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ddbiquge.co,白迹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蔡大山这个人脾气虽然暴躁了一些,甚至有时候还有些毛躁,但其对朝廷还是忠心耿耿的,上次边镇内乱,他委任蔡大山协助王—谦前去平叛,蔡大山身先士卒,率军冲上最前线,斩杀叛军敌首,自己也身负了重伤。
至于王—谦,狐突总觉得这个人过于城府,就拿那次平叛来说,原本说好由蔡大山的京机卫打头阵将敌军引到关口,再由埋伏在那儿的王—谦所部从四面包抄,一举歼灭敌军的主力,谁知道这个王—谦提前暴露了行踪,迫使敌军大队兵马原地后撤。
蔡大山这边本来就没带多少兵马,面对叛军的前后夹击,而王—谦那边竟以切断外围叛军后路为由拒绝派出援兵。
京机卫伤亡惨重,最后突围出来的不足百人,蔡大山带着残部费尽千辛万苦才辗转到了安全的区域,纵是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下,他依旧重整旗鼓,用计斩杀了叛将头目鲨哈多,迫使对方彻底投降。
狐突心中时常在想,蔡大山的这种拼命十三郎的这股劲与当年白迹的太祖追南有得一拼。
说到追南,狐突不由得想到近来听到最多的一个名字——追沙子。
听王—谦说,此人已被证实是白迹国的远支皇室,这次纵火案烧死的正是他的书童,不过,上次李代桃僵放走了合三好像也有此人的参与,说不定他还是整件事情的直接策划者。
自打出了留道恩这件事后,有不少大臣纷纷上了奏本,说这个追沙子包藏祸心,巴结蔡大山意图不轨,请求国主一并法办,狐突当然不会轻信此类谗言,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一个大国皇室子弟不远千里跑到柔然来求学,不能说不正常,但似乎又没那么简单。
狐突有些心神不宁,倘若这个追沙子真的是追南遗言中的那位有缘子孙的话,那么,物归原主,他无话可说,毕竟当年白迹国的太祖皇帝帮了本国不少忙,柔然后来的国君更是自降“皇帝”称号,甘愿成为白迹的附属国,两国订立了盟约,一百多年从无战事,而且每次柔然发生天灾,白迹那边都会及时派出大量的援助队伍全力以赴……
狐突眯着眼睛半躺在椅子上,随着椅子的轻轻摇曳,开启了一番漫长的胡思乱想。
要是邓公在这里就好了。
他心里刚这么想着,一名内伺突然从外面走了进来打断了他的思绪:“启禀国主,邓公求见。”
他的脑子还没转过来,诧异道:“哪个邓公?”
“是邓邃。”内伺回答。
“哦?快快有请。”狐突又惊又喜,先帝在位时,邓公还是朝中的礼部尚书,因为生性耿直,嫉恶如仇,受到大臣们的排挤和打压,最后不得已辞官归隐。
狐突继位后决心大刀阔斧去改革吏治,将那些喜欢阿谀奉承的大臣清除出去,可是当他操作起来才发现,想要彻底的革新很难很难,整个朝廷在先帝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不正之风,满朝文武都像是被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
要么昏聩固执,要么见风使舵,要么就是心胸狭窄,无容人之量。
像邓公这样敢于直言不讳的大臣几乎是找不到了。
想到此处,不由深深叹了口气,这时,身后传来了噔噔瞪的脚步声。
随着脚步声的静止,狐突欣喜地转过身去,入眼便是那张熟悉温和的脸庞,只是多年未见,邓公老了许多,头发白了,背也驼了,脸上的皱纹也越来越明显了。
邓公身后还跟着一个家丁打扮的年轻人,年轻人模样英俊,气质不凡,不像是普通的家丁。
“草民邓邃见过国主。”邓公携家丁跪拜道。
狐突一时高兴,示意邓公坐下,邓公叩谢了一番,方才坐了下来,那名家丁便在他身后毕恭毕敬地站着。
“邓公来得正是时候,孤正好有件事想听听你的意见。”
邓公大胆猜测道:“国主说的可是蔡大山蔡将军一事?”
