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道德经校释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不上贤,使民不争; 严可均曰:各本“上”作“尚” 罗振玉曰:敦煌本作“不上宝” 谦之案:作“上”是也。“宝”字疑误。“上”与“尚”同。淮南齐俗训:“故老子曰‘不上贤’者,言不致鱼于木,沉鸟于渊。”引亦作“上”与景龙、敦煌、遂州诸本同。遂州“民”作“人”下句同。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 谦之案:河上、王、傅、范各本“盗”下均有“为”字,遂州、敦煌、御注本与此石同省。北堂书钞二七引作“不贵货,使民不盗”是所见本亦无“为”字。 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严可均曰:“使心不乱”王弼“使”下有“民”字。 毕沅曰:河上公作“使心不乱”无“民”字。案淮南子引亦无“民” 易顺鼎曰:晋书吴隐之传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文选东京赋注、沈休文钟山诗注两引亦皆无“民”字。素问卷一王冰注引老子亦无“民”字。 纪昀曰:原本及各本俱无“民”字,惟永乐大典有之。据弼注“故可欲不见”上承“没命为盗”则经文本有“民”字。 刘师培曰:文选东京赋注引作“使心不乱”易艮卦孔疏引此文亦无“民”字,盖唐初避讳删此字也。古本实有“民”字,与上两“民”一律。 谦之案:纪、刘之说非也。王弼注:“穿窬探箧,没命而盗,故可欲不见,则心无所乱也。”是王本并无“民”字。永乐大典盖沿袭吴澄本妄增“民”字。刘氏谓无“民”字乃唐初避讳所删,不知古本实无“民”字,唐初群书治要卷三十四引亦无“民”字。此如与避讳有关,则何不并上两句“民”字删之?此非妄删,直妄增耳。但吴澄亦有所本,褚遂良贞观十五年跋之王羲之帖本,作“民心不乱”与傅、范本同,知其误已久。傅、范虽称古本,实亦为后人所改,其字句均较他本为繁,此其一例耳。 圣人治: 严可均曰:各本句上有“是以”二字,王弼“人”下有“之”字。 吴云曰:傅本“圣人之治”下,有“也”字;李道纯无“之治”二字。 谦之案:有“之”字是。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罗振玉曰:释文:“‘强’,又作‘强’。”敦煌本作“强” 谦之案:楼正本亦作“强”又群书治要卷三十四引“是以圣人之治,常使民无知无欲”缺“虚其心”四句。 常使民无知无欲, 严可均曰:“常使民”御注作“使人” 罗振玉曰:御注本避讳作“人” 谦之案:王羲之本无“常”字,遂州本无“民”字。 使知者不敢为,则无不治。 严可均曰:“使知者”各本“使”下有“夫”字。“不敢为”各本句下有“为无为”三字,王弼有“也为无为”四字。 罗振玉曰:“知”今本作“智”释文出“知者”二字,注音“智”知王本作“知”景龙、御注、敦煌三本亦作“知”又景龙、御注、敦煌、景福四本“为”下均无“也”字。 谦之案:据罗氏影印贞松堂藏西陲秘籍丛残校敦煌本“敢”下有“不”字,罗考异中失校。又遂州碑本亦作“不敢不为也”强思齐引成玄英疏:“前既舍有欲无欲,复恐无欲之人滞于空见,以无欲为道,而言不敢不为者,即遣无欲也。恐执此不为,故继以不敢也。”是成疏本亦作“不敢不为”惟顾本成疏作“而言不敢为者,即遣无欲也”脱此“不”字。今案“不敢”、“不为”乃二事,与前文“无知、无欲”相对而言“不敢”断句。经文三十章“不以取强”各本“不”下有“敢”字“敢”字衍文。