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快穿之教你做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领导们说了一箩筐的废话,总结下来就是“郁夏同学很好,这分数给本省长脸了,拿出去和其他省的比较都是高的”,又说她这个全满分的理科让首都那边许多高校招生办看了都眼红,如今国家大力发展第二产业,最缺的就是理工科人才,她天分实在好,太值得培养了。
别说围在旁边听热闹的社员们,就连报社记者都挺意外:“还有这出?先前都没听您说起。”
领导心想我不要脸面的?这种牛总归要到人多的地方来吹!
大家伙儿都好奇,催说然后呢。
“然后啊……京市医学院也不是吃素的,半年前那次冬季高考全国最优秀的人才基本都让清大京大招去了,好不容易有个这么拔尖的同学三个志愿全报了医科,第一志愿还就是他们学校,京医大招生办哪肯放人?他们效率从没这么高过,赶着发了录取通知。”
省里的领导指了指郁夏手里那张薄薄的通知书,“就这个,是投递到我省的第一份录取通知书,别的都还在等消息。”
社员们就爱听这些,平常总弯下干农活的背脊挺得笔直笔直,郁家二妹真是给全生产队长脸了。
这年头,农村学生要谋出路不容易。就说高考,假如说同省份同录取线两个考生同分了,优先录取城里的。再说城里还有各种技校,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也就是后世所说的蓝领,这种学校因为录取分数很低,根本不招收农村学生,要报考就得是非农业户口……因为类似种种限制,农村孩子要走出去就一条路,参加高考,考过录取分数线,能过录取线哪怕上不去大学本科,总能上个大专之类,也比耗在乡下地里刨食来得强。
“领导我就想问问,咱们夏夏去京市上学一年要花多少钱?学费多少?书本费多少?生活费要准备多少?”
不用去看,这是郁妈问的,自家穷,她心里最记挂的就是开销。偏这事就连公社高中的老师也只知道个大概,太具体的说不清楚,只知道国家重视人才,你能考上就能让你读完四年,哪怕家里穷也有补助措施。
不能怪人家,在公社上教书的想也知道不可能上过大学。头年冬季高考又太仓促,他们全公社一个大学本科都没录上,统共就走了两个大专两个中专。
大专生的待遇和大学生能一样啊?
郁妈这个问题特别现实,也是大家伙儿都关心的,领导听了不嫌烦,耐着性子给说明了一通——
“咱们国家正面临人才断层,各行各业急需要人才,大学生显得尤为珍贵,不仅毕业以后包分配岗位,上学期间也有诸多照顾。首先呢,大学生是不用交学费的,也不交书本费,只需要准备生活开销。假如农村学子家庭贫困,就连日常生活都有困难,可以申请困难补助,特困生每个月能领十八块钱,一般贫困也能领十三,这个钱是国家资助你的,不需要还,你只要好好读书毕业之后为咱们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这样就对得起国家对你的帮扶了!”
一段话下来,全场哗然。
不交任何费用国家还反过来给发钱?有这种好事卧槽啊!!!
先前放任家里孩子由着他们荒废学业的悔得肠子都青了,说痛心疾首也不为过,这种事不知道就算了,知道以后简直缓不过劲儿来,脾气暴躁的真忍不住想冲回去揍人!
那死孩子,还说什么没考上才好,没考上能给家里省钱,考出去一个多大开销?
结果呢,听听人家领导说的!
只要考上大学就等于走上康庄大道了,什么开销?啥费用不交每个月给十几块还不够你花用?这要是不够你还能是去读书的?
啥都不说了,明年复习一年,这之前先揍他一顿!
