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四月间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四
之所以想写这篇文,源于前面提到的一个人,加拿大将军,达莱尔,是当时联合国维和部队司令。
契机是,在看关于卢旺达的记录片时,里头提到这位将军——他陷入深深的愧疚和自责之中,几次试图自杀,至今要靠药物才能入眠和保持情绪稳定。
觉得不可思议:这不是个年轻的小伙子啊,是个将军,男人,老成持重,见过许多大世面,残酷的事肯定也见了不少,又不是他杀的人,怎么就“几次试图自杀”了呢。
有些情绪激动的键盘侠,大概要喷他圣母了。
于是翻了一下他在这一事件中的角色。
1)起初,达莱尔授命担任联合国驻卢旺达维和部队(又叫联合国卢旺达援助团,简称联卢)司令,要求给自己4500人,联合国给他配了支2500多人的军队,训练和装备都低下,缺少后勤,甚至零用钱。
他自己回忆说:“我们需要订购手电筒,经过长时间的拖延等待之后,手电筒终于到货,却没有配电池”
2)他不具备情报收集能力,虽然曾向总部提要求,但是答复是:情报收集行动不符合维和政策。
3)但他还是很努力。1994年1月,胡图族阵营有个军官准备叛逃,他把计划透露给达莱尔方面了。
我们来看看那个人透露了些什么:
——胡图族培训了1700个人,这些人分为40个一组,每一组都“有能力在20分钟内杀死1000个图西人”,如今已经分散到首都基加利全城了,当“cutthetalltrees”的信号传出,这些人会带头行动——也就是说,胡图人培训了“先导者”,因为大众是容易跟随和受煽动的,光听广播里说,也许没人敢动手,但如果已经有人带头进行了呢?
——胡图人有杀害比利时维和人员的计划,这样的话,可以迫使比利时从联卢退出,而比利时人是联卢最重要的一支力量。
——他知道藏匿武器的地点,愿意提供地点并提供更多情报,要求是“联合国帮助他和家人安全地出走海外,并提供保护”。
请注意,当时是1994年1月,距离真正的屠杀发生,至少还有3个月。
4)达莱尔欢欣鼓舞,马上向联合国打报告,请求先把武器收缴,结果大家也知道了,联合国回复说超出授权,不允许。
5)达莱尔又做了数次努力,反复争取,都被拒绝了。他手下的联卢分散在基加利各处,相互之间被路障隔绝,十名比利时维和士兵被杀后,他尤其担心其它士兵的安全,食品剩了不到两周,有些营地的水只够两天的,燃料、弹药、药品都不足。
6)但是达莱尔还是坚持不撤离,他觉得,只要提供增援,自己一定能阻止屠杀,他三度接到联合国官员的指示,要求拟定撤离方案,他都拒绝执行,其中一次,甚至是加利(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打来的。
7)比利时撤军之后,达莱尔几乎是绝望的,因为联卢实力大减,但他还是坚持在自己的营地保护着约3万名平民。但紧接着,更绝望的事发生了,比利时走后十多天,安理会通过一项新决议,要求撤回大部分联合国维和人员,仅留下一支270人组成的象征性部队。
从2500余人,到走了比利时人,再到只剩270人,还是四处分散的,后勤不足,食品和水短缺,弹药都所剩无几,没有增援,不能硬拼,毕竟已经死了十个士兵了,身为司令,也要对士兵的安全负责。
所以,整件事达莱尔应该负责任吗?我觉得他已经很努力了,但偏偏屠杀结束,他是那个“几次试图自杀,至今要靠药物才能入眠和保持情绪稳定”的人。
想来想去,大概是因为,屠杀发生在他眼前,每一天持续着,现场刺激太恐怖,超过了他的忍受极限。
不想指责那些开会和做决议的政客太过冷漠,他们也有自己的考量,我想,如果把他们拉到现场,让他们亲眼看到发生了什么,他们也会尖叫、痛哭、拼命阻止——但当他们远在万里之外,吹着空调,喝着咖啡,开着会的时候,他们就可以计较费用、利益、是否合算、谁出力更多、能不能少花点钱。
之前提过的那1700人,有部分是国外的军官帮忙训练的,一位亲眼看到屠杀惨状的法**官嚎啕大哭,不敢相信“自己亲手调教的士兵居然犯下如此罪恶行径”。
因为达莱尔,我又去查了一些相关的资料,注意到,有一位魏特琳女士,中国人可能很熟悉,南京大屠杀中,她曾经致力于保护中国难民,但很少有人知道后续:回国之后,她因为对人性的失望和精神极度抑郁,开煤气自杀身亡。
那些亲手犯下累累罪行的人,好多还信口雌黄拒不认罪,这些善良的人,却相继失去生命和正常的生活,我觉得特别不公平。
五
所以想写一个关于保护区的故事,但不想俗套地去歌颂、赞扬、描述他们怎么努力、怎么斗智斗勇。
我在想,如果有一个姑娘,在保护区时还很年轻,迫于种种压力,犯下了自己不能释怀的错,那么一切结束之后,她还会有勇气继续吗、会弥补吗,如何去弥补呢。
所以有了这篇文,四月间事。
其实算是给女主开了挂,很多她的前辈,比她年长、资深、更清白,像达莱尔、魏特琳,都过不了那道坎,希望用死亡来结束一切痛苦,她怎么过呢?
