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阿成和三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李家举全家之力买了一辆手扶拖拉机,那是一个形状像是大头且带着一个长长的身子的拖拉机,机器就在车头前面,需要使用双脚拐弯的一种农用拖拉机,前面承重着拖拉机的头部,有两个轮胎,其实这两个轮胎之间的宽度都是不到一米的样子,而拖拉机的身子有将近三米长,开拖拉机还是个技术活,需要操纵那些很长的杆杆。
那时候谁家要是有一台拖拉机,就是很好的家庭了,都想巴结着用用的,李朝的家里孩子多,买一台拖拉机也是能够让几个儿子干农活时候方便些,这种长长的拖拉机虽然很笨重,但是却有很大的用处,毕竟再坏的机器也比人的力气大的,手扶拖拉机像是一头笨重的老牛,承载了很多家庭里面的劳力,这是人们追求摆脱人力的巨大进步。
这台拖拉机给李家在干农活时候带来了不少的方便,村里人的艳羡都只是次要的,最最主要的还是得到了实实在在好处的李家能够减轻了农活,比如五六月份收麦的时候可以用这台拖拉机拉麦子回家,拉完麦子还可以撵场面,撵麦子,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让李家人感受到了有一个拖拉机的好处。秋天收秋的时候,李家里面的各个小家也能够用这台拖拉机拉苞谷,这些都是没有拖拉机的家庭羡慕的东西。
随着这台拖拉机用起来的时候,村里的其他人家也开始兑钱买拖拉机,当时还一度兴起了一阵热潮,早先买拖拉机的那么几家也成了后来买拖拉机的家庭去咨询的良师一样的人物了。毕竟买过的人知道这机器上面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不好,要比没买的人更有经验的,农村人信这个东西,他们相信实实在在的自己村里人给出的建议,即使在当年那些卖拖拉机的销售人员眼里,也需要先给买主身边这么个有拖拉机的车主先洗洗脑,让只烟的,只有先把买主身边的这个参谋说服了,才能推荐出去自己手头的货,这是当时能够卖出去拖拉机的销售们的经验。
以前那句“电灯电话,洋犁子洋耙”终于一步步走进了人们的现实世界,那些年,李新典他们这一代人小时候一直在听的“赶英超美”的口号,早已被时代发展的浪潮拍打在了沙滩上,已经无人记得这句口号了。人们需要往前走,人们也需要忘记一些苦难以面对未来的美好,只要那些痛苦的事情不是仅仅发生在自己身上,让一代人去承受的痛苦东西,那么这一代人都会选择性的遗忘,不为别的,只是觉得那些东西不是自己一个人在受苦受难罢了。当苦难过不去的时候,那些愿意遗忘的人都是在内心安慰自己,他们会觉得还有比自己更难的人,他们会想到祖辈比自己更难的苦,从而获得内心的安慰,这是他们选择面对眼前的苟且,是选择生存下去的希望,是面对自我的顾怜。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依。当李朝这一大家子在面对着这台拖拉机带来的减轻农活的压力的同时,也要面对着这一家子相互之间难以协调的矛盾。
这台拖拉机平时是在李朝大儿子家里放着,每年的农忙时候都是赶到一起的忙,谁家都想先把自己家里的活先干完,拖拉机就那么一台,当然是忙不过来的,先让谁家用拖拉机都会得罪其他几家想要用的人,李朝为了不让各家吵起来,就每季时候提前让各家派个人来家里抓阄,抓出来的号码就是用拖拉机的先后顺序,谁也不要抱怨,这是天意。
