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商业三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四章群雄割据第三十节献策
沮授出了城主府,没走上几步,就止住了脚。
街口,一辆四轮马车停在那里,马车边上守护着几个侍卫,见到沮授出来,殷勤地向沮授施礼。车的主人随之把脸露出来,连连冲沮授打招呼。
沮收叹了口气,走近了马车,问:"子尼(国渊),你怎么在这里?一方大员居然出了自己的领地,难得。不过,青州大军都在向乐安郡移动,你不在乐安,若是误了军机,主公面前我可帮不上你。"
国渊讪笑着,招呼说:"右军师,你去那里,我送你一程。"
沮授无奈,把头探进了马车,倒是吓了一跳。马车上还有两人,分别是北海太守孔融,后军师徐庶。
一见到这两人,沮授毫不犹豫钻入马车,命令道:"开车吧,最后,一定记着把我送到军法处大司法王烈府上。"
马车缓缓开动,车上人沉默不语,沮授左看看右看看,催问道:"你们几个都聚在一起,一定有事,什么事,快说吧。"
国渊犹豫了一下,开口说:"我听说,主公在琅邪,陈群为主公献上三策,为这三策,主公在琅邪与前来慰问的各部族长老,各郡县元老商议了许久。听说,这三策即将颁布实施,不知可有此事?"
沮授微微一笑,答:"商议这三策时,元直(徐庶)与文举都在主公身边,你得到的消息没错。不过,这三策并没有完全获得主公的首肯和大家的同意。"
国渊点点头,说:"听说这第一策,是官员任命制度。分为:官员考核录用制(类似科举制)、官员九品中正制、官员任职年限制、官员中立制度、官员任免升迁制度、官员异地任职制度。主公否定了最后一条。"
沮授扫了一眼沉默的孔融和徐庶,答:"不错,主公说:异地做官,就容易异地贪污。本乡本土选出来的官员,在自己家乡被人知根知底,他们官做得好不好,无法遮掩。一旦派遣到外地做官,没有人监督,就会露出虎狼面目,残民以自享,无所不用其极,然后,他们还可以再回自己家乡假扮圣人。
若官员就在自己家乡做官,一旦过于跋扈,就会受到自小看着其长大的乡老申斥,若不能维护自己的家乡父老,则会在家乡无法做人。家乡的人罢免他,也不会心存顾忌。而到了外地,很可能官官相护,勾结成灾,相互纵容贪污。所以,官员异地任职制度,就容易滋生官员异地腐败制度。
主公说:‘历朝统治者,就怕百姓的权力过大,自己不便残民以自享,故此,限制官员在本地维护本乡的利益,不得不由他们在外地贪污。我们青州不怕,我们就是要让百姓清楚,官府给他们选择的官员是个怎么样的人。当官不为民做主,乡老有权罢免。我们不能给官员丝毫贪污的机会。
官员在本地做官,虽然可能让民间势力过大,当相对于贪污的成本花费,要小得多。况且,若我们真是为民做主的政府,百姓维护还来不及,怎会与我们作对。民强则国强,百姓人人富足,民间人人强悍,青州谁敢窥视?
