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范进的平凡生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还是可以做点贡献,尽自己所能做点事。像是之前献的伤口护理知识虽然是以陈璘名义上报,但是确实惠及到了普通士兵。随后在张居正的推动下,已经在九边广泛宣传。受制于客观环境已经将领对于士兵的重视程度,大部分士兵未必能从里面获益,但能多救一些人总是好事。养猪、肥田的方法同理。
杯水车薪也好过连杯水都懒得用,能够做一点事的就好过什么事都不做。范进无法保证这条名为大明的船永远不沉,也没有别开天地另造新船的打算,所谓裱糊匠,自然就是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把发现的破损补完,就算是功德圆满,至于深层次的问题,他自问是无力解决。
就以技术为例,后人看记载时经常会惊讶原来古代就已经有了这个,然后再鄙夷一番倒退说。事实上古代的技术传播和保护都很差劲,像戚继光在剿倭作战时研发的湿法火药,到了明末就被再次“发明”出来,随后到了清朝,分别在清中期、中后期、末期反复被“发明”。关键原因就是,有了这种技术跟这种技术能否传播继续没有任何关系,很多时候就是人死技术消失,更多时候人没死技术也消失了。
范进的种豆计划靠着张居正的虎皮,以行政手段强行推广,才能在蓟镇推行开,又因为肥猪对于所有人都有好处,才能获取进一步的传播。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如果没有后续的计划跟进,等到张居正一死,新人上台。为了表示跟张居正全面划清界限,这范猪连同豆苗也得从边关绝迹。
这次的山西之行,怎么也要给自己的座师找点麻烦。范进心里如是想着,既然他把自己放在火上烤,那就别怪自己炸给他看,让他知道一下把危险品置于火源之上是何等愚蠢的行为。山西是张四维等人的根基所在,一个外来户要想在里面有所作为并不容易,即便是扈从官军也未必完全可信,眼前的戚金就是上天派来给自己帮忙的好助手。
未思进先思退,最低限度也要保证自己和家中女眷的人身安全。固然如今的范进不是文弱书生,可是身在边地,有一员虎将保驾自然最是放心,是以范进对于戚金的态度格外优容刻意结交,戚金也自受宠若惊。话渐渐多了起来,态度也不像方才那么拘谨。
“标下虽然是武人,但是也识字读书,范老爷写的那些话本,也特意买来看过。尤其是精忠传、杨家将这几部书,连我伯父都很喜欢的,还特意拿了里面的故事来教训士卒。要下面的儿郎像杨令公、岳武穆这等忠臣来学,以身许国,以性命报答君王。他日自然也有人给他们树碑立传,名标青史。”
戚继光训练士兵的方法,其实是把部下士兵当成军官预备役来培养。士兵在入伍前基本都是文盲,入伍之后则由戚继光派人教授文字,让他们能读会写,有需要时,人人都可以担任基层军官。
他们读书的教材原本都是军令,眼下已经变成范进写的那些宣传忠于君上,宁死不能造反的话本故事。这时代的人第一是愚昧迷信,第二就是思想上没有自己的体系,特别容易被人影响,换句话说三观没成型。
像是清末鼎鼎大名的哥老会,在军队里就极有影响力,龙头山主的大令远比军令有效。明军的情形也类似如此,在军队里教门同样广泛传播,只是没形成哥老会那么强大的生命力也不成体系而已。
对于这些士兵而言,跟他们讲圣人之道并没有什么用。毕竟这些基层士兵缺乏理论知识学习,对于高深的道理听不明白。范进写的话本从一开始就是为民间服务,对于这些士兵而言格外亲切,寓教于乐中完成了思想的转变。
能够用娱乐的方式讲道理就绝不搞高台教化,这是范进从一开始就定下的目标,搞思想工作不等于非要一本正经,花旗国那种在勇敢的心里宣传自己价值才是王道。
