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科举之男装大佬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位清微太和真人姓荀, 据说出身颍川荀氏。颍川荀氏是汉末魏晋的大士族之一, 至唐则没落了。这位真人论样貌气度也确实有两分旧族风范, 听闻还擅长清谈,每天出入朱门华族, 与诸公谈玄说道, 是现今京城最热门的人物。
本来佛道之争与士庶之别是不对应的,寒族信道的、士族敬佛的都大有人在, 但因为这位荀道士的出身和作为,这场宗教之争竟渐渐变了味道——原来邓党中人太府卿刘煦与之偶遇,当路问玄,那道士竟以其无“道根”傲慢地拒绝了。
众寒族官员似都被骂了无“道根”一般,对这道士敌对起来, 除了程平——她是第一天还懵头懵脑的时候就已经出了手的。
在皇帝再次给荀道士加尊号称“玄妙清微太和真人”并颁布敕书要求有异行和不守清规戒律的僧尼还俗时,礼部尚书谢亭上表, 认为道宗佛法各有法礼,无分先后, 不应过多干涉,很有点唐代版宗教信仰自由的味道。
谢尚书的奏表写得高屋建瓴、颇有气度, 寒族诸官应者甚众。
原陈党的一些官员则言“佛教乃夷狄之教, 华夏人不当信从”或说“道于东生, 为木, 属阳;佛从西来, 属金, 阴也;阳尊阴卑, 故而佛不如道”①……佛道论战再次兴起。
在朝上掀起口水战的时候,这些日子一直闷头不吭声儿的户部尚书程平则直接砸下了大雷——这位玄妙清微太和真人的履历。她找刑部的人把这荀道士查了个底儿掉。
皇帝及众臣一时都失了声——原来还能这样?
说来这位“真人”身世竟然有些堪怜。他本是陇州地方人,姓邱,因家贫,入赘岳丈家,改姓荀。年轻时久试不第,后来有一日去道观为再一次赴试求符,竟被观主点化入了道门当了道士。
荀道士出外游历多年,再回去,便声称得了“仙人法箓”,然后便来到京中,在终南山修行,认识了不少权贵,终于被引荐给了皇帝。
刑部侍郎甄太初,本人名字虽然道气冲天,却可能因为在这种地方任职的原因,对超自然力量没什么敬畏之意。程平去找他的时候,他考虑的就是政治投资和回报的问题——是不是要上程尚书的船?还有,即便这道士真有问题,查出来,皇帝恐怕也不一定高兴,但这又是一个积累声望的机会,要有所作为,总要冒些险的。
等了两天,甄侍郎告诉程平,干了!
人生存于世,总会留下痕迹,更何况这又是个户籍管理相对严格的时代,若真想查谁的底儿,哪有翻不出来的?
这位玄妙清微太和真人便被程平和甄太初扒了皮!
程平给皇帝留了面子,大朝会上没说,常参朝会也没说,在人数参加有限的仗下议政时把证据抖搂了出来。
看了这些证据,皇帝脸一阵青一阵红,对上程平的“忠臣脸”,却又说不出什么。
程平行正式的稽首礼,声音沉痛地谢罪,“因臣等之不察,使圣人被此等奸人蒙蔽,食其毒丸,身处险境,请治臣等之罪。”
程平此言一出,其余诸臣只能都行礼请罪。
听程平直接给这件事定了性,皇帝也确实没什么说的,只好让人把那道士羁押起来。
程平把不会看眼色的“诤臣”角色扮演到底,请求对这道士公开处刑,以儆效尤——我就不信你,前面杀了一个,后面还有来献丹的!
甄太初咬咬牙,也附议。
皇帝岂愿意把自己的蠢事公之于众,恨不得拿起案上的书把这两个没眼色的东西砸出去,却到底顾忌颜面,勉强说了两句场面话,结束了仗下议政。
陆允明被留了下来——皇帝与他相识有小二十年了,年轻时候的黑历史彼此都知道,皇帝倒不怕在他面前丢人,当然,也是实在没有人能说道说道了。
皇帝指指刚才程平的座位,气咻咻地道:“程平这个小子,怎么这般愣头青?枉朕拔擢致名位,竟对朕如此无礼……”
陆允明也想不到程平会在这件事上死磕,但仔细想想,她的圆只是“外圆”,其实拧得很。当年刚上任米南县令,就能跟上司把官司打到朝堂上,现在一部尚书,还有什么是她不敢干的?
