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步步惊心续集之天若有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步步惊心》观后感——
锦江晚空
1八爷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形容八,我想我会用“温润如玉”。
温润两个字,在我看来,实在是对一个人的终极赞美。无关身份、财富、权位,只与才情、修养、气度相结。是人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的整体和谐,是一切精神行为的大智大美。
但八,确是当得起这两个字的。
气自谦谦之下,又是什么在作底?
其母乃辛者库浣洗奴出身,在那充斥着权势与扭曲人心的重重宫帏之中,我不敢揣测他的成长轨迹。挣扎与奋起,深夜的悲泣,要有怎样的大智大勇,才能将那些伤痛与屈辱一一抚平,碾磨成尘,并从中汲取滋养,仿佛暗夜里悄生的白莲。
淡却暖。或者说一直抱持着对暖的渴望。对若兰缘起于此,对若曦情归于此。
2曦与八
曦会爱上这样的男子,是自然的事。
初相遇,曦还是天真烂漫的少女,而八已完成了人生的根本演进。
如上所说,曦吻合了他内心对于情感温暖的全部渴望。嫡福晋郭络罗氏,给予了他政治权力上的支撑与襄助,但辛寒的出身,内心的荒凉,让他对与若兰初见惊艳,当他满心欢喜迎接人生的快乐与暖色时,却发现那温暖永不能属于他。
书中说,曦与若兰有四五分相像,这是不可忽略的细节。替代与补偿,原是有的。
一方面因两人身份年龄的原因,八作为长者,一直对曦引导、照顾、宽容、宠溺,在更深的精神层面,八又渴望依赖,冥冥之中等待曦对他内心的救赎。
有几个细节。一是八蒙住曦的眼说,不许用那种悲伤的眼神看他。并安慰她说,你在伤心什么呢,不要害怕。这个细节桐华写得真是好。真是不知道么?真是不害怕么?脆弱的其实是谁?八的内心是拒绝看清楚的。他愿意把曦永远当成十三四岁的少女,放在手心里呵疼。一但曦表现出超越年龄甚至超越他的那种清澈与智慧时,他就痛苦而无所适从了。
二是曦雨中罚跪,八与十四来探望。曦看见八的白袍沾在雨水这中,伸手想帮他挽起,被八打开了双手。桐华用的一个“打”字实在是妙。不是侧身,更不是挡,而是“打”。这实在不符合八爷的谦谦举止。可以揣想曦与四相拥的场景,给了他怎样深重的打击。妒肯定是有的,但我相信更大的震撼在于,亲眼目睹的两颗平等、了解、契合的心灵是如何相依相伴。通透如他,终于明白若曦想要爱情,是他给不起的样子
3四与曦
爱不是一方恒久的付出,不是长久的等待,不是一方从一方灵魂汲取慰籍和营养。
这是曦的爱情观,八一直不懂的。
不同时代的人,观念终究不同。其实,在四二赠木兰之前,他亦是不懂的。
缘起于误会。四之所以误会,曦的种种古怪与留心当然是主要原因,但与四的观念与先入为主也不无关系。曦在这个阶段对于他来说,也只是“有意”而已。相信草原上曦的拒绝是惊到他了,而正视尊重恰好也是从这一刻才开始的。后来的接触,四看到了她为敏敏及十三做的,歌也好舞罢并非重点,而是对于爱对于对方的珍惜与尊重,听从内心但又绝不强勉,珍爱对方亦珍爱自己。
借用十三的口,桐华写“要你愿意,你和四哥肯定能彼此交心的,因为你能理解他的志向,他的苦,他的痛!”这可看出,此时若曦于他,已是知已。四开始把她当作均等的精神伴侣,自己的雄心、困惑、痛苦愿意向她分享与倾述。
有人不理解,曦为何不可与八共赴生死。爱慕、理解、尊重、欣赏、共鸣、携持,爱虽无定式可言,但总是渐进原则。
四是聪明人。他送木兰簪,却是静静等曦戴起来。不像八送手镯。即使已登极位,十年等待,只因感觉曦的抗拒,也愿意等下去。这种等待,是尊重,亦是笃定。
他从未以任何权势或物质的许诺去追求过曦。最缠绵的情话,是坦言虽拥有天下,能给的却只有他的心。他对曦的了解,对这段爱的定义,与八说“许她作皇后”,亦不可同语。
爱到绝境,虽是十四挺身而出,八的自我牺牲,又何尝不是他的最后宽容。
这段情的开头,曦问他喜好,一问一答,场面好笑。虽是净是点滴,但桐华所写,亦是用了心的。微雨、雨后青蓝……宁静淡泊,与他很是相符。喜欢的书却是金刚经。本来猜会是道德经呢。“一切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看来不是不懂得,只是放不下。
4一曰美玉,一曰顽石
我在吧内闲逛的时候就想,若桐华大人得了空,来看四爷党八爷党相峙的状况,心里一定乐不可支。双方能够相峙不下,至少充分地说明了大人“男主无纯粹天使或魔鬼”的构想得到了充分体现,男一男二人物形象是很丰满的。
一曰美玉,一曰顽石。
通透玲珑,儒雅从容。出深山,千凿万琢始成器。
沉静定讷,简直静朴。隐闹世,抱愚守拙方得存。
玉碎,源于本心的质地,是宿命。爱之则谓性高洁世难容。毙鹰事件前后,四与八,同被康熙猜忌嫌隙,但两人的表现,却是截然不同的。八是全然没有解释,闭门生病去了,四却作了富贵闲人,归隐田园,醉心农事,谈玄论道。就凭这一点,足可见,一个清傲,一个精乖。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隐忍十载,只待一机。谋定而动,乾坤挪移。
