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大明海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明代皇帝及其官员治理的版图空前广袤,自明朝伊始,中国本土的东北、北部和西北部的边境地区都驻守着明军,从亚洲腹地的哈密到偏远东北的黑龙江和朝鲜边境,都能感受到明代行政力量的存在。
公元1355年,明王朝的建立者朱元璋在濠州取得领导权,他的老丈人和老庇护人郭子兴也死在这一年。朱元璋跨过长江在南岸站稳了脚跟,他初步建立了一个地区性的权力基地,也就是后来明政权的一个原型。
1356年3月,朱元璋率兵攻打南京,元朝廷留在南京的戍军不足,很难防守。只经过一天的激战,朱元璋便成功冲入南京城内,南京指挥官陈兆先率蒙古三万大军投降,朱元璋将南京城由集庆改名为应天府。
元王朝的前江南御史台变成了朱元璋作为江南行中书省首脑的官邸,同年7月,他又在南京建立了行中书省和行枢密院。
此刻,朱元璋的军队已经接近十万人的大关,这时候明行政机构大部分还是军事性质的。
在此后两年里,明政权向苏州扩充,明军逐步夺取镇江、常州、江阴和常熟,最后夺取了扬州。其中大部分战役是徐达指挥的,这些胜利适当打击了张士诚的领地和野心,而明军这一阶段的扩充也以占领扬州告一段落。
安徽南部和浙江依然有待征服。1357年,朱元璋亲自统军占领宁国,三个月后,明军统帅胡大海领兵攻占徽州。
又三个月之后,常遇春领兵占领池州。池州之捷正是导致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的开端。
1358年,胡大海全权率军征讨浙江,胡大海的主力在当年11月封锁浙江的内陆城市金华,而金华抵抗到了次年1月。
1359年11月,朱元璋亲自到金华统兵,当年12月,他成立了浙东行中书省。12月3日,胡大海自元军手中夺取了处州。
朱元璋在元帝国的后继政权中完成了浙江一省的分割形势,明军此时占领了四个比较贫瘠的内陆府,而张士诚继续控制浙江北部沿海的富饶之处。
期间常遇春曾经试图突袭杭州,但未成功。同一时期,方国珍和他的舰队继续控制浙江的东部海岸。
到1360年开春,朱元璋的明政权领地为江苏一部分,长江以南的整个安徽,及浙江内陆部分。这些地方的总人口在当时大概是780万左右。
1360年,陈友谅以他的权力所系王牌内陆水军作为筹码拿出来进攻南京,他企图以他的强大的内河舰队一举摧毁朱元璋的势力,但陈友谅的进攻稍嫌鲁莽,他在南京城中了埋伏。
朱元璋夺取了陈友谅的一支完整的舰队来扩充自己的水师,而这次对陈友谅强大舰队的掠夺,使他在此后两年中基本主宰了长江中游的水域领地。
1360年,明军强大的谍报分子汇报陈友谅杀死赵普胜并打算东扩、掠夺明政权安徽南部领土的信息,那是常遇春在1357年攻克下来的池州,陈友谅打算收复它。
陈友谅计划来一次偷袭,朱元璋则令常遇春停止在他杭州炫耀武力的活动,又令徐达前往池州,与常遇春汇合。明军两位将领联合伏击了偷袭者,活捉三千俘虏,并且常遇春杀掉了大部分人,还派了几个俘虏回去给陈友谅报信。
陈友谅的性格本就暴躁易怒,俘虏的报告迅速激怒了陈友谅,他打算用手头的部队去击打明军,陈友谅动用了十万人,并且指挥舰队向下游.行驶,他和他的舰队在1360年6月抵达太平。
明将领花云拒不投降,他率领三千明军在太平奋力抵抗了三天,陈友谅失去耐性,用舰队中的大船去攻击太平城垣,最后花云被俘,但拒绝顺降,牺牲于此战中。
陈友谅得意洋洋,他预备以这种战法横扫长江水域。陈友谅将战舰停靠在采石码头,他自己称帝,政权为‘汉’,并派遣使节去见张士诚,请他从背面出兵,和自己一起前后夹击南京。
陈友谅率领舰队直航南京,朱元璋已经获悉太平失陷的消息,但他的水军与陈友谅无法较之高下,有人提议放弃南京,转而坚守南京城东的紫金山。
