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穿裤子的云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同学回答,他准确答出是新疆维族民歌。老师给以肯定,并补充介绍了民歌的名字青春舞曲和歌曲的整理者——西部歌王王洛宾老人的一些情况。接着问:“谁到过新疆?”有三只手臂举起。有人推荐:“某某,某某!某某家就是新疆的!”
那是一个戴眼镜的文静的小男孩。老师把他叫到身边。合唱台上的气氛顿时更加活跃了。
“老师没有到过新疆呢!请你告诉我维吾尔族人有哪些不同于汉族的生活习俗?——对了,你是维族还是汉族?哦,不是维族。好,请你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也请大家认真听,你会增长见识,学到新的知识。”
文静的小男孩有些腼腆,但并不胆怯。“维吾尔族人,他们的服装和汉族有很大不同。他们都戴着高高的帽子”他边挠头边思考边说。老师边评论、边鼓励、边提示着他。
“下边穿着裙子——男人也穿裙子;脚上穿,高高的马靴!”他向下探身用双手比画一下,引起一阵笑声。
“还有么?比如他们的姑娘头发都”老师做着梳辫子的动作。
“都扎着美丽的辫子!”回答的已不止他一个。他很快又补充到:“她们很小就开始扎辫子了,而且是一岁扎一根辫子的!”
“哦——,我明白了!我今天又学到了新的知识!原来她们扎的辫子数和她们的年龄有关!我第一次知道!谢谢你!”老师的语气和手势显然有些夸张,逗得很多同学笑了起来。
拍了拍那位小男孩的脑袋,送他离开讲台,老师接着说:“下边我要问一个难一点的问题:谁能告诉我热情和粗鲁有什么区别?”合唱台上马上静了下来。显然大家都在思索,也有胆子小的生怕弄出点声响来引起注意而被老师提问。
但马上有人举手了——一个、两个、三个五个!七个!没人再举了。
后排一位高高的男孩被叫起来回答。他也是边想边答:“热情,就是让人感到,心里很舒服;而粗鲁,让人感到讨厌。”我禁不住为他的回答鼓掌了,老师和全体同学也鼓起掌来。
“他回答得真的很精彩!”老师评论到。“那么,请你们记住:唱这首歌的时候要热情但不要过分,过分了就显得粗鲁,就不美了!”她师范到:“太阳下山明天还会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地开。我的青春一去无影踪,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好美的声音,柔美、飘逸、婉转!大家正在陶醉,她又范唱到:“而不要这样唱——”接下来的反面师范唱得有些夸张,孩子们都笑了。
试唱纠正几遍后,朋友显然满意了。
接下来,又教孩子们学唱了王洛宾先生整理的另一首新疆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这次是先用钢琴弹奏三遍,让孩子们听记后试着哼唱旋律,再教给歌词,直接演唱。反复几遍,一直到比较满意为止。
我看了一下时间,离下课已经只剩5分钟了。看来这节课的主要任务已经完成。剩余的时间怎么安排呢?我正寻思,朋友拿出来一张歌牒的包装纸说:“这一节我们练唱的两首新疆民歌都是已故著名音乐家王洛宾先生搜集整理的。这就是王洛宾先生。”她把手中的包装纸高高举起,孩子们一窝蜂似地拥上来,争着目睹音乐家的丰采。
少倾,等涌上来的孩子归座后,她总结到:“好,现在请大家静下来。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节课就学了什么内容。主要学了两首歌——在那遥远的地方和青春舞曲;还练习了师生问好,击打节奏,起立坐下等。还学习了一些有关维吾尔族人特殊衣着打扮的知识——感谢那位同学。现在留作业:请大家搜集有关新疆少数民族民俗风情的知识,下一节课我会专门留给你们5分钟时间讲述,看谁搜集的多,讲述的好。你可以上网搜集,还可以将搜集的资料图片等带到课堂来。能讲给大家新知识的同学,我会记住你,大家也会记住你的!”
我看了看表,下课时间到了。琴声紧随铃声响起,孩子们条件反射地起立——“同学们再见——”
“再见——再见——老师再见!”
