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永乐小郎君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陵传得沸沸扬扬,说什么的都有,金夫人自然知道李旭说的琐事是什么。不过毕竟是别人家事,金夫人也不好多问,于是转开话题道:“李大人可是来信了?对这门亲事可有异议?”
“十天前来的信。”李旭稍微放低了姿态说道:“我爹在信里说此事是天大的好事,只可惜身在荆州不能亲自上门向金家提亲,只能全权委托我娘处理此事,还说回京后定会亲自上门致歉。”
一旁安坐的金尚书终于开口了:“你下次给你爹回信时替老夫添上一句,就说李兄言重了,老夫在京师等着为李兄接风。”
李旭起身行礼道:“小子记下了。”
三人没有多聊,在金夫人的提议下直接开始交换庚帖。李旭先是将带来的礼单给金忠和金夫人过目,然后又将写有自己大哥姓名生辰的帖子慎重地拿出来,与金夫人一手交换,然后将金家二小姐的庚帖放进一旁准备好的檀木匣子里。
金夫人倒是直接打开李宪的庚帖看了一眼,笑着说:“午马?这属性倒是挺合。”
一听这话,李旭顿时放心了。什么请神合八字,在李旭看来都是走过场,唯有这属相相生相克是有一套规矩的,一般人也懂这些,不好糊弄过去。既然金夫人说属相挺合,那这门亲事多半八九不离十了。
金夫人拿着李宪的庚帖直接离开去厨房了,按理说李旭此时也应该告辞,只是还有事情没办完呢。李旭微微踌躇了一下,开口说道:“尚书大人,小子还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金忠原本准备端茶送客,一听李旭说话,伸向茶杯的手停住了。
李旭起身行了一礼,开口问道:“听闻尚书大人出身江南,入仕北燕,可谓见多识广。不知大人如何评价南北风土人情?”
金忠稍微想了想,带着几分提携后辈的意味回答道:“江南斯文秀丽,富饶繁华。北燕豪迈雄壮,英才辈出。你久居江南,只怕还没去过北地吧?等你大些了不妨去看看。”
李旭点点头,却没有接着说下去,转而提起另外一件事情来:“去年小子参加了杨府的文会,皇上以南北为题考校江南士子,小子就是那日获皇上指婚,成了杨学士的女婿。”
这下搞得金忠一愣,没想明白李旭到底想说什么,李旭又点了一句:“对了,听说皇上要立北燕为陪都,过几个月还要北巡,小子在保定府买了块地,想着爹万一随侍北燕也能有个地儿住。大伯三叔还有岳父他们也都跟着准备在北燕附近置庄子,既然李家和金家即将成为亲家,这事小子觉得还是告知尚书大人一声为好。不如尚书大人也在那附近买上一块地,今后去了北燕,亲家之间来往也方便。只是太祖皇帝之前迁过去许多移民,也不知现在那边还买不买得着。”
金忠彻底糊涂了,这李小子前言不搭后语得到底想说什么,金家在北燕买不买地还用他一个小孩操心?
只是结合起前面李旭说的话,又想起李旭提到洪武年间的移民,再想想最近朱棣在操心的事情,出身谋士的金忠终于明白过来,这小子话里有话啊!
玩味的盯着李旭上下打量,金忠沉默了好一会才开口表态:“你这主意不错,在江南呆久了,浑身软绵绵的没劲,若在北燕有套宅子,闲暇之时过去住些日子,不但可以提提精神,还能追忆旧事,只是老夫还有些同僚只怕也有此意,不如待老夫和同僚商议过后再做决定。”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痛快。”李旭心里暗赞了一句,面上却不露声色地说:“尚书大人有此雅兴,倒引得小子对北燕更加向往。”
“北燕之豪迈,你没法想象。”金忠看透了李旭的意思,也表了态,如今聊起天来也随意些:“夏秋还算平常,可是一旦入冬,大雪纷飞,久凌不散,上下一片白茫茫。那景色不是江南烟雨可比。”
“江南秀丽雅致,也不是北地能及。”前世今生都是江南人的李旭,遇到这等南北之争还是要站稳立场的。若不是刚认识金忠没多久,李旭真想问问金忠会觉得是甜豆腐脑好吃还是咸豆腐脑好吃。
一大一小的两人就这样讨论起来,言语间还夹杂着相互试探。也不知过了多久,金夫人从里间出来,见此情形笑着说道:“聊什么这么热闹?”
李旭站起身来行礼:“小子在向尚书大人请教北地风土人情,谢大人不吝赐教。小子告辞了。”
“眼看就饭点了,吃过再走。”金夫人热情地开口留人。只是李旭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也不好多留,难不成让尚书大人和一品夫人陪自己吃饭不成?当下再三拒绝,最后还是带着装有庚帖的檀木匣子回家了。
“这孩子……有点意思。”金忠看着李旭的背影,嘴里念叨了一句。
当天晚上,朱棣就接到李旭这几日的行踪报告。
沉吟了一会,朱棣微微一笑,开口道:“让杨熙转告他,既然事办完了,接下来安心等待结果便是。还有,叫他准备准备,五月随侍北巡,就说是瞻基的意思。”
“遵旨!”下面跪着的人应了一声,倒退着出了乾清宫。
陵传得沸沸扬扬,说什么的都有,金夫人自然知道李旭说的琐事是什么。不过毕竟是别人家事,金夫人也不好多问,于是转开话题道:“李大人可是来信了?对这门亲事可有异议?”