不过还是会有一些其他的矛盾产生,比如在老二家里先用了这个拖拉机,他们一下子用了三天时间,农忙也就半个月,这样后边的几家就会拖得太久了,这是一个矛盾的地方,再比如老大家里用的时候,这个柳萍萍娘家只有姊妹两个,除了柳萍萍他爹以外,便没有了男人,柳萍萍想用这个拖拉机给她娘家收收庄稼,这个嫁过来的闺女就想着帮着娘家几天,用拖拉机去帮李新放丈母娘家也是更有面子的一件事儿,按说这是人之常情,但这些问题的累积还是让事情办的迟缓而棘手,哪一家都想自己家用的时候多用几天,哪一家都想自己是被例外对待的那个,这样恰恰增加了矛盾的爆发。
而赵凤儿这一家是那样的没有脾气,李新典即使让赵凤儿受委屈也不愿意去争取自己的很多权益,往往都是最后一家干完农活的。
当秋后的小麦都种上以后,李家的老四李新轩要用手扶拖拉机想给自己的宅子四周拉些土垫垫,也就是围围宅子的边沿,李新轩的宅子在庄子的中间一条街,这个位置刚好是中间这条街的西头,走两步路就到了庄西头的地方,三面环水,东边和北边都是水塘,这个宅子就相当于在水塘的西南方位,刚好近水楼台,李新轩就想把这个宅子的东边跟北边垫高些,挖土直接就从这个池塘里面挖的。李朝自然是愿意给这个老四儿子垫高宅子的,李新轩还拉上三哥李新典一起起土往宅子上拉土。
年轻气盛的李新轩时常开着这个手扶拖拉机,这样的感觉是少有的,他会开车还年轻,这让他时常在大嫂子的一声声赞美声中迷失了自我,其实柳萍萍夸他时候只不过想让他多给自己家干活罢了,这个已经二十多岁的大男孩还是小时候那种性格,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当他开着这台手扶拖拉机的时候,他感觉自己像是高高在上的帝王般的感觉,这时候路上有人多看他一眼,他都感觉是被自己的飒爽英姿给吸引的了。
从李新轩东边这个水塘往他宅子上面运土是要经过一个爬坡的,这个爬坡的位置刚好是在李新轩宅子的东南角这个地方,毕竟从这里爬坡上去以后紧挨着李新... -->>
李家举全家之力买了一辆手扶拖拉机,那是一个形状像是大头且带着一个长长的身子的拖拉机,机器就在车头前面,需要使用双脚拐弯的一种农用拖拉机,前面承重着拖拉机的头部,有两个轮胎,其实这两个轮胎之间的宽度都是不到一米的样子,而拖拉机的身子有将近三米长,开拖拉机还是个技术活,需要操纵那些很长的杆杆。
那时候谁家要是有一台拖拉机,就是很好的家庭了,都想巴结着用用的,李朝的家里孩子多,买一台拖拉机也是能够让几个儿子干农活时候方便些,这种长长的拖拉机虽然很笨重,但是却有很大的用处,毕竟再坏的机器也比人的力气大的,手扶拖拉机像是一头笨重的老牛,承载了很多家庭里面的劳力,这是人们追求摆脱人力的巨大进步。
这台拖拉机给李家在干农活时候带来了不少的方便,村里人的艳羡都只是次要的,最最主要的还是得到了实实在在好处的李家能够减轻了农活,比如五六月份收麦的时候可以用这台拖拉机拉麦子回家,拉完麦子还可以撵场面,撵麦子,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让李家人感受到了有一个拖拉机的好处。秋天收秋的时候,李家里面的各个小家也能够用这台拖拉机拉苞谷,这些都是没有拖拉机的家庭羡慕的东西。
随着这台拖拉机用起来的时候,村里的其他人家也开始兑钱买拖拉机,当时还一度兴起了一阵热潮,早先买拖拉机的那么几家也成了后来买拖拉机的家庭去咨询的良师一样的人物了。毕竟买过的人知道这机器上面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不好,要比没买的人更有经验的,农村人信这个东西,他们相信实实在在的自己村里人给出的建议,即使在当年那些卖拖拉机的销售人员眼里,也需要先给买主身边这么个有拖拉机的车主先洗洗脑,让只烟的,只有先把买主身边的这个参谋说服了,才能推荐出去自己手头的货,这是当时能够卖出去拖拉机的销售们的经验。
