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第一百一十一章 (2/2)
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王妃他富可敌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他的确是没有做到,但那也不是户部应该做的事啊!自然也就怪不到他头上了!
“四殿下此言差矣,户部的确没有过这样的先河,但在此前,天齐的国库也并不像如今这般紧张。”
面对四皇子以及户部尚书的两面夹击,温清衍却丝毫不慌乱:
“若是人人都只完成自己的职工作,不愿创新进步,又如何能够为圣上分忧?为百姓谋福?”
那些原觉得四皇子和户部尚书说的对,是温清衍有些过分了的官员,一听到这话,又觉得温清衍说的有道理。
职工作是职工作,但除了职工作外,为百姓谋福,为圣上分忧,也是他们的职工作。
就从这一点看,户部的确没有做好。
这下就是四皇子,也不知该如何反驳了。
当然,辩论赢不过温清衍还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皇上对温清衍这番话,极为赞同:
“温爱卿此言有理,那么依照温爱卿,该如何?”
温清衍也不客,直接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启奏皇上,依微臣间,应当派懂得开源人进入户部任职,想办法充盈国库。”
一句话,差点儿没让大皇子一脉的官员当场跳起!
谁不知道,下六部中,唯户部与兵部最为“纯粹”?
兵部中皆是厉王殿下麾下人。
而户部,自然全都是大皇子殿下的人。
在温清衍提出要给户部添人,这和破厉王与大皇子间的天平又有什么区别?
最要的是,六部内的职位,可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若是想要往坑里塞萝卜,就只能拔掉原的萝卜。
这此消彼长下,对于大皇子一脉说,损失可就大了!
顿时,便有不少大皇子一脉的官员站出表示温清衍此番提议并不妥当,希望皇上三思。
可就像是取消征兵一事相同,户部注入新鲜血液一事,同样是有人反对便有人赞同。
别是厉王一脉的官员,一扫前日系的憋屈,可劲儿地给户部添着赌,开始细数换掉户部官员的种种好处。
至于五皇子?
则是温清衍飞去了一个“干得漂亮!”的眼神,并且在心中默默温清衍道歉,刚刚错怪了,哪里是白眼狼?
这简直就是神助攻!
给户部换人事可不像是取消征兵这样麻烦。
即便朝堂上诸位大臣各执一词,但皇上的心中也早就已经有了决断:
“那依照温爱卿所言,为国库开源事应当交给谁做?”
皇上这一开口,在争论的双方都闭上了嘴。
大皇子一脉的官员是面如□□,至于厉王一脉的官员,则是面露喜色。
毕竟依照皇上的性子,若是心里没有给户部换人的想法,就绝不会问出这个问题。
温清衍微微俯身,也没谦虚,直接举荐了一人选:
“依微臣,盛元二十年进士,黄大人,可担此任。”
皇上登基至今已有二十三年,盛元二十年,便是三年前。
三年前,姓黄的进士……
皇帝微微敲了敲手指,在脑海中稍稍回忆了一番,顿时便找到了这个人的信息。
黄生,盛元二十年进士,绍城人士,最为关键的是,这人与大皇子一脉关系极为亲近。
皇上能够想到的,他人当然也能想到。
毕竟这殿试三年一次,每一次能赐为进士的不过寥寥四十人,就是想不记得也难。
这下众人对于温清衍这番操作属实是有些看不懂了。
说温清衍这费了这么大的功夫,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好不容易才从户部薅出了一个位置,结果又塞一个大皇子的人进去?
这和不换人又有什么区别?
这下五皇子已经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眼神去看温清衍了。
亏他刚刚还在心里夸他干的漂亮,结果转身这人就了这么一招?
皇上则是微微眯了眯双眼,直直地看温清衍:
“温爱卿为何觉得这黄生合适?”
“启奏皇上,微臣举荐黄大人原因有二,一是黄大人较为年轻,今年不过而立,比起他大人,心思会更加活泛。这二,便是因为黄大人出身商贾家,从小耳闻目染,比他大人更同开源术。”
温清衍微微俯身,一番话说得是情真意切,任谁听了,也挑不出一个错儿。
就连皇上的脸上,也露出了赞同的表情:
“温爱卿说的有理,传朕旨意,任黄生为户部员外郎,从六品,日便去户部任职。”
“是。”
皇上下了旨,所有人除了点头应答,自然不好说他的话。
但这从六品,到底还是让众人松了一口,毕竟员外郎这个位置,多一个人也不算多,至少不需要从户部再踢人出去。
然而大皇子一脉这口还未完全松下去,便有听到了皇上接下的一番话:
“朕记得,温爱卿自回后,似乎就闲下了?”
