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残不废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彭老爷子终因心力衰竭而与世长辞。他生于1908年7月,卒于2007年7月,享年99岁。
彭老爷子临终前两天还在医院里呆着。他感冒、咳嗽、肺炎,严重时还痰塞喉,曾经用上了吸痰机。
他患有狂躁症,是典型的偏执狂,随着年岁的递增,特别是到达耄耋之年之后,他又患上了精神抑郁症。他的住院,并不是因为他的精神病,而是因为他的肺炎。住院期间,只要呼吸稍为顺畅,他就破口大骂:败家子,劳民伤财,挖社会主义墙脚。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看你怎么收场。打倒他们打倒他们。周总理教导我们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好端端的居然拆了,他们该死,拿他们法办。唉!不肖的孙子,你养的好儿子,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罪过罪过,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呜!呜!呜
彭老爷子的精神病是间歇性的,比较轻微,多属亚健康状态,当他心平气和时与他聊天与常人无异,但他主观、固执、易激动,聊天一不小心逆了他的意思他的偏执狂就会发作,不可遏制的长达半个小时的语无伦次听了令人心烦。
彭老爷子一直由他居住在本地的70多岁的小儿子彭老伯照顾着。彭老爷子这次的住院,彭老伯一直守在病床前,任由他父亲的胡言乱语,听惯了也就麻木。只是他父亲的咳咳停停,骂得兴奋时又突然痰上喉而造成极大的呛咳,觉着他父亲咎由自取着无为的辛苦。叫他停,又怕他骂的时间反而延续得更长,只得由着他。
曾经有过几次,痰阻了呼吸,只得叫医生,彭老爷子也就昏迷过几次,难得有几次的安静。
前两天,彭老爷子的病出奇的好了,好像他的狂躁症、偏执狂、精神抑郁症也全都消失了。他三番四次的要求出院。出院时彭老爷子给人的感觉是轻松愉快,整日兴高采烈,得意洋洋。回忆起来其愉快的心境颇为生动鲜明。
想不到两天后的中午,彭老爷子静静的躺在自己的床上死了,死得安详而宁静。
记得两天前的出院,彭老爷子除了小儿子小儿媳当然在场外,三个孙子及孙媳以及重孙都来了,还有外嫁女方面的亲戚,浩浩荡荡的接彭老爷子出院。按彭老爷子平时的脾气,他车是不肯坐的,他三个孙子都有车,都搬出了石桥头的老家另外居住了,他们的车只能停在石桥头附近的竹园宾馆。
医院与石桥头很近,从医院出来,经过烈士陵园,穿过文化大广场,拐弯往泷江方向走到桥头就到了,步行充其量也就十来分钟。
生活在市区内的所有家族成员都陪着彭老爷子穿街过巷,彭老爷子从未体验过如此体面的阵容,原来儿孙满堂竟是如此的无上光荣,他超强的自尊,自我为中心的偏执品格获得了膨化,他自我感觉良好,而且情感也获得了充分的释放。
儿孙们再也不愿逆他了,对这个守旧老人自命不凡的高谈阔论也不想多插嘴,都99岁高龄了,行动已非常迟缓,风烛残年,也无为就他守旧的观点进行辩驳,他疯,儿孙们可不能跟着他疯。
就算多罗嗦与偏激,儿孙们只能听着而不能回避,对他的疯言疯语左耳入右耳出算了,对待他只得采取微笑的方式用心平气和的态度来哄他,至于这个守旧老人何时才能摆脱对年青一代已习惯的对待新事物、新思想方式的“不宽容”就只能由他本人醒悟的转过弯来放开思想去自救了。