朱元璋决心迎战,他要诱陈友谅上岸,并引陈友谅去指定地点,打伏击战。等陈友谅的水师到了大胜关,这里港汊太窄,大船不能停靠,他又怕遇上埋伏,于是下令向长江返航。
由于当天暴雨天气,朱元璋又经过精心设计,他和冯胜的军队进攻汉军后卫,迅速赢了一仗。在南京这边战斗进行的时候,胡大海从浙江进犯江西,这个行动打开了明军在江西的战斗全景。
南京一仗之后,陈友谅因他的失败和给部队带来的损失,他在江西的地位发生了动摇。
1361年,朱元璋向长江上游进军,他将陈友谅赶出九江。但朱元璋在还没完全占领江西的时候就离开了南昌,南昌发生叛乱,朱元璋只能调回武昌的军队来镇压南昌的叛乱。
接着是明军队伍中的浙江叛乱,因为朱元璋对南昌情况的一时疏忽,陈友谅取得时间来进行重新武装,他预备接着进攻摇摇欲坠的明政权。
朱元璋知道明军远离南京,南京城有被张士诚的吴军进攻的危险,但他认为他的部队还是应该全力进攻陈友谅的汉军。
1361年9月,朱元璋率水军北上,他们先抵达安庆,俘获了一些船只,但没有破安庆城,于是接着北上。
1361年9月23日,明舰队到达鄱阳湖入口,湖口。
陈友谅在九江部署自己的水军迎战,在朱元璋航行的途中,明军从两侧包围汉军阵线,陈友谅损失了一百多艘大小战船,但他自己避过朱元璋的耳目,溯江而上去了武昌。
次日,明军在江面上攻击九江城垣,此刻陈友谅已经脱身,朱元璋只好派徐达去追赶陈友谅。徐达没能赶上陈友谅,他在汉阳城外抛锚,于是徐达开始攻城,但依旧没有拿下汉阳。
陈友谅退缩武昌,徐达封锁陈友谅,这场封锁从1361年9月持续到1362年4月。
朱元璋在九江督阵,他采用政治攻势,迫使江西各个城池州府投降。
1361年10月底,南康、饶州、建昌派来使节拥护明政权,湖北东部也有三个城池投降。
因陈友谅和朱元璋之间的形势发生改变,张士诚开始苏醒,他迅速派兵包围太湖东南方向的长兴,诱使常遇春前去救援。
明军一面要制止张士诚,一面要看住陈友谅,同时还要拿下江西,这一举动战线太长,非常危险。
1361年底,邓俞攻占了抚州,接着汉军的南昌指挥官、行省丞相胡美要求议和,他的要求是:他的部队加入明军,但建制不变,他的队伍仍由他自己率领。
朱元璋同意这个条件,不过他要求胡美即刻放弃南昌,并要求胡美去明军主力部队中服役。
胡美与朱元璋达成共识,但他没能说服他的部下,胡美本人后来于大明建朝后被封爵。
1362年2月,朱元璋主力部队开进南昌,他实际上接掌了陈友谅在江西的政治地位,也顺利接过了这里的主宰大权。
朱元璋离开南京已经太久,他没有时间去整合陈友谅投降部队的军务,还有各个城市戍军之间的强制改组,这是他统一明军之后必须要做的事情。
1362年3月,朱元璋返航南京。
浙江内陆被大将胡大海牢牢掌握在手中,但一些苗族的非正规军开始不安分,这批部队在明军攻占浙江之前就在元军中服役,后头都集中守在金华和处州。
朱元璋远在长江上游,这时候苗军内部开始互通消息,准备叛乱。
1362年3月3日,守在金华的苗军开始骚动,他们杀了明军将领胡大海。四天之后,处州的苗军也开始效仿,他们杀了城防守将耿再成。
或许苗军是受了吴军的挑唆和支持,在朱元璋回南京的时候,他在浙江的政权已经岌岌可危了。
回了南京之后,朱元璋令他的外甥李文忠为浙江明军大都督,李文忠夺回金华,但这批苗军已经从原阵地逃走,奔向了张士诚的部队。
张士诚派他的兄弟张士信统领大军攻打诸全,诸全是明军在浙江的外围堡垒,外有入侵,内有叛乱,李文忠单枪匹马驻守金华。李文忠用了心计,他放出假的风声,说邵荣即将支援诸全。
朱元璋正令大将邵荣出兵收复处州,邵荣是明军中最高将领,其地位甚至高于徐达与常遇春,其时,邵荣正奔赴处州,而李文忠也不可能得到邵荣的支援。
李文忠请胡德信和他的广信军驰援,但张士信和他的部下被邵荣极其难缠的名声扰乱了军心,后头张士信被诸全的守军和援军夹攻打败,而邵荣也在这时候收复了处州。
浙江的战火渐歇,江西的情况却日愈演愈烈,朱元璋带着大部队回到南京之后,他只给守在南昌的邓俞留了少量兵力,他也曾经让胡美的两位部下去长江上游支援徐达。<... -->>