有时候写小说,会想当然,设置一方背负重重苦痛,遇到真爱的人,完成救赎。
但事实上,人生比小说复杂的多,不是所有救赎,都能用爱情解决,战甲一直都在,有时候要靠自己穿上。
就好像卢旺达事件最终有转机,不是因为国际社会重拳出击,而是图西人的爱国阵线打了回来,胡图族人觉得惶恐,害怕遭到报复,于是大规模逃往邻国——“跨越边界前,在路边丢下成堆成堆的砍刀、匕首、长矛”。
即便岑今没有遇到卫来,她也终究会让事情水落石出、让该报应的得报应。
卫来的出现,只不过是让结局更好而已。
卡隆是弱化了许多的卢旺达,没有真实事件那么绝望——死亡人数减到20万左右,不少国际组织和志愿者都留下来保护难民,建立了保护区,战后上帝之手要求对战犯追责,甚至可以有国家力量支持
而前面说过,真实的卢旺达,大量战犯外逃,政府预测替死难者讨回公道要200年,很多重要战犯得到其它国家庇护,首当其冲的就是法国——卢旺达大屠杀二十周年纪念的时候,也就是2014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都曾亲自前去祭奠,但当时的卢旺达,明确拒绝法国总统前来,还曾威胁要断交。
所以文中的设置,热雷米一案发生在法国,上帝之手宣称对热雷米被杀案负责之后,法国警局就不再追责。
故事有了梗概之后,自己也几度犹豫。
一是,这主题是不是太政治和严肃了?毕竟我一个网络作者,不想写到坐牢。所以行文过程中,许多情节做了淡化,前期基本都是互动的日常,到文章的末尾,翻出过往,停在四月的最后一天。
二是,故事全部发生在很远的地方,北欧也好,东非也好,除了男女主是华裔,配角全是外国人,再涉及时政,距离我们现实生活太原,题材一定是很多人都不感兴趣的。记得故事刚开篇的时候,还有读者嚎啕说妈呀连地名都记不住。
三是,自己试写了一章,觉得文风变得好明显,写这样的文,难免译制腔,人物的说话风格,不可能像国内那样随意、俚语张口就来、有代入感。
四是,因为不是恐怖悬疑那种天马行空式的构想,你写的每一句话,都要有些根据,不能想什么是什么,就算卡隆这国家不存在,也得基本符合实际,而头疼的是,文中写到的这些国家,我都没去过。
只好查资料,看了四十多集的纪录片,翻了北欧各国的社会研究,非洲的独立史。查看国家是否禁酒、人种的性情如何,国家间有没有航线,贩运人口的船是不是真的有可能经过这一海域,红海的沙暴会持续多久,船在这样的沙暴里是不是安全。
包括一些新闻报道、旅者见闻,确认埃高的性服务合法,前几年穷的时候一次只要一美元,2013年左右好像涨到五美元多了,最后天狼星号获释,沙特人确实是从水上飞机空投赎金。
上述写出来,不是想炫耀自己多努力做工作,而是想说,如果你觉得情节夸张,请不要先急着质疑。比如一美元一次,那不是我为了夸大胡诌的;比如红海刮红色沙尘暴,好像太扯了,但那是真的地理现象;再比如你觉得不可能有这样的复仇者,但犹太人的复仇至今都在进行。
因为自己不是特别专业,在一些细节上可能有疏忽,感谢一些读者的指正。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尽量使得文章纰漏可以最少,情节走向可以合情合理。
好在一一克服,两个月的时间,还是写完了这一个月的故事。
原本就没计划写太长,也不想写太深,那些摊开的细节,太多苦难,写多了觉得像故意去消费,人性或者关怀,都是太大的课题,自觉没法驾驭,所以只是借了个大背景,重点还是故事。
文名是四月间事,前期都舒缓,因为背景残酷,尽量爱得无拘无束,所有的惊心动魄,都在六年前或者三年前发生过了,现在是最后一个月,计划中平静走向死亡的一个月。
男女主我都很喜欢,这里就不作太多评价了。
有人觉得男女主进展太快,我想,换了别的男女主,大概不会这么快,但这两个人可以。