要说全场震惊也不对,郁夏是挺意外的,她知道这年头人才稀缺,但没想到国家给的福利这么好,好得超乎想象了。
至于郁春就很淡定,这些事她知道,上辈子她上的大学很一般,不是什么重点,福利还是享受到了,国家对大学生一视同仁,最多不过拨给重点大学的奖金和补助多一些。
要说真是命运的巧合,上辈子郁夏是优秀,也没优秀到各大院校抢着要的地步。公社高中教育水平有限,她在这一片分数高,放去市里兴许都排不上。就算这样,在很难才能考出去一个的农村,她属于顶顶争气了。
当时录取通知书寄到家里,郁夏想去读,但是家里条件差,郁爸断着腿得有好长时间不能下地,郁妈就是抹眼泪一个人顶不起家,郁毛毛人还小……在郁春不让步的情况下,郁夏上后山哭了一场,回身就把通知书撕了,撕了也是怕自己回头又后悔,不想留余地。
那时候没有领导来发奖金,对上大学这回事他们也抓瞎,当时郁春倒是说了两句好听的,大概是说连她那份一起努力,读出名堂来一定拉拔妹子,然后就收拾包袱带着钱出了门。
郁春上了四年大学,开销不少,一来她好脸面,心里有点小虚荣,二来是入学没多久就喜欢上同校一个男同学,对方是城里的,家里条件不错,郁春为了让他注意到自己也用了很多精力在收拾打扮上。
当时为了省一张火车票,郁春是独身一人去的学校,家里没陪。本来,在她了解到大学的真实情况之后可以写信回来告诉妹子,让郁夏复习一年,来年再考,不用担心开销。那会儿郁夏还没同高猛谈恋爱,也没结婚,无需考虑家庭……
她的确犹豫过,犹豫过要不要说,后来想到说了要在从家里拿钱就不容易,郁夏要是学习好年年拿奖学金她更尴尬,所以就黑了心。
得有四年时间,大队上只考出郁春那么一个本科,直到第五年才考出第二个,这时候,事情就兜不住了。人家老娘找上郁妈,问她国家政策这么好,当初咋不让郁夏去读?郁夏那孩子最聪明,她真是被耽误了。
郁妈气病了一场,回头逼问郁春,郁春还说政策年年都在变,之前高考总分四百,现在都改六百分了!还让她妈少听点挑拨,人家是没事找事扎她心来的。
这个情况郁夏也知道,乍一听说肯定气愤,气过了就释然了。那时她已经有家庭,刚结婚的时候同婆婆有些摩擦,后来互相包容嘛,也就融洽了。她生活挺好,不管还能不能考都没想过丢下丈夫去进修。
八十年代政策放开之后,高家投入了一笔钱,包下生产队上的大池塘养起鱼来。当时做这个的不多,鱼养成之后拉进县里很好卖,他们在两三年间又发了一笔。
这点子其实是高猛瞎琢磨的,怎么操作是郁夏看着农业书籍一点点摸索的,做成之后,高猛觉得两兄弟全扑在这上头多余了,就从赚的钱里头抽出一笔作为启动资金,养鱼这个活直接让给他哥,跟着就带郁夏进城去做起别的生意。
从农村进城里打拼,哪怕手里捏着一笔钱,总也要吃苦头吃教训,那会儿大小事是高猛出面,账目之类是郁夏盯着,生活也是郁夏在张罗。高猛在外头受了气 ,好几回都不想干了,干... -->>
领导们说了一箩筐的废话,总结下来就是“郁夏同学很好,这分数给本省长脸了,拿出去和其他省的比较都是高的”,又说她这个全满分的理科让首都那边许多高校招生办看了都眼红,如今国家大力发展第二产业,最缺的就是理工科人才,她天分实在好,太值得培养了。
别说围在旁边听热闹的社员们,就连报社记者都挺意外:“还有这出?先前都没听您说起。”
领导心想我不要脸面的?这种牛总归要到人多的地方来吹!
大家伙儿都好奇,催说然后呢。
“然后啊……京市医学院也不是吃素的,半年前那次冬季高考全国最优秀的人才基本都让清大京大招去了,好不容易有个这么拔尖的同学三个志愿全报了医科,第一志愿还就是他们学校,京医大招生办哪肯放人?他们效率从没这么高过,赶着发了录取通知。”
省里的领导指了指郁夏手里那张薄薄的通知书,“就这个,是投递到我省的第一份录取通知书,别的都还在等消息。”
社员们就爱听这些,平常总弯下干农活的背脊挺得笔直笔直,郁家二妹真是给全生产队长脸了。
这年头,农村学生要谋出路不容易。就说高考,假如说同省份同录取线两个考生同分了,优先录取城里的。再说城里还有各种技校,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也就是后世所说的蓝领,这种学校因为录取分数很低,根本不招收农村学生,要报考就得是非农业户口……因为类似种种限制,农村孩子要走出去就一条路,参加高考,考过录取分数线,能过录取线哪怕上不去大学本科,总能上个大专之类,也比耗在乡下地里刨食来得强。
“领导我就想问问,咱们夏夏去京市上学一年要花多少钱?学费多少?书本费多少?生活费要准备多少?”
不用去看,这是郁妈问的,自家穷,她心里最记挂的就是开销。偏这事就连公社高中的老师也只知道个大概,太具体的说不清楚,只知道国家重视人才,你能考上就能让你读完四年,哪怕家里穷也有补助措施。
不能怪人家,在公社上教书的想也知道不可能上过大学。头年冬季高考又太仓促,他们全公社一个大学本科都没录上,统共就走了两个大专两个中专。
大专生的待遇和大学生能一样啊?
