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绝密东方之山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玉器,温润莹透,白如凝脂,细腻光滑,手电光照上去,有莹莹宝光透出,十分喜人。他看不出来历,便将其递给关山道:“师父,这块玉器很有来头吗?这人竟然至死都不肯放手。”
关山小心接过玉器,凑到手电光前全神贯注的鉴赏着,似乎忘了自己还身处墓室之中。他一边看,还一边将玉器不停掉转方向。姬乘风惊讶的发现,随着方向的变化,那块玉器竟然也在变幻着色泽,一会儿成绿莹莹的碧绿色,一会儿又成温润剔透的乳白色,光芒闪闪,将关山的手都映照得如同玉雕一般。
姬乘风学习琢玉多年,对于玉石的鉴定也有一定的造诣,开口道:“师父,这有点像是月光石的特性啊!”
关山并不答他的话,眼睛片刻不离那块玉器,呼吸越来越粗重,脸上的神色也如那块月牙形玉器的颜色一般,不断变幻,一会儿狂喜,一会儿疑惑,一会儿惊奇,一会儿不解……
姬乘风虽然满腹疑窦,却也不便再打扰师父,便在棺沿上立了支蜡烛,趁着这个间隙将棺中的物品全都清理了出来。
刚清理完,就听关山用略带颤抖的声音在他身后问道:“乘风,你知道这件玉器的名字吗?”
姬乘风心里正憋得难受呢,忙转头道:“就等着您告诉我呢!”
关山眼中泛出夺目的神采,喃喃道:“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这就是传说中的‘缺月’啊!”
“缺月?很有名吗?”姬乘风愣了楞,历史上有名的玉器他大多听说过,似乎并不包括这件“缺月”。
关山道:“‘缺月’在历史上名声不算响亮,但‘和氏璧’你总该听过吧?”
和氏璧?姬乘风又是一愣。只要是有点历史常识的人,就没有不知道和氏璧的。“价值连城”这个成语最开始就是说和氏璧的。连小学课本上都载有“完璧归赵”的故事,在中国可谓耳熟能详。师父提起这块声名显赫的玉璧干嘛?
蓦地,姬乘风脑海中灵光一闪,想起曾在一本古书《录异记》中看到的关于和氏璧的记载来:“岁星之精,坠于荆山,化而为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卞和得之献楚王,后入赵献秦。始皇一统,琢为受命之玺,李斯小篆其文,历世传之。”
《录异记》中记载和氏璧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的特性,倒是跟这块“缺月”所表现出来的极其相似。难道“缺月”就是和氏璧?可和氏璧不是被秦始皇雕琢成传国玉玺了吗?再说了,二者的大小也不相符呀!
或许,“缺月”就是一块跟和氏璧类似的玉石吧!其实和氏璧虽然是一块宝玉,但这世上未必就没有能跟其媲美的玉石。和氏璧之所以被视为不世出的奇宝,主要还在于其自身承载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有句话说,没有故事,不成人生。宝物也是一样,有了传奇故事,才能被人记住,并津津乐道,代代流传。这才是其永恒的价值所在,也是古董最大的魅力。
撇开历史价值来看,和氏璧那样的宝玉,未必就是独一无二的。想到这里,姬乘风试探着问道:“师父,您的意思是不是‘缺月’跟和氏璧是同类的宝玉?”
关山像抚摸情人的肌肤一般轻抚着“缺月”,用一种近乎虔诚的声调道:“不是同类,这就是和氏璧!”
“什么?”姬乘风惊道:“这怎么可能?”
关山眼皮微微一抬,说道:“你大概想说,和氏璧被秦始皇制成传国玉玺了吧?”
姬乘风反问:“难道不是吗?”
关山道:“据史书上记载,确实是这样的。不过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当年嬴政横扫六合,并一宇内,将各国的国宝都收入囊中,和氏璧就是其一。嬴政自称始皇帝,命丞相李斯将和氏璧制成传国玉玺,上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希望江山万年。但当时和氏璧并没有全部用完,还剩下一小块。这种宝物是可遇不可求的,秦始皇不忍舍弃,便命工匠按照其形状制成了这枚‘缺月’!这件事不见于正史,但在李斯的私密笔记中却有详细记载。”
听到这个传说,姬乘风脑海深处似乎想起了什么,却又一时抓不住重点,只好暂时撇开,不解道:“为什么叫‘缺月’呢?这个名字听起来口彩似乎不大好!”
关山道:“据李斯所言,这个名字是秦始皇亲自定的。当年秦始皇年华渐老,常叹人生如月,缺憾永远多于圆满。这可能是人到老年常有的一种感叹吧!他晚年热衷于求仙问药,大概也就是基于这个原因。”
说到这里,关山沉默了一会儿,才接着道:“据李斯的笔记记载,秦始皇对‘缺月’极其喜爱,时常把玩,从不离身,死后也用来陪葬了。刚才我就一直在思考,‘缺月’怎么会出现在昆仑山的古墓里呢?这个问题我实在是想不通。”
姬乘风道:“或许是这人从秦始皇陵里面盗出来的吧!”
关山道:“不可能!秦始皇陵里面埋藏了无尽的宝藏和秘密,几千年来,打秦始皇陵主意的人加起来足以横扫世界了。但据我所知,还从来没有人成功进去过。当年秦始皇的安葬工作是由李斯主持的,他说‘缺月’用来陪葬了,可信度应该是很高的。可它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呢?”双目注视着莲棺,“现在,我对这个墓主人的身份是越来越有兴趣了!你快看看,其他的陪葬品里有没有关于他身份或来历的记载!”
