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夹缝阳光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所有的小麦集中到场上后,二爷从家里搬来一只大铡刀,父亲负责下铡,二爷负责填麦秸,将每一捆麦秸拦腰斩断。
“为啥要铡断麦秸呢?”我问。
“这样晾晒小麦时好翻动,也能节省碾麦时的时间和力气。”父亲回答。我得到答案,也去帮忙,大家齐动手,将铡开的麦穗部分摊到场内,将麦秸推在场边。
之后,铡好的麦穗在场内被均匀摊开,开始了一两天的暴晒。手爷手执长长的三戟铁叉,在烈日下来回翻动那些麦穗。为防止丢麦,父亲通常要看场,拉一只蚊帐搭在场边,一连睡几个晚上。
“嗯,可以打场了。”接近正午的阳光白得耀眼,将麦穗晒得似乎要着起火来,二爷捏着又干又脆的麦穗满意地说着。
午饭后,二爷拉来了一只大碌碡,汗流浃背,盯着场内的麦穗喘着气。碌碡,一种由整块石头凿刻而成的圆柱形,直径约有20厘米左右,长60到80厘米不等,两边有眼,通过两边的眼儿套上外框,以便拉动。要么人拉,要么依靠畜力拉动碌碡,反复碾压着麦秸,迫使麦粒脱壳。
父亲扛来一根五米左右的长杆,细端缚在碌碡上,自己握着粗端,靠近碌碡两米处拴着那头被蒙着眼睛的大驴。“外外外……啪……”二爷一挥鞭子,碌碡、大驴和他开始了场中的循环转动,二爷掌握着方向,大驴狠命地拉着那只碌碡,那些麦穗在碌碡的碾压下渐渐被压扁、压碎,一颗颗金黄的麦粒脱落下来。
一轮过后,大家用三戟铁叉逐渐挑走上面的麦秸。经过几轮的碾压,场上最终剩下细碎的麦秸,麦糠和麦粒。大家将其堆在一处,二爷看看风向,拿起大木锨扬场。他从麦堆中铲起一铲,“刷”一声扬向天空,那些麦糠和麦粒的混合体在空中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后,麦粒整齐地散落成一线,麦糠则软绵绵地落在一旁。父亲手执大扫帚小心地清扫区分着麦粒和麦糠。
优美而节奏的动作,悦耳的响声,渐渐成堆的金黄麦粒,交织着丰收的喜悦,是令人心旷神怡的一幅画。
麦子终于扬净了,我们拿过准备好的鱼鳞袋,将扬净的小麦悉数装进袋子,一趟趟运回家去。麦收过后,挑几个晴朗的日子,我们再将小麦悉数搬出去,放在阳光下暴晒,直到麦粒缩小,咬到嘴巴里“嘎嘣”一声脆响时,才悉数归仓,储存起来。
这是全年的粮食,一定要妥善保管。
我们每家每户都有一只只大陶缸,将晒干的麦粒带着午后阳光的焦热倒入大缸里,摊平压实。母亲再找一小撮棉花,塞入一只小酒盅内,再将几滴“敌敌畏”倒入酒盅,把酒盅放在摊平的麦粒上,嵌入麦粒中,最后在缸顶盖一只厚重的木板,上面压上砖石。
“啊!”我叹道,“你怎么把‘敌敌畏’放在麦子里?”我知道“敌敌畏”是一种毒药,也看到过它淋在棉花叶上棉铃虫纷纷披靡的样子,况且母亲一再告诫我不要碰触“敌敌畏”,否则我的小命儿就玩完了。
“朝孩子,”母亲漫不经心地说,“我没把农药撒到麦子里,是放在酒盅里,毒气挥发,虫儿、老鼠就不敢来糟蹋粮食了。”
也是,一年的身家性命全系在这几缸小麦上,怎能不慎重对待。
至此,农忙并未结束,还要赶在小麦收割后的田地未被夏日的阳光晒裂之前套种玉米。二爷搬出单眼木楼,套上大驴,他扶楼,父亲撒种,将一粒粒玉米播种在麦茬与麦茬之间的土垅内。
几天后,最好是来一场雨,大家就会惊喜地发现,那些麦茬之间,闪耀着碧绿的秧苗,那是玉米已经在茁壮生长了。那些碧绿,仿佛焦黄的麦茬生发的新芽儿。