明代皇帝及其官员治理的版图空前广袤,自明朝伊始,中国本土的东北、北部和西北部的边境地区都驻守着明军,从亚洲腹地的哈密到偏远东北的黑龙江和朝鲜边境,都能感受到明代行政力量的存在。
公元1355年,明王朝的建立者朱元璋在濠州取得领导权,他的老丈人和老庇护人郭子兴也死在这一年。朱元璋跨过长江在南岸站稳了脚跟,他初步建立了一个地区性的权力基地,也就是后来明政权的一个原型。
1356年3月,朱元璋率兵攻打南京,元朝廷留在南京的戍军不足,很难防守。只经过一天的激战,朱元璋便成功冲入南京城内,南京指挥官陈兆先率蒙古三万大军投降,朱元璋将南京城由集庆改名为应天府。
元王朝的前江南御史台变成了朱元璋作为江南行中书省首脑的官邸,同年7月,他又在南京建立了行中书省和行枢密院。
此刻,朱元璋的军队已经接近十万人的大关,这时候明行政机构大部分还是军事性质的。
在此后两年里,明政权向苏州扩充,明军逐步夺取镇江、常州、江阴和常熟,最后夺取了扬州。其中大部分战役是徐达指挥的,这些胜利适当打击了张士诚的领地和野心,而明军这一阶段的扩充也以占领扬州告一段落。
安徽南部和浙江依然有待征服。1357年,朱元璋亲自统军占领宁国,三个月后,明军统帅胡大海领兵攻占徽州。
又三个月之后,常遇春领兵占领池州。池州之捷正是导致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的开端。
1358年,胡大海全权率军征讨浙江,胡大海的主力在当年11月封锁浙江的内陆城市金华,而金华抵抗到了次年1月。
1359年11月,朱元璋亲自到金华统兵,当年12月,他成立了浙东行中书省。12月3日,胡大海自元军手中夺取了处州。
朱元璋在元帝国的后继政权中完成了浙江一省的分割形势,明军此时占领了四个比较贫瘠的内陆府,而张士诚继续控制浙江北部沿海的富饶之处。
期间常遇春曾经试图突袭杭州,但未成功。同一时期,方国珍和他的舰队继续控制浙江的东部海岸。
到1360年开春,朱元璋的明政权领地为江苏一部分,长江以南的整个安徽,及浙江内陆部分。这些地方的总人口在当时大概是780万左右。
1360年,陈友谅以他的权力所系王牌内陆水军作为筹码拿出来进攻南京,他企图以他的强大的内河舰队一举摧毁朱元璋的势力,但陈友谅的进攻稍嫌鲁莽,他在南京城中了埋伏。
朱元璋夺取了陈友谅的一支完整的舰队来扩充自己的水师,而这次对陈友谅强大舰队的掠夺,使他在此后两年中基本主宰了长江中游的水域领地。
1360年,明军强大的谍报分子汇报陈友谅杀死赵普胜并打算东扩、掠夺明政权安徽南部领土的信息,那是常遇春在1357年攻克下来的池州,陈友谅打算收复它。
陈友谅计划来一次偷袭,朱元璋则令常遇春停止在他杭州炫耀武力的活动,又令徐达前往池州,与常遇春汇合。明军两位将领联合伏击了偷袭者,活捉三千俘虏,并且常遇春杀掉了大部分人,还派了几个俘虏回去给陈友谅报信。
陈友谅的性格本就暴躁易怒,俘虏的报告迅速激怒了陈友谅,他打算用手头的部队去击打明军,陈友谅动用了十万人,并且指挥舰队向下游.行驶,他和他的舰队在1360年6月抵达太平。
明将领花云拒不投降,他率领三千明军在太平奋力抵抗了三天,陈友谅失去耐性,用舰队中的大船去攻击太平城垣,最后花云被俘,但拒绝顺降,牺牲于此战中。
陈友谅得意洋洋,他预备以这种战法横扫长江水域。陈友谅将战舰停靠在采石码头,他自己称帝,政权为‘汉’,并派遣使节去见张士诚,请他从背面出兵,和自己一起前后夹击南京。
陈友谅率领舰队直航南京,朱元璋已经获悉太平失陷的消息,但他的水军与陈友谅无法较之高下,有人提议放弃南京,转而坚守南京城东的紫金山。
朱元璋决心迎战,他要诱陈友谅上岸,并引陈友谅去指定地点,打伏击战。等陈友谅的水师到了大胜关,这里港汊太窄,大船不能停靠,他又怕遇上埋伏,于是下令向长江返航。
