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明朝小官员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陈祖生与文官们吵架的结果就是这银子谁都不能用,各派人马一起看管起来,然后各找各妈,奥,不对,是上司,继续吵架。
从南京到北京急递很快就把奏折递交给了通政司,当然这个很快是以明朝的标准来说的。
三位阁老互相传递了一下奏折,都知道关于黄连素的讨论该有个结果了。
实际上张超关于黄连素的策论讨论了这么久,却一直没有下文是有原因的。因为他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收税模式。虽然说本质跟食盐专卖是很像的,但是这种民营垄断公司的模式,谁也没有见识过。
按照张超三次策论修改之后最后的方案,内廷,外廷和有全国影响力的统治高层按照比例持股,组建一个所谓民营的公司。
然后授权这家公司在西南和辽东等地独家收购黄柏这种便宜的药材。为了节省人力物力,地方官府也可以允许当地老百姓以这种药材作为税收,然后公司用钱粮换取官府手中的黄柏。
黄柏被收购后,统一运输到这家公司的加工厂,制成黄连素制剂,然后统一发售。
同时,在各地寻找有限数量的代理,因此这些代理毫无疑问都是地方的豪强,由他们在地方销售黄连素制剂。
当然,朝廷可以收取巨额的独家授权费,这个比例按照张超的策论是售价的二成,甚至更多。
随着黄柏可以作为原料,黄连素的价格肯定会大大降低,从而变成一种必需品。按照这种垄断模式,朝廷吃肉,地方喝汤,可谓皆大欢喜。说白了,张超这个方案就是中央和地方联合起来,赤裸裸的掠夺天下老百姓的财富。
那些花了巨资购买黄连和制法的商人,面对这种情况,为了保本和赚钱,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的增加黄连的种植面积,从而摊薄成本,这样一来朝廷的黄连素价格也有制约,不能高过商人黄连法的价格,也就不会加剧对地方的盘剥。
由于大量的黄连和黄柏的种植,必然导致西南地区的乱局加剧,因为汉人资本的不断流入,会不断清除西南地区的土司,从而为彻底解决西南苗壮叛乱打开局面。
既然有这么多的优点,又有大笔银子入账,为什么朝廷还会犹豫不决呢?有两个原因,第一就是张超策论写的很好,让人很动心,但是实际执行起来效果如何,谁也不知道。现在随着黄连素旧制法的出售,张超已经证明了他敛财的能力,那么他的策论的可执行程度就很高了。
第二就是文官们心口不一,嘴上天天喊着不掠夺民财,以约束皇帝,到这个时候就很难转过弯,就算心里动心,也没办法光明正大的喊出来。而且一些很有影响力的清流大臣,比如王天官看到这篇策论时就喊出了诛杀此奸臣的狠话,这样一来,大家只能是偃旗息鼓,静观其变。
现在朝中虽然噪音少了很多,但是任何时代总有那么一些不合时宜的人存在,而这个时代就尤其的多,甚至可以说是众正盈朝。所以在酝酿阶段就必须统一思想,不然御史科道闹起来就不好收拾了。
内阁三位阁老,刘吉... -->>
陈祖生与文官们吵架的结果就是这银子谁都不能用,各派人马一起看管起来,然后各找各妈,奥,不对,是上司,继续吵架。
从南京到北京急递很快就把奏折递交给了通政司,当然这个很快是以明朝的标准来说的。
三位阁老互相传递了一下奏折,都知道关于黄连素的讨论该有个结果了。
实际上张超关于黄连素的策论讨论了这么久,却一直没有下文是有原因的。因为他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收税模式。虽然说本质跟食盐专卖是很像的,但是这种民营垄断公司的模式,谁也没有见识过。
按照张超三次策论修改之后最后的方案,内廷,外廷和有全国影响力的统治高层按照比例持股,组建一个所谓民营的公司。
然后授权这家公司在西南和辽东等地独家收购黄柏这种便宜的药材。为了节省人力物力,地方官府也可以允许当地老百姓以这种药材作为税收,然后公司用钱粮换取官府手中的黄柏。
黄柏被收购后,统一运输到这家公司的加工厂,制成黄连素制剂,然后统一发售。
同时,在各地寻找有限数量的代理,因此这些代理毫无疑问都是地方的豪强,由他们在地方销售黄连素制剂。
当然,朝廷可以收取巨额的独家授权费,这个比例按照张超的策论是售价的二成,甚至更多。
随着黄柏可以作为原料,黄连素的价格肯定会大大降低,从而变成一种必需品。按照这种垄断模式,朝廷吃肉,地方喝汤,可谓皆大欢喜。说白了,张超这个方案就是中央和地方联合起来,赤裸裸的掠夺天下老百姓的财富。
那些花了巨资购买黄连和制法的商人,面对这种情况,为了保本和赚钱,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的增加黄连的种植面积,从而摊薄成本,这样一来朝廷的黄连素价格也有制约,不能高过商人黄连法的价格,也就不会加剧对地方的盘剥。
由于大量的黄连和黄柏的种植,必然导致西南地区的乱局加剧,因为汉人资本的不断流入,会不断清除西南地区的土司,从而为彻底解决西南苗壮叛乱打开局面。
既然有这么多的优点,又有大笔银子入账,为什么朝廷还会犹豫不决呢?有两个原因,第一就是张超策论写的很好,让人很动心,但是实际执行起来效果如何,谁也不知道。现在随着黄连素旧制法的出售,张超已经证明了他敛财的能力,那么他的策论的可执行程度就很高了。
第二就是文官们心口不一,嘴上天天喊着不掠夺民财,以约束皇帝,到这个时候就很难转过弯,就算心里动心,也没办法光明正大的喊出来。而且一些很有影响力的清流大臣,比如王天官看到这篇策论时就喊出了诛杀此奸臣的狠话,这样一来,大家只能是偃旗息鼓,静观其变。
现在朝中虽然噪音少了很多,但是任何时代总有那么一些不合时宜的人存在,而这个时代就尤其的多,甚至可以说是众正盈朝。所以在酝酿阶段就必须统一思想,不然御史科道闹起来就不好收拾了。
内阁三位阁老,刘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