但六十七章“不敢为天下先”六十九章“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七十三章“勇于不敢则活”以“不敢”与“不为”对,知顾本成疏经文有误脱。老子原意谓常使一般人民无知、无欲,常使少数知者不敢、不为,如是则清静自化,而无不治。 又案不敢、不为,即不治治之。论衡自然篇曰:“蘧伯玉治卫,子贡使人问之:‘何以治卫?’对曰:‘以不治治之。’夫不治之治,无为之道也。”谊即本此。盖老子之意,以为太上无治。世之所谓治者,尚贤则民争;贵难得之货,则民为盗;见可欲则心乱。今一反之,使民不见可尚之人,可贵之货,可欲之事。如是,则混混沌沌,反朴守醇,常使民无知无欲,则自然泊然,不争不盗不乱,此所以知者不敢不为。至德之世,上如标枝,民如野鹿;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此则太古无为而民自化,翱翔自然而无物不治者也。 “音韵”此章江氏韵读无韵。高本汉以腹、骨、欲为韵,陈柱同。陈又以为、治韵,云:“盖歌之音变也。”谦之案:王念孙毛诗群经楚辞古韵谱“欲”“腹”均入幽部,引乐记“君子乐得其道”二句,道、欲为韵。诗经蓼莪四章鞫、蓄、育、复、腹为韵。楚辞天问育、腹为韵。谦之又案:“贤”“争”为韵。孔广森诗声类二阳声二十出“坚”字云:“行苇:‘敦弓既坚,四鍭既钧,舍矢既均,序宾以贤。’案‘坚’从‘’,‘’即古文‘贤’,今十七真有‘礥’字,‘礥’乃‘贤’声正读也。”又出“贤”字云:“北山:‘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行苇见‘坚’下。”案“贤”与“争”音近,印度旧译“贤豆”可为旁证。王念孙古韵谱与“坚”同入真部“争”(音真)入耕部,此为真、耕通韵之证。 右景龙碑本五十七字,敦煌本五十八字,河上本六十六字,王本六十七字,傅本六十八字,范本六十九字。河上本题“安民第三”王本题“三章”范本题“不尚贤章第三”
不上贤,使民不争; 严可均曰:各本“上”作“尚” 罗振玉曰:敦煌本作“不上宝” 谦之案:作“上”是也。“宝”字疑误。“上”与“尚”同。淮南齐俗训:“故老子曰‘不上贤’者,言不致鱼于木,沉鸟于渊。”引亦作“上”与景龙、敦煌、遂州诸本同。遂州“民”作“人”下句同。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 谦之案:河上、王、傅、范各本“盗”下均有“为”字,遂州、敦煌、御注本与此石同省。北堂书钞二七引作“不贵货,使民不盗”是所见本亦无“为”字。 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严可均曰:“使心不乱”王弼“使”下有“民”字。 毕沅曰:河上公作“使心不乱”无“民”字。案淮南子引亦无“民” 易顺鼎曰:晋书吴隐之传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文选东京赋注、沈休文钟山诗注两引亦皆无“民”字。素问卷一王冰注引老子亦无“民”字。 纪昀曰:原本及各本俱无“民”字,惟永乐大典有之。据弼注“故可欲不见”上承“没命为盗”则经文本有“民”字。 刘师培曰:文选东京赋注引作“使心不乱”易艮卦孔疏引此文亦无“民”字,盖唐初避讳删此字也。古本实有“民”字,与上两“民”一律。 谦之案:纪、刘之说非也。王弼注:“穿窬探箧,没命而盗,故可欲不见,则心无所乱也。”是王本并无“民”字。永乐大典盖沿袭吴澄本妄增“民”字。刘氏谓无“民”字乃唐初避讳所删,不知古本实无“民”字,唐初群书治要卷三十四引亦无“民”字。此如与避讳有关,则何不并上两句“民”字删之?此非妄删,直妄增耳。但吴澄亦有所本,褚遂良贞观十五年跋之王羲之帖本,作“民心不乱”与傅、范本同,知其误已久。