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历史的拐点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他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生于元末群雄争锋的年代。公元1360年朱棣出生,11岁被封为燕王,17岁迎娶徐达长女,21岁就藩北平。公元1398年农历五月,朱元璋病故,因太子朱标早死,由22岁的皇太孙即位,年号建文。皇太孙朱允炆生长于宫中,喜读书而统治经验不足,在齐泰、黄子澄等同谋下,登位不久,即对拥有兵力、对帝位有威胁的诸叔王采取了“削藩”的政策,自即位后三个月开始,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竟以各种理由削除了周、湘、齐、代、岷5位藩王,然后再向力量最大的燕王朱棣开刀,杀燕王护卫头目2人,并切责燕王,逮燕王府官僚,并且下令诸亲王不得节制文武将吏。皇族内部矛盾由此迅速激化。建文帝命令将臣监视朱棣,并乘机逮捕之。朱棣得到这一消息,立即诱杀了前来执行监视逮捕任务的将臣,指称齐泰、黄子澄为奸臣,须加以诛讨,于是在公元1399年农历七月以“清君侧”的名义举兵。
因为经过朱元璋大肆杀戮功臣宿将后,朝廷也无人可用,朱允炆只好起用年老的耿炳文为将,率13万军伐燕。农历八月,燕王在滹沱河大败耿炳文。建文帝随即任命李景隆为大将军,代替耿炳文带军。李景隆本是纨绔子弟,根本不懂兵法,他收集耿炳文的溃兵,并调各路军马,共计50万征伐朱棣,结果被朱棣打败,李景隆乘夜率先逃跑。士兵听说主帅已逃,四散逃亡。建文帝为大臣所蒙蔽,反而奖励打了败仗的李景隆,还让他会同郭英、吴杰等集合兵将60万众,号称百万,进抵白沟河。白沟河之战,燕王大军一度受挫。但南军政令不一,燕军利用有利时机,力挫南军主将。南军兵败如山倒,李景隆再次退逃。李景隆在几个月的时间内一败再败,建文帝撤免了他的大将军职务,采黄子澄之谋,遣使议和以求缓攻,又任命盛庸为平燕将军以遏燕军南下。盛庸率兵北伐,在东昌大败燕军,朱棣亲信将领张玉死于战阵,朱棣自己也被包围,后来在援军的接应下才得以突围。
公元1401年,朱棣的燕军虽屡战屡胜,但建文帝的军队兵多势盛,攻不胜攻,所克城邑不能巩固。正在朱棣苦恼之际,南京宫廷里的太监送来了京城空虚可以直取的情报。朱棣手下谋士也劝他越过山东,以迅速行动直趋金陵。于是朱棣决定越过山东,直捣金陵。公元1402年农历正月,燕军进入山东,大军很快南下,并且突破了淮河防线,渡过淮水,攻下扬州、高邮等要地,准备强渡长江。建文帝曾想以割地分南北朝为条件同燕王议和,被拒绝。农历六月十三日大军进抵金陵金川门,李景隆和谷王为朱棣开门迎降。燕王进入京城后,在群臣的拥戴下即皇帝位,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以燕王朱棣的胜利而告终。
强藩威胁皇权之忧解除后,朱棣作出了一个令群臣不可思议的决定:把都城由南京迁往北平。众所周知,南京远离北方蒙古骑兵的威胁,是一个安全富庶的所在,而当时的北京则是与蒙古骑兵厮杀的最前线。众大臣提出异议,都认为南京乃祖宗的皇宫不应该迁都。但是,朱棣力排众议,并斥其反对者是“彼,书生之见,乌能达英雄之略哉”。
朱棣为了迁都与其谋臣们做了一系列精心准备,如提高北京的政治地位,恢复、发展北京的经济,疏通运河等,并于公元1406年营建北京城。朱棣命善于经营规划的泰宁侯陈硅主持建造宫殿;命在工部任职数十年且精于营建业务、办事勤敏、精于计算的尚书吴中参与组织规划北京宫殿和长、献、景三陵的营造。此外,参与北京营建工作的还有宦官、杰出的建筑设计师阮安,长于调度的木工蔡信,尤擅粉饰彩绘的民工杨青,人称“蒯鲁班”的木工蒯祥以及善于刻镂石料成华表、丹陛、石兽的石工陆祥等专业人才。公元1420年,北京宫殿主体完工,明成祖正式以北京为京师。公元1421年农历正月初一,朱棣登奉天殿受百官朝贺,从此明朝正式宣布以北京作为政治、军事的中心。迁都北京使明成祖能就近指挥长城一线的军事防御,便于抵抗蒙古族的军事进攻,解除了北方对中央的威胁,保证了国家的统一和长城以内社会环境的安定和经济的稳步发展。