很多人被问及如果生命进入倒计时,想做什么时,都会有一些放肆张狂的想法,岑今接受卫来,很难说最初到底是真的爱得死去活来还是有放肆一把的念头,而卫来本身就是走在人群之外,随心所欲,活得脱轨,万事不上心,但一旦真的上心,到了绝处,都不会松手。
尽管故事的末了,卫来几乎没钱——捐了一半出去,你以为另一半能买到公寓?真是三岁式的幼稚,岑今谈下来那么大一条船,一趟才50万美元呢。
而岑今大概比卫来还穷:之前报着必死的准备,身外之物都清理了,酬金也捐了,回赫尔辛基的路费,大概都是上帝之手给的。
这最穷的一对儿,但我一点都不担心他们的未来,虽然很多事情未尽,比如会不会结婚,比如岑今最终被判了什么结果、以后靠什么为生、卫来是不是真的卖口红去了——他们一定都会解决得很好的。
六
最后表达一下对读者的感谢,这样一个很偏的题材,也不是那么讨喜,感谢你们一路陪伴。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感觉和平真好。股票大王巴菲特有一个“卵巢彩票”理论——在恰当的时间出生在了一个好地方,就是抽中了卵巢彩票。
想想身在文明的和平国度,的确很幸运,那种非洲偏僻地区被行割礼的女孩,三五岁身体就遭到残害,有什么能力去主宰自己命运?十来岁被父亲卖了换骆驼,嫁给五六十岁的老头子——有人为了爱情伤心落泪的时候,她们连爱情是什么都不知道。
卢旺达大屠杀里,西方国家第一时间撤侨撤军虽然遭人诟病,但换一个角度想:在外的国民,遇到混乱,第一时间有强有力的国家政府来保护,也是件幸福的事。
有人说我改了风格,并不是改风格,只不过这个时候,正好想写这篇而已,有一个词叫“一期一会”,我的每一篇文,不管读者更喜欢哪篇,更爱哪种风格,更偏好哪种设置,都是一期一会,不会重复,也不会再写。
感谢这一期相会,你不喜欢,是你的权利,你喜欢了,是我们的缘分。
下期再聚,祝安。
番外暂时不写,也许以后会写。
下篇文有计划,今年内可能会动工,到时候再说。
注
如果想了解那段历史的详细情况,英国人马丁.梅雷迪思所着的非洲国:五十年独立史一书中,有个章节叫“墓穴尚未填满”,讲的就是卢旺达大屠杀,非常详尽。
有一部国内制作的纪录片,40分钟左右,叫卢旺达100天,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搜来看一下,我觉得前后理得都比较清楚。
有一些电影,是反映那段历史的,比较着名的是卢旺达饭店,不过泪点低的读者可能看纪录片就可以了。
还有两部,杀戮禁区(讲述一所小学校里,比利时人撤军之后,两名外国人保护难民的故事)、四月的某时(讲的是普通卢旺达人,如何在屠杀后回望和生活),可观性个人觉得一般,我找来看,主要是为了了解当时的一些情况。
四
之所以想写这篇文,源于前面提到的一个人,加拿大将军,达莱尔,是当时联合国维和部队司令。
契机是,在看关于卢旺达的记录片时,里头提到这位将军——他陷入深深的愧疚和自责之中,几次试图自杀,至今要靠药物才能入眠和保持情绪稳定。
觉得不可思议:这不是个年轻的小伙子啊,是个将军,男人,老成持重,见过许多大世面,残酷的事肯定也见了不少,又不是他杀的人,怎么就“几次试图自杀”了呢。
有些情绪激动的键盘侠,大概要喷他圣母了。
于是翻了一下他在这一事件中的角色。
1)起初,达莱尔授命担任联合国驻卢旺达维和部队(又叫联合国卢旺达援助团,简称联卢)司令,要求给自己4500人,联合国给他配了支2500多人的军队,训练和装备都低下,缺少后勤,甚至零用钱。
他自己回忆说:“我们需要订购手电筒,经过长时间的拖延等待之后,手电筒终于到货,却没有配电池”
2)他不具备情报收集能力,虽然曾向总部提要求,但是答复是:情报收集行动不符合维和政策。