官员异地做官,是懒汉做法,即不想花费精力让百姓富足安乐,又不想让百姓不满,还想心安理得的接收百姓的供养、膜拜,只好让官员贪污,以此获得贪官污吏的支持,以便残害百姓、奴役百姓、统治百姓。
我们必须明确的告诉百姓,他们选出的官员,就是管理他们自己的,他们一定会精心而且慎重地选择。所以,官员本地任职,是一个基本原则,只有别处官员缺乏,才会有官府调配。‘
沮授随后安慰道:"子尼,你是乐安人,在乐安本土任职,正符合主公的想法,不需担心。"
徐庶插话说:"就怕官员为了讨好本乡人,做出些违反大局、违反律法的事。"
沮授分辨道:"无妨,若是这讨好策略对百姓有利,那么说明,我们的政策需要改善,若是不顾大局、违反律法的一昧讨好百姓,则自有官员任免升迁制度和律法管制。"
国渊点头,孔融接嘴道:"这第三策么,说的是下情上达,上情下达制度,此事颇合古风,我倒没什么意见。组织各乡郡乡老建立议政院,使下情上达,青州这几年来一直在办,没什么大不了的。
上情下达,听说要办一个邸报,上面公布官府的各项政策,以及政策的解释。为了让这封邸报流传广一点,听说,上面也要刊载一些四书五经的经义辨识,此乃传播文化的圣人之道,融举双手赞同。但听说,为了方便商人的购买阅读,上面也要刊登一些四处商情,价格目录。我对此颇有微词,圣人之道怎么要与商人并列,岂不是侮辱斯文。子正,你乃主公心腹,你劝劝主公,邸报上不要登载商情,如何?"
沮授哈哈大笑,劝解道:"文举,你迂腐了。我问你,印刷一封邸报,虽然我们用活字印刷,成本较小,印刷时间略短,可是,若是一封邸报只印数份,成本若干?长此以往,官府负担若何?
况且,朝廷政策越多的人知道,越容易上情下达,下方官员的弊端越少。要想邸报流传广泛,又要政府负担轻松,岂不要多登一些百姓所关心的事件。青州,最有钱的人是谁?商人也!商人要想刊登自己的商情,就会给邸报付费。邸报有了钱,政府的负担就会减少,也就可以更长久的刊登一些经义辨识。以商人之钱,帮助传播圣人之道,我想,即使是圣人再世,也不会反对的。"
孔融默然。
国渊欲言又止,此时,马车进入了一条喧闹的大街,车外,人喊马嘶的声音一下子涌进了车中。国渊敲了敲车棚,吩咐道:"走僻静的地方,我们正在说话。"
马车随即转向,喧闹声渐去渐远。
沮授微笑着,看了看这三人,问:"你们三人,是不是对第二条都不满意。"
国渊沉默了一会,看到... -->>
第四章群雄割据第三十节献策
沮授出了城主府,没走上几步,就止住了脚。
街口,一辆四轮马车停在那里,马车边上守护着几个侍卫,见到沮授出来,殷勤地向沮授施礼。车的主人随之把脸露出来,连连冲沮授打招呼。
沮收叹了口气,走近了马车,问:"子尼(国渊),你怎么在这里?一方大员居然出了自己的领地,难得。不过,青州大军都在向乐安郡移动,你不在乐安,若是误了军机,主公面前我可帮不上你。"
国渊讪笑着,招呼说:"右军师,你去那里,我送你一程。"
沮授无奈,把头探进了马车,倒是吓了一跳。马车上还有两人,分别是北海太守孔融,后军师徐庶。
一见到这两人,沮授毫不犹豫钻入马车,命令道:"开车吧,最后,一定记着把我送到军法处大司法王烈府上。"
马车缓缓开动,车上人沉默不语,沮授左看看右看看,催问道:"你们几个都聚在一起,一定有事,什么事,快说吧。"
国渊犹豫了一下,开口说:"我听说,主公在琅邪,陈群为主公献上三策,为这三策,主公在琅邪与前来慰问的各部族长老,各郡县元老商议了许久。听说,这三策即将颁布实施,不知可有此事?"