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他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生于元末群雄争锋的年代。公元1360年朱棣出生,11岁被封为燕王,17岁迎娶徐达长女,21岁就藩北平。公元1398年农历五月,朱元璋病故,因太子朱标早死,由22岁的皇太孙即位,年号建文。皇太孙朱允炆生长于宫中,喜读书而统治经验不足,在齐泰、黄子澄等同谋下,登位不久,即对拥有兵力、对帝位有威胁的诸叔王采取了“削藩”的政策,自即位后三个月开始,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竟以各种理由削除了周、湘、齐、代、岷5位藩王,然后再向力量最大的燕王朱棣开刀,杀燕王护卫头目2人,并切责燕王,逮燕王府官僚,并且下令诸亲王不得节制文武将吏。皇族内部矛盾由此迅速激化。建文帝命令将臣监视朱棣,并乘机逮捕之。朱棣得到这一消息,立即诱杀了前来执行监视逮捕任务的将臣,指称齐泰、黄子澄为奸臣,须加以诛讨,于是在公元1399年农历七月以“清君侧”的名义举兵。
因为经过朱元璋大肆杀戮功臣宿将后,朝廷也无人可用,朱允炆只好起用年老的耿炳文为将,率13万军伐燕。农历八月,燕王在滹沱河大败耿炳文。建文帝随即任命李景隆为大将军,代替耿炳文带军。李景隆本是纨绔子弟,根本不懂兵法,他收集耿炳文的溃兵,并调各路军马,共计50万征伐朱棣,结果被朱棣打败,李景隆乘夜率先逃跑。士兵听说主帅已逃,四散逃亡。建文帝为大臣所蒙蔽,反而奖励打了败仗的李景隆,还让他会同郭英、吴杰等集合兵将60万众,号称百万,进抵白沟河。白沟河之战,燕王大军一度受挫。但南军政令不一,燕军利用有利时机,力挫南军主将。南军兵败如山倒,李景隆再次退逃。李景隆在几个月的时间内一败再败,建文帝撤免了他的大将军职务,采黄子澄之谋,遣使议和以求缓攻,又任命盛庸为平燕将军以遏燕军南下。盛庸率兵北伐,在东昌大败燕军,朱棣亲信将领张玉死于战阵,朱棣自己也被包围,后来在援军的接应下才得以突围。
公元1401年,朱棣的燕军虽屡战屡胜,但建文帝的军队兵多势盛,攻不胜攻,所克城邑不能巩固。正在朱棣苦恼之际,南京宫廷里的太监送来了京城空虚可以直取的情报。朱棣手下谋士也劝他越过山东,以迅速行动直趋金陵。于是朱棣决定越过山东,直捣金陵。公元1402年农历正月,燕军进入山东,大军很快南下,并且突破了淮河防线,渡过淮水,攻下扬州、高邮等要地,准备强渡长江。建文帝曾想以割地分南北朝为条件同燕王议和,被拒绝。农历六月十三日大军进抵金陵金川门,李景隆和谷王为朱棣开门迎降。燕王进入京城后,在群臣的拥戴下即皇帝位,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以燕王朱棣的胜利而告终。
强藩威胁皇权之忧解除后,朱棣作出了一个令群臣不可思议的决定:把都城由南京迁往北平。众所周知,南京远离北方蒙古骑兵的威胁,是一个安全富庶的所在,而当时的北京则是与蒙古骑兵厮杀的最前线。众大臣提出异议,都认为南京乃祖宗的皇宫不应该迁都。但是,朱棣力排众议,并斥其反对者是“彼,书生之见,乌能达英雄之略哉”。
朱棣为了迁都与其谋臣们做了一系列精心准备,如提高北京的政治地位,恢复、发展北京的经济,疏通运河等,并于公元1406年营建北京城。朱棣命善于经营规划的泰宁侯陈硅主持建造宫殿;命在工部任职数十年且精于营建业务、办事勤敏、精于计算的尚书吴中参与组织规划北京宫殿和长、献、景三陵的营造。此外,参与北京营建工作的还有宦官、杰出的建筑设计师阮安,长于调度的木工蔡信,尤擅粉饰彩绘的民工杨青,人称“蒯鲁班”的木工蒯祥以及善于刻镂石料成华表、丹陛、石兽的石工陆祥等专业人才。公元1420年,北京宫殿主体完工,明成祖正式以北京为京师。公元1421年农历正月初一,朱棣登奉天殿受百官朝贺,从此明朝正式宣布以北京作为政治、军事的中心。迁都北京使明成祖能就近指挥长城一线的军事防御,便于抵抗蒙古族的军事进攻,解除了北方对中央的威胁,保证了国家的统一和长城以内社会环境的安定和经济的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