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永乐小郎君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李旭将折子翻来覆去看了一边,这才合上折子,恭恭敬敬地将折子交给站在一边的太监,继续低眉顺眼,等候朱棣问话。
“你觉得是朕的大皇子好,还是二皇子好?”朱棣的声音依旧淡然,听不出好坏来。
李旭不明白皇上为什么把立太子这么大的事情拿出来和自己一个小孩说。只是天家立嫡,却不是一个小孩能搀和的。想到这,李旭拱拱手,回道:“回皇上,小子与二位皇子不熟。”
“呵”朱棣笑出声,站起来指着李旭,对一旁侍立的太监说:“三宝,看看,朕的一帮朝堂重臣,竟不如一个孩童知分寸。”
被称为三宝的太监没有说话,李旭倒是心里一惊,偷偷瞄了一眼,心想:“这就是郑和?不是应该已经改名了吗?怎么朱棣还叫他三宝?”
朱棣倒也没有指望两个人回话,而是拿起桌上的折子,交给郑和:“烧了罢,以后不用记录了。”
郑和退下,宫殿内只剩下朱棣和李旭两人。李旭觉得自己的腿酸的快撑不住了,只是不敢造次,依然坚持着。倒是朱棣看到了那双瑟瑟发抖的双腿,先是有些惊讶,后来好像想起了什么,叫来在外侍奉的宫女,给李旭搬来了一个凳子。
李旭谢恩,此时实在撑不住了,一屁股坐到凳子上,还好凳子上有软垫,不然屁股非得疼上半天。朱棣看李旭的样子又好气又好笑,说道:“哪怕年幼,这身子骨也太弱了些,朕在你这年纪已是力战三人不退,哪像你这般不堪。”
李旭苦笑道:“皇上,您可是九五之尊,骁勇善战天下皆知,小子就一小民,哪怕是拍马也赶不上皇上啊。”
又是一阵嘲笑,朱棣这才正了正身子,话头一转:“迁都一事,朕与几位大臣已商量出个眉目,此事须得缓缓图之,不可操之过急。话说这南北之事,你一个总角孩童,是怎么想出来的?”
“小子喜欢读史。”李旭腹诽着朱棣思维太过跳跃,一件事还没完居然就问另外一件事:“小子见历朝历代,均是败于粮食和军事,就琢磨能不能保证这两事经久不衰。正好父亲前往荆州府办差,小子闲暇之时查阅了湖广布政司相关史料,竟有所得,误打误撞得出迁都之论。”
“你这误打误撞,倒是常事了。”朱棣笑了笑,嘱咐道:“既然进了宫当了伴读,这文武之事须得用心,也要督促瞻基上进。修文习武向来是苦事,得有几分毅力才行。康家一事,朕就办个流放,免得你小子担心有人败坏李家名声。去罢。”
李旭起身下跪谢恩,心想自己这算对得起康家了。正准备退出去,突然想起一事,又不知该不该问朱棣,一时之间站在原地踌躇起来。
朱棣正准备唤人进来,却看见李旭这般模样,不由得问了一句:“还有事?”
李旭想了想,还是问问吧,反正不是坏事,于是又上前行礼:“回皇上,的确还有一事。方才小子在殿外等候,有一位贵人出此殿,询问小子家事,之后让小子给娘带个话,说是让娘去贵人宫里坐坐。只是小子不认得这位贵人,皇上可否告知小子。”
朱棣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好一会方才开口:“那是朕的皇后,你回去告诉张氏即可,张氏自然知道。”
李旭的脸微微有些红,连忙告退,在太监的带领下,出宫回家。
回到家,李旭直接找到正在和崔妈妈聊天的张氏,一阵寒暄后,崔妈妈见李旭欲言又止,知道自己在场不是很方便,于是推说自己有些困乏,回去睡了。
张氏看着脸上疲惫不堪的李旭,说道:“你也累了一天了,为何不回去睡觉?”
“娘,你和皇后娘娘早就认得?”李旭没有绕弯子,直接问道。
张氏一愣,好奇的说:“你问这个干什么?莫非在宫里见过皇后娘娘了?”见李旭点点头,张氏笑了,伸手准备拉李旭过来抱抱,结果看到李旭浑身灰一块白一块,竟全是灰尘,也就熄了心思。
“为娘与皇后自是幼年在一起玩耍过几次......”还没等张氏说完,李旭怪笑着,在一旁揶揄道:“娘,您幼年真是交游遍天下,杨夫人自幼熟识不说,就连皇后娘娘也是旧时。快跟儿子说说,还有那些王公大臣的夫人和您一起耍过,免得下次儿子又被别人笑话。”
张氏作势欲打,李旭笑眯眯的躲开,仍然一副已知晓旧事的怪模样。张氏哭笑不得,指着李旭说:“天下哪有做儿子的敢像你一般打趣自己亲娘?”