3)但他还是很努力。1994年1月,胡图族阵营有个军官准备叛逃,他把计划透露给达莱尔方面了。
我们来看看那个人透露了些什么:
——胡图族培训了1700个人,这些人分为40个一组,每一组都“有能力在20分钟内杀死1000个图西人”,如今已经分散到首都基加利全城了,当“cutthetalltrees”的信号传出,这些人会带头行动——也就是说,胡图人培训了“先导者”,因为大众是容易跟随和受煽动的,光听广播里说,也许没人敢动手,但如果已经有人带头进行了呢?
——胡图人有杀害比利时维和人员的计划,这样的话,可以迫使比利时从联卢退出,而比利时人是联卢最重要的一支力量。
——他知道藏匿武器的地点,愿意提供地点并提供更多情报,要求是“联合国帮助他和家人安全地出走海外,并提供保护”。
请注意,当时是1994年1月,距离真正的屠杀发生,至少还有3个月。
4)达莱尔欢欣鼓舞,马上向联合国打报告,请求先把武器收缴,结果大家也知道了,联合国回复说超出授权,不允许。
5)达莱尔又做了数次努力,反复争取,都被拒绝了。他手下的联卢分散在基加利各处,相互之间被路障隔绝,十名比利时维和士兵被杀后,他尤其担心其它士兵的安全,食品剩了不到两周,有些营地的水只够两天的,燃料、弹药、药品都不足。
6)但是达莱尔还是坚持不撤离,他觉得,只要提供增援,自己一定能阻止屠杀,他三度接到联合国官员的指示,要求拟定撤离方案,他都拒绝执行,其中一次,甚至是加利(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打来的。
7)比利时撤军之后,达莱尔几乎是绝望的,因为联卢实力大减,但他还是坚持在自己的营地保护着约3万名平民。但紧接着,更绝望的事发生了,比利时走后十多天,安理会通过一项新决议,要求撤回大部分联合国维和人员,仅留下一支270人组成的象征性部队。
从2500余人,到走了比利时人,再到只剩270人,还是四处分散的,后勤不足,食品和水短缺,弹药都所剩无几,没有增援,不能硬拼,毕竟已经死了十个士兵了,身为司令,也要对士兵的安全负责。
所以,整件事达莱尔应该负责任吗?我觉得他已经很努力了,但偏偏屠杀结束,他是那个“几次试图自杀,至今要靠药物才能入眠和保持情绪稳定”的人。
想来想去,大概是因为,屠杀发生在他眼前,每一天持续着,现场刺激太恐怖,超过了他的忍受极限。
不想指责那些开会和做决议的政客太过冷漠,他们也有自己的考量,我想,如果把他们拉到现场,让他们亲眼看到发生了什么,他们也会尖叫、痛哭、拼命阻止——但当他们远在万里之外,吹着空调,喝着咖啡,开着会的时候,他们就可以计较费用、利益、是否合算、谁出力更多、能不能少花点钱。
之前提过的那1700人,有部分是国外的军官帮忙训练的,一位亲眼看到屠杀惨状的法**官嚎啕大哭,不敢相信“自己亲手调教的士兵居然犯下如此罪恶行径”。
因为达莱尔,我又去查了一些相关的资料,注意到,有一位魏特琳女士,中国人可能很熟悉,南京大屠杀中,她曾经致力于保护中国难民,但很少有人知道后续:回国之后,她因为对人性的失望和精神极度抑郁,开煤气自杀身亡。
那些亲手犯下累累罪行的人,好多还信口雌黄拒不认罪,这些善良的人,却相继失去生命和正常的生活,我觉得特别不公平。
五
所以想写一个关于保护区的故事,但不想俗套地去歌颂、赞扬、描述他们怎么努力、怎么斗智斗勇。
我在想,如果有一个姑娘,在保护区时还很年轻,迫于种种压力,犯下了自己不能释怀的错,那么一切结束之后,她还会有勇气继续吗、会弥补吗,如何去弥补呢。
所以有了这篇文,四月间事。
其实算是给女主开了挂,很多她的前辈,比她年长、资深、更清白,像达莱尔、魏特琳,都过不了那道坎,希望用死亡来结束一切痛苦,她怎么过呢?