由于当天暴雨天气,朱元璋又经过精心设计,他和冯胜的军队进攻汉军后卫,迅速赢了一仗。在南京这边战斗进行的时候,胡大海从浙江进犯江西,这个行动打开了明军在江西的战斗全景。
南京一仗之后,陈友谅因他的失败和给部队带来的损失,他在江西的地位发生了动摇。
1361年,朱元璋向长江上游进军,他将陈友谅赶出九江。但朱元璋在还没完全占领江西的时候就离开了南昌,南昌发生叛乱,朱元璋只能调回武昌的军队来镇压南昌的叛乱。
接着是明军队伍中的浙江叛乱,因为朱元璋对南昌情况的一时疏忽,陈友谅取得时间来进行重新武装,他预备接着进攻摇摇欲坠的明政权。
朱元璋知道明军远离南京,南京城有被张士诚的吴军进攻的危险,但他认为他的部队还是应该全力进攻陈友谅的汉军。
1361年9月,朱元璋率水军北上,他们先抵达安庆,俘获了一些船只,但没有破安庆城,于是接着北上。
1361年9月23日,明舰队到达鄱阳湖入口,湖口。
陈友谅在九江部署自己的水军迎战,在朱元璋航行的途中,明军从两侧包围汉军阵线,陈友谅损失了一百多艘大小战船,但他自己避过朱元璋的耳目,溯江而上去了武昌。
次日,明军在江面上攻击九江城垣,此刻陈友谅已经脱身,朱元璋只好派徐达去追赶陈友谅。徐达没能赶上陈友谅,他在汉阳城外抛锚,于是徐达开始攻城,但依旧没有拿下汉阳。
陈友谅退缩武昌,徐达封锁陈友谅,这场封锁从1361年9月持续到1362年4月。
朱元璋在九江督阵,他采用政治攻势,迫使江西各个城池州府投降。
1361年10月底,南康、饶州、建昌派来使节拥护明政权,湖北东部也有三个城池投降。
因陈友谅和朱元璋之间的形势发生改变,张士诚开始苏醒,他迅速派兵包围太湖东南方向的长兴,诱使常遇春前去救援。
明军一面要制止张士诚,一面要看住陈友谅,同时还要拿下江西,这一举动战线太长,非常危险。
1361年底,邓俞攻占了抚州,接着汉军的南昌指挥官、行省丞相胡美要求议和,他的要求是:他的部队加入明军,但建制不变,他的队伍仍由他自己率领。
朱元璋同意这个条件,不过他要求胡美即刻放弃南昌,并要求胡美去明军主力部队中服役。
胡美与朱元璋达成共识,但他没能说服他的部下,胡美本人后来于大明建朝后被封爵。
1362年2月,朱元璋主力部队开进南昌,他实际上接掌了陈友谅在江西的政治地位,也顺利接过了这里的主宰大权。
朱元璋离开南京已经太久,他没有时间去整合陈友谅投降部队的军务,还有各个城市戍军之间的强制改组,这是他统一明军之后必须要做的事情。
1362年3月,朱元璋返航南京。
浙江内陆被大将胡大海牢牢掌握在手中,但一些苗族的非正规军开始不安分,这批部队在明军攻占浙江之前就在元军中服役,后头都集中守在金华和处州。
朱元璋远在长江上游,这时候苗军内部开始互通消息,准备叛乱。
1362年3月3日,守在金华的苗军开始骚动,他们杀了明军将领胡大海。四天之后,处州的苗军也开始效仿,他们杀了城防守将耿再成。
或许苗军是受了吴军的挑唆和支持,在朱元璋回南京的时候,他在浙江的政权已经岌岌可危了。
回了南京之后,朱元璋令他的外甥李文忠为浙江明军大都督,李文忠夺回金华,但这批苗军已经从原阵地逃走,奔向了张士诚的部队。
张士诚派他的兄弟张士信统领大军攻打诸全,诸全是明军在浙江的外围堡垒,外有入侵,内有叛乱,李文忠单枪匹马驻守金华。李文忠用了心计,他放出假的风声,说邵荣即将支援诸全。
朱元璋正令大将邵荣出兵收复处州,邵荣是明军中最高将领,其地位甚至高于徐达与常遇春,其时,邵荣正奔赴处州,而李文忠也不可能得到邵荣的支援。
李文忠请胡德信和他的广信军驰援,但张士信和他的部下被邵荣极其难缠的名声扰乱了军心,后头张士信被诸全的守军和援军夹攻打败,而邵荣也在这时候收复了处州。
浙江的战火渐歇,江西的情况却日愈演愈烈,朱元璋带着大部队回到南京之后,他只给守在南昌的邓俞留了少量兵力,他也曾经让胡美的两位部下去长江上游支援徐达。<...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