郁妈这个问题特别现实,也是大家伙儿都关心的,领导听了不嫌烦,耐着性子给说明了一通——
“咱们国家正面临人才断层,各行各业急需要人才,大学生显得尤为珍贵,不仅毕业以后包分配岗位,上学期间也有诸多照顾。首先呢,大学生是不用交学费的,也不交书本费,只需要准备生活开销。假如农村学子家庭贫困,就连日常生活都有困难,可以申请困难补助,特困生每个月能领十八块钱,一般贫困也能领十三,这个钱是国家资助你的,不需要还,你只要好好读书毕业之后为咱们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这样就对得起国家对你的帮扶了!”
一段话下来,全场哗然。
不交任何费用国家还反过来给发钱?有这种好事卧槽啊!!!
先前放任家里孩子由着他们荒废学业的悔得肠子都青了,说痛心疾首也不为过,这种事不知道就算了,知道以后简直缓不过劲儿来,脾气暴躁的真忍不住想冲回去揍人!
那死孩子,还说什么没考上才好,没考上能给家里省钱,考出去一个多大开销?
结果呢,听听人家领导说的!
只要考上大学就等于走上康庄大道了,什么开销?啥费用不交每个月给十几块还不够你花用?这要是不够你还能是去读书的?
啥都不说了,明年复习一年,这之前先揍他一顿!
要说全场震惊也不对,郁夏是挺意外的,她知道这年头人才稀缺,但没想到国家给的福利这么好,好得超乎想象了。
至于郁春就很淡定,这些事她知道,上辈子她上的大学很一般,不是什么重点,福利还是享受到了,国家对大学生一视同仁,最多不过拨给重点大学的奖金和补助多一些。
要说真是命运的巧合,上辈子郁夏是优秀,也没优秀到各大院校抢着要的地步。公社高中教育水平有限,她在这一片分数高,放去市里兴许都排不上。就算这样,在很难才能考出去一个的农村,她属于顶顶争气了。
当时录取通知书寄到家里,郁夏想去读,但是家里条件差,郁爸断着腿得有好长时间不能下地,郁妈就是抹眼泪一个人顶不起家,郁毛毛人还小……在郁春不让步的情况下,郁夏上后山哭了一场,回身就把通知书撕了,撕了也是怕自己回头又后悔,不想留余地。
那时候没有领导来发奖金,对上大学这回事他们也抓瞎,当时郁春倒是说了两句好听的,大概是说连她那份一起努力,读出名堂来一定拉拔妹子,然后就收拾包袱带着钱出了门。
郁春上了四年大学,开销不少,一来她好脸面,心里有点小虚荣,二来是入学没多久就喜欢上同校一个男同学,对方是城里的,家里条件不错,郁春为了让他注意到自己也用了很多精力在收拾打扮上。
当时为了省一张火车票,郁春是独身一人去的学校,家里没陪。本来,在她了解到大学的真实情况之后可以写信回来告诉妹子,让郁夏复习一年,来年再考,不用担心开销。那会儿郁夏还没同高猛谈恋爱,也没结婚,无需考虑家庭……
她的确犹豫过,犹豫过要不要说,后来想到说了要在从家里拿钱就不容易,郁夏要是学习好年年拿奖学金她更尴尬,所以就黑了心。
得有四年时间,大队上只考出郁春那么一个本科,直到第五年才考出第二个,这时候,事情就兜不住了。人家老娘找上郁妈,问她国家政策这么好,当初咋不让郁夏去读?郁夏那孩子最聪明,她真是被耽误了。
郁妈气病了一场,回头逼问郁春,郁春还说政策年年都在变,之前高考总分四百,现在都改六百分了!还让她妈少听点挑拨,人家是没事找事扎她心来的。
这个情况郁夏也知道,乍一听说肯定气愤,气过了就释然了。那时她已经有家庭,刚结婚的时候同婆婆有些摩擦,后来互相包容嘛,也就融洽了。她生活挺好,不管还能不能考都没想过丢下丈夫去进修。
八十年代政策放开之后,高家投入了一笔钱,包下生产队上的大池塘养起鱼来。当时做这个的不多,鱼养成之后拉进县里很好卖,他们在两三年间又发了一笔。
这点子其实是高猛瞎琢磨的,怎么操作是郁夏看着农业书籍一点点摸索的,做成之后,高猛觉得两兄弟全扑在这上头多余了,就从赚的钱里头抽出一笔作为启动资金,养鱼这个活直接让给他哥,跟着就带郁夏进城去做起别的生意。
从农村进城里打拼,哪怕手里捏着一笔钱,总也要吃苦头吃教训,那会儿大小事是高猛出面,账目之类是郁夏盯着,生活也是郁夏在张罗。高猛在外头受了气 ,好几回都不想干了,干...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