“十天前来的信。”李旭稍微放低了姿态说道:“我爹在信里说此事是天大的好事,只可惜身在荆州不能亲自上门向金家提亲,只能全权委托我娘处理此事,还说回京后定会亲自上门致歉。”
一旁安坐的金尚书终于开口了:“你下次给你爹回信时替老夫添上一句,就说李兄言重了,老夫在京师等着为李兄接风。”
李旭起身行礼道:“小子记下了。”
三人没有多聊,在金夫人的提议下直接开始交换庚帖。李旭先是将带来的礼单给金忠和金夫人过目,然后又将写有自己大哥姓名生辰的帖子慎重地拿出来,与金夫人一手交换,然后将金家二小姐的庚帖放进一旁准备好的檀木匣子里。
金夫人倒是直接打开李宪的庚帖看了一眼,笑着说:“午马?这属性倒是挺合。”
一听这话,李旭顿时放心了。什么请神合八字,在李旭看来都是走过场,唯有这属相相生相克是有一套规矩的,一般人也懂这些,不好糊弄过去。既然金夫人说属相挺合,那这门亲事多半八九不离十了。
金夫人拿着李宪的庚帖直接离开去厨房了,按理说李旭此时也应该告辞,只是还有事情没办完呢。李旭微微踌躇了一下,开口说道:“尚书大人,小子还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金忠原本准备端茶送客,一听李旭说话,伸向茶杯的手停住了。
李旭起身行了一礼,开口问道:“听闻尚书大人出身江南,入仕北燕,可谓见多识广。不知大人如何评价南北风土人情?”
金忠稍微想了想,带着几分提携后辈的意味回答道:“江南斯文秀丽,富饶繁华。北燕豪迈雄壮,英才辈出。你久居江南,只怕还没去过北地吧?等你大些了不妨去看看。”
李旭点点头,却没有接着说下去,转而提起另外一件事情来:“去年小子参加了杨府的文会,皇上以南北为题考校江南士子,小子就是那日获皇上指婚,成了杨学士的女婿。”
这下搞得金忠一愣,没想明白李旭到底想说什么,李旭又点了一句:“对了,听说皇上要立北燕为陪都,过几个月还要北巡,小子在保定府买了块地,想着爹万一随侍北燕也能有个地儿住。大伯三叔还有岳父他们也都跟着准备在北燕附近置庄子,既然李家和金家即将成为亲家,这事小子觉得还是告知尚书大人一声为好。不如尚书大人也在那附近买上一块地,今后去了北燕,亲家之间来往也方便。只是太祖皇帝之前迁过去许多移民,也不知现在那边还买不买得着。”
金忠彻底糊涂了,这李小子前言不搭后语得到底想说什么,金家在北燕买不买地还用他一个小孩操心?
只是结合起前面李旭说的话,又想起李旭提到洪武年间的移民,再想想最近朱棣在操心的事情,出身谋士的金忠终于明白过来,这小子话里有话啊!
玩味的盯着李旭上下打量,金忠沉默了好一会才开口表态:“你这主意不错,在江南呆久了,浑身软绵绵的没劲,若在北燕有套宅子,闲暇之时过去住些日子,不但可以提提精神,还能追忆旧事,只是老夫还有些同僚只怕也有此意,不如待老夫和同僚商议过后再做决定。”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痛快。”李旭心里暗赞了一句,面上却不露声色地说:“尚书大人有此雅兴,倒引得小子对北燕更加向往。”
“北燕之豪迈,你没法想象。”金忠看透了李旭的意思,也表了态,如今聊起天来也随意些:“夏秋还算平常,可是一旦入冬,大雪纷飞,久凌不散,上下一片白茫茫。那景色不是江南烟雨可比。”
“江南秀丽雅致,也不是北地能及。”前世今生都是江南人的李旭,遇到这等南北之争还是要站稳立场的。若不是刚认识金忠没多久,李旭真想问问金忠会觉得是甜豆腐脑好吃还是咸豆腐脑好吃。
一大一小的两人就这样讨论起来,言语间还夹杂着相互试探。也不知过了多久,金夫人从里间出来,见此情形笑着说道:“聊什么这么热闹?”
李旭站起身来行礼:“小子在向尚书大人请教北地风土人情,谢大人不吝赐教。小子告辞了。”
“眼看就饭点了,吃过再走。”金夫人热情地开口留人。只是李旭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也不好多留,难不成让尚书大人和一品夫人陪自己吃饭不成?当下再三拒绝,最后还是带着装有庚帖的檀木匣子回家了。
“这孩子……有点意思。”金忠看着李旭的背影,嘴里念叨了一句。
当天晚上,朱棣就接到李旭这几日的行踪报告。
沉吟了一会,朱棣微微一笑,开口道:“让杨熙转告他,既然事办完了,接下来安心等待结果便是。还有,叫他准备准备,五月随侍北巡,就说是瞻基的意思。”
“遵旨!”下面跪着的人应了一声,倒退着出了乾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