”
“长孙无忌,你认为呢?”
“臣以为没有原因,事情就是如此。”长孙无忌睁开双眼,恭恭敬敬地回答。
“你以为他的话回答的对吗?”李世民又问太子。
“对!”太子毫不犹豫地回答。
看来,太子开始的回答并不是长孙无忌教的,太子是从心里崇敬朕,会不折不扣地遵从朕的旨意去办事的。李世民欣慰地点了点头。而且,长孙无忌在太子心中也建立了威信,取得了太子的无比信任,这也是朕需要的结果。能够如此,大唐的江山,是可以沿着朕制定的治国方略继续繁荣昌盛下去了。李世民这么想着,脸上露出微微的笑意。
长孙无忌见了,一颗提起的心放下许多,也微笑着说:“陛下的身体看来好多了,如果可以的话,还是回到朝堂上去,许多大事,需要皇上处理。”
“有你长孙无忌在,哪里有处理不好的大事?”
“真是羞煞臣了。”长孙无忌说:“如今朝上的大事,都是太子亲自断理,如果不是皇上时时给太子以教诲,只怕朝中的许多事情,不会处理的这么有条有理。”
李世民听了,不再言语,只望着书桌上展开的那卷墨宝出神。长孙无忌见了,双手一揖说:“如果皇上暂无他事,臣请告辞。”
李世民点点头,待长孙无忌出去之后,目光温和地望着太子,问道:“朕上次与你说过,朕要设法斥贬李绩一事,可与他人提起?”
“没有。”太子老老实实地回答。
“好!只是,你怎么就想不到李绩私闯禁宫,是朕一手安排的?”
太子有些儿惊慌地望着他的父皇:“儿臣想都不去想,父皇会这么做。”
“为什么?”
“父皇如要斥贬李绩,下一首圣旨就可以。”
“许多事情,不能简单从事。”李世民说完再问太子:“你可知道,朕为何要斥贬李绩?”
“孩儿不知。”
“你应该知道啊!”李世民感慨地说:“朕问你,上一次朕说过的,一个君王要使臣子心服口服,靠的是什么?”
“恩威并施。”
“好,你对李绩有恩吗?”
“没有。”
“朕如今这么做,就是为了让你今后能有恩于李绩。你现在懂我的意思了吗?”
“懂了。”
“说说看。”
“父皇是要儿臣今后再重用李绩。”
“对,就是这样,就是这样。”李世民高兴地说:“当今天下,统军人才,唯李绩最能。他是朕的开国元勋,位极宰相,朕还想把他留给你,做你的保护神。可是,你对他毫无恩惠,待朕死后,恐难服你。因此,朕才如此而为,贬他为一小州官,让他在那儿养息。在我死后,你再重用他,升为仆射。记住,千万记住。”
“儿臣一定谨记。”太子说着,有感于李世民的一片苦心,竟然跪倒在李世民的脚下,唔唔地哭了起来。
李世民见了,欣慰地点了点头。
第二年,李世民死,太子继位,是为高宗。按照李世民生前的嘱咐,高宗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提拔李绩为尚书仆射。后在平定高句丽的战斗中,李绩再次出马,指挥唐军,一举而灭高句丽,扫清大唐东方的隐患。李绩大功归来,不仅不要封赏,还自动远离朝中是非,安居家里。为了告诫儿孙在他死后能保持兼恭地做人态度,李绩临终之时,让弟弟李弼置酒宴乐,使堂下子孙满排而立。大家正尽兴时,李绩严肃地对他们说:(未完待续)
/>
第二天,刑部尚书张亮打开沉重的铁门,来到李绩的面前。
“李大人!”张亮对他深深地一揖,不无挽惜地说:“李大人,你何以如此莽撞,不请自到要去私闯内宫?”
好一个不请自到!李绩眯细了眼望着张亮。望着他肃然的面孔,在心想问自己,这个刑部尚书,是奉差办事呢,还是与皇上作谋来加害自己?
经过一个晚上的思考,李绩似乎已经明白,这是有人在害自己,至于要将他怎么处置,却还不是很清楚,这会儿听张亮的问话,又见刑部尚书能来看他,心里明白不会置他于死地,不由得在心里替他的妻子儿女松了口气。李绩此刻知道:此刻他无论说什么,也不会有人听;无论解释的多么有理,也没有人信。既然如此,不如听之任之,什么都不说。于是,他微笑地望着张亮,那目光分别在问:“要带我到哪里去?”
张亮见李绩一声不吭,微笑地看着自己,便苦着脸说:“李大人,皇上听了非常震怒。大臣私闯禁宫,按律当斩,此事大人比我更加清楚。可是,皇上念你昔日有大功于朝廷,法外开恩。”说到这里,张亮故意停下,想听听李绩会说出什么感激的话来。不料,李绩此时却闭上了眼睛。张亮微微地摇了摇头,突然提高声音:
“李绩听旨!”
