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三国之大伯是曹操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nbsp; 营作为汉军的临时编制单位,人数并不固定。
一营少则千人,多则上万。
事后,朱灵出于仰慕的心理,自愿留在曹操身边。
他带来的人马,大部分留在了曹营,只有一小部分返回邺城复命。
曹操这时又亲自写了封书信,交给王必,让他到邺城后亲自交到袁绍手上。
王必上前接过书信,将之收好,这才退下。
曹操最终决定由自己亲率二万五千人马东征徐州,又安排荀彧和夏侯惇统兵万人留守。
各路东征人马,须在八月二十四日之前赶到定陶集结。
曹操安排停当,又和荀彧等人商量了一下出征细节,这才让众人离开。
曹德出了州牧府大堂,进了旁边的厢房,吩咐一个心腹卫士换上驿卒的衣服,准备骑快马回无盐见曹恪,传达自己的调兵之令。
他又让人取来笔、墨、砚以及一块白色绢帛,写了封调令。
写好之后,他又取出随身携带的印章,盖在调令上,之后才将公文放进信封中,并将印绶和书信一同交给那个随从。
信件封皮上,有“八百里加急”五个大字。
那人收好调令和印信,转身出了厢房,到马棚牵出自己的马匹骑上,然后出了州牧府,离开鄄城。每隔三十里就到驿站里换一次马,以日行八百里的速度朝无盐方向疾驰。
曹德的调令和印绶在当天晚上就被那个卫士带到无盐龙山大营,放到曹恪的案头。
曹恪看了调令,又从曹德的卫士口中得知陶谦领兵进犯兖州的情报,不由得大吃一惊。
那个叫陶谦的老者是不是拿错剧本了?
他怎么和电视剧里演的不一样?
不应该是曹操为报家仇怒而兴师,举兵东征,杀得徐州血流成河吗?
现在怎么颠倒过来了?
曹操这会儿还没去打徐州呢,陶谦反倒主动跑过来招惹他。
不过这样也好。
陶谦不主动挑衅的话,便宜大伯曹操还真没合适的理由去打徐州,毕竟因为自己这只位面小蝴蝶的介入,历史的轨迹早已发生了变化。
曹嵩及其家人都平安顺利地从徐州到了鄄城,没有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只是在路上受了点惊吓。
曹操这次再以报父仇为名出征,道义上说不出去。
自古以来,但凡打仗,都讲究个师出有名。
陶谦主动招惹曹操,正好给了曹操一个合适的出兵借口。
不方便以报仇为名出征,那他曹某人以收复失地为借口攻打陶谦又有何不可呢?
再说,陶谦还勾结阙宣这个自称天子的反贼搞事情,曹操讨伐他也是合情合理的。
只是,便宜大伯这次打徐州,应该不会屠城了吧?
后世很多人都言之凿凿地说曹操打徐州的时候屠了好几个城池,杀死百姓无数,弄得泗水为之不流。
不管事实真相如何,反正部分史书上的描述写得很夸张。
现在自己所处的位面,曹嵩全家遇害的事情没有发生。
曹操应该没有那么多怨气需要发泄在徐州百姓身上了,如果屠城之事属实的话。
曹恪还是有些不放心,当即取来纸笔,给远在鄄城的曹德写信。
他在给便宜老爹的信中说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向老爹表示自己已经收到了调令,无盐营所有人马将于八月初十动身,两天之内就会赶到无盐,来和大军会合。
第二件事就是建议老爹找个机会向向曹操进谏,劝那位兖州牧在出师之前严明军纪。这次东征,只为讨伐勾结反贼阙宣进犯兖州的陶谦,跟百姓无关,大军进入徐州后,不要骚扰伤害百姓。
曹恪为了让曹德能够接受自己的建议,及时地前去劝谏曹操,在信中说这样做的话可以博个仁义爱民的好名声,同时对曹操本人乃至整个曹家而言都有好处。