出院那天彭老爷子走走停停,开始时嘴里还忍着不说话,只是兴奋的左右远看,可是到了文化大广场边他站住了,他的已近五十岁的第四孙彭永安(小儿子的大儿子)只得搀扶着他,彭老爷子面向龙城乐园挥舞着他的右手指指点点,他的胡言乱语病又犯了,他的话语犹如决堤之水,开始从嘴里喷薄而出,他重复的骂说着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已开始叫骂的同一个内容:
番薯,好多的番薯,种满了体育场,我和你爸有份,大跃进时代,三餐饭后的饥荒,蔡廷锴回来了,带回了许多大米,他说体育场不能再种番薯,要还给人民体育锻炼。败家,那坚固的围墙,那主席台,都给拆了。园前路弯位的供销合作社,我和你爸工作过的单位,那门面,那仓库,都给征拆了。周围是荒地,那独立地块的储运大货仓也给征拆了,好端端的,不破不烂,正当好用之时,不顾反对声,劳民啊!伤财,毁得心痛!丰登楼的周围,是县机关的农场,不见了。细坑大队,柑园大队,还有五里桥,那些民居村落,鱼塘山地农田啊!多好的近郊乡土自然风光,荡然无存。从小玩大的几个老友,被赶离家园,寿终时不能在祖屋正寝,悲啊!迎宾路,泷洲样板路,兴华路,全是资本主义道路,龙园路是中英街,那边是香港,这里周围是深圳,人民路才是社会主义道路旧车站?它是第二任的,电影院才是第一任车站
永安说,爷爷,自您喜欢多说话以来二十多年我们都听着呢,不如回去再说吧。
彭老爷子回过头来说,你这三个孙儿,够反骨的了,明目张胆,枉供你们读完罗中又读大学,一个在规划局,一个在建设局,一个在国土局,还有你们各自的夫人,一个在市现代化城市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一个在市发展和改革局,一个在房产局。你们以为我老懵懂没有记性?我心水清得很,你们不知天高地厚,有毛有翼了,败家,凭着你们的一支笔在城区图上一圈一点,一幢楼甚至整片民居顷刻成为废墟,美其名为旧城改造,这都是你们合伙做的好事。
永安说,老爷子息怒,现在城市人口增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摩托车小车数量激增,旧城道路狭窄,危房增多啊,不改造我们同样挨骂。
彭老爷子哪里会听孙儿的,他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情绪时而焦躁时而低沉,又自视过高,好幻想。他来一个仰天长叹,唉——,新龙宫,龙王之宫殿,享乐赛篷莱,什么23层标志性建筑,没那么大的头就不要戴那么大的帽,好大喜功,超过十五年的烂尾楼,昏庸!耻辱!呜呼哀哉,资本主义搞失败了,你们就翻个来挖社会主义墙脚。想当年,你伯父就读省立罗中时,那巨型金字架结构的大礼堂,豪气壮观,拆了。那戏院,庞然大物也,县粤剧之殿堂,也毁了。现在,你们又拿人民路开刀,破坏社会主义道路。华侨大厦,混凝土结构,内部装修豪华,危房吗?拆了。人民路之新时代至华侨商场这一排,危房吗?拆了。不肖的儿孙,你们合伙胡弄老人,作反。
永安说,爷爷,我们晚辈哪敢逆您老人家,您讲得也有道理,不过邓小平爷爷教导我们,先不要争辩姓社姓资,我们摸着石头过河,发现问题我们可以改。
彭老爷子忽然抑郁起来,伤感的说,人多?你说人多?现在逛街的全是小孩,黄毛丫头。老佛爷那一代早已骨化泥土,长辈们个个仙鹤而去,同辈的也消失殆尽,眼看着比自己年少的也逐一归隐长眠,一年比一年锐减得厉害啊!人啊人,我们一个一个的少下去了。啊!想起来了,还有那东区112岁的陈二妹大姐,她却独立支撑着全国最长寿老人的头衔。百岁老人,稀有啊!倒是那山那河,经久不息。本来,那些建筑物,还未到大限之时,白白给你们腰斩了,我们出入相见,倍受荫蔽,突然一天,它们在我们的视线下消失,伤感啊伤感。
