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www.ddbiquge.co,一个村庄“被现代化”的背影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
一个人在城市里漂泊,但却拥有一个远在农村的老家,这应是沧海浮生中再幸福不过的美事了。
可这些年,老家林溪却一直在拆迁的阴影中风雨飘摇、惴惴不安。母亲坐新开通的公交车从老家到城里来看望她的儿子和孙子,每次带来最多的消息就是征地、拆迁。环绕村子四周的山地和稻田都像切西瓜一样被开发区划去了,村庄苍翠的树林和油油的庄稼逐渐缩小了,推土机喘着粗气,将青碧的田野变成了裸裎的红土地,整个村庄就剩一些孤伶伶的村舍暴露着,像一个有待攻克的孤零零的碉堡。村庄陡然失去了生机。院前屋后荒草四起,日见败落,恰似马路边一辆报废的汽车,似乎在锈迹斑驳中等待着最后的烈焰——切割、焚烧、肢解、散落一地,以至最后完全消失。
趁着村庄还在,我总是抓住机会携妻将子回去。回到老家,回到小时住过的老房子里,回到年迈的父母和苍老的祖父母身边。围着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看着兄弟姐妹们的孩子在院子前的空地上和树林间蹿来蹿去,嬉戏打闹,看着老人们沧桑的脸上绽放着慈祥的笑容,我就不由得被一种短暂而强烈的幸福感所包围、所感染。我会忘记村庄就要拆迁,忘记眼前这场景不久即将消逝,忘记时间的存在。
屋里待得太久了,我带孩子们出去,在村庄里转悠,看看那些我年轻时栽下的、已经高过老屋的梧桐与樟树,呼吸着那熟悉而又陌生的、混着泥土和畜粪气息的空气,走一走那条从门前经过、通住大片田岗的土路。我的视线越过一簇簇绿竹的枝叶,越过仅剩不多的稻田,越过开发区高大坚实的围墙,最终落定在紧挨村庄而建的形体庞大的厂房与高楼上。这时,我无法遏制的感伤就上来了,心底翻腾起些微的苦楚,鼻子里也泛起了一点酸痛。我难以把握,这到底是一个旧时文人感怀草木式的矫情,还是在今天越来越麻木的世界仅存不多的怜悯情怀。
和母亲一样,我并不太愿意看着这些突然闯来的庞然大物出现在稻田之外,它们突然出现,宛若天外飞来之物,与庄稼的宁静安详太不相称。它离我们太近,离村庄太近,近得都快抵着我家老屋的瓦檐了,使我们不得不直视它的存在。这些新建的高楼与各式厂房,刷了崭新的墙漆、嵌了明亮的玻璃,盖了蓝色的瓦顶,线条简洁而有力,是那么新鲜、明快、时尚、现代,它们光鲜迷人,迸发着这个时代无可阻挡的蓬勃生机和似乎万物都得让路的活力。但它与我们无关,与村庄里的邻居们无关。它来自遥远的城市,以一种非常强大的优越感站在大片的稻田中央,它是否觉得自己霸占土地而让庄稼让路是天真地义而无可置疑?我不太喜欢这种过于亢奋的东西,与庄稼的谦逊大相径庭。但它又是那么强大,直逼你的视野,使你不得不面对。
相形之下,林溪村却早已显得支离破碎、疲惫不堪了。它的房屋还是青瓦搭顶的,它的路还是在泥巴上踩出来的,它一幢幢房屋的摆布还是随意而缺少规划的,人们喝的水也还是从地底下用压水井抽取的,它的鸡鸭猪狗还是散养在屋前屋后的,人们的劳作也还是用牛耕用肩挑的……她确实太陈旧、太落后、不合时宜而似乎腐朽了。她因此而令人不由得心生怜悯。但我疑惑的是,为什么开发区的时尚光鲜却与村庄的败落萧瑟相随相伴?