玉器,温润莹透,白如凝脂,细腻光滑,手电光照上去,有莹莹宝光透出,十分喜人。他看不出来历,便将其递给关山道:“师父,这块玉器很有来头吗?这人竟然至死都不肯放手。”
关山小心接过玉器,凑到手电光前全神贯注的鉴赏着,似乎忘了自己还身处墓室之中。他一边看,还一边将玉器不停掉转方向。姬乘风惊讶的发现,随着方向的变化,那块玉器竟然也在变幻着色泽,一会儿成绿莹莹的碧绿色,一会儿又成温润剔透的乳白色,光芒闪闪,将关山的手都映照得如同玉雕一般。
姬乘风学习琢玉多年,对于玉石的鉴定也有一定的造诣,开口道:“师父,这有点像是月光石的特性啊!”
关山并不答他的话,眼睛片刻不离那块玉器,呼吸越来越粗重,脸上的神色也如那块月牙形玉器的颜色一般,不断变幻,一会儿狂喜,一会儿疑惑,一会儿惊奇,一会儿不解……
姬乘风虽然满腹疑窦,却也不便再打扰师父,便在棺沿上立了支蜡烛,趁着这个间隙将棺中的物品全都清理了出来。
刚清理完,就听关山用略带颤抖的声音在他身后问道:“乘风,你知道这件玉器的名字吗?”
姬乘风心里正憋得难受呢,忙转头道:“就等着您告诉我呢!”
关山眼中泛出夺目的神采,喃喃道:“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这就是传说中的‘缺月’啊!”
“缺月?很有名吗?”姬乘风愣了楞,历史上有名的玉器他大多听说过,似乎并不包括这件“缺月”。
关山道:“‘缺月’在历史上名声不算响亮,但‘和氏璧’你总该听过吧?”
和氏璧?姬乘风又是一愣。只要是有点历史常识的人,就没有不知道和氏璧的。“价值连城”这个成语最开始就是说和氏璧的。连小学课本上都载有“完璧归赵”的故事,在中国可谓耳熟能详。师父提起这块声名显赫的玉璧干嘛?
蓦地,姬乘风脑海中灵光一闪,想起曾在一本古书《录异记》中看到的关于和氏璧的记载来:“岁星之精,坠于荆山,化而为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卞和得之献楚王,后入赵献秦。始皇一统,琢为受命之玺,李斯小篆其文,历世传之。”
《录异记》中记载和氏璧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的特性,倒是跟这块“缺月”所表现出来的极其相似。难道“缺月”就是和氏璧?可和氏璧不是被秦始皇雕琢成传国玉玺了吗?再说了,二者的大小也不相符呀!
或许,“缺月”就是一块跟和氏璧类似的玉石吧!其实和氏璧虽然是一块宝玉,但这世上未必就没有能跟其媲美的玉石。和氏璧之所以被视为不世出的奇宝,主要还在于其自身承载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有句话说,没有故事,不成人生。宝物也是一样,有了传奇故事,才能被人记住,并津津乐道,代代流传。这才是其永恒的价值所在,也是古董最大的魅力。
撇开历史价值来看,和氏璧那样的宝玉,未必就是独一无二的。想到这里,姬乘风试探着问道:“师父,您的意思是不是‘缺月’跟和氏璧是同类的宝玉?”
关山像抚摸情人的肌肤一般轻抚着“缺月”,用一种近乎虔诚的声调道:“不是同类,这就是和氏璧!”
“什么?”姬乘风惊道:“这怎么可能?”
关山眼皮微微一抬,说道:“你大概想说,和氏璧被秦始皇制成传国玉玺了吧?”
姬乘风反问:“难道不是吗?”
关山道:“据史书上记载,确实是这样的。不过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当年嬴政横扫六合,并一宇内,将各国的国宝都收入囊中,和氏璧就是其一。嬴政自称始皇帝,命丞相李斯将和氏璧制成传国玉玺,上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希望江山万年。但当时和氏璧并没有全部用完,还剩下一小块。这种宝物是可遇不可求的,秦始皇不忍舍弃,便命工匠按照其形状制成了这枚‘缺月’!这件事不见于正史,但在李斯的私密笔记中却有详细记载。”
听到这个传说,姬乘风脑海深处似乎想起了什么,却又一时抓不住重点,只好暂时撇开,不解道:“为什么叫‘缺月’呢?这个名字听起来口彩似乎不大好!”
关山道:“据李斯所言,这个名字是秦始皇亲自定的。当年秦始皇年华渐老,常叹人生如月,缺憾永远多于圆满。这可能是人到老年常有的一种感叹吧!他晚年热衷于求仙问药,大概也就是基于这个原因。”
说到这里,关山沉默了一会儿,才接着道:“据李斯的笔记记载,秦始皇对‘缺月’极其喜爱,时常把玩,从不离身,死后也用来陪葬了。刚才我就一直在思考,‘缺月’怎么会出现在昆仑山的古墓里呢?这个问题我实在是想不通。”
姬乘风道:“或许是这人从秦始皇陵里面盗出来的吧!”
关山道:“不可能!秦始皇陵里面埋藏了无尽的宝藏和秘密,几千年来,打秦始皇陵主意的人加起来足以横扫世界了。但据我所知,还从来没有人成功进去过。当年秦始皇的安葬工作是由李斯主持的,他说‘缺月’用来陪葬了,可信度应该是很高的。可它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呢?”双目注视着莲棺,“现在,我对这个墓主人的身份是越来越有兴趣了!你快看看,其他的陪葬品里有没有关于他身份或来历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