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ddbiquge.co,带着警花闯三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事到如此,沮授也只得无奈地说道:“子义将军也应该知道,能否拿下庐江,对于主公的大业至关重要。”
太史慈皱了皱眉头,断然说道:“这个末将自然知道,但是也不能作为伤及大公子性命的理由!”
沮授叹了口气,说道:“将军需要弄清楚一件事,刘浜虽然是主公的长子,但已经过继给了居巢侯,那就算不得大公子!襄阳的刘裕公子才是真正的大公子!实话告诉将军,主公将来肯定是要坐天下的,储君之位当立长以嫡,到时候你说是该立刘浜还是立刘裕?”
刘欣要坐天下的事情太史慈早有耳闻,但是从沮授嘴里说出来,那意义就绝对不一样了,太史慈忍不住精神为之一振,他在刘欣称帝之前便已经追随于他,那可是从龙之功啊!
太史慈虽然只是一员武将,却也颇有见识。刘浜自幼便已经过继给旁人,刘欣想来自然与刘裕更亲近些,他将来传位给刘裕的可能性就更大,可是刘浜又是长子,在立储的时候,刘欣一定会为这件事而犯难。
沮授的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太史慈当然明白沮授让他射杀刘浜,并非只是为了破除袁术手里的“人肉盾牌”而是为了帮刘欣消除“隐患”!只是这个“隐患”却是刘欣的亲生儿子,叫他来做这件事,确实是左右为难!
其实,这都是因为他们并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否则像沮授、太史慈这种做大事的人,面对这种问题时,是绝对不会有丝毫心软。
沮授看到太史慈的脸上神色变化,再次将手里的金牌塞了过去,说道:“请子义将军放心,这面金牌足可以保证你的安全。而且到时候,沮某也会向主公交代清楚,这一切皆是出自沮某的谋划,由沮某一力承担,与将军无关!”
当年黄忠、魏延因为没有及时制止部下杀降,险些被刘欣执行军法,最后救下他们的就是这块小小的金牌。那次的事件已经成为新兵入伍学习军纪的重要案例,太史慈当然也听说过,自然明白沮授所言不虚,只是这次射杀的对象太让他为难了。
但是,沮授只是一介文人,却能够说出承担一切后果的话来,并且将保命的金牌让给自己,着实令太史慈刮目相看。太史慈也不禁豪气万丈,拱手说道:“末将已经明白了沮大人的一番苦心,请沮大人放心,末将定会见机行事!”
沮授的脸上露出笑容,挥手送别了太史慈。射杀刘浜的主意并非他一时心血来潮,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做出的决定,能否实现的关键就在于说服太史慈,现在终于如愿了。
正如沮授刚才对太史慈所说的一样,刘浜必须去死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未来储君的确定上。从张郃送来的书信中,沮授已经知道,刘浜在袁术的威吓下早就面无人色,一味地哭爹喊娘,这样的人如果将来成了储君,汉室的前景就不妙了。
而刘裕当年受到韩当伏击的时候才不过八岁,却能够临危不惧,拚命反抗,这才是沮授看好的大汉未来的希望。而且这么多年来,刘裕一直在襄阳书院接受正规教育,文武才能方面显然都要高于那个胆小懦弱的是浜。更重要的是,沮授可以说是看着刘裕长大的,对刘裕自然要更加亲近一些。
按理说刘浜并不一定有资格与刘裕争储,因为他已经过继给了刘重,与刘欣之间就应该是叔侄关系了。但是谁又能肯定,刘欣百年之后,这个刘浜不会来和刘裕争帝位呢?他毕竟是刘欣的长子,将来暗生野心谁也说不准,到时候岂不是要天下大乱?
历史上,在汉献帝蒙难的时候,袁绍和曹操手下的谋士都各自献策。当时劝袁绍迎接刘协的便是沮授,但沮授说的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反观曹操的谋士说的却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这两句话意思差不多,目标也一致,但在境界上却相去甚远。
从对待汉献帝的不同态度中,就可以看出沮授的性格,而且他又执掌幻影多年,接触了太多阴暗面的东西,这才想起对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下手,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再说了,在当时那个人命如草芥的时代,死个把人根本算不得什么。不过,沮授对刘欣的忠诚是勿庸置疑的。毕竟刘浜是刘欣的长子,他已经做好替刘浜偿命的打算,这才将珍贵的免死金牌转赠给了太史慈。
经过一天艰苦的行军,太史慈带着这个神秘的使命,来到了庐江城外的张郃军营。
事到如此,沮授也只得无奈地说道:“子义将军也应该知道,能否拿下庐江,对于主公的大业至关重要。”
太史慈皱了皱眉头,断然说道:“这个末将自然知道,但是也不能作为伤及大公子性命的理由!”