永安说,万物世代更替是不可抗拒的事啊,敬祝老爷子万寿无疆!我们还是回家再说吧。
彭老爷子板起脸孔说,石桥头,我们的祖屋,告诉你们,你们不能拆,我百年归寿后,你们只能修旧还旧,永远保持着祖屋砖木瓦房结构的原貌,知道吗。有时间得去看看蔡廷锴故居才行。哦!不,没时间了,来不及。对,回去,趁着你们这些不肖子孙有车,人齐,我得带你们去彭家祠拜祭祖先,同时看看学宫和菁莪书院,也好对你们这些不懂事的儿孙进行一次教育。永安,你们三个孙儿听着,回去后都备车,陪我转转市区的一些地方。
陪同的家族成员见老爷子的态度如此坚决,又精力充沛,毫无倦意,都不好逆他,他的小儿子即刻带头表态要好好陪伴老父走走市区,至于去哪,尊重老人家的意愿。三个孙儿也爽脆的回答:遵命。
回到石桥头,彭老爷子也不进屋,而是叫小儿媳回去拿了香火过来,他带着他的家族成员穿过桥头路底的过往隧道,来到那棵屹立在江边的木棉树下。彭老爷子为木棉树上了一排香火,并虔诚的对着木棉树,对着江面,对着泷江斜向西面对岸的文塔三鞠躬,其他的家族成员在默默的注视着,彭老爷子再也不说话,周围相对宁静,倒是上面桥面与沿江路交汇处穿梭往来的车辆碾压路面的声音清晰可闻。
跟随的都是彭老爷子的后人,无论是他的儿女,孙儿女还是曾孙儿女,每一个人都心里明白,自己的孩提时代都少不了老爷子的带养,玩耍的地方,其中逗留最多的就是这里的桥上桥下,休憩之时,老爷子每每坐下,总是面向这棵木棉树,长久的凝视成了他的习惯。有时他任由孩子们在他的身上攀爬碰撞,有时又引导孩子们与他排排坐,不管孩子是否听得懂,自他做了爷爷起,半个世纪又过去了,无论带着哪一个小孩,他都一如既往的叙说着他与木棉树成长的历史。
经过无数次的反复灌输,儿孙们早已对老爷子的过去耳熟能详。不知是民国的哪一年,他才十岁的哥哥在这棵年轻的木棉树下不幸坠江身亡,因迷信,为保他平安,他的父亲为当时只有七岁的老爷子契了这棵小木棉树,从此,这棵木棉树就与老爷子有了解不开之缘。
每当风雨雷电,老爷子牵挂的就是这棵江边的木棉树,怕它被吹断了,怕它被雷打了,怕它塌方滑进江里;平时,老爷子还怕它被人为破坏,怕它因生虫而枯死,怕它冬天落叶后明年开春长不回芽。老爷子对待这棵木棉树好像得了精神上的强迫症,他不由自主的被自己强迫着,将自己的生死命运硬是与这棵木棉树系在一起。他经常虔诚的对着木棉树祈祷:木棉树呀木棉树,你要坚强的成长起来,千万别有事,你的命就是我的命啊!你死掉了我也活不成。终于有一年的三月,还在春寒料峭之时,那棵木棉树绽放出了它生命中的第一次,火焰般的木棉花,逆着江风,在无需任何绿叶扶持的前提下顽强的怒放了。自此,老爷子的心宽松了许多,都长大了,成年了,再无需斤斤计较生与死,他放开了负累,又真正的从另一个角度喜欢上了这棵木棉树。
