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ddbiquge.co,娱乐圈之思考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有同样在饥寒困苦之中走到了生命尽头的那匹老马,望着眼前的灰暗空旷,发出了呜咽般的声音。
rap过后大提琴构成了一段短暂的过门,前面是应景的忧伤压抑,到了后面音调却渐渐地高昂起来。那些情绪不再郁结于心,而化为了郑智雍的歌声。
“洪流之中渺小的沙,流经壮阔景色或者死于冲刷。
如果今天的舍弃交换更加灿烂的未来,怎么忍心让时代为我停下。”
李源珠目瞪口呆。
在听前面一段的时候,她还以为郑智雍在表达被时代抛下的人的同情与怜悯,没想到在第一段副歌,郑智雍竟然揭开了新的一层,通向更深刻、也许还更让人痛苦和无奈的主题。歌曲中的“我”已经不止停留在诉苦的阶段了,仿佛死亡之后灵魂获得了跃升,站在一个更加高远的视角,直击大时代中小人物的悲喜和无力。
马车夫的身体幻化成了虚影,漫步在伦敦的街道上,以灵魂的形态孤独地游走在这个他生活了一辈子的城市。
关于城市后来的变革,MV没有执着于战争,而侧重在产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污染被治理了,伦敦的天空重新变蓝,工业的疯狂发展已经为他们积累了足够的财富,科技的前进也让人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他看到更多的汽车在道路上穿梭,载着出行的人,载着需要运送的货物,为人们提供了巨大的便利。马拉着车行走在伦敦街道的景象,已经成为了黑白的回忆。
活在黑白色回忆里的人,不止他自己。
用手摇纺纱机纺纱的人,格外高效的珍妮机运转下,源源不断地产生的纱。
彩色的现实中,更加高效也更加不需要人的机器。
电话局里,跑来跑去接线的接线员。
人们手中的智能手机。
工厂里忙忙碌碌的人们。
各种全自动的设备,还有对那个时代而言显得很陌生的,坐在电脑前编写着一行行代码的人。
“飞快逝去的时光,伦敦已变了模样。
汽车还在马路来来往往,运送社会的营养。
连着铜线的灯将黑暗照亮,
不相连的电磁把心送到更远地方。
饥饿不再通向死亡,还会诞生新的绝望,
不断战胜过往不断审视现状不断含泪吞下悲伤。
happy ending谁都希望,牺牲可以压制难以阻挡。
危险只会改变不会消亡,你愿选择什么方向?”
MV中不断切换的那些属于不同时代的影像,更像是一部讲述人类进步的纪录片的片段。数百年前的贫乏困苦,底层挣扎求生,饥饿寒冷死亡如影随形,上流社会的所谓奢侈享受,放在今天则大多是普通人都习以为常的事物。后来机器开始取代人力,一件件发明诞生,新的享受,新的工具,新的工作岗位,源源不断,前所未有的资源消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产出,人们过得比过去更忙碌,也更加富足。
一页页翻开,是越来越辉煌的画卷,配上伴奏里越来越激昂的旋律,让人情不自禁地为了人类自身在短短百余年间创造的辉煌而血脉喷张。那些在变革中被抛下的人,不过是画卷中一点晦暗的角落,鲜少有人注意。
可是,即使有人指出了那些角落,像郑智雍在歌曲里做的那样,那又怎么样呢?
难道因为同情那些过去辛苦学习的技能作废、落到了底层的人,就选择不改变吗?
“洪流之中渺小的沙,流经壮阔景色或者死于冲刷。
如果今天的舍弃交换更加灿烂的未来,怎么忍心让时代为我停下。”
强烈的感情直击人心,欣喜与哀痛都一样地鲜明。
李源珠的头皮发麻,手也止不住地颤抖。
一首歌能够燃到热血沸腾,又悲凉到令人内心酸涩眼眶发红,郑智雍这首歌基调上直接鲜明带着一种大开大合的气势,内中安排却精妙到了极致。
为了人类全体的前进而发生在一些人身上的、无可避免的悲剧……他是怎么想到的?