沮授叹了口气,说道:“将军需要弄清楚一件事,刘浜虽然是主公的长子,但已经过继给了居巢侯,那就算不得大公子!襄阳的刘裕公子才是真正的大公子!实话告诉将军,主公将来肯定是要坐天下的,储君之位当立长以嫡,到时候你说是该立刘浜还是立刘裕?”
刘欣要坐天下的事情太史慈早有耳闻,但是从沮授嘴里说出来,那意义就绝对不一样了,太史慈忍不住精神为之一振,他在刘欣称帝之前便已经追随于他,那可是从龙之功啊!
太史慈虽然只是一员武将,却也颇有见识。刘浜自幼便已经过继给旁人,刘欣想来自然与刘裕更亲近些,他将来传位给刘裕的可能性就更大,可是刘浜又是长子,在立储的时候,刘欣一定会为这件事而犯难。
沮授的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太史慈当然明白沮授让他射杀刘浜,并非只是为了破除袁术手里的“人肉盾牌”而是为了帮刘欣消除“隐患”!只是这个“隐患”却是刘欣的亲生儿子,叫他来做这件事,确实是左右为难!
其实,这都是因为他们并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否则像沮授、太史慈这种做大事的人,面对这种问题时,是绝对不会有丝毫心软。
沮授看到太史慈的脸上神色变化,再次将手里的金牌塞了过去,说道:“请子义将军放心,这面金牌足可以保证你的安全。而且到时候,沮某也会向主公交代清楚,这一切皆是出自沮某的谋划,由沮某一力承担,与将军无关!”
当年黄忠、魏延因为没有及时制止部下杀降,险些被刘欣执行军法,最后救下他们的就是这块小小的金牌。那次的事件已经成为新兵入伍学习军纪的重要案例,太史慈当然也听说过,自然明白沮授所言不虚,只是这次射杀的对象太让他为难了。
但是,沮授只是一介文人,却能够说出承担一切后果的话来,并且将保命的金牌让给自己,着实令太史慈刮目相看。太史慈也不禁豪气万丈,拱手说道:“末将已经明白了沮大人的一番苦心,请沮大人放心,末将定会见机行事!”
沮授的脸上露出笑容,挥手送别了太史慈。射杀刘浜的主意并非他一时心血来潮,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做出的决定,能否实现的关键就在于说服太史慈,现在终于如愿了。
正如沮授刚才对太史慈所说的一样,刘浜必须去死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未来储君的确定上。从张郃送来的书信中,沮授已经知道,刘浜在袁术的威吓下早就面无人色,一味地哭爹喊娘,这样的人如果将来成了储君,汉室的前景就不妙了。
而刘裕当年受到韩当伏击的时候才不过八岁,却能够临危不惧,拚命反抗,这才是沮授看好的大汉未来的希望。而且这么多年来,刘裕一直在襄阳书院接受正规教育,文武才能方面显然都要高于那个胆小懦弱的是浜。更重要的是,沮授可以说是看着刘裕长大的,对刘裕自然要更加亲近一些。
按理说刘浜并不一定有资格与刘裕争储,因为他已经过继给了刘重,与刘欣之间就应该是叔侄关系了。但是谁又能肯定,刘欣百年之后,这个刘浜不会来和刘裕争帝位呢?他毕竟是刘欣的长子,将来暗生野心谁也说不准,到时候岂不是要天下大乱?
历史上,在汉献帝蒙难的时候,袁绍和曹操手下的谋士都各自献策。当时劝袁绍迎接刘协的便是沮授,但沮授说的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反观曹操的谋士说的却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这两句话意思差不多,目标也一致,但在境界上却相去甚远。
从对待汉献帝的不同态度中,就可以看出沮授的性格,而且他又执掌幻影多年,接触了太多阴暗面的东西,这才想起对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下手,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再说了,在当时那个人命如草芥的时代,死个把人根本算不得什么。不过,沮授对刘欣的忠诚是勿庸置疑的。毕竟刘浜是刘欣的长子,他已经做好替刘浜偿命的打算,这才将珍贵的免死金牌转赠给了太史慈。
经过一天艰苦的行军,太史慈带着这个神秘的使命,来到了庐江城外的张郃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