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冰一朵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那几天,我放学回家,爷爷总是迎到家门口,笑吟吟地看着我,说你就像那小燕子一样,早上飞出去,晚上又飞回来。他一边说着,一边扇起臂膀模拟燕子飞翔的动作。我放下书包,坐下来歇息,这时,爷爷与我絮叨起他的小时候。他总重复同样的话:你看你十二岁的时候多幸福啊,我十二岁的时候才叫可怜呢年幼的我对这些话无动于衷。不想没几天,爷爷就去了。
我上小学一、二年级时,爷爷每天骑自行车送我去上学。冬天,爷爷怕我冷,就叫我把手伸进他的衣服里。怕我坐在车后座听不见,他就很大声。我迎着路人的目光,有些害臊,有些迟疑。爷爷就更大声了,而且很着急。我只好讪讪地伸手进去。爷爷笑曰:哎!这就对了!还冷不冷?我犹豫片刻,不冷了。事实上,我感觉到一阵凉飕飕的风儿顺着我的手势钻进他的衣服里。
有一回,我的铅笔断了,那是我手头仅有的一支,天色晚了,商店也关门了,我于是哭着跑去爷爷房间。东西太多太挤,房间显得很局促。爷爷身体不适,半倚在床上。见我哭着来了,便急急地起身,安慰说不要紧,他帮我削。找不见削铅笔的小刀,只有一把锈迹斑斑的剪子。天冷,爷爷披着一件破旧的外衣,歪着脑袋,就着昏黄的灯光,用力地削着。已经很短的铅笔,被他这么一削,更短了。少顷,爷爷把那只不起眼的铅笔头递给我,微笑着说:你看,这不是又有了么?在他的笑容面前,我勉强地笑了,心里酸酸的。
爷爷是名副其实的一家之主,牢牢掌握着财政大权。但他从不乱花钱,总是小心翼翼地统筹着每一分每一厘。到今天我还记得他的话:钱要细细用,天好防天阴。
爷爷很能干,家里大事小事他都亲自过问,交给谁都不放心。没事儿他就屋前屋后地转悠,想法子添砖补瓦。
老式的木格门,爷爷每年冬天把它们搬出来,糊上一层又一层雪白的纸,然后安装好,为一家人过冬。孩子顽皮,在纸糊的门上戳了许多淘气的小洞。寒风吹进来了,爷爷不厌其烦地重新左一层右一层糊上白纸。夏天到了,爷爷又把木格门一格一格地卸下来,好让我们自由自在地纳凉。寒来暑去,年年如此。
为了应对突如其来的停电,爷爷一直保留着祖上的煤油灯,没事总爱拿出来擦拭。尽管停电只是偶尔,但爷爷总是定期地给煤油灯添油,剪芯。
爷爷很节俭。尽管后来生活条件好了,他也舍不得花钱。一件破衣烂衫,暖和就行。一碗干拌面,一碟花生米,一包大前门,于他,就算是滋味十足的享受了。
那时过年总是很隆盛。譬如有一年,爷爷特意请来饭店的厨子帮家里蒸馒头。那天,家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爷爷跑前跑后,指挥着一大家人。馒头蒸好了,爷爷笑咪咪地捧出一摞摞冒着热气的笼屉。那场景,是我所认识的“年”的模样。
爷爷去世后,很多事情陆续发生了改变。老房子被粉刷一新,煤油灯和木格门光荣下岗了,叔叔不再和我们一起住了,没几年我们也搬进新居了,几世同堂的大家庭不再有了,过年不再隆盛了
十几年过去,有关爷爷的一切,已同我渐行渐远。爷爷的笑颜,氤氲在那片昏黄的灯光里
那几天,我放学回家,爷爷总是迎到家门口,笑吟吟地看着我,说你就像那小燕子一样,早上飞出去,晚上又飞回来。他一边说着,一边扇起臂膀模拟燕子飞翔的动作。我放下书包,坐下来歇息,这时,爷爷与我絮叨起他的小时候。他总重复同样的话:你看你十二岁的时候多幸福啊,我十二岁的时候才叫可怜呢年幼的我对这些话无动于衷。不想没几天,爷爷就去了。
我上小学一、二年级时,爷爷每天骑自行车送我去上学。冬天,爷爷怕我冷,就叫我把手伸进他的衣服里。怕我坐在车后座听不见,他就很大声。我迎着路人的目光,有些害臊,有些迟疑。爷爷就更大声了,而且很着急。我只好讪讪地伸手进去。爷爷笑曰:哎!这就对了!还冷不冷?我犹豫片刻,不冷了。事实上,我感觉到一阵凉飕飕的风儿顺着我的手势钻进他的衣服里。
有一回,我的铅笔断了,那是我手头仅有的一支,天色晚了,商店也关门了,我于是哭着跑去爷爷房间。东西太多太挤,房间显得很局促。爷爷身体不适,半倚在床上。见我哭着来了,便急急地起身,安慰说不要紧,他帮我削。找不见削铅笔的小刀,只有一把锈迹斑斑的剪子。天冷,爷爷披着一件破旧的外衣,歪着脑袋,就着昏黄的灯光,用力地削着。已经很短的铅笔,被他这么一削,更短了。少顷,爷爷把那只不起眼的铅笔头递给我,微笑着说:你看,这不是又有了么?在他的笑容面前,我勉强地笑了,心里酸酸的。
爷爷是名副其实的一家之主,牢牢掌握着财政大权。但他从不乱花钱,总是小心翼翼地统筹着每一分每一厘。到今天我还记得他的话:钱要细细用,天好防天阴。
爷爷很能干,家里大事小事他都亲自过问,交给谁都不放心。没事儿他就屋前屋后地转悠,想法子添砖补瓦。
老式的木格门,爷爷每年冬天把它们搬出来,糊上一层又一层雪白的纸,然后安装好,为一家人过冬。孩子顽皮,在纸糊的门上戳了许多淘气的小洞。寒风吹进来了,爷爷不厌其烦地重新左一层右一层糊上白纸。夏天到了,爷爷又把木格门一格一格地卸下来,好让我们自由自在地纳凉。寒来暑去,年年如此。
为了应对突如其来的停电,爷爷一直保留着祖上的煤油灯,没事总爱拿出来擦拭。尽管停电只是偶尔,但爷爷总是定期地给煤油灯添油,剪芯。
爷爷很节俭。尽管后来生活条件好了,他也舍不得花钱。一件破衣烂衫,暖和就行。一碗干拌面,一碟花生米,一包大前门,于他,就算是滋味十足的享受了。
那时过年总是很隆盛。譬如有一年,爷爷特意请来饭店的厨子帮家里蒸馒头。那天,家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爷爷跑前跑后,指挥着一大家人。馒头蒸好了,爷爷笑咪咪地捧出一摞摞冒着热气的笼屉。那场景,是我所认识的“年”的模样。
爷爷去世后,很多事情陆续发生了改变。老房子被粉刷一新,煤油灯和木格门光荣下岗了,叔叔不再和我们一起住了,没几年我们也搬进新居了,几世同堂的大家庭不再有了,过年不再隆盛了
十几年过去,有关爷爷的一切,已同我渐行渐远。爷爷的笑颜,氤氲在那片昏黄的灯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