这棵木棉树应该有百年历史了,它顽强的在石桥头江边生长着,见证着泷江百年历史。于1935年至1937年,它挺住了泷江连续三年出现的较大台风洪灾的侵袭;1938年广州沦陷,中山大学仓促迁往罗定,于1938年10月19日,它注视着中大分批乘船将人员及1200余箱公物抢运出广州运抵罗定时在它面前的江面经过;1945年中国军队首次对日军成功进行空降作战,伞兵攻打了南江口的日军,撤出战斗后乘船返回了罗定,伞兵经过它面前时,借助江风,英雄树曾摇动枝叶欢迎英雄的胜利归来;1960年,它见证着罗定县大桥建造的全过程。桥头周围的树都被毁了,唯有这棵英雄树被保留了下来。当时为了填高桥头,全城人民发扬了战天斗地的精神,担土垒填,彭老爷子和他的小儿子也参加了8角钱一个劳动日的劳动。为了护着桥头泥,后来人们在江边栽种了许多马尾松等树种,现在这棵木棉树在沿岸众多树种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夺目。这棵木棉树还见证着1964年泷江河上最后一次的龙舟比赛,龙舟自大埠头而下,穿过大桥绕桥墩而回。县大桥建成后,这里的称呼由石桥头变成了大桥头,改革开放后,二桥三桥相继建成,这里又被称作了旧桥头
彭老爷子对着木棉树完成了三鞠躬后,面色变得红润,双目也有神了许多,儿孙们曾细心的观察过他,发现他的瞳孔轻度扩大,整个人都处于兴奋状态,当时大家都认为老爷子的病痊愈了,他的身体已无恙,想不到他隔了一天就去世了,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所表现出的应该是老爷子的回光返照。
那天拜过木棉树后,彭老爷子带着跟随他的族人上了桥头路面,三个孙儿各自把自己的车从竹园宾馆开出,彭老爷子一行人都上了车,按照彭老爷子的意愿,他们首先去了彭家祠。
彭老爷子首先为先人的神主牌上了香,然后又讲着他的故事:清末民初时期的彭宪间,是罗定首屈一指的富商豪绅,他拥有许多商船,他是我们的同宗叔伯,我爷爷我父亲曾帮他跟过商船,沾过光,由此而赚了些钱,石桥头的祖屋因此而得建。再次提醒儿孙你们,祖屋不能拆,只能修旧还旧。
老爷子说得很凝重,好像祖屋就要给儿孙们拆了一样,儿孙们也只能肃穆的听着。现在回忆起来,那应该是老爷子的临终嘱咐。人之将死,也会调动所有器官奋力一搏,交代心里未了之事。
他们去到了罗城镇北关里的孔庙(文庙),也叫罗定学宫,它始建于清顺治四年,令人痛心的是文革时罗定学宫已被毁坏得面目全非,又加上长期做了原附城中学校舍,庙不像庙,学府不像学府,不伦不类。彭老爷子从前也时常走走文庙,当最后看到学宫中轴线上的棂星门和泮池被毁掉时他再也没有到过。这一次来到,令他大吃一惊,他自言自语的说,我是不是回到了民国?是梦?我还在生吗?不对不对,民国时期的孔庙没那么新净的呀!怎么复原得那么神似?
永安说,爷爷,你在发呆啊?这是市文物保护单位,市领导花了很大力气才把它复原成现在这个样子的,我们搞旧城改造不是一刀切,不是什么都可以拆可以毁,文物保护单位有法律保护,旧城改造只是拆了些没有多少保留价值的。
彭老爷子说,对,你们三个孙儿孙媳回去开会讨论,将我们的祖屋指定为文物保护单位,把修学宫的经验引进我们的祖屋
永安说,爷爷,您的思维很敏捷啊,而且语言风趣,一点也不像老态龙钟的样,不如我们再去菁莪书院看看吧,它也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就位于北区道前街
彭老爷子说,这还用你指路?我这把年纪,城区有什么老屋没去过?告诉你,我的叔父也就是你的太叔公也在那书院读过,并享受过印金局学田租金的资助,赴省考试。哎,1925年,我还不到20岁,曾跟着我父亲来到书院参与烧田契,大闹减租减息运动,差点还搞到书院火触,若造成火灾,真的罪过。
永安也没说什么。他们去到了菁莪书院,彭老爷子久久的伫立在书院圆拱门的门楼前,注视着门匾“菁莪书院”发呆,这一次,彭老爷子也没有说话,儿孙们知道,老爷子是一个极端怀旧之人,他有他的内心世界,八九不离十,老爷子的思绪一定又是回到了从前。待老爷子回过神来,他们径直进入了主厅后之香亭... -->>