“回皇上,是。”
皇上说这话自然是有原因的。
毕竟在天齐,翰林,只是一个任职的标准,一般在翰林院中任职的人,除了翰林院身的官职外,还能担任一个拥有实权的位置。
像是温清衍这样的侍读,一般也会同时在六部任职。
只会当初温清衍自请外放,回的时间也不凑巧,六部中都没有合适的位置,便耽误了下。
“朕没记错的话,回京已经有两年了,继续闲着也不是事儿。这为国库开源事既然率先提出,那就同这黄生一起,负责这件事好了。”
皇帝微微点了点头,状似不经意地加上了一句:
“朕看这个左侍郎的位置就挺适合,日温爱卿就和黄生一起,去户部任职把。至于赵爱卿……詹事府那边还缺一个詹士,就由去好了。”
这一同安排,直接给大皇子一脉的一众官员给蒙了。
他们刚刚还在庆幸只是多了一个从六品的员外郎,结果皇上马上就换了一个侍郎?
要知道在六部中,侍郎可仅仅只次于尚书位!
然而还不等大皇子一脉的官员们伤心。
就又听到了皇上让户部原的左侍郎担任詹事府詹士的任命。
詹事府詹士一职所以悬空,到底还是因为天齐在储君未定。
詹事府是为了储君服务的部门,没有储君,詹事府中有没有主事,又有什么区别呢?
除了詹事府外,余为太子服务的一干部门与职位,例如太子太傅等,也都同样处于悬空的状态。
皇上在任命了一个詹事府的主事人,是否证皇上心中对于储君的人选已经有了定论?
谁不知道户部的一众官员是坚定拥护大殿下的存在,在皇上让大殿下的人平调到这个位置,是否可以说,在厉王与大殿下间,皇上还是更加属意大殿下?
这样一想,丢掉一个户部侍郎的位置,似乎就变得不那么难以接受了起。
也是顾砚书不在这朝堂上,若是在,看到皇帝这一番操作,就能知道,这是端水大师又开始端水了!
这真真假假的,总归是要让大皇子与厉王府的天平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但总的说,这一局,依旧是厉王府胜了。
“三皇嫂为什么这么说?”
听到顾砚书的定论,五皇子有些不解。
“户部侍郎到詹事府詹士,看似平调,实却能够说是暗贬。”
顾砚书微微笑了笑,轻轻喝了一口茶,缓缓解释着:
“别说在天齐储君位悬空,就算这太子已立,詹事府詹士手中所拥有的实权,也是远不及户部侍郎的。”
“除此外,纵观天齐历史,在詹事府詹士这个位置上做过的,又有个最后位极人臣了?”
不得不说,詹事府詹士在天齐,可不是什么好职位。
用华夏人的话说,那便是风水不好。
从天齐开国以,担任过詹事府詹士的,没有三十人也有二十人了。
中命最好的一个,便是在这个位置上光荣退休,回老家颐养天年的。
至于剩下的?
不就是不得好死,就是贬出京。
这都还算好的,中最惨的一个,最后甚至直接抄家灭族。
在大皇子一脉觉得是个好事,不过是因为天齐在储君位悬空,这个位置,可以当做皇上的暗示看。
但就皇上这端水的水平看,这个暗示,基可以看做是大皇子一脉的臆想。
“但这户部就不一样了,户部侍郎掌有实权不说,还基都是户部尚书的预备役。温四公子才干过人,四舍五入还可以算作是厉王府的人。五皇弟猜猜看,在户部尚书会是什么心情?”
还能是什么心情?卧榻侧岂容他人鼾睡?更别说这个酣睡人还是温四这样出众辈,一个不小心,恐怕就会超越。
他要是户部尚书,今晚能急的睡不着觉!
想到这里,五皇子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这些,都是三皇嫂算计好了的?”
如果是这样,那也太让人害怕了吧?
“倒也不是。”
好在顾砚书微微笑了笑,给了五皇子一个否定的答案。
然而还不等五皇子彻底松一口,便听到了自家三皇嫂略带分笑意的音:
“也就算计到了一半吧,户部侍郎……倒是一个意外喜。”
; 他的确是没有做到,但那也不是户部应该做的事啊!自然也就怪不到他头上了!
