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ddbiquge.co,穿到古代当名士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从宋桓二人请旨修路那一天起, 京里就等着看他们的车能造成什么样。
虽说京津两地离得甚近,骑马一昼夜就能跑个来回, 可他们硬将新车捂得密不透风, 打定主意不让人见着。
九、十月间也有不少人趁着假日到渤海边偷看的,两位老师却忙着招待西北、京城乃至南方诸省来的学生, 开小班传授造蒸汽机的各类知识, 逮都逮不着人。那些学生倒好见些, 可他们刚开几节热力学课, 也未知自己要面对的是何等艰难庞大的工程。就是有愿意讲讲自己所学的, 也叫人如听天书, 坐不多久就要告辞。
几番打探之下, 他们也只能看到经济园的工匠在垫路基、铺铁轨, 却不知这铁道是做什么用的。于是这群好事者揣着一肚子疑问和好奇回京,又传给更多听闻此事的人。
铺着枕木的铁轨修到京师门外,便成了满京百姓参观的热点。而高大的双层马车开到京师门外那天, 半个京城的人都到崇文门外看热闹, 然后便被双马拖的超长双层公交车耀花了双眼——
寻常的双辕马车都是两轮车,车厢是凉轿般的样式,至多挤得五六人。而这新造的大车却是上下两层, 比从前的车加长加宽了一倍有余, 顶上还多出一层座位,车身包铁,嵌着明亮如镜的玻璃窗。
凛凛寒天,车内的人连头发丝都不曾被吹乱, 脸色红润、身形舒展,仿佛那车里正是春光。
马车在一阵摇铃声中缓缓停下,车中便有人推开后门,搭下一个踏板。乘客次第而下,叫满京官民等了几个月的那两个人却是最后才走出来,仿佛主人送客般周到地目送着所有乘车的人都下去,才缓缓步下马车。
宋桓两家的兄长早带着家人在下头等着,见他们下车便围上去接人。
只是他们身手还不够矫健。
不等他们迎上去,已有一群被三元神秘大车勾了几个月心魂的人抢上去围住车梯,将宋桓二人堵在车尾小平台上,争着问他们:
这车叫什么名儿,是怎么想出来的?
怎么就想到要在地上铺铁条,让马车在铁条上走的?
这条道修通以后,会往京里运些什么?
以后会时常来往通车吗?
这辆大车是载运学生的么,可否让他们这些人搭一程试试?
……
这群人大多乌纱裹头,锦袍加身,还有些他们俩看着眼熟的,显然不是官员就是国子学学生。这些人见识宽,思虑长远,看待这新车往往也是从庙堂高度——从策问题的高度来问,直切重点,有些问题甚至算得上尖锐。
然而他们面对的是开惯了记者招待会,甚至来京时自带了半车厢记者、自由撰稿人的大郑工业之父。
两位长年活跃在报纸杂志和南戏北曲舞台上的大佬怎么会怕他们提问?只嫌底下来的记者少,问的问题不够深彻长远,没法儿说尽他们未来公共交通问题的布局罢了。
宋大佬翻掌朝台下压了压,稍稍敛起温煦之色,露出技术专家的端严气质。台下起伏的问话声随着他这一压自然低落了几分,知机的已不再开口,迟钝些的也在周围沉默的压力下渐渐安静下来,听马车梯边那两位仿佛站在讲台上的专家讲话。
“此车的来历,可从昔日秦驰道讲起……”
不管讲什么,都要从史书上找源头,这是八股文章的标准做法,也是当今名士讲学的风气。
所以宋时开头就把秦代木轨马车这个后世网上流行的说法拉出来当作轨道马车的起源,说他所作只是复原上古神器,将木轨改为铁轨而已。
虽然大郑朝尚未发现秦代木轨,也没有碳14测定年代,可是史书上有秦修驰道的记载,且修成的秦直道正好经过陕西,还有部分深入草原……
所以他们两位心细如发、明察秋毫的名侦探——不是,是御史和分司大人,在巡查陕西各地状况的时候便发现了秦驰道遗址,推断出了它的旧貌。