所谓江山竞逐,原就是阴谋鲜血铺就,只论成败并无对错。如果八上位了会如何?我猜也并无二致。
玉亦有浊瑕,石亦未必就无真趣,玉亦未必通透,石亦未必顽冥。桐华的本意,或许就是告诉我们,玉石玉石,不过是一个物件的两个相面,其本质并无不同。
5若曦
首先,我要说,我是很喜欢若曦这个人物的。桐华笔下,她不是单薄的纸片人,怯懦小心但又坚强勇敢,精明算计但又一腔痴念,有血有肉形象很丰满。她也不是僵化的一樽雕像,随着作者的娓娓讲述,我们仿佛亲眼目睹她从一个懵懂“十三妹”成长为成**子,从谨小慎微但求自保,小心试探进退失据,到无悔无怨地牺牲付出,最终被环境及命运毁灭的全过程。我们看着她成长,看着她受伤,喜着她的喜,痛着她的痛,终于与她变成莫逆之交。
6最初
近来的相亲节目尤其多,有泛滥之势。我注意到被问及恋爱史时,很多嘉宾的回答如出一辙:“我恋爱了三次”。三,似乎成了一种标识性的存在,这很有趣。
当然不能死脑筋地认为三就是三,这当然是个虚数。它表示在大多数人记忆中最深刻的情感经历,后面是人不断成熟的心路阶段。
最美最纯的情窦初开,付出最多受伤最重的一声叹息,温暧平实的最后归宿。
曦与八,就是这样的惊心动魄的初见。白衣如雪,丰神如玉,和暖如春,还有着女主已然知悉的不幸与悲情。试问,哪个懵懂少女,能够抵挡这样的男子。明知是错,还是爱了。青葱岁里,总是太容易许下诺言,“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携老。”那时只懂得姿态的美好,全然不懂“生死””“相知”的隐痛与厚重,以为即使放弃了世界,只要拥有爱情,便可以抵挡一切,救赎一切。
曦与八的悲剧,在于年龄心智爱情理想的不对等。他们各自在各自的世界里一厢情愿,既不肯了解对方,甚至拒绝对方的真实与变化。连十四都知道对若曦吼:“马尔泰若曦,你究竟要什么?”但八从来不问,他以他的方式给予关心照顾,以为日去经年,爱情自会开花结果。他不跟若曦分享他的想法,他不明白,人的感情,多是从分享秘密开始的。他与若曦分享唯一秘密就是与若兰故事,但是他的初衷,也只是缘于三人间特殊的身份。而这个诚恳的厚度,远不能让若曦与他共同面对现实的无情。八的理想里,曦是温室的花,提供他生命里渴求的艳色与温暖。物质上,他给予营养,精神上,曦给予抚慰。但他从未了解,曦作为现代的女性,追求的是怎样爱情。曦让他在江山与爱情中选择,其实我是同情他的,试问世间有多少爱情,经得起这样的拷问?
无论爱情开头是多么的惊心动魄,但它只是萌出的新芽,没有智慧与勇气的营养,永远长不成根深叶茂的大树。
初恋,好像永远只能用来祭奠。
7结局
剧集终于落幕。
个个都在哭。若曦哭,四、十三、十四,甚至一干配角全都在哭。在这一片凄风泪雨之中,触动我的,偏是几丝淡淡的明暖,竟全是来自八爷。
当他轻拥着若曦,拍着她柔声说:“把我们都忘了”的时候,我终是没忍住深深地叹息。这段从爱出发,横亘了太多沉重的感情,终是以爱作为了归途。
他给曦的最后一个笑容,脆弱得让人痛心:那是他悲惨人生中最后的爱怜与温存。终于还是明白,终于还是懂得,但一切,已然太晚,他只能将它们化作了深长的眺望,全部相授相还。
面对怀抱骨灰悲痛欲绝的雍正,他眼含悲悯地向这个与之争斗了一生,害他失去了全部,却与他同样结局悲惨的男人,讲述他与曦的爱情,坦承他的背弃与悔恨,在他落没的身影下,憔悴的容色中,有一层淡淡的人性的光辉,让人动容。
狱中一幕,这个如玉男子,终于走到他惨恻人生的最后终点,无怨亦无恨,无悲亦无喜,有的,竟是对无情命运中两份小小相知的感谢,磊落坦然,特别是望向窗口那一眼,似如朗风皓月,叫人心折。
8视角不平
相比于男主男配的血肉丰满,文中女性角色就要单薄得多了。除了被骂得最多的主角若曦,其她女配们多被塑造成了为情牺牲的道德贴纸,光辉,但只是薄薄一层。
坚贞执著的明慧,敢爱敢恨的明月,痴情不悔的玉檀……于是,有人说了,任何一个女配都比若曦招人疼……
这个现象很有趣。如桐华本人所说,书中男子,并无纯粹的天使或魔鬼,实笔或虚写,略略体味,便明白这群为这终极尊荣而生,终极竞逐而亡的男子,骨子里是全然一样的,不论是以何种面目出现。毕竟,流着同样的血液,生在样的环境。
有四粉,有八粉,十三粉,十四粉……四的好与恶,写得最实,粉丝最多;十三最虚,粉丝相对要少……
若曦写得实,被骂得最多……
不公平。
我相信也有不少男性读者,不知他们是如何看文中女性角色。但作为占大多数的的女性读者,我们的视角不平确实让人惊心。
同样作为女性,我们对于男性的不完美更容易谅解,给予女性的则是更多的苛责。
若曦明知是错,放弃一切爱了老八,老八却不愿意为她放弃一切,于是,若曦只能放弃了这段爱情。于是,八粉们骂若曦始乱终弃,为何不能像明慧那样一味付出,不求回应;
若曦放弃了富贵荣华,放弃了自身安危,最后甚至放弃了原则与尊严爱了老四,只是放不下友情放不下良善放不下于心不忍。于是,四粉们就骂她水性杨花,为何不能像玉檀那样不分善恶,只为痴情;
若曦并不知道出宫的办法,但爱着她的十四用求婚的方式救赎了她。无奈,曦已无心再爱,于是,十四的粉丝骂她唯利自私,辜负深情,为何不能像明玉一样,接受命运一往情深……
真是很难过,真是很想说,没有明慧,没有明玉,没有玉檀……她们,只是一层薄薄的剪影,生活中哪有这像的人。没有计较,没有底线,不求回应,永不更改的爱情,世上有么?