李旭不干了,拔高声音道:“娘,皇上为儿子赐婚那日,杨夫人就笑话过儿子。今日皇上召儿子觐见,儿子在殿外碰见一贵妇人,结果那贵妇人二话没说,就让儿子给您带话,说是让您去她宫中坐坐。儿子思来想去,实在不认得这位贵人,只好问皇上,结果皇上也笑话儿子。再这样下去,儿子就成娘幼年闺蜜中的笑柄了。”
张氏笑的合不拢嘴,半晌才开口道:“为娘自幼在金陵城长大,那些皇亲贵胄,国公大臣府里的小姐,娘哪个不认识?只是长大后嫁人的嫁人,搬家的搬家,这才没了来往。”说到此,张氏脸上充满了自豪的表情:“好歹为娘当年号称铁.......”却是发现差点漏了嘴,立马刹住车,不在说话。>
李旭将折子翻来覆去看了一边,这才合上折子,恭恭敬敬地将折子交给站在一边的太监,继续低眉顺眼,等候朱棣问话。
“你觉得是朕的大皇子好,还是二皇子好?”朱棣的声音依旧淡然,听不出好坏来。
李旭不明白皇上为什么把立太子这么大的事情拿出来和自己一个小孩说。只是天家立嫡,却不是一个小孩能搀和的。想到这,李旭拱拱手,回道:“回皇上,小子与二位皇子不熟。”
“呵”朱棣笑出声,站起来指着李旭,对一旁侍立的太监说:“三宝,看看,朕的一帮朝堂重臣,竟不如一个孩童知分寸。”
被称为三宝的太监没有说话,李旭倒是心里一惊,偷偷瞄了一眼,心想:“这就是郑和?不是应该已经改名了吗?怎么朱棣还叫他三宝?”
朱棣倒也没有指望两个人回话,而是拿起桌上的折子,交给郑和:“烧了罢,以后不用记录了。”
郑和退下,宫殿内只剩下朱棣和李旭两人。李旭觉得自己的腿酸的快撑不住了,只是不敢造次,依然坚持着。倒是朱棣看到了那双瑟瑟发抖的双腿,先是有些惊讶,后来好像想起了什么,叫来在外侍奉的宫女,给李旭搬来了一个凳子。
李旭谢恩,此时实在撑不住了,一屁股坐到凳子上,还好凳子上有软垫,不然屁股非得疼上半天。朱棣看李旭的样子又好气又好笑,说道:“哪怕年幼,这身子骨也太弱了些,朕在你这年纪已是力战三人不退,哪像你这般不堪。”
李旭苦笑道:“皇上,您可是九五之尊,骁勇善战天下皆知,小子就一小民,哪怕是拍马也赶不上皇上啊。”
又是一阵嘲笑,朱棣这才正了正身子,话头一转:“迁都一事,朕与几位大臣已商量出个眉目,此事须得缓缓图之,不可操之过急。话说这南北之事,你一个总角孩童,是怎么想出来的?”
“小子喜欢读史。”李旭腹诽着朱棣思维太过跳跃,一件事还没完居然就问另外一件事:“小子见历朝历代,均是败于粮食和军事,就琢磨能不能保证这两事经久不衰。正好父亲前往荆州府办差,小子闲暇之时查阅了湖广布政司相关史料,竟有所得,误打误撞得出迁都之论。”
“你这误打误撞,倒是常事了。”朱棣笑了笑,嘱咐道:“既然进了宫当了伴读,这文武之事须得用心,也要督促瞻基上进。修文习武向来是苦事,得有几分毅力才行。康家一事,朕就办个流放,免得你小子担心有人败坏李家名声。去罢。”
李旭起身下跪谢恩,心想自己这算对得起康家了。正准备退出去,突然想起一事,又不知该不该问朱棣,一时之间站在原地踌躇起来。
朱棣正准备唤人进来,却看见李旭这般模样,不由得问了一句:“还有事?”
李旭想了想,还是问问吧,反正不是坏事,于是又上前行礼:“回皇上,的确还有一事。方才小子在殿外等候,有一位贵人出此殿,询问小子家事,之后让小子给娘带个话,说是让娘去贵人宫里坐坐。只是小子不认得这位贵人,皇上可否告知小子。”
朱棣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好一会方才开口:“那是朕的皇后,你回去告诉张氏即可,张氏自然知道。”
李旭的脸微微有些红,连忙告退,在太监的带领下,出宫回家。
回到家,李旭直接找到正在和崔妈妈聊天的张氏,一阵寒暄后,崔妈妈见李旭欲言又止,知道自己在场不是很方便,于是推说自己有些困乏,回去睡了。
张氏看着脸上疲惫不堪的李旭,说道:“你也累了一天了,为何不回去睡觉?”
“娘,你和皇后娘娘早就认得?”李旭没有绕弯子,直接问道。
张氏一愣,好奇的说:“你问这个干什么?莫非在宫里见过皇后娘娘了?”见李旭点点头,张氏笑了,伸手准备拉李旭过来抱抱,结果看到李旭浑身灰一块白一块,竟全是灰尘,也就熄了心思。
“为娘与皇后自是幼年在一起玩耍过几次......”还没等张氏说完,李旭怪笑着,在一旁揶揄道:“娘,您幼年真是交游遍天下,杨夫人自幼熟识不说,就连皇后娘娘也是旧时。快跟儿子说说,还有那些王公大臣的夫人和您一起耍过,免得下次儿子又被别人笑话。”
张氏作势欲打,李旭笑眯眯的躲开,仍然一副已知晓旧事的怪模样。张氏哭笑不得,指着李旭说:“天下哪有做儿子的敢像你一般打趣自己亲娘?”
李旭不干了,拔高声音道:“娘,皇上为儿子赐婚那日,杨夫人就笑话过儿子。今日皇上召儿子觐见,儿子在殿外碰见一贵妇人,结果那贵妇人二话没说,就让儿子给您带话,说是让您去她宫中坐坐。儿子思来想去,实在不认得这位贵人,只好问皇上,结果皇上也笑话儿子。再这样下去,儿子就成娘幼年闺蜜中的笑柄了。”
张氏笑的合不拢嘴,半晌才开口道:“为娘自幼在金陵城长大,那些皇亲贵胄,国公大臣府里的小姐,娘哪个不认识?只是长大后嫁人的嫁人,搬家的搬家,这才没了来往。”说到此,张氏脸上充满了自豪的表情:“好歹为娘当年号称铁.......”却是发现差点漏了嘴,立马刹住车,不在说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