秦驰道铺的是木轨,他们加以改造,就造出了铁轨。车轮压在铁轨上,负载再重也不会压坏路面,轮子在光滑的铁轨上行进得也更轻松,是以马车走的也不慢。
他们不光建了从经济园到京师的一条长长的运载道路,还在经济园周边建起了通往北塘和县里的公共交通线路:每条铁路上隔一段时间便发一趟车,如今走海运的货物,北塘、近海打上来的新鲜海货都能用铁道马车运输。经济园里的工人、随他们读书的学生、共参新车的名家处士们都能乘着这样的大车来往两地之间。
铁路沿线还设了多个站点,人烟稠密的地方便设一站,车上的人中途可以下车,站点附近的人也可上车,不是一家独占之物。
背私是为公,同乘是为共,是以这种可供天下人共乘的车便叫作公共马车。
京中以后若有想去天津、去经济园的,也可买票乘车。这铁路是京津两地和许多外地赶来的大户巨室投资而成,不止道路结实、马车质量绝佳,道边还建了车站、雇了人日夜巡检,比走官道都安全。
——修路中或曾有本地流氓青皮出来捣乱,早都被桓大人这位抗虏英雄指挥人清扫得干干净净,拉去海边盐田劳改了。
宋时与桓凌站在车阶上描述着未来的公共交通系统,新的两地货运……车顶篷坠着的铜铃在风中摇荡,铃声起伏,如同清越的乐音,将他们描述出的情景衬托得越发动人。
凛凛寒风中,上到朝廷大臣,下到来看热闹的普通百姓都听住了,不禁想象着乘这样的大车到海边——甚至畅想起了有一日京城里也铺了这样的铁道,走上这样的马车,让他们坐进车里,舒舒服服走遍京师里外的光景。
宋时给他们看的东西还能更迷人。
他微微侧过脸,叫了一声“师兄”,将桓凌轻负在身后的手拉出来,抬下两人身前,露出交握的十指给人看。
如今他们已不需要长袖遮掩,不必装作兄弟情深,可以在寒天里戴着分趾手套,公然握着手一同下梯。
桓凌腿长,先下一步,还要转过半个身子扶着师弟,当他还是从前那个走路怕摔的孩子一般,半扶半抱着把他带到地上才安心。
道边的记者、书生、看热闹的人叫他们两人的动静惊回神来,正好看到看铁道的人下来扳动铁轨,将公交车和装自行车的货车驶到另... -->>
从宋桓二人请旨修路那一天起, 京里就等着看他们的车能造成什么样。
虽说京津两地离得甚近,骑马一昼夜就能跑个来回, 可他们硬将新车捂得密不透风, 打定主意不让人见着。
九、十月间也有不少人趁着假日到渤海边偷看的,两位老师却忙着招待西北、京城乃至南方诸省来的学生, 开小班传授造蒸汽机的各类知识, 逮都逮不着人。那些学生倒好见些, 可他们刚开几节热力学课, 也未知自己要面对的是何等艰难庞大的工程。就是有愿意讲讲自己所学的, 也叫人如听天书, 坐不多久就要告辞。
几番打探之下, 他们也只能看到经济园的工匠在垫路基、铺铁轨, 却不知这铁道是做什么用的。于是这群好事者揣着一肚子疑问和好奇回京,又传给更多听闻此事的人。
铺着枕木的铁轨修到京师门外,便成了满京百姓参观的热点。而高大的双层马车开到京师门外那天, 半个京城的人都到崇文门外看热闹, 然后便被双马拖的超长双层公交车耀花了双眼——
寻常的双辕马车都是两轮车,车厢是凉轿般的样式,至多挤得五六人。而这新造的大车却是上下两层, 比从前的车加长加宽了一倍有余, 顶上还多出一层座位,车身包铁,嵌着明亮如镜的玻璃窗。
凛凛寒天,车内的人连头发丝都不曾被吹乱, 脸色红润、身形舒展,仿佛那车里正是春光。
马车在一阵摇铃声中缓缓停下,车中便有人推开后门,搭下一个踏板。乘客次第而下,叫满京官民等了几个月的那两个人却是最后才走出来,仿佛主人送客般周到地目送着所有乘车的人都下去,才缓缓步下马车。
宋桓两家的兄长早带着家人在下头等着,见他们下车便围上去接人。
只是他们身手还不够矫健。
不等他们迎上去,已有一群被三元神秘大车勾了几个月心魂的人抢上去围住车梯,将宋桓二人堵在车尾小平台上,争着问他们:
这车叫什么名儿,是怎么想出来的?