谁一生只爱过一个人,不论他是否爱你,不论他爱着谁,能给你什么回应,从看到他的第一眼,就一丝不变地爱下去。
我们不能这样,一方面要求男友(老公)只爱我一个,相亲计较着对方的工作,收入,住房,缅怀着初恋男友,一方面要求其她女性怀抱着圣女一般的情感道德观。
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9十三
在桐华笔下,十三阿哥几乎是完人,无论是个体生命的完美,个人道德与社会取向的统一,还是政治派别与行事角度的选取上,都显示过人的智慧与情商.
于是有人把他美化甚至神化了,他成了完美的阿哥,成了善与美的标本.
但,冷静客观地分析,就会明白,十三,并非完美标本.完美只是想像,真实终有瑕庇.
一废太子的时候,他与老四的对话.谁焦着,谁沉稳,已是显而易见.焦着之下,只是兄弟之义么?当然不能那么天真.十三与老四,是兄弟,但同时也是政治伙伴,说他为兄弟着急,不如说是为共同的政治利益着急,为政治前景担忧,更加全面与合理.
荷塘里,十三随着若曦的指引寻到了老四,他紧握的双手,拍在船舷之上,暴露出的,是怎样的心情?
朝堂上,大仁大义,以身相酬,被众多书迷大加称赞的一段.如果仅仅理解成自我牺牲,成就兄弟之义,那就又局限了.是随着老四的失势渐渐滑入深渊,最终满盘皆死,还是弃车保帅,博取一线生机?睿智的十三做了明智的选择,而后的时局发展再次证明了十三的的政治眼光与危机智慧.
在若曦出宫的事上,十三打了不少圆场.为什么十三会极力促成若曦的出宫,当然不只是为了若曦的自由理想,要不十三也是说服不了老四的.我揣想,作为老四终身的政治伙伴,十三已经意识到若曦的存在,已经成为了老四强势行政的心理弱点,利害分析,才能说服老四放手.不得不叹服啊.老四曾说若曦,虽懂得,却放不下,其实何人又不是如此,看得明白,只是心不由已.但只有十三,始终懂得,又能放下,明白全局,但又始终只是选择正确的角度去看待一切.
10相爱的原因
就我个人来说,跟若曦一样,不太能相信无原由的爱.年少的时候,我们憧憬一见惊心,经历过岁月才突然惊觉,我们爱过的人,不论外在如何,总有些相同的特质,原来是这些特质,将我们心灵吸引.老四就曾经问过若曦,你会不会不懂自己的心呢?大约就是这个意思.是啊,那时我们并不明白自己渴求、爱慕的特质到底是什么.
若曦渴求的爱情是什么样子?若曦的理想爱人是何种面目?
若曦与十三酒逢知己,曾说过,她的偶像,是嵇康.
叔夜是何许人相信不需我来说明,他是神明一样的存在,似乎上天造就,只是为了说明何为"人间奇迹".
他的魅力,不只在于俊朗风仪,诗书琴画,学识智慧,更是作为一个强健的生命个体,潇洒旷达热烈狂放的不羁个性,仿佛中天骄阳.
原来若曦爱的,是个体生命的卓然强健;是价值取向上的超然不拘.
第一段若曦与老四的正面交锋,关于老四的喜好,值得我们细细研究.微雨,离**泽木兰,雨后青蓝,王维的诗、金刚经老四爱的,是什么?老四的审美情趣与价值取向,又是什么?
宁淡旷远、冲静自然,仿佛夜叔玄美的《述志诗》,那么贴合。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为什么能在那么长的时间里,安抚熨贴着若曦的心?
那是一个真正强者的笃定与超然,那是智慧与强健才能看到的希望与达观。
若曦与老八尚在热恋之时,老八说,不要用那种悲悯的眼神看我,那时我就知道,他们没戏。若曦的爱情,只能属于真正强大的灵魂。
具有同质性的心灵,才能相互吸引;平视的爱情,会有特殊的契合与共鸣。
若曦对老八说过,如果我能少些狷介,少些计较,也许……但是,可能么?这个清傲到骨子里的女子,没有与她匹配的智慧高度,旷远内心,怎么爱得起这样的女子?