“四殿下此言差矣,户部的确没有过这样的先河,但在此前,天齐的国库也并不像如今这般紧张。”
面对四皇子以及户部尚书的两面夹击,温清衍却丝毫不慌乱:
“若是人人都只完成自己的职工作,不愿创新进步,又如何能够为圣上分忧?为百姓谋福?”
那些原觉得四皇子和户部尚书说的对,是温清衍有些过分了的官员,一听到这话,又觉得温清衍说的有道理。
职工作是职工作,但除了职工作外,为百姓谋福,为圣上分忧,也是他们的职工作。
就从这一点看,户部的确没有做好。
这下就是四皇子,也不知该如何反驳了。
当然,辩论赢不过温清衍还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皇上对温清衍这番话,极为赞同:
“温爱卿此言有理,那么依照温爱卿,该如何?”
温清衍也不客,直接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启奏皇上,依微臣间,应当派懂得开源人进入户部任职,想办法充盈国库。”
一句话,差点儿没让大皇子一脉的官员当场跳起!
谁不知道,下六部中,唯户部与兵部最为“纯粹”?
兵部中皆是厉王殿下麾下人。
而户部,自然全都是大皇子殿下的人。
在温清衍提出要给户部添人,这和破厉王与大皇子间的天平又有什么区别?
最要的是,六部内的职位,可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若是想要往坑里塞萝卜,就只能拔掉原的萝卜。
这此消彼长下,对于大皇子一脉说,损失可就大了!
顿时,便有不少大皇子一脉的官员站出表示温清衍此番提议并不妥当,希望皇上三思。
可就像是取消征兵一事相同,户部注入新鲜血液一事,同样是有人反对便有人赞同。
别是厉王一脉的官员,一扫前日系的憋屈,可劲儿地给户部添着赌,开始细数换掉户部官员的种种好处。
至于五皇子?
则是温清衍飞去了一个“干得漂亮!”的眼神,并且在心中默默温清衍道歉,刚刚错怪了,哪里是白眼狼?
这简直就是神助攻!
给户部换人事可不像是取消征兵这样麻烦。
即便朝堂上诸位大臣各执一词,但皇上的心中也早就已经有了决断:
“那依照温爱卿所言,为国库开源事应当交给谁做?”
皇上这一开口,在争论的双方都闭上了嘴。
大皇子一脉的官员是面如□□,至于厉王一脉的官员,则是面露喜色。
毕竟依照皇上的性子,若是心里没有给户部换人的想法,就绝不会问出这个问题。
温清衍微微俯身,也没谦虚,直接举荐了一人选:
“依微臣,盛元二十年进士,黄大人,可担此任。”
皇上登基至今已有二十三年,盛元二十年,便是三年前。
三年前,姓黄的进士……
皇帝微微敲了敲手指,在脑海中稍稍回忆了一番,顿时便找到了这个人的信息。
黄生,盛元二十年进士,绍城人士,最为关键的是,这人与大皇子一脉关系极为亲近。
皇上能够想到的,他人当然也能想到。
毕竟这殿试三年一次,每一次能赐为进士的不过寥寥四十人,就是想不记得也难。
这下众人对于温清衍这番操作属实是有些看不懂了。
说温清衍这费了这么大的功夫,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好不容易才从户部薅出了一个位置,结果又塞一个大皇子的人进去?
这和不换人又有什么区别?
这下五皇子已经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眼神去看温清衍了。
亏他刚刚还在心里夸他干的漂亮,结果转身这人就了这么一招?
皇上则是微微眯了眯双眼,直直地看温清衍:
“温爱卿为何觉得这黄生合适?”
“启奏皇上,微臣举荐黄大人原因有二,一是黄大人较为年轻,今年不过而立,比起他大人,心思会更加活泛。这二,便是因为黄大人出身商贾家,从小耳闻目染,比他大人更同开源术。”
温清衍微微俯身,一番话说得是情真意切,任谁听了,也挑不出一个错儿。
就连皇上的脸上,也露出了赞同的表情:
“温爱卿说的有理,传朕旨意,任黄生为户部员外郎,从六品,日便去户部任职。”
“是。”
皇上下了旨,所有人除了点头应答,自然不好说他的话。
但这从六品,到底还是让众人松了一口,毕竟员外郎这个位置,多一个人也不算多,至少不需要从户部再踢人出去。
然而大皇子一脉这口还未完全松下去,便有听到了皇上接下的一番话:
“朕记得,温爱卿自回后,似乎就闲下了?”