有时候写小说,会想当然,设置一方背负重重苦痛,遇到真爱的人,完成救赎。
但事实上,人生比小说复杂的多,不是所有救赎,都能用爱情解决,战甲一直都在,有时候要靠自己穿上。
就好像卢旺达事件最终有转机,不是因为国际社会重拳出击,而是图西人的爱国阵线打了回来,胡图族人觉得惶恐,害怕遭到报复,于是大规模逃往邻国——“跨越边界前,在路边丢下成堆成堆的砍刀、匕首、长矛”。
即便岑今没有遇到卫来,她也终究会让事情水落石出、让该报应的得报应。
卫来的出现,只不过是让结局更好而已。
卡隆是弱化了许多的卢旺达,没有真实事件那么绝望——死亡人数减到20万左右,不少国际组织和志愿者都留下来保护难民,建立了保护区,战后上帝之手要求对战犯追责,甚至可以有国家力量支持
而前面说过,真实的卢旺达,大量战犯外逃,政府预测替死难者讨回公道要200年,很多重要战犯得到其它国家庇护,首当其冲的就是法国——卢旺达大屠杀二十周年纪念的时候,也就是2014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都曾亲自前去祭奠,但当时的卢旺达,明确拒绝法国总统前来,还曾威胁要断交。
所以文中的设置,热雷米一案发生在法国,上帝之手宣称对热雷米被杀案负责之后,法国警局就不再追责。
故事有了梗概之后,自己也几度犹豫。
一是,这主题是不是太政治和严肃了?毕竟我一个网络作者,不想写到坐牢。所以行文过程中,许多情节做了淡化,前期基本都是互动的日常,到文章的末尾,翻出过往,停在四月的最后一天。
二是,故事全部发生在很远的地方,北欧也好,东非也好,除了男女主是华裔,配角全是外国人,再涉及时政,距离我们现实生活太原,题材一定是很多人都不感兴趣的。记得故事刚开篇的时候,还有读者嚎啕说妈呀连地名都记不住。
三是,自己试写了一章,觉得文风变得好明显,写这样的文,难免译制腔,人物的说话风格,不可能像国内那样随意、俚语张口就来、有代入感。
四是,因为不是恐怖悬疑那种天马行空式的构想,你写的每一句话,都要有些根据,不能想什么是什么,就算卡隆这国家不存在,也得基本符合实际,而头疼的是,文中写到的这些国家,我都没去过。
只好查资料,看了四十多集的纪录片,翻了北欧各国的社会研究,非洲的独立史。查看国家是否禁酒、人种的性情如何,国家间有没有航线,贩运人口的船是不是真的有可能经过这一海域,红海的沙暴会持续多久,船在这样的沙暴里是不是安全。
包括一些新闻报道、旅者见闻,确认埃高的性服务合法,前几年穷的时候一次只要一美元,2013年左右好像涨到五美元多了,最后天狼星号获释,沙特人确实是从水上飞机空投赎金。
上述写出来,不是想炫耀自己多努力做工作,而是想说,如果你觉得情节夸张,请不要先急着质疑。比如一美元一次,那不是我为了夸大胡诌的;比如红海刮红色沙尘暴,好像太扯了,但那是真的地理现象;再比如你觉得不可能有这样的复仇者,但犹太人的复仇至今都在进行。
因为自己不是特别专业,在一些细节上可能有疏忽,感谢一些读者的指正。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尽量使得文章纰漏可以最少,情节走向可以合情合理。
好在一一克服,两个月的时间,还是写完了这一个月的故事。