一切,皆是注定。
11小辫子
这是书里没有情节。剧集中出现了两次,一次是老四翻牌子若曦吃醋了,老四为了哄她让她抓了解气,算是两个人打情骂悄的小情趣;一次是若曦出宫之时,老四目送她的马车渐行渐远,下意识地摸自己的辫子,泪水无声滴落乾清门巍武的栏杆上。
这个情节我以为加得好。
先说第一场景。若曦生气了,老四很紧张。因为了解若曦的心,所以知道她受的伤有多深。小说里写,老四让若曦随便提要求,只管先应了。若曦问,你就不怕做不到?老四怎么答的?今天什么都依你,做不到也要努力做到。
这个诚恳够不够?
但若曦是什么样的女子,她会提什么样的要求?
我原来猜肯定不是金钱物质,名位权势,但这样精怪的要求,还真没想到。
抓就抓了吧,人家还挺得意,“只有我可以!”
我当时就笑了起来,看吧,这才是若曦,到底是清高骄傲的性子。不要物质不要权势,只是要那份独一无二,无可替代,小满足小得意,十足蜜恋的样子。
仿佛还有一句台词,若曦说:“你从来不让别人抓你的小辨子……”
是人都会有弱点,有罩门,而对于一个君王来说,把它暴露人前往往是致命的。老四啊,他偏偏就有那样的宽远的胸怀,强大的信认,能够允许若曦撕开他全部防卫,以精赤的本真,坦然无遮地站在她的面前。
其实若曦又何尝不是他的“小辫子”,他生命中全部的美好柔软,都给了她。
此时老四已然富有四海了,但他对若曦,甚至比之前的相处,更是平易的样子。
他没有封若曦,把她留在身边。若曦亲手给他做羹汤,他批个折子都要守着她。幸福,就是最平淡的面目,天天酣眠在他们枕边。
这就是若曦要的幸福,这就是他梦想中的水泽木兰。
场景二。小说里若曦出宫,老四是没有相送里,电视剧里加了这段。当然,乾清门外是只能乘辇不能跑马的,何况若曦的身份。但,老四那个深长的眺望,确实让人心碎。下意识的,他摸了摸自已的辫子,自此以后,那个“只有她敢”的人,永远失去了。
要明白,老四割舍的,究竟是什么?
九五之位,一旦登临,就意味着终极的寂寞。老四、十三、若曦私底下吃饭,十三毕躬毕敬,老四怅然。他眼看着人世情亲,终于离他远去,却也无可奈何。只有若曦对他还是老样子,礼都没有怎么行过。他下朝了,她只是端上热汤热饭,仿佛最平常的妇人,对待归家的丈夫。
用老四的话说,皇帝也是人。得到权利的终极满足与尊荣同时,也会在高处不胜中体会非常的恐慌与冰冷。人间的温暖亲情,看似最最平常,却恰是他不可企及深切渴望的。
若曦,是他作为一个“人”,最后的灵魂归宿,有若曦的地方,他才能够睡得安稳。
他送别的,不只是一段爱恋,也是全部的自己。从此以后,没有“四爷”更没有了“胤禛”,没有微雨没有青蓝没有木兰香,有的,只是一个称孤道寡的大清帝王。
12最美的场景
飞雪弥漫,天地混沌,仿佛生命之途,极迷茫又极广阔,一抹艳红,一抿幽玄,并肩而行。
一直以为,相携,是人与人最美的姿态。
时间仿佛停止,万物已然退却,乾坤寂静,天地洁白。只有彼此,只剩彼此,相依作伴。
仿佛世间最美的神仙眷侣,就此隐遁。
真的啊,就这样归去,该有多好。他们的爱情,原不该存于纷扰世间,而是属于这样纯美而辽远的梦中江湖。
万帐苍穹,夜华如水,迷蒙烛色下,一对璧人静静依偎,书声清朗,时光抛却。
一个貌自娟娟,一个气自谦谦。
美极!
接天莲叶,荡一叶扁舟,与这熙攘俗世,片刻疏离。
这是私密的内心世界,这是独有的精神港湾。
终于,向她敞开。
13自此别
最不愿意写的,是离别。
要经历过才会明白,那种痛,不是不舍,而是心念成灰。
独倚高楼,深长眺望的造型,进了诗入了画,而我,只愿把那恒永姿态,痴想成等待,仿佛那一端,连着归来。
但是这一刻,却再不能把疼痛的心劝慰。
此刻,便是他们的永别。
记得十三幽禁前,与若曦把酒畅谈,说起老四,在那风刀霜剑之地,虽有额娘亲弟,也跟没有差不多。
忽然就心酸。
康熙独爱太子,德妃偏爱十四。在继任人选上,即使太子失事,即使明知他怀抱经天之志,定世之才,康熙亦从未考虑过。
十四是他的同母胞弟,却与老八亲近,与他之间,只有冷淡疏远。
亲情的温暖,他体味太少,而人世的凉薄,太早尝遍。
浣衣局一场,老四终于得知若曦被贬的真正原因,他的反应,是何等震惊?
“他脸色骤暗,‘皇阿玛想把你赐给十四弟?你为什么不愿意?你不是一直想着逃离紫禁城吗?不是总想着找个小院子平平安安过日子吗?大好的机会就在眼前,为什么不要!为什么偏要抗旨?十四弟相貌出众,文才武略在我们兄弟中也是拔尖的,现在最得皇阿玛倚重,对你又极好,你忘了大雨中他为你一跪就是一夜吗?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终于看明白了若曦的心,终于懂得了如海的深情。
书中所写,他的神情,既悲亦喜。
终于有人,用她的深情,将他托举,让他觉得,自已珍贵。
她不爱黄金屋,不要封父荫祖,不要身份尊位,一切皇恩圣眷,她都不要。
这样地高绝,让人心折。
他能给她的,不是“朕”,只是“我”。是他的“坐看... -->>
《步步惊心》观后感——
锦江晚空
1八爷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形容八,我想我会用“温润如玉”。
温润两个字,在我看来,实在是对一个人的终极赞美。无关身份、财富、权位,只与才情、修养、气度相结。是人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的整体和谐,是一切精神行为的大智大美。
但八,确是当得起这两个字的。
气自谦谦之下,又是什么在作底?