二
老家林溪村并不大,三百人口上下,世代居住着胡姓、何姓两个族系。少数几户廖姓的人家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时期才从本镇另一个村庄迁过来的,生活在这儿刚刚不过三代。
若是站在稻田对岸的桐林山上远眺,林溪并不是个十分醒目的村庄。三三两两盒子式的楼房和有着青黛瓦楞的老屋,自然而又错落有致地散落在一个长满苍翠树木的红土山丘上。赣西一带,这样有着胴体一般微微隆起的红土丘和山丘下的小村庄到处都是:没有树木的,裸露着她红色的皮肤,曲线优美柔软,宛若江南女子的腰身;长满树木的,则一片蓊郁,杂树生花,又若江南女子披了碎花的妖艳衣裳。林溪的房屋在蓊郁苍翠的林木中,半遮半掩,间或从枝叶间伸出一角青瓦屋檐,露出一扇红砖山墙,透出半个门面。而最易忽略的是,房屋之间,蜿蜒在草丛下相连的土路曲径,就像那支深藏在家谱中看不见的血脉,隐隐约约却紧紧地将林溪村的人们连在了一起。
三
村庄的北面与东面,先前是连绵的红壤土丘。土丘上踞着另一个名叫何当的村庄,与林溪相去不过五六百米,真正的鸡犬之声相闻。大伯大婶们站在村口的老荷树下,抬头就可以望见何当村的屋檐、来来去去的水牛、弯着腰身拉板车的人、在空地上踢毽子的儿童,更不用说何当村口那棵参天如盖的古樟了。两村之间,原来是一片低矮的灌木丛,多是油油的茶树和深绿的楮树,我们管它叫塬里山。其实就巴掌大的地方,根本算不得山。但依照村人的习惯,把有水的地称作“田”,没水的地称作“土”,,,其它的土地统统称作“山”。塬里山之前是荒山,灌木杂树郁郁葱葱,自生自灭。八十年代初期,分田刚一到户,村里忽然刮起了一股“砍伐风”,满丘的树木全砍了当柴火,光秃秃的山地不久就开荒成了土,种了花生、蕃薯与黄豆。春夏之间,绿油油的庄稼连接着两个村庄,上面的天空就显得格外空旷,对面的村庄也似乎更近了,仿佛只要谁甩开膀子一迈腿,就能踏到何当哪户人家的麻条石门坎上。
但这是过去的光景。如今,开发区规划过来,已经将整个林溪村和何当村都包括进去了。不知什么时候,塬里山拦腰横过来一条百米宽的开发区大道。这似乎是开发区的一条主要干道,从城区延伸出来,像一条永不饥饿的贪食蛇,张开大口,向东一路吞食下去。随后,马路两旁的土地征给了镇政府,镇政府又推平了山丘,转手给了纺织公司、风电设备公司和几家不知做什么的外资集团公司。公司筑起了围墙,门口岗哨还养了一条大狼狗,对过往的村民嗷嗷狂吠。每每听到这陌生的狼狗叫声,当惯了土地主人的村民才恍然感觉土地已经真正不再属于自己了。要是炳中叔听了,就会操起他结巴的语调大骂起来:“他他他娘的,叫叫叫去死,这这这是我围(村)里还还还还是他他他围里?”