彭老爷子终因心力衰竭而与世长辞。他生于1908年7月,卒于2007年7月,享年99岁。
彭老爷子临终前两天还在医院里呆着。他感冒、咳嗽、肺炎,严重时还痰塞喉,曾经用上了吸痰机。
他患有狂躁症,是典型的偏执狂,随着年岁的递增,特别是到达耄耋之年之后,他又患上了精神抑郁症。他的住院,并不是因为他的精神病,而是因为他的肺炎。住院期间,只要呼吸稍为顺畅,他就破口大骂:败家子,劳民伤财,挖社会主义墙脚。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看你怎么收场。打倒他们打倒他们。周总理教导我们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好端端的居然拆了,他们该死,拿他们法办。唉!不肖的孙子,你养的好儿子,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罪过罪过,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呜!呜!呜
彭老爷子的精神病是间歇性的,比较轻微,多属亚健康状态,当他心平气和时与他聊天与常人无异,但他主观、固执、易激动,聊天一不小心逆了他的意思他的偏执狂就会发作,不可遏制的长达半个小时的语无伦次听了令人心烦。
彭老爷子一直由他居住在本地的70多岁的小儿子彭老伯照顾着。彭老爷子这次的住院,彭老伯一直守在病床前,任由他父亲的胡言乱语,听惯了也就麻木。只是他父亲的咳咳停停,骂得兴奋时又突然痰上喉而造成极大的呛咳,觉着他父亲咎由自取着无为的辛苦。叫他停,又怕他骂的时间反而延续得更长,只得由着他。
曾经有过几次,痰阻了呼吸,只得叫医生,彭老爷子也就昏迷过几次,难得有几次的安静。
前两天,彭老爷子的病出奇的好了,好像他的狂躁症、偏执狂、精神抑郁症也全都消失了。他三番四次的要求出院。出院时彭老爷子给人的感觉是轻松愉快,整日兴高采烈,得意洋洋。回忆起来其愉快的心境颇为生动鲜明。
想不到两天后的中午,彭老爷子静静的躺在自己的床上死了,死得安详而宁静。
记得两天前的出院,彭老爷子除了小儿子小儿媳当然在场外,三个孙子及孙媳以及重孙都来了,还有外嫁女方面的亲戚,浩浩荡荡的接彭老爷子出院。按彭老爷子平时的脾气,他车是不肯坐的,他三个孙子都有车,都搬出了石桥头的老家另外居住了,他们的车只能停在石桥头附近的竹园宾馆。
医院与石桥头很近,从医院出来,经过烈士陵园,穿过文化大广场,拐弯往泷江方向走到桥头就到了,步行充其量也就十来分钟。
生活在市区内的所有家族成员都陪着彭老爷子穿街过巷,彭老爷子从未体验过如此体面的阵容,原来儿孙满堂竟是如此的无上光荣,他超强的自尊,自我为中心的偏执品格获得了膨化,他自我感觉良好,而且情感也获得了充分的释放。
儿孙们再也不愿逆他了,对这个守旧老人自命不凡的高谈阔论也不想多插嘴,都99岁高龄了,行动已非常迟缓,风烛残年,也无为就他守旧的观点进行辩驳,他疯,儿孙们可不能跟着他疯。
就算多罗嗦与偏激,儿孙们只能听着而不能回避,对他的疯言疯语左耳入右耳出算了,对待他只得采取微笑的方式用心平气和的态度来哄他,至于这个守旧老人何时才能摆脱对年青一代已习惯的对待新事物、新思想方式的“不宽容”就只能由他本人醒悟的转过弯来放开思想去自救了。