怎么就想到要在地上铺铁条,让马车在铁条上走的?
这条道修通以后,会往京里运些什么?
以后会时常来往通车吗?
这辆大车是载运学生的么,可否让他们这些人搭一程试试?
……
这群人大多乌纱裹头,锦袍加身,还有些他们俩看着眼熟的,显然不是官员就是国子学学生。这些人见识宽,思虑长远,看待这新车往往也是从庙堂高度——从策问题的高度来问,直切重点,有些问题甚至算得上尖锐。
然而他们面对的是开惯了记者招待会,甚至来京时自带了半车厢记者、自由撰稿人的大郑工业之父。
两位长年活跃在报纸杂志和南戏北曲舞台上的大佬怎么会怕他们提问?只嫌底下来的记者少,问的问题不够深彻长远,没法儿说尽他们未来公共交通问题的布局罢了。
宋大佬翻掌朝台下压了压,稍稍敛起温煦之色,露出技术专家的端严气质。台下起伏的问话声随着他这一压自然低落了几分,知机的已不再开口,迟钝些的也在周围沉默的压力下渐渐安静下来,听马车梯边那两位仿佛站在讲台上的专家讲话。
“此车的来历,可从昔日秦驰道讲起……”
不管讲什么,都要从史书上找源头,这是八股文章的标准做法,也是当今名士讲学的风气。
所以宋时开头就把秦代木轨马车这个后世网上流行的说法拉出来当作轨道马车的起源,说他所作只是复原上古神器,将木轨改为铁轨而已。
虽然大郑朝尚未发现秦代木轨,也没有碳14测定年代,可是史书上有秦修驰道的记载,且修成的秦直道正好经过陕西,还有部分深入草原……
所以他们两位心细如发、明察秋毫的名侦探——不是,是御史和分司大人,在巡查陕西各地状况的时候便发现了秦驰道遗址,推断出了它的旧貌。
秦驰道铺的是木轨,他们加以改造,就造出了铁轨。车轮压在铁轨上,负载再重也不会压坏路面,轮子在光滑的铁轨上行进得也更轻松,是以马车走的也不慢。
他们不光建了从经济园到京师的一条长长的运载道路,还在经济园周边建起了通往北塘和县里的公共交通线路:每条铁路上隔一段时间便发一趟车,如今走海运的货物,北塘、近海打上来的新鲜海货都能用铁道马车运输。经济园里的工人、随他们读书的学生、共参新车的名家处士们都能乘着这样的大车来往两地之间。
铁路沿线还设了多个站点,人烟稠密的地方便设一站,车上的人中途可以下车,站点附近的人也可上车,不是一家独占之物。
背私是为公,同乘是为共,是以这种可供天下人共乘的车便叫作公共马车。
京中以后若有想去天津、去经济园的,也可买票乘车。这铁路是京津两地和许多外地赶来的大户巨室投资而成,不止道路结实、马车质量绝佳,道边还建了车站、雇了人日夜巡检,比走官道都安全。
——修路中或曾有本地流氓青皮出来捣乱,早都被桓大人这位抗虏英雄指挥人清扫得干干净净,拉去海边盐田劳改了。
宋时与桓凌站在车阶上描述着未来的公共交通系统,新的两地货运……车顶篷坠着的铜铃在风中摇荡,铃声起伏,如同清越的乐音,将他们描述出的情景衬托得越发动人。
凛凛寒风中,上到朝廷大臣,下到来看热闹的普通百姓都听住了,不禁想象着乘这样的大车到海边——甚至畅想起了有一日京城里也铺了这样的铁道,走上这样的马车,让他们坐进车里,舒舒服服走遍京师里外的光景。
宋时给他们看的东西还能更迷人。
他微微侧过脸,叫了一声“师兄”,将桓凌轻负在身后的手拉出来,抬下两人身前,露出交握的十指给人看。
如今他们已不需要长袖遮掩,不必装作兄弟情深,可以在寒天里戴着分趾手套,公然握着手一同下梯。
桓凌腿长,先下一步,还要转过半个身子扶着师弟,当他还是从前那个走路怕摔的孩子一般,半扶半抱着把他带到地上才安心。
道边的记者、书生、看热闹的人叫他们两人的动静惊回神来,正好看到看铁道的人下来扳动铁轨,将公交车和装自行车的货车驶到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