后世在这个领域没法战胜花旗国,在这个时代总算有了这个机会和能力,范进自然不会放过机会。大多数人对于其用心看不出来,普通人拿话本只是当个乐字,文人士子也就是个消遣之物,真正能发现话本妙用的人张居正算一个,戚继光也算一个。
比起严苛的军法,使用话本宣教效果更好,眼下蓟镇士兵有很多已经成了范进的书迷,包括戚继光叔侄也是如此。戚继光是把话本作为一种宣教工具进行研究,戚金正在年少,除了打仗之外爱好也颇为广泛,对于范进的作品却是发自内心的喜欢。
范进所有写过的话本在蓟镇军中都有收藏,其中一部分并不适合普通士兵观看的,作为福利在军官中传播,毕竟军中缺少女眷这些足本画册堪称甘霖。还有一些主打男女情爱的话本不是武人的菜,但却是戚夫人的最爱。要知南塘将军沙场无敌,唯有季常之癖,孝敬夫人乃是军中第一要务,轻忽不得。
不比戚继光经验丰富心智成熟,戚金年纪与范进仿佛,自己认识字却不算衣冠中人,对于文人士子本就崇拜。平日里看多了话本,于范进更当做偶像来看,今天见面之下范进的平易近人以及毫无架子,更是让戚金从心里敬服,将范进看成了话本里那些书生主人公的化身。
他带着这种情绪,范进就好跟他交涉,两下谈了没多久,几以成了刎颈之交。王邦屏在旁边挤眉弄眼,又练练干咳,戚金却全无反应,直急得王邦屏满头大汗。还是范进看出端倪,笑着将王邦屏招呼过来问道:
“王参戎托付了戚小将军什么事,不如当面说出来吧。你既然是戚小将军的结拜手足,本官也就不拿你当外人,有什么想说的只管说。”
戚金这才想起什么,不好意思地摘下头盔搔着头皮,“范大老爷有所不知,我这盟兄有点难处,本来托我说项的,不想沐恩小的一时高兴就给忘了,也不怪我这兄长着急。”
范进看了一眼王邦屏,“难处?不知是什么难处,本官又能帮什么忙。”
“没什么,就是前些时大哥出了批货,不想被人扣住了,这批货是送给北虏的……得请大老爷高抬贵手通融通融。”
,还是可以做点贡献,尽自己所能做点事。像是之前献的伤口护理知识虽然是以陈璘名义上报,但是确实惠及到了普通士兵。随后在张居正的推动下,已经在九边广泛宣传。受制于客观环境已经将领对于士兵的重视程度,大部分士兵未必能从里面获益,但能多救一些人总是好事。养猪、肥田的方法同理。
杯水车薪也好过连杯水都懒得用,能够做一点事的就好过什么事都不做。范进无法保证这条名为大明的船永远不沉,也没有别开天地另造新船的打算,所谓裱糊匠,自然就是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把发现的破损补完,就算是功德圆满,至于深层次的问题,他自问是无力解决。
就以技术为例,后人看记载时经常会惊讶原来古代就已经有了这个,然后再鄙夷一番倒退说。事实上古代的技术传播和保护都很差劲,像戚继光在剿倭作战时研发的湿法火药,到了明末就被再次“发明”出来,随后到了清朝,分别在清中期、中后期、末期反复被“发明”。关键原因就是,有了这种技术跟这种技术能否传播继续没有任何关系,很多时候就是人死技术消失,更多时候人没死技术也消失了。
范进的种豆计划靠着张居正的虎皮,以行政手段强行推广,才能在蓟镇推行开,又因为肥猪对于所有人都有好处,才能获取进一步的传播。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如果没有后续的计划跟进,等到张居正一死,新人上台。为了表示跟张居正全面划清界限,这范猪连同豆苗也得从边关绝迹。
这次的山西之行,怎么也要给自己的座师找点麻烦。范进心里如是想着,既然他把自己放在火上烤,那就别怪自己炸给他看,让他知道一下把危险品置于火源之上是何等愚蠢的行为。山西是张四维等人的根基所在,一个外来户要想在里面有所作为并不容易,即便是扈从官军也未必完全可信,眼前的戚金就是上天派来给自己帮忙的好助手。