因为要服从开发区的规划,给纺织厂一块四方完整的厂区,何当村的房屋已经拆除了大半。村口那棵数百年的参天古樟,纺织厂老板没舍得砍掉,现在成了何当村面目全非后留在厂区的唯一风物,也是村民籍以回忆过去的唯一依托。每次从开发区大道路过,哥总是摇下车窗指着那棵大樟树说,看,这就是何当大樟树!这时,我脑子里浮现的便是当年伫立在四周翠绿的田野中的大樟树的样子:平坦的稻田中间,一棵大树冠大如盖,郁郁葱葱,树顶上是热闹的鸟的天堂,树底下是堆积满地的鸟粪……
四
林溪以东,紧邻的一个土丘上是宠江村。房屋散落的格局与林溪相当,随意中别有一种散漫的意趣。两个土丘之间的低洼处是一条狭长的田地,林溪人称之为“屋背”。林溪村的老房子大多坐东朝西,这称谓或与林溪村房子这一坐向有关吧!土丘上茂密苍翠的油茶林,曾经是我去宠江村上小学的必经之途。这里自然成了我童年的乐园。采野果、捉迷藏、打游击、喂蚂蚁、采标本……满山都留下过我稚嫩的小脚印。宠江山给了我对大自然最初的认识。我除了庄稼之外关于植物的知识和对大自然仅有的观察,大多来自于这座小土丘。十二岁后,我离开宠江小学去了位于另一个红土丘上的太和圩中学读书,路上再也不需要穿越这样的树林了,而我关于大自然的知识也就从此几乎停滞了。
宠江山上喜欢长蘑菇。红色的、白色的,粉色的,有的喜欢一丛丛的生长,有的则一个个地生长,在雨后的阳光下童话般地冒出来。但面对满山的蘑菇,我们也只能看、只能玩,决不会采回家的——林溪村所有的母亲对孩子们都早有告诫:宠江山上的蘑菇不能吃,有毒。父亲说,六十年代,宠江山上满是松树,一年,突然爆发松毛虫病害,村里大量喷洒DDT才搀救了这片山林。到了八十年代,当年保存下来的松树已几乎砍光了,但DDT却永久地留在了满山油茶林下的红色土壤中。三十年后,当我阅读到美国生态文学名作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时,才知道DDT早已在美国成为一大环境公害而被普遍禁用了,而当年在宠江山上竟然也同样上演了一出如当年美国一样的破坏自然环境的恶劣戏剧。
但对于一个少年而言,我并不需要知道到这满山暗藏的危险与毒害。相反,在宠江山上,我看到的是花朵的纯洁与岁月的芬芳。十一月,这里成了茶花的天下。汪洋一片的白茶花,宛若给宠江山覆盖上了一层薄薄的白雪。油茶林里,一个瘦削的小孩被满山弥漫的浓烈蜜香所诱惑。我废寝忘食地穿梭在迷宫一样的林间,用一根空心的草杆吸吮着花朵间黄色的蜜汁,像一只蜜蜂,从这一棵树,到那一棵树,追逐着每一朵最灿烂的花朵。我的头完全埋进了花丛之中,脸上沾满了黄色的花粉。我完全陶醉其中,茶蜜的甘甜让我忘记了时间。直到母亲在村口扯起嗓子,长长地呼我的小名回家吃饭,我才抬起头,擦去额头上金黄的油茶花粉,追着最后一抹夕阳回家。
我说不清楚这些洁白的茶花到底给了我多少营养,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在那样一个情况下给了我多少的乐趣与牵挂。但我知道,直到今天,十一月份,茶花开的时候,无论我在哪里,哪怕是深居在这根本无法看到花朵绽放的城市,我也会冥冥之中心灵感应,忽然获得一种超强的气场,令我进入通体明朗的状态,使平常难以完成的事情一下子变得容易许多,写作也忽然有了灵感。一种勉强可通的解释是,我是十一月份出生的,据说十一月份是茶花月,或许我与茶花先天就有某种内在的感应?