其母乃辛者库浣洗奴出身,在那充斥着权势与扭曲人心的重重宫帏之中,我不敢揣测他的成长轨迹。挣扎与奋起,深夜的悲泣,要有怎样的大智大勇,才能将那些伤痛与屈辱一一抚平,碾磨成尘,并从中汲取滋养,仿佛暗夜里悄生的白莲。
淡却暖。或者说一直抱持着对暖的渴望。对若兰缘起于此,对若曦情归于此。
2曦与八
曦会爱上这样的男子,是自然的事。
初相遇,曦还是天真烂漫的少女,而八已完成了人生的根本演进。
如上所说,曦吻合了他内心对于情感温暖的全部渴望。嫡福晋郭络罗氏,给予了他政治权力上的支撑与襄助,但辛寒的出身,内心的荒凉,让他对与若兰初见惊艳,当他满心欢喜迎接人生的快乐与暖色时,却发现那温暖永不能属于他。
书中说,曦与若兰有四五分相像,这是不可忽略的细节。替代与补偿,原是有的。
一方面因两人身份年龄的原因,八作为长者,一直对曦引导、照顾、宽容、宠溺,在更深的精神层面,八又渴望依赖,冥冥之中等待曦对他内心的救赎。
有几个细节。一是八蒙住曦的眼说,不许用那种悲伤的眼神看他。并安慰她说,你在伤心什么呢,不要害怕。这个细节桐华写得真是好。真是不知道么?真是不害怕么?脆弱的其实是谁?八的内心是拒绝看清楚的。他愿意把曦永远当成十三四岁的少女,放在手心里呵疼。一但曦表现出超越年龄甚至超越他的那种清澈与智慧时,他就痛苦而无所适从了。
二是曦雨中罚跪,八与十四来探望。曦看见八的白袍沾在雨水这中,伸手想帮他挽起,被八打开了双手。桐华用的一个“打”字实在是妙。不是侧身,更不是挡,而是“打”。这实在不符合八爷的谦谦举止。可以揣想曦与四相拥的场景,给了他怎样深重的打击。妒肯定是有的,但我相信更大的震撼在于,亲眼目睹的两颗平等、了解、契合的心灵是如何相依相伴。通透如他,终于明白若曦想要爱情,是他给不起的样子
3四与曦
爱不是一方恒久的付出,不是长久的等待,不是一方从一方灵魂汲取慰籍和营养。
这是曦的爱情观,八一直不懂的。
不同时代的人,观念终究不同。其实,在四二赠木兰之前,他亦是不懂的。
缘起于误会。四之所以误会,曦的种种古怪与留心当然是主要原因,但与四的观念与先入为主也不无关系。曦在这个阶段对于他来说,也只是“有意”而已。相信草原上曦的拒绝是惊到他了,而正视尊重恰好也是从这一刻才开始的。后来的接触,四看到了她为敏敏及十三做的,歌也好舞罢并非重点,而是对于爱对于对方的珍惜与尊重,听从内心但又绝不强勉,珍爱对方亦珍爱自己。
借用十三的口,桐华写“要你愿意,你和四哥肯定能彼此交心的,因为你能理解他的志向,他的苦,他的痛!”这可看出,此时若曦于他,已是知已。四开始把她当作均等的精神伴侣,自己的雄心、困惑、痛苦愿意向她分享与倾述。
有人不理解,曦为何不可与八共赴生死。爱慕、理解、尊重、欣赏、共鸣、携持,爱虽无定式可言,但总是渐进原则。
四是聪明人。他送木兰簪,却是静静等曦戴起来。不像八送手镯。即使已登极位,十年等待,只因感觉曦的抗拒,也愿意等下去。这种等待,是尊重,亦是笃定。
他从未以任何权势或物质的许诺去追求过曦。最缠绵的情话,是坦言虽拥有天下,能给的却只有他的心。他对曦的了解,对这段爱的定义,与八说“许她作皇后”,亦不可同语。
爱到绝境,虽是十四挺身而出,八的自我牺牲,又何尝不是他的最后宽容。
这段情的开头,曦问他喜好,一问一答,场面好笑。虽是净是点滴,但桐华所写,亦是用了心的。微雨、雨后青蓝……宁静淡泊,与他很是相符。喜欢的书却是金刚经。本来猜会是道德经呢。“一切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看来不是不懂得,只是放不下。
4一曰美玉,一曰顽石
我在吧内闲逛的时候就想,若桐华大人得了空,来看四爷党八爷党相峙的状况,心里一定乐不可支。双方能够相峙不下,至少充分地说明了大人“男主无纯粹天使或魔鬼”的构想得到了充分体现,男一男二人物形象是很丰满的。
一曰美玉,一曰顽石。
通透玲珑,儒雅从容。出深山,千凿万琢始成器。
沉静定讷,简直静朴。隐闹世,抱愚守拙方得存。
玉碎,源于本心的质地,是宿命。爱之则谓性高洁世难容。毙鹰事件前后,四与八,同被康熙猜忌嫌隙,但两人的表现,却是截然不同的。八是全然没有解释,闭门生病去了,四却作了富贵闲人,归隐田园,醉心农事,谈玄论道。就凭这一点,足可见,一个清傲,一个精乖。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隐忍十载,只待一机。谋定而动,乾坤挪移。
所谓江山竞逐,原就是阴谋鲜血铺就,只论成败并无对错。如果八上位了会如何?我猜也并无二致。
玉亦有浊瑕,石亦未必就无真趣,玉亦未必通透,石亦未必顽冥。桐华的本意,或许就是告诉我们,玉石玉石,不过是一个物件的两个相面,其本质并无不同。
5若曦