他将书信写好,交给老爹的卫士,让他连夜返回鄄城,去向曹德复命。
nbsp; 营作为汉军的临时编制单位,人数并不固定。
一营少则千人,多则上万。
事后,朱灵出于仰慕的心理,自愿留在曹操身边。
他带来的人马,大部分留在了曹营,只有一小部分返回邺城复命。
曹操这时又亲自写了封书信,交给王必,让他到邺城后亲自交到袁绍手上。
王必上前接过书信,将之收好,这才退下。
曹操最终决定由自己亲率二万五千人马东征徐州,又安排荀彧和夏侯惇统兵万人留守。
各路东征人马,须在八月二十四日之前赶到定陶集结。
曹操安排停当,又和荀彧等人商量了一下出征细节,这才让众人离开。
曹德出了州牧府大堂,进了旁边的厢房,吩咐一个心腹卫士换上驿卒的衣服,准备骑快马回无盐见曹恪,传达自己的调兵之令。
他又让人取来笔、墨、砚以及一块白色绢帛,写了封调令。
写好之后,他又取出随身携带的印章,盖在调令上,之后才将公文放进信封中,并将印绶和书信一同交给那个随从。
信件封皮上,有“八百里加急”五个大字。
那人收好调令和印信,转身出了厢房,到马棚牵出自己的马匹骑上,然后出了州牧府,离开鄄城。每隔三十里就到驿站里换一次马,以日行八百里的速度朝无盐方向疾驰。
曹德的调令和印绶在当天晚上就被那个卫士带到无盐龙山大营,放到曹恪的案头。
曹恪看了调令,又从曹德的卫士口中得知陶谦领兵进犯兖州的情报,不由得大吃一惊。
那个叫陶谦的老者是不是拿错剧本了?
他怎么和电视剧里演的不一样?
不应该是曹操为报家仇怒而兴师,举兵东征,杀得徐州血流成河吗?
现在怎么颠倒过来了?
曹操这会儿还没去打徐州呢,陶谦反倒主动跑过来招惹他。
不过这样也好。
陶谦不主动挑衅的话,便宜大伯曹操还真没合适的理由去打徐州,毕竟因为自己这只位面小蝴蝶的介入,历史的轨迹早已发生了变化。
曹嵩及其家人都平安顺利地从徐州到了鄄城,没有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只是在路上受了点惊吓。
曹操这次再以报父仇为名出征,道义上说不出去。
自古以来,但凡打仗,都讲究个师出有名。
陶谦主动招惹曹操,正好给了曹操一个合适的出兵借口。
不方便以报仇为名出征,那他曹某人以收复失地为借口攻打陶谦又有何不可呢?
再说,陶谦还勾结阙宣这个自称天子的反贼搞事情,曹操讨伐他也是合情合理的。
只是,便宜大伯这次打徐州,应该不会屠城了吧?
后世很多人都言之凿凿地说曹操打徐州的时候屠了好几个城池,杀死百姓无数,弄得泗水为之不流。
不管事实真相如何,反正部分史书上的描述写得很夸张。
现在自己所处的位面,曹嵩全家遇害的事情没有发生。
曹操应该没有那么多怨气需要发泄在徐州百姓身上了,如果屠城之事属实的话。
曹恪还是有些不放心,当即取来纸笔,给远在鄄城的曹德写信。
他在给便宜老爹的信中说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向老爹表示自己已经收到了调令,无盐营所有人马将于八月初十动身,两天之内就会赶到无盐,来和大军会合。
第二件事就是建议老爹找个机会向向曹操进谏,劝那位兖州牧在出师之前严明军纪。这次东征,只为讨伐勾结反贼阙宣进犯兖州的陶谦,跟百姓无关,大军进入徐州后,不要骚扰伤害百姓。
曹恪为了让曹德能够接受自己的建议,及时地前去劝谏曹操,在信中说这样做的话可以博个仁义爱民的好名声,同时对曹操本人乃至整个曹家而言都有好处。
他将书信写好,交给老爹的卫士,让他连夜返回鄄城,去向曹德复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