待李绩跪下,张亮宣读李世民的圣旨:
“李绩擅闯禁宫,本该死罪,念其昔日有功朝廷,免去原来所有官职,出任叠州都督,即刻到任。”
毕了,张亮上前扶起李绩,说:“请宰相大人见谅。”
李绩还是不说半句话,接了圣旨,一步一步地走出牢房。
19
因为昨日朝中有些议论,太子今日带了长孙无忌一同来看李世民。因有长孙无忌在后面看着,到了翠微宫前,太子不能如往日一般与媚娘交流一番,远远见媚娘欣喜地要过来,他机警地往后面看了看。聪明透顶的媚娘,见了太子不远处的长孙无忌,只好停了脚步,留迹地远望着太子。
在翠微宫门前,太子稍微停了停,等长孙无忌来了,俩人一前一后走进宫里。李世民这段时间精神好了许多,酸痛一直没有再出现。此刻,他正在书房里欣赏一卷古人的墨宝,见太子与长孙无忌进来,待他们行过君臣大礼,李世民指了指墨宝,兴趣溢然地问道:
“不知,这是不是真出自王羲之的手笔?”
长孙无忌与太子赶忙上前,都认真地看了,却是说不出话来。对于书法,他们实在都还不入门。看着他俩一幅茫然的样子,李世民笑了:
“这种事,怎么能问你们两位?太子,明日让褚遂良来,朕要与他谈谈这幅墨宝。”
“儿臣遵命!”
“听说,昨日朝廷上有些争论?”李世民突然转过话头,问太子。
太子听了,扭过头来望望长孙无忌。
“你说说看,是怎么回事?”李世民目光严肃起来,逼视着太子催问道。
“有大臣议论说,宰相李绩私闯禁宫之事,一定事出有因。”太子吱吱唔唔地说。
“你是怎么看的?”
“儿臣以为,不管是什么原因,既然是父皇的旨意,就一定是有道理的。”
这是不是长孙无忌教的?李世民听了,脑子里闪出这个想法,扭头去看长孙无忌,却只见长孙无忌微闭双眼,恭恭敬敬地站在那里。
“你认为会是什么原因?”李世民又问太子。
“儿臣不知?”
“长孙无忌,你认为呢?”
“臣以为没有原因,事情就是如此。”长孙无忌睁开双眼,恭恭敬敬地回答。
“你以为他的话回答的对吗?”李世民又问太子。
“对!”太子毫不犹豫地回答。
看来,太子开始的回答并不是长孙无忌教的,太子是从心里崇敬朕,会不折不扣地遵从朕的旨意去办事的。李世民欣慰地点了点头。而且,长孙无忌在太子心中也建立了威信,取得了太子的无比信任,这也是朕需要的结果。能够如此,大唐的江山,是可以沿着朕制定的治国方略继续繁荣昌盛下去了。李世民这么想着,脸上露出微微的笑意。
长孙无忌见了,一颗提起的心放下许多,也微笑着说:“陛下的身体看来好多了,如果可以的话,还是回到朝堂上去,许多大事,需要皇上处理。”
“有你长孙无忌在,哪里有处理不好的大事?”
“真是羞煞臣了。”长孙无忌说:“如今朝上的大事,都是太子亲自断理,如果不是皇上时时给太子以教诲,只怕朝中的许多事情,不会处理的这么有条有理。”
李世民听了,不再言语,只望着书桌上展开的那卷墨宝出神。长孙无忌见了,双手一揖说:“如果皇上暂无他事,臣请告辞。”
李世民点点头,待长孙无忌出去之后,目光温和地望着太子,问道:“朕上次与你说过,朕要设法斥贬李绩一事,可与他人提起?”
“没有。”太子老老实实地回答。
“好!只是,你怎么就想不到李绩私闯禁宫,是朕一手安排的?”
太子有些儿惊慌地望着他的父皇:“儿臣想都不去想,父皇会这么做。”
“为什么?”
“父皇如要斥贬李绩,下一首圣旨就可以。”
“许多事情,不能简单从事。”李世民说完再问太子:“你可知道,朕为何要斥贬李绩?”
“孩儿不知。”
“你应该知道啊!”李世民感慨地说:“朕问你,上一次朕说过的,一个君王要使臣子心服口服,靠的是什么?”
“恩威并施。”
“好,你对李绩有恩吗?”
“没有。”
“朕如今这么做,就是为了让你今后能有恩于李绩。你现在懂我的意思了吗?”
“懂了。”
“说说看。”
“父皇是要儿臣今后再重用李绩。”
“对,就是这样,就是这样。”李世民高兴地说:“当今天下,统军人才,唯李绩最能。他是朕的开国元勋,位极宰相,朕还想把他留给你,做你的保护神。可是,你对他毫无恩惠,待朕死后,恐难服你。因此,朕才如此而为,贬他为一小州官,让他在那儿养息。在我死后,你再重用他,升为仆射。记住,千万记住。”
“儿臣一定谨记。”太子说着,有感于李世民的一片苦心,竟然跪倒在李世民的脚下,唔唔地哭了起来。
李世民见了,欣慰地点了点头。
第二年,李世民死,太子继位,是为高宗。按照李世民生前的嘱咐,高宗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提拔李绩为尚书仆射。后在平定高句丽的战斗中,李绩再次出马,指挥唐军,一举而灭高句丽,扫清大唐东方的隐患。李绩大功归来,不仅不要封赏,还自动远离朝中是非,安居家里。为了告诫儿孙在他死后能保持兼恭地做人态度,李绩临终之时,让弟弟李弼置酒宴乐,使堂下子孙满排而立。大家正尽兴时,李绩严肃地对他们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