原本就没计划写太长,也不想写太深,那些摊开的细节,太多苦难,写多了觉得像故意去消费,人性或者关怀,都是太大的课题,自觉没法驾驭,所以只是借了个大背景,重点还是故事。
文名是四月间事,前期都舒缓,因为背景残酷,尽量爱得无拘无束,所有的惊心动魄,都在六年前或者三年前发生过了,现在是最后一个月,计划中平静走向死亡的一个月。
男女主我都很喜欢,这里就不作太多评价了。
有人觉得男女主进展太快,我想,换了别的男女主,大概不会这么快,但这两个人可以。
很多人被问及如果生命进入倒计时,想做什么时,都会有一些放肆张狂的想法,岑今接受卫来,很难说最初到底是真的爱得死去活来还是有放肆一把的念头,而卫来本身就是走在人群之外,随心所欲,活得脱轨,万事不上心,但一旦真的上心,到了绝处,都不会松手。
尽管故事的末了,卫来几乎没钱——捐了一半出去,你以为另一半能买到公寓?真是三岁式的幼稚,岑今谈下来那么大一条船,一趟才50万美元呢。
而岑今大概比卫来还穷:之前报着必死的准备,身外之物都清理了,酬金也捐了,回赫尔辛基的路费,大概都是上帝之手给的。
这最穷的一对儿,但我一点都不担心他们的未来,虽然很多事情未尽,比如会不会结婚,比如岑今最终被判了什么结果、以后靠什么为生、卫来是不是真的卖口红去了——他们一定都会解决得很好的。
六
最后表达一下对读者的感谢,这样一个很偏的题材,也不是那么讨喜,感谢你们一路陪伴。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感觉和平真好。股票大王巴菲特有一个“卵巢彩票”理论——在恰当的时间出生在了一个好地方,就是抽中了卵巢彩票。
想想身在文明的和平国度,的确很幸运,那种非洲偏僻地区被行割礼的女孩,三五岁身体就遭到残害,有什么能力去主宰自己命运?十来岁被父亲卖了换骆驼,嫁给五六十岁的老头子——有人为了爱情伤心落泪的时候,她们连爱情是什么都不知道。
卢旺达大屠杀里,西方国家第一时间撤侨撤军虽然遭人诟病,但换一个角度想:在外的国民,遇到混乱,第一时间有强有力的国家政府来保护,也是件幸福的事。
有人说我改了风格,并不是改风格,只不过这个时候,正好想写这篇而已,有一个词叫“一期一会”,我的每一篇文,不管读者更喜欢哪篇,更爱哪种风格,更偏好哪种设置,都是一期一会,不会重复,也不会再写。
感谢这一期相会,你不喜欢,是你的权利,你喜欢了,是我们的缘分。
下期再聚,祝安。
番外暂时不写,也许以后会写。
下篇文有计划,今年内可能会动工,到时候再说。
注
如果想了解那段历史的详细情况,英国人马丁.梅雷迪思所着的非洲国:五十年独立史一书中,有个章节叫“墓穴尚未填满”,讲的就是卢旺达大屠杀,非常详尽。
有一部国内制作的纪录片,40分钟左右,叫卢旺达100天,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搜来看一下,我觉得前后理得都比较清楚。
有一些电影,是反映那段历史的,比较着名的是卢旺达饭店,不过泪点低的读者可能看纪录片就可以了。
还有两部,杀戮禁区(讲述一所小学校里,比利时人撤军之后,两名外国人保护难民的故事)、四月的某时(讲的是普通卢旺达人,如何在屠杀后回望和生活),可观性个人觉得一般,我找来看,主要是为了了解当时的一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