狐突爽朗笑道:“孤就知道什么事都瞒不过邓公你啊。”
正要继续往下说,目光却停留在了邓公身后的那名家丁身上,这个英气勃发的年轻人怎么看都不像是一般的随从,他心想似邓公这等稳重之人怎会无端带着一个下人来宫里呢,便随口问道:“这位小兄弟是?”
追风急忙绕到前面,拱手参拜:“学生追沙子见过国主。”
“啊,你就是那个尼山书院的学生?”狐突吃惊地站了起来,邓公忙不迭地下跪赔罪:“人命关天,草民擅自主张带他前来,还请国主降罪。”
“言重了,邓公,追沙子,两位快快请起。”狐突好半晌才缓过神来,当即令人奉茶。
一边喝茶,一边目不转睛地盯着追风,但见后者气若游丝,神态自若,脸上竟无半点恐惧和慌张。
他自是不晓得,追风打小就在宫中长大,在别人看来,皇宫是权利的中心,是庄严神圣的,但在他眼里,皇宫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家,唯一的区别便是这里住着的是皇帝罢了,所以他才显得那般淡定。
只是被人当成古董一样的盯着,他有些不自在是真的,好在这种尴尬没有持续太久,狐突放下茶杯,似笑非笑:“好一个追沙子,你胆子不小。”
虽是随口而
出的一句玩笑话,但双眸中透出了帝王的权威和霸道。
追风毫不畏惧,禀道:“回国主的话,学生的胆子只是为了救人,至于犯上忤逆的那些事,请恕学生做不到。”
“哈哈哈……”狐突哈哈大笑,心说这个白迹的学子言辞间虽然简练,却是一针见血,听起来倒是有些幽默,他已经好久没有笑得如此开心了,“好吧,你继续往下说。”
“国主撤了留知府,下一步可是要拿蔡将军兴师问罪?”
“你放肆!”追风的直言不讳触发了狐突的底线,他最不喜欢别人用质问的口吻和自己说话。
邓公吓了一跳,他想为追风打圆场来着,追风却已经脱口而出:“蔡将军英勇善战,堪称柔然国武将的典范,相信国主比任何人都疼惜此人,可是您又怕堵不住悠悠众口,如果学生没有猜错的话,近日国主一定收到了不少弹劾蔡将军的奏折,国主一直想平衡这两者的利害关系,可是无论如何都难以实现。”
“往下说。”
“学生不才,此番便是专程过来给国主送上灵丹妙药,可解国主心头烦事。”
“快快说来。”狐突心下一喜,迫切地想知道所谓的“灵丹妙药”是什么。
追风直截了当道:“国主之所以心烦,是因为心中顾忌太多,包袱太重,依学生看,国主大可以甩掉压在您身上的这些包袱,用另外一种方式来处理此事。”
“另外一种方式?可否说得再具体点。”
“设下擂台,以武定论。”
“什么?”狐突如雷贯耳,这样的“灵丹妙药”对他来说实在是太意外了,然而令他更意外的是,这位白迹少年竟然主动提出要和王寻城一决高下……
……
从皇宫出来的时候,邓公发觉自己的后背衣服都已经湿透了,且不说他这次带追风进宫就已经触犯了柔然的律法,弄不好会被问罪。
当然,他自是不会在意这些,要不然他也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带追风进宫。
可是让他感到后怕的是,这个小追居然像个没事人一样,完全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
庆幸的是,国主非但没有降罪,反倒和他相谈甚欢,更有一种相见恨晚之意,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两兄弟在话家常。
只是一想到七日之后追风和王寻城之间的那场打擂,他的内心深处不禁为追风捏了把汗。
要知道当年王—谦为了将儿子培养成文武全才,特地从全国各地找来各大武林高手授其武艺,传授所谓的武林绝学,尽管王寻城没有练成天下无敌的武林高... -->>