《伦敦马车夫》是郑智雍的思想和脑洞的完美体现。而顶着“thinker”这个名字,他能写出的绝不只有这一首歌。
《玻璃心脏》和Lyn唱过的一首抒情ballad同名,但是内容上没有一点关系。它是一首安慰性质的歌曲,“撞击之下的破碎掩盖了你的坚硬”是歌曲的主题,人在某些事情上软弱某些事情上坚强,这是很常见的事,不是在原则问题上退缩的话,不必以偏概全。
《apologize》也重名了,和Timbaland的某首名曲,但这首写成了hip-hop的议论文,语气虽不是那么有攻击性,内容可不是一般地尖锐。他可没有说“道歉有用要警察干什么?”的话,他说的是“道歉要有道歉的诚意,为做错的事付出了代价给予了补偿才好意思请求原谅,别想着一句话就完事,受害者至少是没有你说一句知错就要表示原谅的义务的”。——鉴于艺人犯了什么事几乎都要停工自肃,李源珠十分怀疑《apologize》的指向。
脑洞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美丽新世界》。阿道司·赫胥黎创作的那部著名的反乌托邦小说中间人们被享乐所控制,而郑智雍选择了一个角度适当切入转化,来讲述当下的信息时代。人们能获取的信息大大地增加了,这看上去是自由的体现,但是人的思想依然可以被控制,比如说对相关势力有益的事得到重点的报道,不利的则轻轻带过,也比如用更多的新闻转移对先前的事的注意力,这对信息时代里格外健忘的人格外有用,从韩国一出政治丑闻娱乐圈就要跟着出点事这众所周知的现状便可以看出来。
可是内容最刺激的,还是其中的收录曲,《六亲不合有孝慈》。
有同样在饥寒困苦之中走到了生命尽头的那匹老马,望着眼前的灰暗空旷,发出了呜咽般的声音。
rap过后大提琴构成了一段短暂的过门,前面是应景的忧伤压抑,到了后面音调却渐渐地高昂起来。那些情绪不再郁结于心,而化为了郑智雍的歌声。
“洪流之中渺小的沙,流经壮阔景色或者死于冲刷。
如果今天的舍弃交换更加灿烂的未来,怎么忍心让时代为我停下。”
李源珠目瞪口呆。
在听前面一段的时候,她还以为郑智雍在表达被时代抛下的人的同情与怜悯,没想到在第一段副歌,郑智雍竟然揭开了新的一层,通向更深刻、也许还更让人痛苦和无奈的主题。歌曲中的“我”已经不止停留在诉苦的阶段了,仿佛死亡之后灵魂获得了跃升,站在一个更加高远的视角,直击大时代中小人物的悲喜和无力。
马车夫的身体幻化成了虚影,漫步在伦敦的街道上,以灵魂的形态孤独地游走在这个他生活了一辈子的城市。
关于城市后来的变革,MV没有执着于战争,而侧重在产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污染被治理了,伦敦的天空重新变蓝,工业的疯狂发展已经为他们积累了足够的财富,科技的前进也让人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他看到更多的汽车在道路上穿梭,载着出行的人,载着需要运送的货物,为人们提供了巨大的便利。马拉着车行走在伦敦街道的景象,已经成为了黑白的回忆。
活在黑白色回忆里的人,不止他自己。
用手摇纺纱机纺纱的人,格外高效的珍妮机运转下,源源不断地产生的纱。
彩色的现实中,更加高效也更加不需要人的机器。
电话局里,跑来跑去接线的接线员。
人们手中的智能手机。
工厂里忙忙碌碌的人们。
各种全自动的设备,还有对那个时代而言显得很陌生的,坐在电脑前编写着一行行代码的人。
“飞快逝去的时光,伦敦已变了模样。
汽车还在马路来来往往,运送社会的营养。
连着铜线的灯将黑暗照亮,
不相连的电磁把心送到更远地方。
饥饿不再通向死亡,还会诞生新的绝望,
不断战胜过往不断审视现状不断含泪吞下悲伤。
happy ending谁都希望,牺牲可以压制难以阻挡。
危险只会改变不会消亡,你愿选择什么方向?”
MV中不断切换的那些属于不同时代的影像,更像是一部讲述人类进步的纪录片的片段。数百年前的贫乏困苦,底层挣扎求生,饥饿寒冷死亡如影随形,上流社会的所谓奢侈享受,放在今天则大多是普通人都习以为常的事物。后来机器开始取代人力,一件件发明诞生,新的享受,新的工具,新的工作岗位,源源不断,前所未有的资源消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产出,人们过得比过去更忙碌,也更加富足。
一页页翻开,是越来越辉煌的画卷,配上伴奏里越来越激昂的旋律,让人情不自禁地为了人类自身在短短百余年间创造的辉煌而血脉喷张。那些在变革中被抛下的人,不过是画卷中一点晦暗的角落,鲜少有人注意。
可是,即使有人指出了那些角落,像郑智雍在歌曲里做的那样,那又怎么样呢?
难道因为同情那些过去辛苦学习的技能作废、落到了底层的人,就选择不改变吗?
“洪流之中渺小的沙,流经壮阔景色或者死于冲刷。
如果今天的舍弃交换更加灿烂的未来,怎么忍心让时代为我停下。”
强烈的感情直击人心,欣喜与哀痛都一样地鲜明。
李源珠的头皮发麻,手也止不住地颤抖。
一首歌能够燃到热血沸腾,又悲凉到令人内心酸涩眼眶发红,郑智雍这首歌基调上直接鲜明带着一种大开大合的气势,内中安排却精妙到了极致。
为了人类全体的前进而发生在一些人身上的、无可避免的悲剧……他是怎么想到的?
《伦敦马车夫》是郑智雍的思想和脑洞的完美体现。而顶着“thinker”这个名字,他能写出的绝不只有这一首歌。
《玻璃心脏》和Lyn唱过的一首抒情ballad同名,但是内容上没有一点关系。它是一首安慰性质的歌曲,“撞击之下的破碎掩盖了你的坚硬”是歌曲的主题,人在某些事情上软弱某些事情上坚强,这是很常见的事,不是在原则问题上退缩的话,不必以偏概全。
《apologize》也重名了,和Timbaland的某首名曲,但这首写成了hip-hop的议论文,语气虽不是那么有攻击性,内容可不是一般地尖锐。他可没有说“道歉有用要警察干什么?”的话,他说的是“道歉要有道歉的诚意,为做错的事付出了代价给予了补偿才好意思请求原谅,别想着一句话就完事,受害者至少是没有你说一句知错就要表示原谅的义务的”。——鉴于艺人犯了什么事几乎都要停工自肃,李源珠十分怀疑《apologize》的指向。
脑洞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美丽新世界》。阿道司·赫胥黎创作的那部著名的反乌托邦小说中间人们被享乐所控制,而郑智雍选择了一个角度适当切入转化,来讲述当下的信息时代。人们能获取的信息大大地增加了,这看上去是自由的体现,但是人的思想依然可以被控制,比如说对相关势力有益的事得到重点的报道,不利的则轻轻带过,也比如用更多的新闻转移对先前的事的注意力,这对信息时代里格外健忘的人格外有用,从韩国一出政治丑闻娱乐圈就要跟着出点事这众所周知的现状便可以看出来。
可是内容最刺激的,还是其中的收录曲,《六亲不合有孝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