至于这 “釜底抽薪”的计策,倒在情理之中了——她一向又狠又机灵。想到她那日问“陆相莫非也爱来两口五石散”还说什么“夜御十女” 那凶巴巴的样子,陆允明脸上泛起一个无奈的笑来。
“不瞒圣人说,那日朝会后,她便去找臣了,说这药于身子有害,让臣劝劝圣人。臣也跟她解释了这里面的缘由,她当时便不悦起来,话里话外指责臣于公未能尽到宰辅之责,于私有负圣人之爱重……”
皇帝有点暗搓搓地幸灾乐祸,诚之有些年没被人这样指着鼻子骂过了吧?>
这位清微太和真人姓荀, 据说出身颍川荀氏。颍川荀氏是汉末魏晋的大士族之一, 至唐则没落了。这位真人论样貌气度也确实有两分旧族风范, 听闻还擅长清谈,每天出入朱门华族, 与诸公谈玄说道, 是现今京城最热门的人物。
本来佛道之争与士庶之别是不对应的,寒族信道的、士族敬佛的都大有人在, 但因为这位荀道士的出身和作为,这场宗教之争竟渐渐变了味道——原来邓党中人太府卿刘煦与之偶遇,当路问玄,那道士竟以其无“道根”傲慢地拒绝了。
众寒族官员似都被骂了无“道根”一般,对这道士敌对起来, 除了程平——她是第一天还懵头懵脑的时候就已经出了手的。
在皇帝再次给荀道士加尊号称“玄妙清微太和真人”并颁布敕书要求有异行和不守清规戒律的僧尼还俗时,礼部尚书谢亭上表, 认为道宗佛法各有法礼,无分先后, 不应过多干涉,很有点唐代版宗教信仰自由的味道。
谢尚书的奏表写得高屋建瓴、颇有气度, 寒族诸官应者甚众。
原陈党的一些官员则言“佛教乃夷狄之教, 华夏人不当信从”或说“道于东生, 为木, 属阳;佛从西来, 属金, 阴也;阳尊阴卑, 故而佛不如道”①……佛道论战再次兴起。
在朝上掀起口水战的时候,这些日子一直闷头不吭声儿的户部尚书程平则直接砸下了大雷——这位玄妙清微太和真人的履历。她找刑部的人把这荀道士查了个底儿掉。
皇帝及众臣一时都失了声——原来还能这样?
说来这位“真人”身世竟然有些堪怜。他本是陇州地方人,姓邱,因家贫,入赘岳丈家,改姓荀。年轻时久试不第,后来有一日去道观为再一次赴试求符,竟被观主点化入了道门当了道士。
荀道士出外游历多年,再回去,便声称得了“仙人法箓”,然后便来到京中,在终南山修行,认识了不少权贵,终于被引荐给了皇帝。
刑部侍郎甄太初,本人名字虽然道气冲天,却可能因为在这种地方任职的原因,对超自然力量没什么敬畏之意。程平去找他的时候,他考虑的就是政治投资和回报的问题——是不是要上程尚书的船?还有,即便这道士真有问题,查出来,皇帝恐怕也不一定高兴,但这又是一个积累声望的机会,要有所作为,总要冒些险的。
等了两天,甄侍郎告诉程平,干了!
人生存于世,总会留下痕迹,更何况这又是个户籍管理相对严格的时代,若真想查谁的底儿,哪有翻不出来的?
这位玄妙清微太和真人便被程平和甄太初扒了皮!
程平给皇帝留了面子,大朝会上没说,常参朝会也没说,在人数参加有限的仗下议政时把证据抖搂了出来。
看了这些证据,皇帝脸一阵青一阵红,对上程平的“忠臣脸”,却又说不出什么。
程平行正式的稽首礼,声音沉痛地谢罪,“因臣等之不察,使圣人被此等奸人蒙蔽,食其毒丸,身处险境,请治臣等之罪。”
程平此言一出,其余诸臣只能都行礼请罪。
听程平直接给这件事定了性,皇帝也确实没什么说的,只好让人把那道士羁押起来。
程平把不会看眼色的“诤臣”角色扮演到底,请求对这道士公开处刑,以儆效尤——我就不信你,前面杀了一个,后面还有来献丹的!
甄太初咬咬牙,也附议。
皇帝岂愿意把自己的蠢事公之于众,恨不得拿起案上的书把这两个没眼色的东西砸出去,却到底顾忌颜面,勉强说了两句场面话,结束了仗下议政。
陆允明被留了下来——皇帝与他相识有小二十年了,年轻时候的黑历史彼此都知道,皇帝倒不怕在他面前丢人,当然,也是实在没有人能说道说道了。
皇帝指指刚才程平的座位,气咻咻地道:“程平这个小子,怎么这般愣头青?枉朕拔擢致名位,竟对朕如此无礼……”
陆允明也想不到程平会在这件事上死磕,但仔细想想,她的圆只是“外圆”,其实拧得很。当年刚上任米南县令,就能跟上司把官司打到朝堂上,现在一部尚书,还有什么是她不敢干的?
至于这 “釜底抽薪”的计策,倒在情理之中了——她一向又狠又机灵。想到她那日问“陆相莫非也爱来两口五石散”还说什么“夜御十女” 那凶巴巴的样子,陆允明脸上泛起一个无奈的笑来。
“不瞒圣人说,那日朝会后,她便去找臣了,说这药于身子有害,让臣劝劝圣人。臣也跟她解释了这里面的缘由,她当时便不悦起来,话里话外指责臣于公未能尽到宰辅之责,于私有负圣人之爱重……”
皇帝有点暗搓搓地幸灾乐祸,诚之有些年没被人这样指着鼻子骂过了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