逐队下合唱台,离开教室。
“怎样?给点意见吧?”朋友诚恳地说。
“我恨!——恨自己当年怎么不学音乐教育!要不现在也可以象你这样天天享受音乐、童心和创造的乐趣了!”我恶狠狠地说。
——却顾所来径 苍苍横翠微
审核编辑:-释放
同学回答,他准确答出是新疆维族民歌。老师给以肯定,并补充介绍了民歌的名字青春舞曲和歌曲的整理者——西部歌王王洛宾老人的一些情况。接着问:“谁到过新疆?”有三只手臂举起。有人推荐:“某某,某某!某某家就是新疆的!”
那是一个戴眼镜的文静的小男孩。老师把他叫到身边。合唱台上的气氛顿时更加活跃了。
“老师没有到过新疆呢!请你告诉我维吾尔族人有哪些不同于汉族的生活习俗?——对了,你是维族还是汉族?哦,不是维族。好,请你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也请大家认真听,你会增长见识,学到新的知识。”
文静的小男孩有些腼腆,但并不胆怯。“维吾尔族人,他们的服装和汉族有很大不同。他们都戴着高高的帽子”他边挠头边思考边说。老师边评论、边鼓励、边提示着他。
“下边穿着裙子——男人也穿裙子;脚上穿,高高的马靴!”他向下探身用双手比画一下,引起一阵笑声。
“还有么?比如他们的姑娘头发都”老师做着梳辫子的动作。
“都扎着美丽的辫子!”回答的已不止他一个。他很快又补充到:“她们很小就开始扎辫子了,而且是一岁扎一根辫子的!”
“哦——,我明白了!我今天又学到了新的知识!原来她们扎的辫子数和她们的年龄有关!我第一次知道!谢谢你!”老师的语气和手势显然有些夸张,逗得很多同学笑了起来。
拍了拍那位小男孩的脑袋,送他离开讲台,老师接着说:“下边我要问一个难一点的问题:谁能告诉我热情和粗鲁有什么区别?”合唱台上马上静了下来。显然大家都在思索,也有胆子小的生怕弄出点声响来引起注意而被老师提问。
但马上有人举手了——一个、两个、三个五个!七个!没人再举了。
后排一位高高的男孩被叫起来回答。他也是边想边答:“热情,就是让人感到,心里很舒服;而粗鲁,让人感到讨厌。”我禁不住为他的回答鼓掌了,老师和全体同学也鼓起掌来。
“他回答得真的很精彩!”老师评论到。“那么,请你们记住:唱这首歌的时候要热情但不要过分,过分了就显得粗鲁,就不美了!”她师范到:“太阳下山明天还会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地开。我的青春一去无影踪,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好美的声音,柔美、飘逸、婉转!大家正在陶醉,她又范唱到:“而不要这样唱——”接下来的反面师范唱得有些夸张,孩子们都笑了。
试唱纠正几遍后,朋友显然满意了。
接下来,又教孩子们学唱了王洛宾先生整理的另一首新疆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这次是先用钢琴弹奏三遍,让孩子们听记后试着哼唱旋律,再教给歌词,直接演唱。反复几遍,一直到比较满意为止。
我看了一下时间,离下课已经只剩5分钟了。看来这节课的主要任务已经完成。剩余的时间怎么安排呢?我正寻思,朋友拿出来一张歌牒的包装纸说:“这一节我们练唱的两首新疆民歌都是已故著名音乐家王洛宾先生搜集整理的。这就是王洛宾先生。”她把手中的包装纸高高举起,孩子们一窝蜂似地拥上来,争着目睹音乐家的丰采。
少倾,等涌上来的孩子归座后,她总结到:“好,现在请大家静下来。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节课就学了什么内容。主要学了两首歌——在那遥远的地方和青春舞曲;还练习了师生问好,击打节奏,起立坐下等。还学习了一些有关维吾尔族人特殊衣着打扮的知识——感谢那位同学。现在留作业:请大家搜集有关新疆少数民族民俗风情的知识,下一节课我会专门留给你们5分钟时间讲述,看谁搜集的多,讲述的好。你可以上网搜集,还可以将搜集的资料图片等带到课堂来。能讲给大家新知识的同学,我会记住你,大家也会记住你的!”
我看了看表,下课时间到了。琴声紧随铃声响起,孩子们条件反射地起立——“同学们再见——”
“再见——再见——老师再见!”
逐队下合唱台,离开教室。
“怎样?给点意见吧?”朋友诚恳地说。
“我恨!——恨自己当年怎么不学音乐教育!要不现在也可以象你这样天天享受音乐、童心和创造的乐趣了!”我恶狠狠地说。
——却顾所来径 苍苍横翠微
审核编辑:-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