出院那天彭老爷子走走停停,开始时嘴里还忍着不说话,只是兴奋的左右远看,可是到了文化大广场边他站住了,他的已近五十岁的第四孙彭永安(小儿子的大儿子)只得搀扶着他,彭老爷子面向龙城乐园挥舞着他的右手指指点点,他的胡言乱语病又犯了,他的话语犹如决堤之水,开始从嘴里喷薄而出,他重复的骂说着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已开始叫骂的同一个内容:
番薯,好多的番薯,种满了体育场,我和你爸有份,大跃进时代,三餐饭后的饥荒,蔡廷锴回来了,带回了许多大米,他说体育场不能再种番薯,要还给人民体育锻炼。败家,那坚固的围墙,那主席台,都给拆了。园前路弯位的供销合作社,我和你爸工作过的单位,那门面,那仓库,都给征拆了。周围是荒地,那独立地块的储运大货仓也给征拆了,好端端的,不破不烂,正当好用之时,不顾反对声,劳民啊!伤财,毁得心痛!丰登楼的周围,是县机关的农场,不见了。细坑大队,柑园大队,还有五里桥,那些民居村落,鱼塘山地农田啊!多好的近郊乡土自然风光,荡然无存。从小玩大的几个老友,被赶离家园,寿终时不能在祖屋正寝,悲啊!迎宾路,泷洲样板路,兴华路,全是资本主义道路,龙园路是中英街,那边是香港,这里周围是深圳,人民路才是社会主义道路旧车站?它是第二任的,电影院才是第一任车站
永安说,爷爷,自您喜欢多说话以来二十多年我们都听着呢,不如回去再说吧。
彭老爷子回过头来说,你这三个孙儿,够反骨的了,明目张胆,枉供你们读完罗中又读大学,一个在规划局,一个在建设局,一个在国土局,还有你们各自的夫人,一个在市现代化城市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一个在市发展和改革局,一个在房产局。你们以为我老懵懂没有记性?我心水清得很,你们不知天高地厚,有毛有翼了,败家,凭着你们的一支笔在城区图上一圈一点,一幢楼甚至整片民居顷刻成为废墟,美其名为旧城改造,这都是你们合伙做的好事。
永安说,老爷子息怒,现在城市人口增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摩托车小车数量激增,旧城道路狭窄,危房增多啊,不改造我们同样挨骂。
彭老爷子哪里会听孙儿的,他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情绪时而焦躁时而低沉,又自视过高,好幻想。他来一个仰天长叹,唉——,新龙宫,龙王之宫殿,享乐赛篷莱,什么23层标志性建筑,没那么大的头就不要戴那么大的帽,好大喜功,超过十五年的烂尾楼,昏庸!耻辱!呜呼哀哉,资本主义搞失败了,你们就翻个来挖社会主义墙脚。想当年,你伯父就读省立罗中时,那巨型金字架结构的大礼堂,豪气壮观,拆了。那戏院,庞然大物也,县粤剧之殿堂,也毁了。现在,你们又拿人民路开刀,破坏社会主义道路。华侨大厦,混凝土结构,内部装修豪华,危房吗?拆了。人民路之新时代至华侨商场这一排,危房吗?拆了。不肖的儿孙,你们合伙胡弄老人,作反。
永安说,爷爷,我们晚辈哪敢逆您老人家,您讲得也有道理,不过邓小平爷爷教导我们,先不要争辩姓社姓资,我们摸着石头过河,发现问题我们可以改。
彭老爷子忽然抑郁起来,伤感的说,人多?你说人多?现在逛街的全是小孩,黄毛丫头。老佛爷那一代早已骨化泥土,长辈们个个仙鹤而去,同辈的也消失殆尽,眼看着比自己年少的也逐一归隐长眠,一年比一年锐减得厉害啊!人啊人,我们一个一个的少下去了。啊!想起来了,还有那东区112岁的陈二妹大姐,她却独立支撑着全国最长寿老人的头衔。百岁老人,稀有啊!倒是那山那河,经久不息。本来,那些建筑物,还未到大限之时,白白给你们腰斩了,我们出入相见,倍受荫蔽,突然一天,它们在我们的视线下消失,伤感啊伤感。