“回皇上,是。”
皇上说这话自然是有原因的。
毕竟在天齐,翰林,只是一个任职的标准,一般在翰林院中任职的人,除了翰林院身的官职外,还能担任一个拥有实权的位置。
像是温清衍这样的侍读,一般也会同时在六部任职。
只会当初温清衍自请外放,回的时间也不凑巧,六部中都没有合适的位置,便耽误了下。
“朕没记错的话,回京已经有两年了,继续闲着也不是事儿。这为国库开源事既然率先提出,那就同这黄生一起,负责这件事好了。”
皇帝微微点了点头,状似不经意地加上了一句:
“朕看这个左侍郎的位置就挺适合,日温爱卿就和黄生一起,去户部任职把。至于赵爱卿……詹事府那边还缺一个詹士,就由去好了。”
这一同安排,直接给大皇子一脉的一众官员给蒙了。
他们刚刚还在庆幸只是多了一个从六品的员外郎,结果皇上马上就换了一个侍郎?
要知道在六部中,侍郎可仅仅只次于尚书位!
然而还不等大皇子一脉的官员们伤心。
就又听到了皇上让户部原的左侍郎担任詹事府詹士的任命。
詹事府詹士一职所以悬空,到底还是因为天齐在储君未定。
詹事府是为了储君服务的部门,没有储君,詹事府中有没有主事,又有什么区别呢?
除了詹事府外,余为太子服务的一干部门与职位,例如太子太傅等,也都同样处于悬空的状态。
皇上在任命了一个詹事府的主事人,是否证皇上心中对于储君的人选已经有了定论?
谁不知道户部的一众官员是坚定拥护大殿下的存在,在皇上让大殿下的人平调到这个位置,是否可以说,在厉王与大殿下间,皇上还是更加属意大殿下?
这样一想,丢掉一个户部侍郎的位置,似乎就变得不那么难以接受了起。
也是顾砚书不在这朝堂上,若是在,看到皇帝这一番操作,就能知道,这是端水大师又开始端水了!
这真真假假的,总归是要让大皇子与厉王府的天平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但总的说,这一局,依旧是厉王府胜了。
“三皇嫂为什么这么说?”
听到顾砚书的定论,五皇子有些不解。
“户部侍郎到詹事府詹士,看似平调,实却能够说是暗贬。”
顾砚书微微笑了笑,轻轻喝了一口茶,缓缓解释着:
“别说在天齐储君位悬空,就算这太子已立,詹事府詹士手中所拥有的实权,也是远不及户部侍郎的。”
“除此外,纵观天齐历史,在詹事府詹士这个位置上做过的,又有个最后位极人臣了?”
不得不说,詹事府詹士在天齐,可不是什么好职位。
用华夏人的话说,那便是风水不好。
从天齐开国以,担任过詹事府詹士的,没有三十人也有二十人了。
中命最好的一个,便是在这个位置上光荣退休,回老家颐养天年的。
至于剩下的?
不就是不得好死,就是贬出京。
这都还算好的,中最惨的一个,最后甚至直接抄家灭族。
在大皇子一脉觉得是个好事,不过是因为天齐在储君位悬空,这个位置,可以当做皇上的暗示看。
但就皇上这端水的水平看,这个暗示,基可以看做是大皇子一脉的臆想。
“但这户部就不一样了,户部侍郎掌有实权不说,还基都是户部尚书的预备役。温四公子才干过人,四舍五入还可以算作是厉王府的人。五皇弟猜猜看,在户部尚书会是什么心情?”
还能是什么心情?卧榻侧岂容他人鼾睡?更别说这个酣睡人还是温四这样出众辈,一个不小心,恐怕就会超越。
他要是户部尚书,今晚能急的睡不着觉!
想到这里,五皇子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这些,都是三皇嫂算计好了的?”
如果是这样,那也太让人害怕了吧?
“倒也不是。”
好在顾砚书微微笑了笑,给了五皇子一个否定的答案。
然而还不等五皇子彻底松一口,便听到了自家三皇嫂略带分笑意的音:
“也就算计到了一半吧,户部侍郎……倒是一个意外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