傅、范虽称古本,实亦为后人所改,其字句均较他本为繁,此其一例耳。 圣人治: 严可均曰:各本句上有“是以”二字,王弼“人”下有“之”字。 吴云曰:傅本“圣人之治”下,有“也”字;李道纯无“之治”二字。 谦之案:有“之”字是。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罗振玉曰:释文:“‘强’,又作‘强’。”敦煌本作“强” 谦之案:楼正本亦作“强”又群书治要卷三十四引“是以圣人之治,常使民无知无欲”缺“虚其心”四句。 常使民无知无欲, 严可均曰:“常使民”御注作“使人” 罗振玉曰:御注本避讳作“人” 谦之案:王羲之本无“常”字,遂州本无“民”字。 使知者不敢为,则无不治。 严可均曰:“使知者”各本“使”下有“夫”字。“不敢为”各本句下有“为无为”三字,王弼有“也为无为”四字。 罗振玉曰:“知”今本作“智”释文出“知者”二字,注音“智”知王本作“知”景龙、御注、敦煌三本亦作“知”又景龙、御注、敦煌、景福四本“为”下均无“也”字。 谦之案:据罗氏影印贞松堂藏西陲秘籍丛残校敦煌本“敢”下有“不”字,罗考异中失校。又遂州碑本亦作“不敢不为也”强思齐引成玄英疏:“前既舍有欲无欲,复恐无欲之人滞于空见,以无欲为道,而言不敢不为者,即遣无欲也。恐执此不为,故继以不敢也。”是成疏本亦作“不敢不为”惟顾本成疏作“而言不敢为者,即遣无欲也”脱此“不”字。今案“不敢”、“不为”乃二事,与前文“无知、无欲”相对而言“不敢”断句。经文三十章“不以取强”各本“不”下有“敢”字“敢”字衍文。但六十七章“不敢为天下先”六十九章“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七十三章“勇于不敢则活”以“不敢”与“不为”对,知顾本成疏经文有误脱。老子原意谓常使一般人民无知、无欲,常使少数知者不敢、不为,如是则清静自化,而无不治。 又案不敢、不为,即不治治之。论衡自然篇曰:“蘧伯玉治卫,子贡使人问之:‘何以治卫?’对曰:‘以不治治之。’夫不治之治,无为之道也。”谊即本此。盖老子之意,以为太上无治。世之所谓治者,尚贤则民争;贵难得之货,则民为盗;见可欲则心乱。今一反之,使民不见可尚之人,可贵之货,可欲之事。如是,则混混沌沌,反朴守醇,常使民无知无欲,则自然泊然,不争不盗不乱,此所以知者不敢不为。至德之世,上如标枝,民如野鹿;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此则太古无为而民自化,翱翔自然而无物不治者也。 “音韵”此章江氏韵读无韵。高本汉以腹、骨、欲为韵,陈柱同。陈又以为、治韵,云:“盖歌之音变也。”谦之案:王念孙毛诗群经楚辞古韵谱“欲”“腹”均入幽部,引乐记“君子乐得其道”二句,道、欲为韵。诗经蓼莪四章鞫、蓄、育、复、腹为韵。楚辞天问育、腹为韵。谦之又案:“贤”“争”为韵。孔广森诗声类二阳声二十出“坚”字云:“行苇:‘敦弓既坚,四鍭既钧,舍矢既均,序宾以贤。’案‘坚’从‘’,‘’即古文‘贤’,今十七真有‘礥’字,‘礥’乃‘贤’声正读也。”又出“贤”字云:“北山:‘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行苇见‘坚’下。”案“贤”与“争”音近,印度旧译“贤豆”可为旁证。王念孙古韵谱与“坚”同入真部“争”(音真)入耕部,此为真、耕通韵之证。 右景龙碑本五十七字,敦煌本五十八字,河上本六十六字,王本六十七字,傅本六十八字,范本六十九字。河上本题“安民第三”王本题“三章”范本题“不尚贤章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