首先,我要说,我是很喜欢若曦这个人物的。桐华笔下,她不是单薄的纸片人,怯懦小心但又坚强勇敢,精明算计但又一腔痴念,有血有肉形象很丰满。她也不是僵化的一樽雕像,随着作者的娓娓讲述,我们仿佛亲眼目睹她从一个懵懂“十三妹”成长为成**子,从谨小慎微但求自保,小心试探进退失据,到无悔无怨地牺牲付出,最终被环境及命运毁灭的全过程。我们看着她成长,看着她受伤,喜着她的喜,痛着她的痛,终于与她变成莫逆之交。
6最初
近来的相亲节目尤其多,有泛滥之势。我注意到被问及恋爱史时,很多嘉宾的回答如出一辙:“我恋爱了三次”。三,似乎成了一种标识性的存在,这很有趣。
当然不能死脑筋地认为三就是三,这当然是个虚数。它表示在大多数人记忆中最深刻的情感经历,后面是人不断成熟的心路阶段。
最美最纯的情窦初开,付出最多受伤最重的一声叹息,温暧平实的最后归宿。
曦与八,就是这样的惊心动魄的初见。白衣如雪,丰神如玉,和暖如春,还有着女主已然知悉的不幸与悲情。试问,哪个懵懂少女,能够抵挡这样的男子。明知是错,还是爱了。青葱岁里,总是太容易许下诺言,“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携老。”那时只懂得姿态的美好,全然不懂“生死””“相知”的隐痛与厚重,以为即使放弃了世界,只要拥有爱情,便可以抵挡一切,救赎一切。
曦与八的悲剧,在于年龄心智爱情理想的不对等。他们各自在各自的世界里一厢情愿,既不肯了解对方,甚至拒绝对方的真实与变化。连十四都知道对若曦吼:“马尔泰若曦,你究竟要什么?”但八从来不问,他以他的方式给予关心照顾,以为日去经年,爱情自会开花结果。他不跟若曦分享他的想法,他不明白,人的感情,多是从分享秘密开始的。他与若曦分享唯一秘密就是与若兰故事,但是他的初衷,也只是缘于三人间特殊的身份。而这个诚恳的厚度,远不能让若曦与他共同面对现实的无情。八的理想里,曦是温室的花,提供他生命里渴求的艳色与温暖。物质上,他给予营养,精神上,曦给予抚慰。但他从未了解,曦作为现代的女性,追求的是怎样爱情。曦让他在江山与爱情中选择,其实我是同情他的,试问世间有多少爱情,经得起这样的拷问?
无论爱情开头是多么的惊心动魄,但它只是萌出的新芽,没有智慧与勇气的营养,永远长不成根深叶茂的大树。
初恋,好像永远只能用来祭奠。
7结局
剧集终于落幕。
个个都在哭。若曦哭,四、十三、十四,甚至一干配角全都在哭。在这一片凄风泪雨之中,触动我的,偏是几丝淡淡的明暖,竟全是来自八爷。
当他轻拥着若曦,拍着她柔声说:“把我们都忘了”的时候,我终是没忍住深深地叹息。这段从爱出发,横亘了太多沉重的感情,终是以爱作为了归途。
他给曦的最后一个笑容,脆弱得让人痛心:那是他悲惨人生中最后的爱怜与温存。终于还是明白,终于还是懂得,但一切,已然太晚,他只能将它们化作了深长的眺望,全部相授相还。
面对怀抱骨灰悲痛欲绝的雍正,他眼含悲悯地向这个与之争斗了一生,害他失去了全部,却与他同样结局悲惨的男人,讲述他与曦的爱情,坦承他的背弃与悔恨,在他落没的身影下,憔悴的容色中,有一层淡淡的人性的光辉,让人动容。
狱中一幕,这个如玉男子,终于走到他惨恻人生的最后终点,无怨亦无恨,无悲亦无喜,有的,竟是对无情命运中两份小小相知的感谢,磊落坦然,特别是望向窗口那一眼,似如朗风皓月,叫人心折。
8视角不平
相比于男主男配的血肉丰满,文中女性角色就要单薄得多了。除了被骂得最多的主角若曦,其她女配们多被塑造成了为情牺牲的道德贴纸,光辉,但只是薄薄一层。
坚贞执著的明慧,敢爱敢恨的明月,痴情不悔的玉檀……于是,有人说了,任何一个女配都比若曦招人疼……
这个现象很有趣。如桐华本人所说,书中男子,并无纯粹的天使或魔鬼,实笔或虚写,略略体味,便明白这群为这终极尊荣而生,终极竞逐而亡的男子,骨子里是全然一样的,不论是以何种面目出现。毕竟,流着同样的血液,生在样的环境。
有四粉,有八粉,十三粉,十四粉……四的好与恶,写得最实,粉丝最多;十三最虚,粉丝相对要少……
若曦写得实,被骂得最多……
不公平。
我相信也有不少男性读者,不知他们是如何看文中女性角色。但作为占大多数的的女性读者,我们的视角不平确实让人惊心。
同样作为女性,我们对于男性的不完美更容易谅解,给予女性的则是更多的苛责。
若曦明知是错,放弃一切爱了老八,老八却不愿意为她放弃一切,于是,若曦只能放弃了这段爱情。于是,八粉们骂若曦始乱终弃,为何不能像明慧那样一味付出,不求回应;
若曦放弃了富贵荣华,放弃了自身安危,最后甚至放弃了原则与尊严爱了老四,只是放不下友情放不下良善放不下于心不忍。于是,四粉们就骂她水性杨花,为何不能像玉檀那样不分善恶,只为痴情;
若曦并不知道出宫的办法,但爱着她的十四用求婚的方式救赎了她。无奈,曦已无心再爱,于是,十四的粉丝骂她唯利自私,辜负深情,为何不能像明玉一样,接受命运一往情深……
真是很难过,真是很想说,没有明慧,没有明玉,没有玉檀……她们,只是一层薄薄的剪影,生活中哪有这像的人。没有计较,没有底线,不求回应,永不更改的爱情,世上有么?
