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大清帝王权谋那点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食、医药之事统统由李莲英服侍。这天下午,光绪的病情突然转危,不久死去。
据说是慈禧令太监将他毒死的。有的学者认为,由于袁世凯的叛卖告密,使慈禧镇压了维新运动。袁世凯担心慈禧死后光绪重新执政,将会问罪于他,于是就与庆亲王色结,打算废黜光绪,立庆亲王之子为帝,事不成,就下手毒杀了光绪。
又有学者认为光绪是病死的。光绪自幼身体孱弱,一直有脾胃虚弱的毛病。成年后又有滑精症状,而且一天比一天厉害。他又长期咳嗽,似乎患有肺结核。政治上的失意,长期的精神抑郁,更使他患有严重的神经官能症,心悸、失眼、食欲不振等症状相继出现,逝世前一年已病入骨肓,直接死亡的原因,可能是心肺功能的慢性衰竭,并发急性感染。这一说法为多数学者接受。
光绪病死后的庙号为德宗景皇帝,史称光绪皇帝。
2、文治
1)、戊戌变法
在维新人士和帝党官员的积极推动下,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新政从此日开始,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为止,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在此期间,光绪皇帝根据康有为等人的建议,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书和谕令。
新政措施虽未触及封建统治的基础,但是,这些措施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为封建顽固势力所不容 。清政府中的一些权贵显宦、守旧官僚对新政措施阳奉阴违,托词抗命。慈禧太后在光绪皇帝宣布变法的第五天,就迫使光绪连下三谕,控制了人事任免和京津地区的军政大权,准备发动政变。
1898年9月21日凌晨,慈禧太后突然从颐和园赶回紫禁城,直入光绪皇帝寝宫,将光绪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瀛台;然后发布训政诏书,再次临朝“训政”,“戊戌政变”成功。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下令捕杀在逃的康有为、梁启超;逮捕谭嗣同、杨深秀、林旭、杨锐、刘光第、康广仁、徐致靖、张荫桓等人。9月28日,在北京菜市口将谭嗣同等六人杀害;徐致靖处以永远监禁;张荫桓被遣戍新疆。所有新政措施,除7月开办的京师大学堂外,全部都被废止。从6月11日至9月21日,进行了103天的变法维新,以戊戌政变宣告失败。
二、武功
1)、中法战争
1883(清光绪九年)至1885年,中国军民抗击法军侵略越南和中国的战争。
1884年8月上旬,法舰3艘进犯台湾基隆,被守军击退。23日,以“游历”为名事先闯入福建马尾军港的法慈禧太后呼政处——颐和园乐寿堂国远东舰队突然向港内的福建水师实施猛烈攻击,挑起马尾海战。福建水师仓促应战,11艘舰艇除两艘驶向上游搁浅外,余被击沉,伤亡700余人。其后,法舰又炮击马尾福州船政局,并轰毁闽江下游两岸炮台,扬长而去。26日,清政府被迫正式对法国宣战。
至1885年4月上旬,中法签订停战协定,前线清军奉命克期停战撤回。6月上旬,中法签订《中法新约》。时人认为“法国不胜而胜,吾国不败而败”,对战争结局表示不满。尽管清政府一再妥协,但由于前敌军民的浴血拚战,终使中法战争成为中国近代战争史上唯一一次没有向西方侵略者割地赔款的战争。中法战争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命运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清政府也从军事上全面总结教训,立即组建总理海军事务衙门,决意大力加强海军建设,以抵御外来侵略。
2)、中日甲午战争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至1895年,中国军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因战争爆发于旧历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
早在日军占领辽东半岛后,清廷便开始通过外交途径向日本请和。威海卫失陷后,清廷求和之心更切,遂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日议和。1895年4月17日,中日两国的和谈代表在日本马关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及《议订专条》三款、《另约》三款、《停战展期专条》两款。处于战败地位的清政府向日本赔偿军费白银2.3亿两,割让台湾、澎湖列岛等,丧失了大量国家主权。此后,台湾爱国军民进行了反抗日本占领的艰苦武装斗争。
此后,中国人民为反对《中日马关条约》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台湾军民在刘永福等领导下自发组织起来抵抗日军割占台湾,使日本侵略者付出了重大的代价。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中国军民抗击英、法、德、俄、美、日、意、奥等国侵略军联合入侵的战争。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加紧侵华,而且不断策划瓜分中国。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情况下,中国北方兴起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1900年夏,京、津地区义和团的声势尤为浩大,引起列强恐惧。4月6日,英。法、德、美等国公使联合照会清政府,限令于短期内将义和团“剿除净灭”。5月底6月初,英、法、德、俄、美、日、意、奥八国又借口保护使馆和租界,陆续派军队进入北京、天津,各国军舰则集结于大沽口外,伺机进犯。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使得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党集团对义和团的态度发生转变,企图“用拳灭洋”,以维护其统治地位。慈禧任命支持义和团的端王载漪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并调董福祥部武卫后军入京,配合义和团行动。6月10日,驻天津租界的八国联军2000余人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率领下,分批乘火车向北京进犯,揭开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序幕。至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被迫同英、法、德、俄、美、日、意、奥及荷、比、西等11国在北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从此,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民族危机更加严重。