我们谁也无法完全知晓,童年到底能给我们漫长的人生提供怎样长久的精神养分。***年,我考入新余师范学校,只身一人来到城里。初入陌生之境,加之贫困农村出身,我加倍感到孤独与恐惧。但学校旁边竟然有一片茶树林!我好像找到了家的亲切与温暖,仿佛有了熟悉的朋友在场,陡然增加了我的自信。三年的师范生活,真不知道那一片茶树林帮我驱赶了多少心里的孤寂!可眼下,不管是师范学校还是老家宠江山上的油茶林,都已经荡然无存。前年夏天我回到林溪村,没有赶上那次平整土地的壮举,没有看到油茶林在推土机下呻吟的壮烈场面。但我可以想象,轰鸣的推土机是如何一点点地向那片油茶林掘进,一点点地摧毁自己精神大厦的根基。如今,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规模不小的拆迁安置小区,一幢幢七层的农民安置房矗立在原来的油茶林地上。小区内,水泥路面四通八达,虽然过高的容积率使安置小区拥挤不堪,但看上去也还算规整、现代,像城区一样。小区为林溪村也预留了安置的空地,但我每次经过,都感觉这不是安置,而是驱赶,是无所不在的金钱资本,把这些农民从宽敞疏朗的村庄赶进了这片高楼,而广阔的土地却阔绰地给了那些腰缠万贯的商人。你只要去看看... -->>
一
一个人在城市里漂泊,但却拥有一个远在农村的老家,这应是沧海浮生中再幸福不过的美事了。
可这些年,老家林溪却一直在拆迁的阴影中风雨飘摇、惴惴不安。母亲坐新开通的公交车从老家到城里来看望她的儿子和孙子,每次带来最多的消息就是征地、拆迁。环绕村子四周的山地和稻田都像切西瓜一样被开发区划去了,村庄苍翠的树林和油油的庄稼逐渐缩小了,推土机喘着粗气,将青碧的田野变成了裸裎的红土地,整个村庄就剩一些孤伶伶的村舍暴露着,像一个有待攻克的孤零零的碉堡。村庄陡然失去了生机。院前屋后荒草四起,日见败落,恰似马路边一辆报废的汽车,似乎在锈迹斑驳中等待着最后的烈焰——切割、焚烧、肢解、散落一地,以至最后完全消失。
趁着村庄还在,我总是抓住机会携妻将子回去。回到老家,回到小时住过的老房子里,回到年迈的父母和苍老的祖父母身边。围着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看着兄弟姐妹们的孩子在院子前的空地上和树林间蹿来蹿去,嬉戏打闹,看着老人们沧桑的脸上绽放着慈祥的笑容,我就不由得被一种短暂而强烈的幸福感所包围、所感染。我会忘记村庄就要拆迁,忘记眼前这场景不久即将消逝,忘记时间的存在。
屋里待得太久了,我带孩子们出去,在村庄里转悠,看看那些我年轻时栽下的、已经高过老屋的梧桐与樟树,呼吸着那熟悉而又陌生的、混着泥土和畜粪气息的空气,走一走那条从门前经过、通住大片田岗的土路。我的视线越过一簇簇绿竹的枝叶,越过仅剩不多的稻田,越过开发区高大坚实的围墙,最终落定在紧挨村庄而建的形体庞大的厂房与高楼上。这时,我无法遏制的感伤就上来了,心底翻腾起些微的苦楚,鼻子里也泛起了一点酸痛。我难以把握,这到底是一个旧时文人感怀草木式的矫情,还是在今天越来越麻木的世界仅存不多的怜悯情怀。
和母亲一样,我并不太愿意看着这些突然闯来的庞然大物出现在稻田之外,它们突然出现,宛若天外飞来之物,与庄稼的宁静安详太不相称。它离我们太近,离村庄太近,近得都快抵着我家老屋的瓦檐了,使我们不得不直视它的存在。这些新建的高楼与各式厂房,刷了崭新的墙漆、嵌了明亮的玻璃,盖了蓝色的瓦顶,线条简洁而有力,是那么新鲜、明快、时尚、现代,它们光鲜迷人,迸发着这个时代无可阻挡的蓬勃生机和似乎万物都得让路的活力。但它与我们无关,与村庄里的邻居们无关。它来自遥远的城市,以一种非常强大的优越感站在大片的稻田中央,它是否觉得自己霸占土地而让庄稼让路是天真地义而无可置疑?我不太喜欢这种过于亢奋的东西,与庄稼的谦逊大相径庭。但它又是那么强大,直逼你的视野,使你不得不面对。
相形之下,林溪村却早已显得支离破碎、疲惫不堪了。它的房屋还是青瓦搭顶的,它的路还是在泥巴上踩出来的,它一幢幢房屋的摆布还是随意而缺少规划的,人们喝的水也还是从地底下用压水井抽取的,它的鸡鸭猪狗还是散养在屋前屋后的,人们的劳作也还是用牛耕用肩挑的……她确实太陈旧、太落后、不合时宜而似乎腐朽了。她因此而令人不由得心生怜悯。但我疑惑的是,为什么开发区的时尚光鲜却与村庄的败落萧瑟相随相伴?