也有人在麦茬间播种了高粱,这些高粱成熟之后,不仅可以做好吃的高粱饭,它的穗亭还可以用来缝制盖垫。
> 所有的小麦集中到场上后,二爷从家里搬来一只大铡刀,父亲负责下铡,二爷负责填麦秸,将每一捆麦秸拦腰斩断。
“为啥要铡断麦秸呢?”我问。
“这样晾晒小麦时好翻动,也能节省碾麦时的时间和力气。”父亲回答。我得到答案,也去帮忙,大家齐动手,将铡开的麦穗部分摊到场内,将麦秸推在场边。
之后,铡好的麦穗在场内被均匀摊开,开始了一两天的暴晒。手爷手执长长的三戟铁叉,在烈日下来回翻动那些麦穗。为防止丢麦,父亲通常要看场,拉一只蚊帐搭在场边,一连睡几个晚上。
“嗯,可以打场了。”接近正午的阳光白得耀眼,将麦穗晒得似乎要着起火来,二爷捏着又干又脆的麦穗满意地说着。
午饭后,二爷拉来了一只大碌碡,汗流浃背,盯着场内的麦穗喘着气。碌碡,一种由整块石头凿刻而成的圆柱形,直径约有20厘米左右,长60到80厘米不等,两边有眼,通过两边的眼儿套上外框,以便拉动。要么人拉,要么依靠畜力拉动碌碡,反复碾压着麦秸,迫使麦粒脱壳。
父亲扛来一根五米左右的长杆,细端缚在碌碡上,自己握着粗端,靠近碌碡两米处拴着那头被蒙着眼睛的大驴。“外外外……啪……”二爷一挥鞭子,碌碡、大驴和他开始了场中的循环转动,二爷掌握着方向,大驴狠命地拉着那只碌碡,那些麦穗在碌碡的碾压下渐渐被压扁、压碎,一颗颗金黄的麦粒脱落下来。
一轮过后,大家用三戟铁叉逐渐挑走上面的麦秸。经过几轮的碾压,场上最终剩下细碎的麦秸,麦糠和麦粒。大家将其堆在一处,二爷看看风向,拿起大木锨扬场。他从麦堆中铲起一铲,“刷”一声扬向天空,那些麦糠和麦粒的混合体在空中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后,麦粒整齐地散落成一线,麦糠则软绵绵地落在一旁。父亲手执大扫帚小心地清扫区分着麦粒和麦糠。
优美而节奏的动作,悦耳的响声,渐渐成堆的金黄麦粒,交织着丰收的喜悦,是令人心旷神怡的一幅画。
麦子终于扬净了,我们拿过准备好的鱼鳞袋,将扬净的小麦悉数装进袋子,一趟趟运回家去。麦收过后,挑几个晴朗的日子,我们再将小麦悉数搬出去,放在阳光下暴晒,直到麦粒缩小,咬到嘴巴里“嘎嘣”一声脆响时,才悉数归仓,储存起来。
这是全年的粮食,一定要妥善保管。
我们每家每户都有一只只大陶缸,将晒干的麦粒带着午后阳光的焦热倒入大缸里,摊平压实。母亲再找一小撮棉花,塞入一只小酒盅内,再将几滴“敌敌畏”倒入酒盅,把酒盅放在摊平的麦粒上,嵌入麦粒中,最后在缸顶盖一只厚重的木板,上面压上砖石。
“啊!”我叹道,“你怎么把‘敌敌畏’放在麦子里?”我知道“敌敌畏”是一种毒药,也看到过它淋在棉花叶上棉铃虫纷纷披靡的样子,况且母亲一再告诫我不要碰触“敌敌畏”,否则我的小命儿就玩完了。
“朝孩子,”母亲漫不经心地说,“我没把农药撒到麦子里,是放在酒盅里,毒气挥发,虫儿、老鼠就不敢来糟蹋粮食了。”
也是,一年的身家性命全系在这几缸小麦上,怎能不慎重对待。
至此,农忙并未结束,还要赶在小麦收割后的田地未被夏日的阳光晒裂之前套种玉米。二爷搬出单眼木楼,套上大驴,他扶楼,父亲撒种,将一粒粒玉米播种在麦茬与麦茬之间的土垅内。
几天后,最好是来一场雨,大家就会惊喜地发现,那些麦茬之间,闪耀着碧绿的秧苗,那是玉米已经在茁壮生长了。那些碧绿,仿佛焦黄的麦茬生发的新芽儿。
也有人在麦茬间播种了高粱,这些高粱成熟之后,不仅可以做好吃的高粱饭,它的穗亭还可以用来缝制盖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