食、医药之事统统由李莲英服侍。这天下午,光绪的病情突然转危,不久死去。
据说是慈禧令太监将他毒死的。有的学者认为,由于袁世凯的叛卖告密,使慈禧镇压了维新运动。袁世凯担心慈禧死后光绪重新执政,将会问罪于他,于是就与庆亲王色结,打算废黜光绪,立庆亲王之子为帝,事不成,就下手毒杀了光绪。
又有学者认为光绪是病死的。光绪自幼身体孱弱,一直有脾胃虚弱的毛病。成年后又有滑精症状,而且一天比一天厉害。他又长期咳嗽,似乎患有肺结核。政治上的失意,长期的精神抑郁,更使他患有严重的神经官能症,心悸、失眼、食欲不振等症状相继出现,逝世前一年已病入骨肓,直接死亡的原因,可能是心肺功能的慢性衰竭,并发急性感染。这一说法为多数学者接受。
光绪病死后的庙号为德宗景皇帝,史称光绪皇帝。
2、文治
1)、戊戌变法
在维新人士和帝党官员的积极推动下,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新政从此日开始,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为止,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在此期间,光绪皇帝根据康有为等人的建议,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书和谕令。
新政措施虽未触及封建统治的基础,但是,这些措施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为封建顽固势力所不容 。清政府中的一些权贵显宦、守旧官僚对新政措施阳奉阴违,托词抗命。慈禧太后在光绪皇帝宣布变法的第五天,就迫使光绪连下三谕,控制了人事任免和京津地区的军政大权,准备发动政变。
1898年9月21日凌晨,慈禧太后突然从颐和园赶回紫禁城,直入光绪皇帝寝宫,将光绪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瀛台;然后发布训政诏书,再次临朝“训政”,“戊戌政变”成功。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下令捕杀在逃的康有为、梁启超;逮捕谭嗣同、杨深秀、林旭、杨锐、刘光第、康广仁、徐致靖、张荫桓等人。9月28日,在北京菜市口将谭嗣同等六人杀害;徐致靖处以永远监禁;张荫桓被遣戍新疆。所有新政措施,除7月开办的京师大学堂外,全部都被废止。从6月11日至9月21日,进行了103天的变法维新,以戊戌政变宣告失败。
二、武功
1)、中法战争
1883(清光绪九年)至1885年,中国军民抗击法军侵略越南和中国的战争。
1884年8月上旬,法舰3艘进犯台湾基隆,被守军击退。23日,以“游历”为名事先闯入福建马尾军港的法慈禧太后呼政处——颐和园乐寿堂国远东舰队突然向港内的福建水师实施猛烈攻击,挑起马尾海战。福建水师仓促应战,11艘舰艇除两艘驶向上游搁浅外,余被击沉,伤亡700余人。其后,法舰又炮击马尾福州船政局,并轰毁闽江下游两岸炮台,扬长而去。26日,清政府被迫正式对法国宣战。
至1885年4月上旬,中法签订停战协定,前线清军奉命克期停战撤回。6月上旬,中法签订《中法新约》。时人认为“法国不胜而胜,吾国不败而败”,对战争结局表示不满。尽管清政府一再妥协,但由于前敌军民的浴血拚战,终使中法战争成为中国近代战争史上唯一一次没有向西方侵略者割地赔款的战争。中法战争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命运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清政府也从军事上全面总结教训,立即组建总理海军事务衙门,决意大力加强海军建设,以抵御外来侵略。
2)、中日甲午战争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至1895年,中国军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因战争爆发于旧历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
早在日军占领辽东半岛后,清廷便开始通过外交途径向日本请和。威海卫失陷后,清廷求和之心更切,遂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日议和。1895年4月17日,中日两国的和谈代表在日本马关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及《议订专条》三款、《另约》三款、《停战展期专条》两款。处于战败地位的清政府向日本赔偿军费白银2.3亿两,割让台湾、澎湖列岛等,丧失了大量国家主权。此后,台湾爱国军民进行了反抗日本占领的艰苦武装斗争。
此后,中国人民为反对《中日马关条约》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台湾军民在刘永福等领导下自发组织起来抵抗日军割占台湾,使日本侵略者付出了重大的代价。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中国军民抗击英、法、德、俄、美、日、意、奥等国侵略军联合入侵的战争。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加紧侵华,而且不断策划瓜分中国。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情况下,中国北方兴起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1900年夏,京、津地区义和团的声势尤为浩大,引起列强恐惧。4月6日,英。法、德、美等国公使联合照会清政府,限令于短期内将义和团“剿除净灭”。5月底6月初,英、法、德、俄、美、日、意、奥八国又借口保护使馆和租界,陆续派军队进入北京、天津,各国军舰则集结于大沽口外,伺机进犯。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使得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党集团对义和团的态度发生转变,企图“用拳灭洋”,以维护其统治地位。慈禧任命支持义和团的端王载漪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并调董福祥部武卫后军入京,配合义和团行动。6月10日,驻天津租界的八国联军2000余人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率领下,分批乘火车向北京进犯,揭开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序幕。至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被迫同英、法、德、俄、美、日、意、奥及荷、比、西等11国在北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从此,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民族危机更加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