未思进先思退,最低限度也要保证自己和家中女眷的人身安全。固然如今的范进不是文弱书生,可是身在边地,有一员虎将保驾自然最是放心,是以范进对于戚金的态度格外优容刻意结交,戚金也自受宠若惊。话渐渐多了起来,态度也不像方才那么拘谨。
“标下虽然是武人,但是也识字读书,范老爷写的那些话本,也特意买来看过。尤其是精忠传、杨家将这几部书,连我伯父都很喜欢的,还特意拿了里面的故事来教训士卒。要下面的儿郎像杨令公、岳武穆这等忠臣来学,以身许国,以性命报答君王。他日自然也有人给他们树碑立传,名标青史。”
戚继光训练士兵的方法,其实是把部下士兵当成军官预备役来培养。士兵在入伍前基本都是文盲,入伍之后则由戚继光派人教授文字,让他们能读会写,有需要时,人人都可以担任基层军官。
他们读书的教材原本都是军令,眼下已经变成范进写的那些宣传忠于君上,宁死不能造反的话本故事。这时代的人第一是愚昧迷信,第二就是思想上没有自己的体系,特别容易被人影响,换句话说三观没成型。
像是清末鼎鼎大名的哥老会,在军队里就极有影响力,龙头山主的大令远比军令有效。明军的情形也类似如此,在军队里教门同样广泛传播,只是没形成哥老会那么强大的生命力也不成体系而已。
对于这些士兵而言,跟他们讲圣人之道并没有什么用。毕竟这些基层士兵缺乏理论知识学习,对于高深的道理听不明白。范进写的话本从一开始就是为民间服务,对于这些士兵而言格外亲切,寓教于乐中完成了思想的转变。
能够用娱乐的方式讲道理就绝不搞高台教化,这是范进从一开始就定下的目标,搞思想工作不等于非要一本正经,花旗国那种在勇敢的心里宣传自己价值才是王道。
后世在这个领域没法战胜花旗国,在这个时代总算有了这个机会和能力,范进自然不会放过机会。大多数人对于其用心看不出来,普通人拿话本只是当个乐字,文人士子也就是个消遣之物,真正能发现话本妙用的人张居正算一个,戚继光也算一个。
比起严苛的军法,使用话本宣教效果更好,眼下蓟镇士兵有很多已经成了范进的书迷,包括戚继光叔侄也是如此。戚继光是把话本作为一种宣教工具进行研究,戚金正在年少,除了打仗之外爱好也颇为广泛,对于范进的作品却是发自内心的喜欢。
范进所有写过的话本在蓟镇军中都有收藏,其中一部分并不适合普通士兵观看的,作为福利在军官中传播,毕竟军中缺少女眷这些足本画册堪称甘霖。还有一些主打男女情爱的话本不是武人的菜,但却是戚夫人的最爱。要知南塘将军沙场无敌,唯有季常之癖,孝敬夫人乃是军中第一要务,轻忽不得。
不比戚继光经验丰富心智成熟,戚金年纪与范进仿佛,自己认识字却不算衣冠中人,对于文人士子本就崇拜。平日里看多了话本,于范进更当做偶像来看,今天见面之下范进的平易近人以及毫无架子,更是让戚金从心里敬服,将范进看成了话本里那些书生主人公的化身。
他带着这种情绪,范进就好跟他交涉,两下谈了没多久,几以成了刎颈之交。王邦屏在旁边挤眉弄眼,又练练干咳,戚金却全无反应,直急得王邦屏满头大汗。还是范进看出端倪,笑着将王邦屏招呼过来问道:
“王参戎托付了戚小将军什么事,不如当面说出来吧。你既然是戚小将军的结拜手足,本官也就不拿你当外人,有什么想说的只管说。”
戚金这才想起什么,不好意思地摘下头盔搔着头皮,“范大老爷有所不知,我这盟兄有点难处,本来托我说项的,不想沐恩小的一时高兴就给忘了,也不怪我这兄长着急。”
范进看了一眼王邦屏,“难处?不知是什么难处,本官又能帮什么忙。”
“没什么,就是前些时大哥出了批货,不想被人扣住了,这批货是送给北虏的……得请大老爷高抬贵手通融通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