永安说,万物世代更替是不可抗拒的事啊,敬祝老爷子万寿无疆!我们还是回家再说吧。
彭老爷子板起脸孔说,石桥头,我们的祖屋,告诉你们,你们不能拆,我百年归寿后,你们只能修旧还旧,永远保持着祖屋砖木瓦房结构的原貌,知道吗。有时间得去看看蔡廷锴故居才行。哦!不,没时间了,来不及。对,回去,趁着你们这些不肖子孙有车,人齐,我得带你们去彭家祠拜祭祖先,同时看看学宫和菁莪书院,也好对你们这些不懂事的儿孙进行一次教育。永安,你们三个孙儿听着,回去后都备车,陪我转转市区的一些地方。
陪同的家族成员见老爷子的态度如此坚决,又精力充沛,毫无倦意,都不好逆他,他的小儿子即刻带头表态要好好陪伴老父走走市区,至于去哪,尊重老人家的意愿。三个孙儿也爽脆的回答:遵命。
回到石桥头,彭老爷子也不进屋,而是叫小儿媳回去拿了香火过来,他带着他的家族成员穿过桥头路底的过往隧道,来到那棵屹立在江边的木棉树下。彭老爷子为木棉树上了一排香火,并虔诚的对着木棉树,对着江面,对着泷江斜向西面对岸的文塔三鞠躬,其他的家族成员在默默的注视着,彭老爷子再也不说话,周围相对宁静,倒是上面桥面与沿江路交汇处穿梭往来的车辆碾压路面的声音清晰可闻。
跟随的都是彭老爷子的后人,无论是他的儿女,孙儿女还是曾孙儿女,每一个人都心里明白,自己的孩提时代都少不了老爷子的带养,玩耍的地方,其中逗留最多的就是这里的桥上桥下,休憩之时,老爷子每每坐下,总是面向这棵木棉树,长久的凝视成了他的习惯。有时他任由孩子们在他的身上攀爬碰撞,有时又引导孩子们与他排排坐,不管孩子是否听得懂,自他做了爷爷起,半个世纪又过去了,无论带着哪一个小孩,他都一如既往的叙说着他与木棉树成长的历史。
经过无数次的反复灌输,儿孙们早已对老爷子的过去耳熟能详。不知是民国的哪一年,他才十岁的哥哥在这棵年轻的木棉树下不幸坠江身亡,因迷信,为保他平安,他的父亲为当时只有七岁的老爷子契了这棵小木棉树,从此,这棵木棉树就与老爷子有了解不开之缘。
每当风雨雷电,老爷子牵挂的就是这棵江边的木棉树,怕它被吹断了,怕它被雷打了,怕它塌方滑进江里;平时,老爷子还怕它被人为破坏,怕它因生虫而枯死,怕它冬天落叶后明年开春长不回芽。老爷子对待这棵木棉树好像得了精神上的强迫症,他不由自主的被自己强迫着,将自己的生死命运硬是与这棵木棉树系在一起。他经常虔诚的对着木棉树祈祷:木棉树呀木棉树,你要坚强的成长起来,千万别有事,你的命就是我的命啊!你死掉了我也活不成。终于有一年的三月,还在春寒料峭之时,那棵木棉树绽放出了它生命中的第一次,火焰般的木棉花,逆着江风,在无需任何绿叶扶持的前提下顽强的怒放了。自此,老爷子的心宽松了许多,都长大了,成年了,再无需斤斤计较生与死,他放开了负累,又真正的从另一个角度喜欢上了这棵木棉树。
这棵木棉树应该有百年历史了,它顽强的在石桥头江边生长着,见证着泷江百年历史。于1935年至1937年,它挺住了泷江连续三年出现的较大台风洪灾的侵袭;1938年广州沦陷,中山大学仓促迁往罗定,于1938年10月19日,它注视着中大分批乘船将人员及1200余箱公物抢运出广州运抵罗定时在它面前的江面经过;1945年中国军队首次对日军成功进行空降作战,伞兵攻打了南江口的日军,撤出战斗后乘船返回了罗定,伞兵经过它面前时,借助江风,英雄树曾摇动枝叶欢迎英雄的胜利归来;1960年,它见证着罗定县大桥建造的全过程。桥头周围的树都被毁了,唯有这棵英雄树被保留了下来。