沮授微微一笑,答:"商议这三策时,元直(徐庶)与文举都在主公身边,你得到的消息没错。不过,这三策并没有完全获得主公的首肯和大家的同意。"
国渊点点头,说:"听说这第一策,是官员任命制度。分为:官员考核录用制(类似科举制)、官员九品中正制、官员任职年限制、官员中立制度、官员任免升迁制度、官员异地任职制度。主公否定了最后一条。"
沮授扫了一眼沉默的孔融和徐庶,答:"不错,主公说:异地做官,就容易异地贪污。本乡本土选出来的官员,在自己家乡被人知根知底,他们官做得好不好,无法遮掩。一旦派遣到外地做官,没有人监督,就会露出虎狼面目,残民以自享,无所不用其极,然后,他们还可以再回自己家乡假扮圣人。
若官员就在自己家乡做官,一旦过于跋扈,就会受到自小看着其长大的乡老申斥,若不能维护自己的家乡父老,则会在家乡无法做人。家乡的人罢免他,也不会心存顾忌。而到了外地,很可能官官相护,勾结成灾,相互纵容贪污。所以,官员异地任职制度,就容易滋生官员异地腐败制度。
主公说:‘历朝统治者,就怕百姓的权力过大,自己不便残民以自享,故此,限制官员在本地维护本乡的利益,不得不由他们在外地贪污。我们青州不怕,我们就是要让百姓清楚,官府给他们选择的官员是个怎么样的人。当官不为民做主,乡老有权罢免。我们不能给官员丝毫贪污的机会。
官员在本地做官,虽然可能让民间势力过大,当相对于贪污的成本花费,要小得多。况且,若我们真是为民做主的政府,百姓维护还来不及,怎会与我们作对。民强则国强,百姓人人富足,民间人人强悍,青州谁敢窥视?
官员异地做官,是懒汉做法,即不想花费精力让百姓富足安乐,又不想让百姓不满,还想心安理得的接收百姓的供养、膜拜,只好让官员贪污,以此获得贪官污吏的支持,以便残害百姓、奴役百姓、统治百姓。
我们必须明确的告诉百姓,他们选出的官员,就是管理他们自己的,他们一定会精心而且慎重地选择。所以,官员本地任职,是一个基本原则,只有别处官员缺乏,才会有官府调配。‘
沮授随后安慰道:"子尼,你是乐安人,在乐安本土任职,正符合主公的想法,不需担心。"
徐庶插话说:"就怕官员为了讨好本乡人,做出些违反大局、违反律法的事。"
沮授分辨道:"无妨,若是这讨好策略对百姓有利,那么说明,我们的政策需要改善,若是不顾大局、违反律法的一昧讨好百姓,则自有官员任免升迁制度和律法管制。"
国渊点头,孔融接嘴道:"这第三策么,说的是下情上达,上情下达制度,此事颇合古风,我倒没什么意见。组织各乡郡乡老建立议政院,使下情上达,青州这几年来一直在办,没什么大不了的。
上情下达,听说要办一个邸报,上面公布官府的各项政策,以及政策的解释。为了让这封邸报流传广一点,听说,上面也要刊载一些四书五经的经义辨识,此乃传播文化的圣人之道,融举双手赞同。但听说,为了方便商人的购买阅读,上面也要刊登一些四处商情,价格目录。我对此颇有微词,圣人之道怎么要与商人并列,岂不是侮辱斯文。子正,你乃主公心腹,你劝劝主公,邸报上不要登载商情,如何?"
沮授哈哈大笑,劝解道:"文举,你迂腐了。我问你,印刷一封邸报,虽然我们用活字印刷,成本较小,印刷时间略短,可是,若是一封邸报只印数份,成本若干?长此以往,官府负担若何?
况且,朝廷政策越多的人知道,越容易上情下达,下方官员的弊端越少。要想邸报流传广泛,又要政府负担轻松,岂不要多登一些百姓所关心的事件。青州,最有钱的人是谁?商人也!商人要想刊登自己的商情,就会给邸报付费。邸报有了钱,政府的负担就会减少,也就可以更长久的刊登一些经义辨识。以商人之钱,帮助传播圣人之道,我想,即使是圣人再世,也不会反对的。"
孔融默然。
国渊欲言又止,此时,马车进入了一条喧闹的大街,车外,人喊马嘶的声音一下子涌进了车中。国渊敲了敲车棚,吩咐道:"走僻静的地方,我们正在说话。"
马车随即转向,喧闹声渐去渐远。
沮授微笑着,看了看这三人,问:"你们三人,是不是对第二条都不满意。"
国渊沉默了一会,看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