以前那句“电灯电话,洋犁子洋耙”终于一步步走进了人们的现实世界,那些年,李新典他们这一代人小时候一直在听的“赶英超美”的口号,早已被时代发展的浪潮拍打在了沙滩上,已经无人记得这句口号了。人们需要往前走,人们也需要忘记一些苦难以面对未来的美好,只要那些痛苦的事情不是仅仅发生在自己身上,让一代人去承受的痛苦东西,那么这一代人都会选择性的遗忘,不为别的,只是觉得那些东西不是自己一个人在受苦受难罢了。当苦难过不去的时候,那些愿意遗忘的人都是在内心安慰自己,他们会觉得还有比自己更难的人,他们会想到祖辈比自己更难的苦,从而获得内心的安慰,这是他们选择面对眼前的苟且,是选择生存下去的希望,是面对自我的顾怜。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依。当李朝这一大家子在面对着这台拖拉机带来的减轻农活的压力的同时,也要面对着这一家子相互之间难以协调的矛盾。
这台拖拉机平时是在李朝大儿子家里放着,每年的农忙时候都是赶到一起的忙,谁家都想先把自己家里的活先干完,拖拉机就那么一台,当然是忙不过来的,先让谁家用拖拉机都会得罪其他几家想要用的人,李朝为了不让各家吵起来,就每季时候提前让各家派个人来家里抓阄,抓出来的号码就是用拖拉机的先后顺序,谁也不要抱怨,这是天意。
不过还是会有一些其他的矛盾产生,比如在老二家里先用了这个拖拉机,他们一下子用了三天时间,农忙也就半个月,这样后边的几家就会拖得太久了,这是一个矛盾的地方,再比如老大家里用的时候,这个柳萍萍娘家只有姊妹两个,除了柳萍萍他爹以外,便没有了男人,柳萍萍想用这个拖拉机给她娘家收收庄稼,这个嫁过来的闺女就想着帮着娘家几天,用拖拉机去帮李新放丈母娘家也是更有面子的一件事儿,按说这是人之常情,但这些问题的累积还是让事情办的迟缓而棘手,哪一家都想自己家用的时候多用几天,哪一家都想自己是被例外对待的那个,这样恰恰增加了矛盾的爆发。
而赵凤儿这一家是那样的没有脾气,李新典即使让赵凤儿受委屈也不愿意去争取自己的很多权益,往往都是最后一家干完农活的。
当秋后的小麦都种上以后,李家的老四李新轩要用手扶拖拉机想给自己的宅子四周拉些土垫垫,也就是围围宅子的边沿,李新轩的宅子在庄子的中间一条街,这个位置刚好是中间这条街的西头,走两步路就到了庄西头的地方,三面环水,东边和北边都是水塘,这个宅子就相当于在水塘的西南方位,刚好近水楼台,李新轩就想把这个宅子的东边跟北边垫高些,挖土直接就从这个池塘里面挖的。李朝自然是愿意给这个老四儿子垫高宅子的,李新轩还拉上三哥李新典一起起土往宅子上拉土。
年轻气盛的李新轩时常开着这个手扶拖拉机,这样的感觉是少有的,他会开车还年轻,这让他时常在大嫂子的一声声赞美声中迷失了自我,其实柳萍萍夸他时候只不过想让他多给自己家干活罢了,这个已经二十多岁的大男孩还是小时候那种性格,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当他开着这台手扶拖拉机的时候,他感觉自己像是高高在上的帝王般的感觉,这时候路上有人多看他一眼,他都感觉是被自己的飒爽英姿给吸引的了。
从李新轩东边这个水塘往他宅子上面运土是要经过一个爬坡的,这个爬坡的位置刚好是在李新轩宅子的东南角这个地方,毕竟从这里爬坡上去以后紧挨着李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