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历代游记选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予谒告南归,以成化戊戌冬十月十六日过大棆岭,抵大柳树驿。时日过午矣,不欲行。但已问驿史,吏绐言:“须晚尚可滁州也。”上马行三十里,稍稍闻从者言,前有清流关,颇险恶多虎,心识之。抵关,已昏黑,退无所止,即遣人驱山下邮卒,挟铜征束燎以行。山口两峰夹峙,高数百寻,仰视不极。石栈岖崟,悉下马,累肩而上。仍相约:有警,即前后呼噪。适有大星光煜煜自东西流,寒风暴起,束燎皆灭,四山草木萧飒有声,由是人人自危,相呼噪不已,铜征哄发,山谷响动。行六、七里,及山顶,忽见月出如烂银盘,照耀无际,始举手相庆;然下山犹心悸不能定者久之。予计此关乃赵检点破南唐擒其二将处。兹游虽险,而奇当为平生绝冠。夜二鼓,抵滁阳。 十七日午,过全椒,趋和州,自幸脱险即夷,无复置虑。行四十里,渡后河。见面山隐隐,问从者,云:“当陟此,乃至和州香淋院。”已而,日冉冉过峰后,马入山嘴,峦岫回合,桑田秩秩,凡数村,俨若武陵、仇池,方以为喜。既暮,入益深,山益多,草木塞道,查不知其所穷,始大骇汗。过野庙,遇老叟,问此为何山,曰:“古昭关也。去香淋院尚三十余里,宜急行。前山有火起者,乃烈原以驱虎也。”时铜钲、束燎皆不及备。傍山涉涧,怪石如林,马为之辟易;众以为伏虎,却顾反走,颠仆枕藉,呼声甚微,虽强之大噪,不能也。良久乃起,循岭以行,谛视崖堑,深不可测,涧水潺潺,与风疾徐。仰见星斗满天,自分恐不可免。且念伍员昔尝厄于此关,岂恶地固应尔耶?尽二鼓,抵香淋。灯下恍然自失,如更生者。 噫!予以离亲之久,诸所弗计,冒险夜行,度二关,犯虎穴,虽濒危而幸免焉,其亦可谓不审也已!谨志之,以为后戒。 题记:本文记叙了作者两次深夜历险渡关的经过。但两次渡关的描写绝不雷同。夜渡清流是因误听“驿史绐言”;而夜渡昭关则是因作者“自幸脱险即夷,无复置虑”两次渡关的情形和作者的写法也各异。第一次寒风助声,吹灭了束燎,使草木萧飒有声,渲染了险情;第二次因无束燎,所以怪石更显狰狞,以至尺马咳人。第一次人们犹能“呼噪不已,铜钲哄发”以壮胆;第二次人们“却顾反走,颠仆枕藉”竟至“强之大噪”亦不能了。作者两次渡关后的心情也不尽相同。他分别用与此两关有关的历史典故来衬托心情,清流关是赵匡胤获胜之处,所以作者有此游虽险而奇冠平生的庆幸;昭关是伍子胥厄之地,所以作者先“自分恐不可免”后有“恍然自失,如更生者”这种死里逃生的感受。在两次历险间,作者穿插了“俨若武陵、仇池”的景色描写,使文章张弛有致,起伏跌宕。
予谒告南归,以成化戊戌冬十月十六日过大棆岭,抵大柳树驿。时日过午矣,不欲行。但已问驿史,吏绐言:“须晚尚可滁州也。”上马行三十里,稍稍闻从者言,前有清流关,颇险恶多虎,心识之。抵关,已昏黑,退无所止,即遣人驱山下邮卒,挟铜征束燎以行。山口两峰夹峙,高数百寻,仰视不极。石栈岖崟,悉下马,累肩而上。仍相约:有警,即前后呼噪。适有大星光煜煜自东西流,寒风暴起,束燎皆灭,四山草木萧飒有声,由是人人自危,相呼噪不已,铜征哄发,山谷响动。行六、七里,及山顶,忽见月出如烂银盘,照耀无际,始举手相庆;然下山犹心悸不能定者久之。予计此关乃赵检点破南唐擒其二将处。兹游虽险,而奇当为平生绝冠。夜二鼓,抵滁阳。 十七日午,过全椒,趋和州,自幸脱险即夷,无复置虑。行四十里,渡后河。见面山隐隐,问从者,云:“当陟此,乃至和州香淋院。”已而,日冉冉过峰后,马入山嘴,峦岫回合,桑田秩秩,凡数村,俨若武陵、仇池,方以为喜。既暮,入益深,山益多,草木塞道,查不知其所穷,始大骇汗。过野庙,遇老叟,问此为何山,曰:“古昭关也。去香淋院尚三十余里,宜急行。前山有火起者,乃烈原以驱虎也。”时铜钲、束燎皆不及备。傍山涉涧,怪石如林,马为之辟易;众以为伏虎,却顾反走,颠仆枕藉,呼声甚微,虽强之大噪,不能也。良久乃起,循岭以行,谛视崖堑,深不可测,涧水潺潺,与风疾徐。仰见星斗满天,自分恐不可免。且念伍员昔尝厄于此关,岂恶地固应尔耶?尽二鼓,抵香淋。灯下恍然自失,如更生者。 噫!予以离亲之久,诸所弗计,冒险夜行,度二关,犯虎穴,虽濒危而幸免焉,其亦可谓不审也已!谨志之,以为后戒。 题记:本文记叙了作者两次深夜历险渡关的经过。但两次渡关的描写绝不雷同。夜渡清流是因误听“驿史绐言”;而夜渡昭关则是因作者“自幸脱险即夷,无复置虑”两次渡关的情形和作者的写法也各异。第一次寒风助声,吹灭了束燎,使草木萧飒有声,渲染了险情;第二次因无束燎,所以怪石更显狰狞,以至尺马咳人。第一次人们犹能“呼噪不已,铜钲哄发”以壮胆;第二次人们“却顾反走,颠仆枕藉”竟至“强之大噪”亦不能了。作者两次渡关后的心情也不尽相同。他分别用与此两关有关的历史典故来衬托心情,清流关是赵匡胤获胜之处,所以作者有此游虽险而奇冠平生的庆幸;昭关是伍子胥厄之地,所以作者先“自分恐不可免”后有“恍然自失,如更生者”这种死里逃生的感受。在两次历险间,作者穿插了“俨若武陵、仇池”的景色描写,使文章张弛有致,起伏跌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