谁一生只爱过一个人,不论他是否爱你,不论他爱着谁,能给你什么回应,从看到他的第一眼,就一丝不变地爱下去。
我们不能这样,一方面要求男友(老公)只爱我一个,相亲计较着对方的工作,收入,住房,缅怀着初恋男友,一方面要求其她女性怀抱着圣女一般的情感道德观。
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9十三
在桐华笔下,十三阿哥几乎是完人,无论是个体生命的完美,个人道德与社会取向的统一,还是政治派别与行事角度的选取上,都显示过人的智慧与情商.
于是有人把他美化甚至神化了,他成了完美的阿哥,成了善与美的标本.
但,冷静客观地分析,就会明白,十三,并非完美标本.完美只是想像,真实终有瑕庇.
一废太子的时候,他与老四的对话.谁焦着,谁沉稳,已是显而易见.焦着之下,只是兄弟之义么?当然不能那么天真.十三与老四,是兄弟,但同时也是政治伙伴,说他为兄弟着急,不如说是为共同的政治利益着急,为政治前景担忧,更加全面与合理.
荷塘里,十三随着若曦的指引寻到了老四,他紧握的双手,拍在船舷之上,暴露出的,是怎样的心情?
朝堂上,大仁大义,以身相酬,被众多书迷大加称赞的一段.如果仅仅理解成自我牺牲,成就兄弟之义,那就又局限了.是随着老四的失势渐渐滑入深渊,最终满盘皆死,还是弃车保帅,博取一线生机?睿智的十三做了明智的选择,而后的时局发展再次证明了十三的的政治眼光与危机智慧.
在若曦出宫的事上,十三打了不少圆场.为什么十三会极力促成若曦的出宫,当然不只是为了若曦的自由理想,要不十三也是说服不了老四的.我揣想,作为老四终身的政治伙伴,十三已经意识到若曦的存在,已经成为了老四强势行政的心理弱点,利害分析,才能说服老四放手.不得不叹服啊.老四曾说若曦,虽懂得,却放不下,其实何人又不是如此,看得明白,只是心不由已.但只有十三,始终懂得,又能放下,明白全局,但又始终只是选择正确的角度去看待一切.
10相爱的原因
就我个人来说,跟若曦一样,不太能相信无原由的爱.年少的时候,我们憧憬一见惊心,经历过岁月才突然惊觉,我们爱过的人,不论外在如何,总有些相同的特质,原来是这些特质,将我们心灵吸引.老四就曾经问过若曦,你会不会不懂自己的心呢?大约就是这个意思.是啊,那时我们并不明白自己渴求、爱慕的特质到底是什么.
若曦渴求的爱情是什么样子?若曦的理想爱人是何种面目?
若曦与十三酒逢知己,曾说过,她的偶像,是嵇康.
叔夜是何许人相信不需我来说明,他是神明一样的存在,似乎上天造就,只是为了说明何为"人间奇迹".
他的魅力,不只在于俊朗风仪,诗书琴画,学识智慧,更是作为一个强健的生命个体,潇洒旷达热烈狂放的不羁个性,仿佛中天骄阳.
原来若曦爱的,是个体生命的卓然强健;是价值取向上的超然不拘.
第一段若曦与老四的正面交锋,关于老四的喜好,值得我们细细研究.微雨,离**泽木兰,雨后青蓝,王维的诗、金刚经老四爱的,是什么?老四的审美情趣与价值取向,又是什么?
宁淡旷远、冲静自然,仿佛夜叔玄美的《述志诗》,那么贴合。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为什么能在那么长的时间里,安抚熨贴着若曦的心?
那是一个真正强者的笃定与超然,那是智慧与强健才能看到的希望与达观。
若曦与老八尚在热恋之时,老八说,不要用那种悲悯的眼神看我,那时我就知道,他们没戏。若曦的爱情,只能属于真正强大的灵魂。
具有同质性的心灵,才能相互吸引;平视的爱情,会有特殊的契合与共鸣。
若曦对老八说过,如果我能少些狷介,少些计较,也许……但是,可能么?这个清傲到骨子里的女子,没有与她匹配的智慧高度,旷远内心,怎么爱得起这样的女子?