蔡大山这个人脾气虽然暴躁了一些,甚至有时候还有些毛躁,但其对朝廷还是忠心耿耿的,上次边镇内乱,他委任蔡大山协助王—谦前去平叛,蔡大山身先士卒,率军冲上最前线,斩杀叛军敌首,自己也身负了重伤。
至于王—谦,狐突总觉得这个人过于城府,就拿那次平叛来说,原本说好由蔡大山的京机卫打头阵将敌军引到关口,再由埋伏在那儿的王—谦所部从四面包抄,一举歼灭敌军的主力,谁知道这个王—谦提前暴露了行踪,迫使敌军大队兵马原地后撤。
蔡大山这边本来就没带多少兵马,面对叛军的前后夹击,而王—谦那边竟以切断外围叛军后路为由拒绝派出援兵。
京机卫伤亡惨重,最后突围出来的不足百人,蔡大山带着残部费尽千辛万苦才辗转到了安全的区域,纵是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下,他依旧重整旗鼓,用计斩杀了叛将头目鲨哈多,迫使对方彻底投降。
狐突心中时常在想,蔡大山的这种拼命十三郎的这股劲与当年白迹的太祖追南有得一拼。
说到追南,狐突不由得想到近来听到最多的一个名字——追沙子。
听王—谦说,此人已被证实是白迹国的远支皇室,这次纵火案烧死的正是他的书童,不过,上次李代桃僵放走了合三好像也有此人的参与,说不定他还是整件事情的直接策划者。
自打出了留道恩这件事后,有不少大臣纷纷上了奏本,说这个追沙子包藏祸心,巴结蔡大山意图不轨,请求国主一并法办,狐突当然不会轻信此类谗言,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一个大国皇室子弟不远千里跑到柔然来求学,不能说不正常,但似乎又没那么简单。
狐突有些心神不宁,倘若这个追沙子真的是追南遗言中的那位有缘子孙的话,那么,物归原主,他无话可说,毕竟当年白迹国的太祖皇帝帮了本国不少忙,柔然后来的国君更是自降“皇帝”称号,甘愿成为白迹的附属国,两国订立了盟约,一百多年从无战事,而且每次柔然发生天灾,白迹那边都会及时派出大量的援助队伍全力以赴……
狐突眯着眼睛半躺在椅子上,随着椅子的轻轻摇曳,开启了一番漫长的胡思乱想。
要是邓公在这里就好了。
他心里刚这么想着,一名内伺突然从外面走了进来打断了他的思绪:“启禀国主,邓公求见。”
他的脑子还没转过来,诧异道:“哪个邓公?”
“是邓邃。”内伺回答。
“哦?快快有请。”狐突又惊又喜,先帝在位时,邓公还是朝中的礼部尚书,因为生性耿直,嫉恶如仇,受到大臣们的排挤和打压,最后不得已辞官归隐。
狐突继位后决心大刀阔斧去改革吏治,将那些喜欢阿谀奉承的大臣清除出去,可是当他操作起来才发现,想要彻底的革新很难很难,整个朝廷在先帝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不正之风,满朝文武都像是被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
要么昏聩固执,要么见风使舵,要么就是心胸狭窄,无容人之量。
像邓公这样敢于直言不讳的大臣几乎是找不到了。
想到此处,不由深深叹了口气,这时,身后传来了噔噔瞪的脚步声。
随着脚步声的静止,狐突欣喜地转过身去,入眼便是那张熟悉温和的脸庞,只是多年未见,邓公老了许多,头发白了,背也驼了,脸上的皱纹也越来越明显了。
邓公身后还跟着一个家丁打扮的年轻人,年轻人模样英俊,气质不凡,不像是普通的家丁。
“草民邓邃见过国主。”邓公携家丁跪拜道。
狐突一时高兴,示意邓公坐下,邓公叩谢了一番,方才坐了下来,那名家丁便在他身后毕恭毕敬地站着。
“邓公来得正是时候,孤正好有件事想听听你的意见。”
邓公大胆猜测道:“国主说的可是蔡大山蔡将军一事?”