当时为了填高桥头,全城人民发扬了战天斗地的精神,担土垒填,彭老爷子和他的小儿子也参加了8角钱一个劳动日的劳动。为了护着桥头泥,后来人们在江边栽种了许多马尾松等树种,现在这棵木棉树在沿岸众多树种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夺目。这棵木棉树还见证着1964年泷江河上最后一次的龙舟比赛,龙舟自大埠头而下,穿过大桥绕桥墩而回。县大桥建成后,这里的称呼由石桥头变成了大桥头,改革开放后,二桥三桥相继建成,这里又被称作了旧桥头
彭老爷子对着木棉树完成了三鞠躬后,面色变得红润,双目也有神了许多,儿孙们曾细心的观察过他,发现他的瞳孔轻度扩大,整个人都处于兴奋状态,当时大家都认为老爷子的病痊愈了,他的身体已无恙,想不到他隔了一天就去世了,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所表现出的应该是老爷子的回光返照。
那天拜过木棉树后,彭老爷子带着跟随他的族人上了桥头路面,三个孙儿各自把自己的车从竹园宾馆开出,彭老爷子一行人都上了车,按照彭老爷子的意愿,他们首先去了彭家祠。
彭老爷子首先为先人的神主牌上了香,然后又讲着他的故事:清末民初时期的彭宪间,是罗定首屈一指的富商豪绅,他拥有许多商船,他是我们的同宗叔伯,我爷爷我父亲曾帮他跟过商船,沾过光,由此而赚了些钱,石桥头的祖屋因此而得建。再次提醒儿孙你们,祖屋不能拆,只能修旧还旧。
老爷子说得很凝重,好像祖屋就要给儿孙们拆了一样,儿孙们也只能肃穆的听着。现在回忆起来,那应该是老爷子的临终嘱咐。人之将死,也会调动所有器官奋力一搏,交代心里未了之事。
他们去到了罗城镇北关里的孔庙(文庙),也叫罗定学宫,它始建于清顺治四年,令人痛心的是文革时罗定学宫已被毁坏得面目全非,又加上长期做了原附城中学校舍,庙不像庙,学府不像学府,不伦不类。彭老爷子从前也时常走走文庙,当最后看到学宫中轴线上的棂星门和泮池被毁掉时他再也没有到过。这一次来到,令他大吃一惊,他自言自语的说,我是不是回到了民国?是梦?我还在生吗?不对不对,民国时期的孔庙没那么新净的呀!怎么复原得那么神似?
永安说,爷爷,你在发呆啊?这是市文物保护单位,市领导花了很大力气才把它复原成现在这个样子的,我们搞旧城改造不是一刀切,不是什么都可以拆可以毁,文物保护单位有法律保护,旧城改造只是拆了些没有多少保留价值的。
彭老爷子说,对,你们三个孙儿孙媳回去开会讨论,将我们的祖屋指定为文物保护单位,把修学宫的经验引进我们的祖屋
永安说,爷爷,您的思维很敏捷啊,而且语言风趣,一点也不像老态龙钟的样,不如我们再去菁莪书院看看吧,它也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就位于北区道前街
彭老爷子说,这还用你指路?我这把年纪,城区有什么老屋没去过?告诉你,我的叔父也就是你的太叔公也在那书院读过,并享受过印金局学田租金的资助,赴省考试。哎,1925年,我还不到20岁,曾跟着我父亲来到书院参与烧田契,大闹减租减息运动,差点还搞到书院火触,若造成火灾,真的罪过。
永安也没说什么。他们去到了菁莪书院,彭老爷子久久的伫立在书院圆拱门的门楼前,注视着门匾“菁莪书院”发呆,这一次,彭老爷子也没有说话,儿孙们知道,老爷子是一个极端怀旧之人,他有他的内心世界,八九不离十,老爷子的思绪一定又是回到了从前。待老爷子回过神来,他们径直进入了主厅后之香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