二
老家林溪村并不大,三百人口上下,世代居住着胡姓、何姓两个族系。少数几户廖姓的人家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时期才从本镇另一个村庄迁过来的,生活在这儿刚刚不过三代。
若是站在稻田对岸的桐林山上远眺,林溪并不是个十分醒目的村庄。三三两两盒子式的楼房和有着青黛瓦楞的老屋,自然而又错落有致地散落在一个长满苍翠树木的红土山丘上。赣西一带,这样有着胴体一般微微隆起的红土丘和山丘下的小村庄到处都是:没有树木的,裸露着她红色的皮肤,曲线优美柔软,宛若江南女子的腰身;长满树木的,则一片蓊郁,杂树生花,又若江南女子披了碎花的妖艳衣裳。林溪的房屋在蓊郁苍翠的林木中,半遮半掩,间或从枝叶间伸出一角青瓦屋檐,露出一扇红砖山墙,透出半个门面。而最易忽略的是,房屋之间,蜿蜒在草丛下相连的土路曲径,就像那支深藏在家谱中看不见的血脉,隐隐约约却紧紧地将林溪村的人们连在了一起。
三
村庄的北面与东面,先前是连绵的红壤土丘。土丘上踞着另一个名叫何当的村庄,与林溪相去不过五六百米,真正的鸡犬之声相闻。大伯大婶们站在村口的老荷树下,抬头就可以望见何当村的屋檐、来来去去的水牛、弯着腰身拉板车的人、在空地上踢毽子的儿童,更不用说何当村口那棵参天如盖的古樟了。两村之间,原来是一片低矮的灌木丛,多是油油的茶树和深绿的楮树,我们管它叫塬里山。其实就巴掌大的地方,根本算不得山。但依照村人的习惯,把有水的地称作“田”,没水的地称作“土”,,,其它的土地统统称作“山”。塬里山之前是荒山,灌木杂树郁郁葱葱,自生自灭。八十年代初期,分田刚一到户,村里忽然刮起了一股“砍伐风”,满丘的树木全砍了当柴火,光秃秃的山地不久就开荒成了土,种了花生、蕃薯与黄豆。春夏之间,绿油油的庄稼连接着两个村庄,上面的天空就显得格外空旷,对面的村庄也似乎更近了,仿佛只要谁甩开膀子一迈腿,就能踏到何当哪户人家的麻条石门坎上。
但这是过去的光景。如今,开发区规划过来,已经将整个林溪村和何当村都包括进去了。不知什么时候,塬里山拦腰横过来一条百米宽的开发区大道。这似乎是开发区的一条主要干道,从城区延伸出来,像一条永不饥饿的贪食蛇,张开大口,向东一路吞食下去。随后,马路两旁的土地征给了镇政府,镇政府又推平了山丘,转手给了纺织公司、风电设备公司和几家不知做什么的外资集团公司。公司筑起了围墙,门口岗哨还养了一条大狼狗,对过往的村民嗷嗷狂吠。每每听到这陌生的狼狗叫声,当惯了土地主人的村民才恍然感觉土地已经真正不再属于自己了。要是炳中叔听了,就会操起他结巴的语调大骂起来:“他他他娘的,叫叫叫去死,这这这是我围(村)里还还还还是他他他围里?”