一切,皆是注定。
11小辫子
这是书里没有情节。剧集中出现了两次,一次是老四翻牌子若曦吃醋了,老四为了哄她让她抓了解气,算是两个人打情骂悄的小情趣;一次是若曦出宫之时,老四目送她的马车渐行渐远,下意识地摸自己的辫子,泪水无声滴落乾清门巍武的栏杆上。
这个情节我以为加得好。
先说第一场景。若曦生气了,老四很紧张。因为了解若曦的心,所以知道她受的伤有多深。小说里写,老四让若曦随便提要求,只管先应了。若曦问,你就不怕做不到?老四怎么答的?今天什么都依你,做不到也要努力做到。
这个诚恳够不够?
但若曦是什么样的女子,她会提什么样的要求?
我原来猜肯定不是金钱物质,名位权势,但这样精怪的要求,还真没想到。
抓就抓了吧,人家还挺得意,“只有我可以!”
我当时就笑了起来,看吧,这才是若曦,到底是清高骄傲的性子。不要物质不要权势,只是要那份独一无二,无可替代,小满足小得意,十足蜜恋的样子。
仿佛还有一句台词,若曦说:“你从来不让别人抓你的小辨子……”
是人都会有弱点,有罩门,而对于一个君王来说,把它暴露人前往往是致命的。老四啊,他偏偏就有那样的宽远的胸怀,强大的信认,能够允许若曦撕开他全部防卫,以精赤的本真,坦然无遮地站在她的面前。
其实若曦又何尝不是他的“小辫子”,他生命中全部的美好柔软,都给了她。
此时老四已然富有四海了,但他对若曦,甚至比之前的相处,更是平易的样子。
他没有封若曦,把她留在身边。若曦亲手给他做羹汤,他批个折子都要守着她。幸福,就是最平淡的面目,天天酣眠在他们枕边。
这就是若曦要的幸福,这就是他梦想中的水泽木兰。
场景二。小说里若曦出宫,老四是没有相送里,电视剧里加了这段。当然,乾清门外是只能乘辇不能跑马的,何况若曦的身份。但,老四那个深长的眺望,确实让人心碎。下意识的,他摸了摸自已的辫子,自此以后,那个“只有她敢”的人,永远失去了。
要明白,老四割舍的,究竟是什么?
九五之位,一旦登临,就意味着终极的寂寞。老四、十三、若曦私底下吃饭,十三毕躬毕敬,老四怅然。他眼看着人世情亲,终于离他远去,却也无可奈何。只有若曦对他还是老样子,礼都没有怎么行过。他下朝了,她只是端上热汤热饭,仿佛最平常的妇人,对待归家的丈夫。
用老四的话说,皇帝也是人。得到权利的终极满足与尊荣同时,也会在高处不胜中体会非常的恐慌与冰冷。人间的温暖亲情,看似最最平常,却恰是他不可企及深切渴望的。
若曦,是他作为一个“人”,最后的灵魂归宿,有若曦的地方,他才能够睡得安稳。
他送别的,不只是一段爱恋,也是全部的自己。从此以后,没有“四爷”更没有了“胤禛”,没有微雨没有青蓝没有木兰香,有的,只是一个称孤道寡的大清帝王。
12最美的场景
飞雪弥漫,天地混沌,仿佛生命之途,极迷茫又极广阔,一抹艳红,一抿幽玄,并肩而行。
一直以为,相携,是人与人最美的姿态。
时间仿佛停止,万物已然退却,乾坤寂静,天地洁白。只有彼此,只剩彼此,相依作伴。
仿佛世间最美的神仙眷侣,就此隐遁。
真的啊,就这样归去,该有多好。他们的爱情,原不该存于纷扰世间,而是属于这样纯美而辽远的梦中江湖。
万帐苍穹,夜华如水,迷蒙烛色下,一对璧人静静依偎,书声清朗,时光抛却。
一个貌自娟娟,一个气自谦谦。
美极!
接天莲叶,荡一叶扁舟,与这熙攘俗世,片刻疏离。
这是私密的内心世界,这是独有的精神港湾。
终于,向她敞开。
13自此别
最不愿意写的,是离别。
要经历过才会明白,那种痛,不是不舍,而是心念成灰。
独倚高楼,深长眺望的造型,进了诗入了画,而我,只愿把那恒永姿态,痴想成等待,仿佛那一端,连着归来。
但是这一刻,却再不能把疼痛的心劝慰。
此刻,便是他们的永别。
记得十三幽禁前,与若曦把酒畅谈,说起老四,在那风刀霜剑之地,虽有额娘亲弟,也跟没有差不多。
忽然就心酸。
康熙独爱太子,德妃偏爱十四。在继任人选上,即使太子失事,即使明知他怀抱经天之志,定世之才,康熙亦从未考虑过。
十四是他的同母胞弟,却与老八亲近,与他之间,只有冷淡疏远。
亲情的温暖,他体味太少,而人世的凉薄,太早尝遍。
浣衣局一场,老四终于得知若曦被贬的真正原因,他的反应,是何等震惊?
“他脸色骤暗,‘皇阿玛想把你赐给十四弟?你为什么不愿意?你不是一直想着逃离紫禁城吗?不是总想着找个小院子平平安安过日子吗?大好的机会就在眼前,为什么不要!为什么偏要抗旨?十四弟相貌出众,文才武略在我们兄弟中也是拔尖的,现在最得皇阿玛倚重,对你又极好,你忘了大雨中他为你一跪就是一夜吗?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终于看明白了若曦的心,终于懂得了如海的深情。
书中所写,他的神情,既悲亦喜。
终于有人,用她的深情,将他托举,让他觉得,自已珍贵。
她不爱黄金屋,不要封父荫祖,不要身份尊位,一切皇恩圣眷,她都不要。
这样地高绝,让人心折。
他能给她的,不是“朕”,只是“我”。是他的“坐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