狐突爽朗笑道:“孤就知道什么事都瞒不过邓公你啊。”
正要继续往下说,目光却停留在了邓公身后的那名家丁身上,这个英气勃发的年轻人怎么看都不像是一般的随从,他心想似邓公这等稳重之人怎会无端带着一个下人来宫里呢,便随口问道:“这位小兄弟是?”
追风急忙绕到前面,拱手参拜:“学生追沙子见过国主。”
“啊,你就是那个尼山书院的学生?”狐突吃惊地站了起来,邓公忙不迭地下跪赔罪:“人命关天,草民擅自主张带他前来,还请国主降罪。”
“言重了,邓公,追沙子,两位快快请起。”狐突好半晌才缓过神来,当即令人奉茶。
一边喝茶,一边目不转睛地盯着追风,但见后者气若游丝,神态自若,脸上竟无半点恐惧和慌张。
他自是不晓得,追风打小就在宫中长大,在别人看来,皇宫是权利的中心,是庄严神圣的,但在他眼里,皇宫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家,唯一的区别便是这里住着的是皇帝罢了,所以他才显得那般淡定。
只是被人当成古董一样的盯着,他有些不自在是真的,好在这种尴尬没有持续太久,狐突放下茶杯,似笑非笑:“好一个追沙子,你胆子不小。”
虽是随口而
出的一句玩笑话,但双眸中透出了帝王的权威和霸道。
追风毫不畏惧,禀道:“回国主的话,学生的胆子只是为了救人,至于犯上忤逆的那些事,请恕学生做不到。”
“哈哈哈……”狐突哈哈大笑,心说这个白迹的学子言辞间虽然简练,却是一针见血,听起来倒是有些幽默,他已经好久没有笑得如此开心了,“好吧,你继续往下说。”
“国主撤了留知府,下一步可是要拿蔡将军兴师问罪?”
“你放肆!”追风的直言不讳触发了狐突的底线,他最不喜欢别人用质问的口吻和自己说话。
邓公吓了一跳,他想为追风打圆场来着,追风却已经脱口而出:“蔡将军英勇善战,堪称柔然国武将的典范,相信国主比任何人都疼惜此人,可是您又怕堵不住悠悠众口,如果学生没有猜错的话,近日国主一定收到了不少弹劾蔡将军的奏折,国主一直想平衡这两者的利害关系,可是无论如何都难以实现。”
“往下说。”
“学生不才,此番便是专程过来给国主送上灵丹妙药,可解国主心头烦事。”
“快快说来。”狐突心下一喜,迫切地想知道所谓的“灵丹妙药”是什么。
追风直截了当道:“国主之所以心烦,是因为心中顾忌太多,包袱太重,依学生看,国主大可以甩掉压在您身上的这些包袱,用另外一种方式来处理此事。”
“另外一种方式?可否说得再具体点。”
“设下擂台,以武定论。”
“什么?”狐突如雷贯耳,这样的“灵丹妙药”对他来说实在是太意外了,然而令他更意外的是,这位白迹少年竟然主动提出要和王寻城一决高下……
……
从皇宫出来的时候,邓公发觉自己的后背衣服都已经湿透了,且不说他这次带追风进宫就已经触犯了柔然的律法,弄不好会被问罪。
当然,他自是不会在意这些,要不然他也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带追风进宫。
可是让他感到后怕的是,这个小追居然像个没事人一样,完全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
庆幸的是,国主非但没有降罪,反倒和他相谈甚欢,更有一种相见恨晚之意,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两兄弟在话家常。
只是一想到七日之后追风和王寻城之间的那场打擂,他的内心深处不禁为追风捏了把汗。
要知道当年王—谦为了将儿子培养成文武全才,特地从全国各地找来各大武林高手授其武艺,传授所谓的武林绝学,尽管王寻城没有练成天下无敌的武林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