因为要服从开发区的规划,给纺织厂一块四方完整的厂区,何当村的房屋已经拆除了大半。村口那棵数百年的参天古樟,纺织厂老板没舍得砍掉,现在成了何当村面目全非后留在厂区的唯一风物,也是村民籍以回忆过去的唯一依托。每次从开发区大道路过,哥总是摇下车窗指着那棵大樟树说,看,这就是何当大樟树!这时,我脑子里浮现的便是当年伫立在四周翠绿的田野中的大樟树的样子:平坦的稻田中间,一棵大树冠大如盖,郁郁葱葱,树顶上是热闹的鸟的天堂,树底下是堆积满地的鸟粪……
四
林溪以东,紧邻的一个土丘上是宠江村。房屋散落的格局与林溪相当,随意中别有一种散漫的意趣。两个土丘之间的低洼处是一条狭长的田地,林溪人称之为“屋背”。林溪村的老房子大多坐东朝西,这称谓或与林溪村房子这一坐向有关吧!土丘上茂密苍翠的油茶林,曾经是我去宠江村上小学的必经之途。这里自然成了我童年的乐园。采野果、捉迷藏、打游击、喂蚂蚁、采标本……满山都留下过我稚嫩的小脚印。宠江山给了我对大自然最初的认识。我除了庄稼之外关于植物的知识和对大自然仅有的观察,大多来自于这座小土丘。十二岁后,我离开宠江小学去了位于另一个红土丘上的太和圩中学读书,路上再也不需要穿越这样的树林了,而我关于大自然的知识也就从此几乎停滞了。
宠江山上喜欢长蘑菇。红色的、白色的,粉色的,有的喜欢一丛丛的生长,有的则一个个地生长,在雨后的阳光下童话般地冒出来。但面对满山的蘑菇,我们也只能看、只能玩,决不会采回家的——林溪村所有的母亲对孩子们都早有告诫:宠江山上的蘑菇不能吃,有毒。父亲说,六十年代,宠江山上满是松树,一年,突然爆发松毛虫病害,村里大量喷洒DDT才搀救了这片山林。到了八十年代,当年保存下来的松树已几乎砍光了,但DDT却永久地留在了满山油茶林下的红色土壤中。三十年后,当我阅读到美国生态文学名作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时,才知道DDT早已在美国成为一大环境公害而被普遍禁用了,而当年在宠江山上竟然也同样上演了一出如当年美国一样的破坏自然环境的恶劣戏剧。
但对于一个少年而言,我并不需要知道到这满山暗藏的危险与毒害。相反,在宠江山上,我看到的是花朵的纯洁与岁月的芬芳。十一月,这里成了茶花的天下。汪洋一片的白茶花,宛若给宠江山覆盖上了一层薄薄的白雪。油茶林里,一个瘦削的小孩被满山弥漫的浓烈蜜香所诱惑。我废寝忘食地穿梭在迷宫一样的林间,用一根空心的草杆吸吮着花朵间黄色的蜜汁,像一只蜜蜂,从这一棵树,到那一棵树,追逐着每一朵最灿烂的花朵。我的头完全埋进了花丛之中,脸上沾满了黄色的花粉。我完全陶醉其中,茶蜜的甘甜让我忘记了时间。直到母亲在村口扯起嗓子,长长地呼我的小名回家吃饭,我才抬起头,擦去额头上金黄的油茶花粉,追着最后一抹夕阳回家。
我说不清楚这些洁白的茶花到底给了我多少营养,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在那样一个情况下给了我多少的乐趣与牵挂。但我知道,直到今天,十一月份,茶花开的时候,无论我在哪里,哪怕是深居在这根本无法看到花朵绽放的城市,我也会冥冥之中心灵感应,忽然获得一种超强的气场,令我进入通体明朗的状态,使平常难以完成的事情一下子变得容易许多,写作也忽然有了灵感。一种勉强可通的解释是,我是十一月份出生的,据说十一月份是茶花月,或许我与茶花先天就有某种内在的感应?
我们谁也无法完全知晓,童年到底能给我们漫长的人生提供怎样长久的精神养分。***年,我考入新余师范学校,只身一人来到城里。初入陌生之境,加之贫困农村出身,我加倍感到孤独与恐惧。但学校旁边竟然有一片茶树林!我好像找到了家的亲切与温暖,仿佛有了熟悉的朋友在场,陡然增加了我的自信。三年的师范生活,真不知道那一片茶树林帮我驱赶了多少心里的孤寂!可眼下,不管是师范学校还是老家宠江山上的油茶林,都已经荡然无存。前年夏天我回到林溪村,没有赶上那次平整土地的壮举,没有看到油茶林在推土机下呻吟的壮烈场面。但我可以想象,轰鸣的推土机是如何一点点地向那片油茶林掘进,一点点地摧毁自己精神大厦的根基。如今,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规模不小的拆迁安置小区,一幢幢七层的农民安置房矗立在原来的油茶林地上。小区内,水泥路面四通八达,虽然过高的容积率使安置小区拥挤不堪,但看上去也还算规整、现代,像城区一样。小区为林溪村也预留了安置的空地,但我每次经过,都感觉这不是安置,而是驱赶,是无所不在的金钱资本,把这些农民从宽敞疏朗的村庄赶进了这片高楼,而广阔的土地却阔绰地给了那些腰缠万贯的商人。你只要去看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